CN203966296U - 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6296U
CN203966296U CN201420374771.2U CN201420374771U CN203966296U CN 203966296 U CN203966296 U CN 203966296U CN 201420374771 U CN201420374771 U CN 201420374771U CN 203966296 U CN203966296 U CN 203966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hydrogen gas
parallel
ammonia
wa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47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AIS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AIS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AIS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AIS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747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6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6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6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安全监测控制电路,所述安全监测控制电路包括氢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和氨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所述氢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包括六个氢气传感器,所述六个氢气传感器并联连接在电路中,所述六个氢气传感器分别设有六个报警接点一,所述六个报警接点一的一端并联在电源火线上,所述六个报警接点一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一和黄色报警灯,所述继电器一与黄色报警灯并联连接在电源中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对铠装电缆制造工艺过程中有害气体泄漏进行实时的安全检测、监视、报警和排出故障,实现安全生产,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和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避免因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铠装电缆制造工艺涉及冷拉和高温退火(热处理),热处理过程需要提供一种保护气体,用以保护铠装电缆在动态退火过程中电缆表面不受高温氧化,从而保持金属电缆护管表面的光泽。而所用保护气体,通常采用液氨分解后产生的杜尔气体施加于退火炉中,保护气体在退火炉中保持燃烧状态并始终包覆在电缆金属保护管表面,由于氨分解设备与液氨储存设备以及输送管路,难免会产生氨气跑冒泄漏, 杜尔气体输送到退火炉中管路同样会产生泄漏,保护气体在炉内燃烧状态还会造成燃烧不充分等原因,都会出现有害气体的泄漏,严重时会引起中毒、火灾等人身和财产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安全监测控制电路,所述安全监测控制电路包括氢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和氨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所述氢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包括六个氢气传感器,所述六个氢气传感器并联连接在电路中,所述六个氢气传感器分别设有六个报警接点一,所述六个报警接点一的一端并联在电源火线上,所述六个报警接点一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一和黄色报警灯,所述继电器一与黄色报警灯并联连接在电源中线上,所述继电器一设有常开接点一,所述常开接点一的一端连接电源火线,所述常开接点一的另一端与三个并联的引风机相连接,所述引风机的另一端连接电源中线;所述氨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电路包括氨气传感器,所述氨气传感器设有报警接点二,所述报警接点二连接继电器二和红色报警灯,所述继电器二与红色报警灯相并联,所述继电器二和红色报警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中线;所述继电器二设有常开接点二,所述常开接点二与引风机四和时间继电器相连接,所述引风机四与时间继电器并联连接,所述常开接点二的另一端连接电源中线。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继电器设置有一个常闭接点。
进一步的,所述常闭接点的一端连接在电源中线上,所述常闭接点的另一端连接电磁阀的控制线圈,电磁阀设置在连接液氨储罐与氨分解装置的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六个氢气传感器均匀对称分布在系统中,所述三台引风机和引风机四均匀分布在系统中。
进一步的,所述氢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和氨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设有一个220V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对铠装电缆制造工艺过程中有害气体泄漏进行实时的安全检测、监视、报警和排出故障,实现安全生产,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和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避免因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
