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64509U - 风冷电冰箱 - Google Patents

风冷电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4509U
CN203964509U CN201420310366.4U CN201420310366U CN203964509U CN 203964509 U CN203964509 U CN 203964509U CN 201420310366 U CN201420310366 U CN 201420310366U CN 203964509 U CN203964509 U CN 203964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duct
air
refrigerating chamb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103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103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4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4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45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电冰箱,包括:进风道和回风道,翅片蒸发器和电动风门;冰箱内设置有:冷冻室、冷藏室和变温室;主风道的一端分别与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相连接、另一端与翅片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接,翅片蒸发器依次通过主风道、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分别向冷藏室和变温室提供冷气;回风道中的冷藏室回风道和变温室回风道均将回气导入至翅片蒸发器的下方,且冷藏室回风道的出口和变温室回风道的出口在翅片蒸发器的下方间隔开;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分别连通有电动风门,该风冷电冰箱易于生产组装、生产制造成本更低、能耗更低、降温速度更快、温度控制更为精准。

Description

风冷电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冷电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市面的电冰箱按制冷方式主要分为直冷电冰箱与风冷电冰箱两种,随着用户使用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冰箱行业内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风冷冰箱因其具有较好的温度控制能力、冰箱内无冰霜产生、保鲜效果更好等优点而备受消费者的欢迎,逐渐成为市场上主流产品;其制冷方式一般均是由风扇产生风压,将冷气从冷冻室蒸发器吸出后,在通过风道装置分配到各个间室。
现有的风冷电冰箱中多使用电动切换阀切换冷媒,不能同时给风冷电冰箱内的各个间室提供冷气,降温速度慢,经过蒸发器后的冷气需要使用两个或多个风扇以输出,并且冷气还需通过不同的进风道被送至风冷电冰箱的各个间室内,整体结构复杂,多个风扇的能耗较大,并且各个间室需要通过独立的进风道输入冷气,占用了风冷电冰箱背部有限的空间,并且多个独立的进风道会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另外,风冷电冰箱中的冷藏室的回风道与变温室的回风道多为连通的结构,冷藏室内的回气与变温室的回气的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共同汇聚于蒸发器上,极易导致蒸发器和回风道的风道口结霜,如结霜则需要使用较大的电量来化霜,该风冷电冰箱的能耗也因此而被提高;此外,冷藏室与变温室内一般不设置有进风控制装置,使冷藏室与变温室的进风量不能被精准的控制,会降低风冷电冰箱对于温度控制的精准度或提高风冷电冰箱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生产制造成本低、能耗更低、降温速度更快、温度控制更为精准的风冷电冰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冷电冰箱,包括:进风道和回风道,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均安装于冰箱的后壁内,所述冰箱内设置有:冷冻室、冷藏室和变温室;还包括:翅片蒸发器和电动风门;所述进风道包括主风道、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所述主风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翅片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翅片蒸发器依次通过所述主风道、所述冷藏室进风道和所述变温室进风道分别向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变温室提供冷气,所述翅片蒸发器还向所述冷冻室提供冷气;所述回风道包括:冷藏室回风道和变温室回风道,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将所述冷藏室内的回气导入至所述翅片蒸发器的下方,所述变温室回风道将所述变温室内的回气导入至所述翅片蒸发器的下方,且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出口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出口在所述翅片蒸发器的下方间隔开;所述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分别连通有所述电动风门,所述电动风门可独立调节进入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变温室内的进风量。
该风冷电冰箱中的进风道可与冷藏室、变温室和翅片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并将经过翅片蒸发器后的冷气通过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同时地输送至冷藏室和变温室内,进风道的结构简单,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进风道而言,占用空间更小,生产成本更低,并且无需电动切换阀切换冷媒,降温速度更快,结构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此外,冷藏室回风道与变温室回风道在翅片蒸发器的下方被间隔开,可有效防止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的两种回气混合以使翅片蒸发器、冷藏室回风道和变温室回风道结霜,节省了化霜所需要的能耗,使该风冷电冰箱的能耗更低;另外,电动风门可独立调节进入冷藏室和变温室内的进风量,使该风冷电冰箱对于冷藏室和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更为精准,该风冷电冰箱相比传统的风冷电冰箱均具有更大的优势,有助于提高该风冷电冰箱的销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风冷电冰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翅片蒸发器安装于制冷箱中,所述制冷箱设置于所述冰箱后壁的下部,所述翅片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制冷箱内的