1、铠装电缆输送机构;2、铠装电缆;3、退火炉;4、铠装电缆收卷机构;5、液氨储罐;6、电磁阀;7、氨分解装置;8、氢气传感器;9、报警接点一;10、氨气传感器;11、报警接点二;12、引风机;12.1、引风机四;13.1、继电器一;13.2、继电器二;14、黄色报警灯;15、常开接点一;16、红色报警灯;17、常开接点二;18、时间继电器;19、常闭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安全监测控制电路,所述安全监测控制电路包括氢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和氨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所述氢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包括六个氢气传感器8,所述六个氢气传感器8并联连接在电路中,所述六个氢气传感器8分别设有6个报警接点一9,所述六个报警接点一9的一端并联在电源火线上,所述六个报警接点一9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一13.1和黄色报警灯14,所述继电器一13.1与黄色报警灯14并联连接在电源中线上,所述继电器一13.1设有常开接点一15,所述常开接点一15的一端连接电源火线,所述常开接点一15的另一端与三个并联的引风机12相连接,所述引风机1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中线;所述氨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电路包括氨气传感器10,所述氨气传感器10设有报警接点二11,所述报警接点二11连接继电器二13.2和红色报警灯16,所述继电器二13.2与红色报警灯16相并联,所述继电器二13.2和红色报警灯1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中线;所述继电器二13.2设有常开接点二17,所述常开接点二17与引风机四12.1和时间继电器18相连接,所述引风机四12.1与时间继电器18并联连接,所述常开接点二17的另一端连接电源中线。
所述时间继电器18设置有一个常闭接点19;所述常闭接点19的一端连接在电源中线上,所述常闭接点19的另一端连接电磁阀6的控制线圈;所述六个氢气传感器8均匀分布在系统中,所述三台引风机12和引风机四12.1均匀分布在系统中;所述氢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和氨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设有一个220V电源。
具体使用时,所述系统包括热处理工艺,所述热处理工艺包括高温退火和造气两道工序,所述高温退火工序由铠装电缆输送机构1、退火炉3和铠装电缆收卷机构4组成,所述造气工序由液氨储罐5、电磁阀6和氨分解装置构成,所述液氨储罐5通过管路连接氨分解装置7,所述管路上设有电磁阀6,所述电磁阀6可以控制管路中液氨的流动状态;将系统设备在正常生产的铠装电缆制造工艺场所进行安装后,如图1所示,安装6个氢气传感器8和氨气传感器10,然后按照图2,正确连接电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环境标准要求设定氢气传感器8和氨气传感器10的泄漏量上限报警值,根据故障排除允许时间设定时间继电器18的时间值,即完成了电路连接和参数设置。
由于铠装电缆的拉制过程需要进行高温退火(即热处理)工序,所述高温退火工序的工艺流程为:经过过模冷拉成型后的铠装电缆2由铠装电缆送料机构1输送到退火炉3中,按照预定的送料速度在所述退火炉3中移动进行动态的热处理;为减少铠装电缆2的金属保护管在高温退火过程表面氧化,需要氨分解装置7提供一种保护气体(杜尔气体),保持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杜尔气体以燃烧状态包覆在铠装电缆2的周围,从而使得热处理后的铠装电缆2的金属保护管外表面保持光滑亮泽;完成热处理的铠装电缆2,由铠装电缆收卷机构4进行盘装处理;所述氨分解装置7的原料为液氨,所述液氨由液氨储罐5通过管路和安装在管路上的电磁阀6进行输送控制。
正常生产情况下,如因保护气体(杜尔气体)输送管路泄漏,或者退火炉3中保护气体燃烧不充分,所述氢气传感器8会检测到空气中的氢气含量,如果超标,某一个作业区域达到氢气传感器8设定的报警值,无论6个氢气传感器8中的哪一个检测到,所对应的报警接点9会闭合,会驱动黄色报警灯14闪亮报警,并且会驱动继电器一13.1,所述继电器一13.1的常开接点15闭合,同时启动三台引风机12开始向厂房外排出气体;如果氢气泄露现象消失,所述继电器一13.1的常开接点15恢复断开状态,所述三台引风机12和黄色报警灯14即刻停止工作,只要氢气泄露故障存在,所述黄色报警灯14和三台引风机12会保持运转状态。
同样,正常生产过程中,如果液氨储罐5输送管路或氨分解装置7设备出现泄露,所述氨气传感器10会检测到氨气值,一旦检测到空气中氨气含量超标,所述氨气传感器10的常开接点17闭合,启动所述红色报警灯16闪亮报警,所述引风机四12.1启动向厂房外部排出气体,一旦氨气泄漏现象消失,所述红色报警灯16和引风机四12.1即刻停止工作,假如氨气泄漏现象不能短时间消失,超过所述时间继电器18的设定值,那么所述时间继电器18的常闭接点19就会立即断开电磁阀6的电路,迫使电磁阀6关闭液氨输送管路,从而避免人员中毒或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铠装电缆生产的作业安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安全监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监测控制电路包括氢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和氨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所述氢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单元包括六个氢气传感器(8),所述六个氢气传感器(8)并联连接在电路中,所述六个氢气传感器(8)分别设有六个报警接点一(9),所述六个报警接点一(9)的一端并联在电源火线上,所述六个报警接点一(9)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一(13.1)和黄色报警灯(14),所述继电器一(13.1)与黄色报警灯(14)并联连接在电源中线上,所述继电器一(13.1)设有常开接点一(15),所述常开接点一(15)的一端连接电源火线,所述常开接点一(15)的另一端与三个并联的引风机(12)相连接,所述引风机(1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中线;所述氨气泄漏监测报警控制电路包括氨气传感器(10),所述氨气传感器(10)设有报警接点二(11),所述报警接点二(11)连接继电器二(13.2)和红色报警灯(16),所述继电器二(13.2)与红色报警灯(16)相并联,所述继电器二(13.2)和红色报警灯(1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中线;所述继电器二(13.2)设有常开接点二(17),所述常开接点二(17)与引风机四(12.1)和时间继电器(18)相连接,所述引风机四(12.1)与时间继电器(18)并联连接,所述常开接点二(17)的另一端连接电源中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继电器(18)设置有一个常闭接点(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接点(19)的一端连接在电源中线上,所述常闭接点(19)的另一端连接电磁阀(6)的控制线圈,电磁阀(6)设置在连接液氨储罐(5)与氨分解装置(7)的管路上。
CN201420374771.2U 2014-07-05 2014-07-05 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Active CN203966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4771.2U CN203966296U (zh) 2014-07-05 2014-07-05 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4771.2U CN203966296U (zh) 2014-07-05 2014-07-05 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6296U true CN203966296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6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4771.2U Active CN203966296U (zh) 2014-07-05 2014-07-05 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62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5735A (zh) * 2015-12-31 2016-05-25 浙江科技学院 氢气自动监测和主动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12735100A (zh) * 2021-02-27 2021-04-30 鑫安利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5735A (zh) * 2015-12-31 2016-05-25 浙江科技学院 氢气自动监测和主动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12735100A (zh) * 2021-02-27 2021-04-30 鑫安利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66296U (zh) 一种有害气体安全监测控制系统
CN104772000B (zh) 一种活性炭床安全保护系统
CN104835878A (zh) 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尾气处理系统及尾气处理方法
CN109865237A (zh) 一种智能楼宇消防检测灭火装置
CN211245278U (zh) 一种熔窑或锡槽电加热控制室自动灭火装置
CN104373819A (zh) 预制直埋保温管报警线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N105573223A (zh) 一种新型煤气泄漏监测系统
CN103589856A (zh) 一种加热炉冷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25108U (zh) 熔窑的防漏料系统
CN203807496U (zh) 一种多座高炉环境煤气集中在线监测系统
CN204596816U (zh) 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尾气处理系统
CN203443366U (zh) 一种合金炉炉口双冷却水法兰
CN203489694U (zh) 一种扩散炉的炉门密封装置
CN207232126U (zh) 一种cems反吹单元泄压保护系统
CN202807559U (zh) 过氧化氢储罐安全联锁装置
CN207439549U (zh) 管道火花检测装置
CN205824615U (zh) 一种煤气管道水封安全保护系统
CN203810371U (zh) 具有对流段高温报警装置的注汽锅炉
CN203366166U (zh) 热风炉火灾检测防控装置
CN202289722U (zh) 预警式氧气过滤器
CN201308736Y (zh) 导热油炉的蒸汽灭火装置
CN215084437U (zh) 一种排烟管道的灭火装置
CN219804169U (zh) 一种温控型煤粉仓
CN203265955U (zh) 低温环境下高炉炉体焊接的保温装置
CN202047083U (zh) 一种新型电炉透气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