中部,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均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下端相连接,在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连接的一端,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冻室相连通的冷冻室进风道,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下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冷冻室相连通的冷冻室回风道;所述主风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上端相连通,且所述主风道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藏室进风道上和所述变温室进风道上分别设置有冷藏室进风口和变温室进风口;所述冷藏室的后壁面内和所述变温室的后壁面内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冷藏室进风口和所述变温室进风口相配合的冷藏室风道连接位和变温室风道连接位,所述冷藏室进风口和所述变温室进风口可分别与所述冷藏室风道连接位和所述变温室风道连接位相连接;所述冷藏室风道连接位和所述变温室风道连接位内均设置有所述电动风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一端为冷藏室回风口、另一端为第一冷冻回风口,所述冷藏室回风口与所述冷藏室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与所述制冷箱相连接;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一端为第二冷冻回风口、另一端为变温室回风口,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与所述制冷箱相连接、所述变温室回风口与所述变温室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均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下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之间的距离为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风道上设置有主风道进风口,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上端上与所述主风道进风口相连接的主风道连接位,所述主风道连接位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相连通,且所述主风道连接位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的高度;所述主风道连接位内还设置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转动时,可将所述翅片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吹入至所述主风道内,并将部分冷气通过所述冷冻室进风道吹入至所述冷冻室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冷藏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1.2倍,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变温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1.2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冷藏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2倍,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变温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2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道包括:进风道上盖和进风道下盖,所述进风道上盖上和所述进风道下盖上分别设置有卡扣和卡位,所述进风道上盖和所述进风道下盖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位的配合相卡接,组成所述进风道,且所述进风道的外壁面上还缠绕有聚丙烯胶带;所述进风道下盖上设置有风道卡扣,所述冰箱的后壁面上设置有风道卡位,所述进风道通过所述冷藏室进风道上的所述风道卡扣与所述风道卡位的配合卡接于所述冰箱的后壁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风道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冰箱的后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固定板螺接于所述冰箱的后壁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均为聚丙烯材质,且所述进风道还通过胶带粘附于所述冰箱的后壁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风冷电冰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风冷电冰箱去掉箱门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风冷电冰箱背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风冷电冰箱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风冷电冰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风冷电冰箱中的所述进风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所示的风冷电冰箱中的所述回风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所示的风冷电冰箱中A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所示的风冷电冰箱中B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5中所示的风冷电冰箱中C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1进风道,1011主风道,10111主风道进风口,1012冷藏室进风道,10121冷藏室进风口,1013变温室进风道,10131变温室进风口,1014进风道上盖,1015进风道下盖,10151风道卡扣,102回风道,1021冷藏室回风道,10211冷藏室回风口,10212第一冷冻回风口,1022变温室回风道,10221变温室回风口,10222第二冷冻回风口,1023固定板,103冷冻室,104冷藏室,1041冷藏室风道连接位,105变温室,1051变温室风道连接位,106翅片蒸发器,107电动风门,108冰箱,1081制冷箱,10811主风道连接位,10812风扇电机,1082冷冻室进风道,1083冷冻室回风道,1084风道卡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冷电冰箱,包括:进风道101和回风道102,所述进风道101和所述回风道102均安装于冰箱108的后壁内,所述冰箱108内设置有:冷冻室103、冷藏室104和变温室105;还包括:翅片蒸发器106和电动风门107;所述进风道101包括主风道1011、冷藏室进风道1012和变温室进风道1013,所述主风道10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冷藏室进风道1012和变温室进风道1013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翅片蒸发器106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翅片蒸发器106依次通过所述主风道1011、所述冷藏室进风道1012和所述变温室进风道1013分别向所述冷藏室104和所述变温室105提供冷气,所述翅片蒸发器106还向所述冷冻室103提供冷气;所述回风道102包括:冷藏室回风道1021和变温室回风道1022,所述冷藏室回风道1021将所述冷藏室104内的回气导入至所述翅片蒸发器106的下方,所述变温室回风道1022将所述变温室105内的回气导入至所述翅片蒸发器106的下方,且所述冷藏室回风道1021的出口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1022的出口在所述翅片蒸发器106的下方间隔开;所述冷藏室进风道1012和变温室进风道1013分别连通有所述电动风门107,所述电动风门107可独立调节进入所述冷藏室104和所述变温室105内的进风量。
该风冷电冰箱中的进风道可与冷藏室、变温室和翅片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并将经过翅片蒸发器后的冷气通过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同时地输送至冷藏室和变温室内,进风道的结构简单,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进风道而言,占用空间更小,生产成本更低,并且无需电动切换阀切换冷媒,降温速度更快,结构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此外,冷藏室回风道与变温室回风道在翅片蒸发器的下方被间隔开,可有效防止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的两种回气混合以使翅片蒸发器、冷藏室回风道和变温室回风道结霜,节省了化霜所需要的能耗,使该风冷电冰箱的能耗更低;另外,电动风门可独立调节进入冷藏室和变温室内的进风量,使该风冷电冰箱对于冷藏室和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更为精准。
具体地,如图3至图6和图10所示,所述翅片蒸发器106安装于制冷箱1081中,所述制冷箱1081设置于所述冰箱108后壁的下部,所述翅片蒸发器106安装于所述制冷箱1081内的中部,所述冷藏室回风道1021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1022均与所述制冷箱1081的侧壁面的下端相连接,在所述冷藏室回风道1021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1022与所述制冷箱1081的侧壁面连接的一端,所述冷藏室回风道1021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1022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所述制冷箱1081的侧壁面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冻室103相连通的冷冻室进风道1082,所述制冷箱1081的侧壁面的下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冷冻室103相连通的冷冻室回风道1083;所述主风道1011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制冷箱1081的侧壁面的上端相连通,且所述主风道1011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1082的高度。
冷藏室回风道和变温室回风道均与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下端相连接,可有效防止冷藏室的和变温室的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的两种回气混合以使翅片蒸发器、冷藏室回风道和变温室回风道结霜,节省了化霜所需要的能耗,使该风冷电冰箱的能耗更低;另外,主风道与冷冻室进风道相连通,经过翅片蒸发器的冷气可直接通过主风道和冷冻室进风道分别输送至冷藏室、变温室和冷冻室内,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
具体地,如图3、图5、图6、图8和图9所示,所述冷藏室进风道1012上和所述变温室进风道1013上分别设置有冷藏室进风口10121和变温室进风口10131;所述冷藏室104的后壁面内和所述变温室105的后壁面内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冷藏室进风口10121和所述变温室进风口10131相配合的冷藏室风道连接位1041和变温室风道连接位1051,所述冷藏室进风口10121和所述变温室进风口10131可分别与所述冷藏室风道连接位1041和所述变温室风道连接位1051相连接;所述冷藏室风道连接位1041和所述变温室风道连接位1051内均设置有所述电动风门107。
电动风门设置于冷藏室风道连接位和变温室风道连接位内,可独立地调节进入冷藏室和变温室内的进风量,使该风冷电冰箱对于冷藏室和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更为精准。
具体地,如图3、图5、图7和图10所示,所述冷藏室回风道1021的一端为冷藏室回风口10211、另一端为第一冷冻回风口10212,所述冷藏室回风口10211与所述冷藏室104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10212与所述制冷箱1081相连接;所述变温室回风道1022的一端为第二冷冻回风口10222、另一端为变温室回风口10221,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10222与所述制冷箱1081相连接、所述变温室回风口10221与所述变温室105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10212和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10222均与所述制冷箱1081的侧壁面的下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10212和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10222之间的距离为10mm。
当然,如图3、图5、图6和图10所示,所述主风道1011上设置有主风道进风口10111,所述制冷箱1081的侧壁面的上端上与所述主风道进风口10111相连接的主风道连接位10811,所述主风道连接位10811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1082相连通,且所述主风道连接位10811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1082的高度;所述主风道连接位10811内还设置有风扇电机10812,所述风扇电机10812转动时,可将所述翅片蒸发器106所产生的冷气吹入至所述主风道1011内,并将部分冷气通过所述冷冻室进风道1082吹入至所述冷冻室103内。
风扇电机转动时,经过翅片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可被吹入至主风道内,而在风扇电机的作用下,冷气在向主风道吹入的过程中会经过冷冻室进风道,进而被吹入至冷冻室内,整体结构简单,冷冻室内无需单独设置风扇电机即可引入冷气,可有效降低成本、节约能耗。
具体地,如图3至图10所示,所述冷藏室回风道1021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冷藏室进风道1012的横截面积的1~1.2倍,所述变温室回风道1022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变温室进风道1013的横截面积的1~1.2倍。
优选地,如图3至图10所示,所述冷藏室回风道1021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冷藏室进风道1012的横截面积的1.2倍,所述变温室回风道1022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变温室进风道1013的横截面积的1.2倍。
当冷藏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冷藏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2倍,变温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变温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2倍时,可使进风与回风达到平衡,提高冷风的循环效率,进而提高了风冷电冰箱的制冷效率,降低风冷电冰箱的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进风道101包括:进风道上盖1014和进风道下盖1015,所述进风道上盖1014上和所述进风道下盖1015上分别设置有卡扣和卡位,所述进风道上盖1014和所述进风道下盖1015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位的配合相卡接,组成所述进风道,且所述进风道的外壁面上还缠绕有聚丙烯胶带;所述进风道下盖1015上设置有风道卡扣10151,所述冰箱108的后壁面上设置有风道卡位1084,所述进风道101通过所述冷藏室进风道1012上的所述风道卡扣10151与所述风道卡位1084的配合卡接于所述冰箱108的后壁面上。
区别于传统风冷电冰箱的风道,该进风道为卡接结构,易于进风道的生产组装;并且,进风道装配于风冷电冰箱上的过程中,无需螺钉进行固定,提高了组装效率;另外,进风道的外壁面上还缠绕有聚丙烯胶带,聚丙烯胶带的成本低,密封效果良好,易于组装。
具体地,如图3、图4和图7所示,所述回风道102还包括:固定板1023,所述固定板1023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冷藏室回风道1021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1022通过所述固定板1023固定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冰箱108的后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固定板1023螺接于所述冰箱108的后壁面上。
冷藏室回风道和变温室回风道通过固定板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可使冷藏室回风道与变温室回风道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使用中更为可靠,并且便于生产组装。
具体地,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进风道101和所述回风道102均为聚丙烯材质,且所述进风道101还通过胶带粘附于所述冰箱108的后壁面上。
进风道和回风道均为聚丙烯材质,区别于传统风冷电冰箱的EPS泡沫风道,该聚丙烯材质的风道密封性更好,结构更为简单,运输过程中不易发生损坏,且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风冷电冰箱因进风道、回风道采用卡接加粘接、不采用螺接,更易于生产组装,从而使该风冷电冰箱的生产效率更高;并且该风冷电冰箱中的风冷电冰箱的结构更为简单,使该风冷电冰箱的生产成本更低,进而有效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另外,该风冷电冰箱的翅片蒸发器不需要化霜,能耗更低,进风道对冷藏室和变温室同时输送冷气,可使降温速度更快,而电动风门可精准地控制冷藏室和变温室的进风量,进而使冷藏室和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更为精准因此,该风冷电冰箱相比传统的风冷电冰箱均具有更大的优势,有助于提高该风冷电冰箱的销量。
综上所述,该风冷电冰箱中的进风道可与冷藏室、变温室和翅片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并将经过翅片蒸发器后的冷气通过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同时地输送至冷藏室和变温室内,进风道的结构简单,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进风道而言,占用空间更小,生产成本更低,并且无需电动切换阀切换冷媒,降温速度更快,结构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此外,冷藏室回风道与变温室回风道在翅片蒸发器的下方被间隔开,可有效防止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的两种回气混合以使翅片蒸发器、冷藏室回风道和变温室回风道结霜,节省了化霜所需要的能耗,使该风冷电冰箱的能耗更低;另外,电动风门可独立调节进入冷藏室和变温室内的进风量,使该风冷电冰箱对于冷藏室和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更为精准;而装配有该风冷电冰箱的风冷电冰箱更易于生产组装,从而使该风冷电冰箱的生产效率更高;并且该风冷电冰箱中的风冷电冰箱的结构更为简单,使该风冷电冰箱的生产成本更低,进而有效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另外,该风冷电冰箱的翅片蒸发器不需要化霜,能耗更低,进风道对冷藏室和变温室同时输送冷气,可使降温速度更快,而电动风门可精准地控制冷藏室和变温室的进风量,进而使冷藏室和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更为精准因此,该风冷电冰箱相比传统的风冷电冰箱均具有更大的优势,有助于提高该风冷电冰箱的销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冷电冰箱,包括:进风道和回风道,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均安装于冰箱的后壁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冰箱内设置有:冷冻室、冷藏室和变温室;
还包括:翅片蒸发器和电动风门;
所述进风道包括主风道、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所述主风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翅片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翅片蒸发器依次通过所述主风道、所述冷藏室进风道和所述变温室进风道分别向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变温室提供冷气,所述翅片蒸发器还向所述冷冻室提供冷气;
所述回风道包括:冷藏室回风道和变温室回风道,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将所述冷藏室内的回气导入至所述翅片蒸发器的下方,所述变温室回风道将所述变温室内的回气导入至所述翅片蒸发器的下方,且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出口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出口在所述翅片蒸发器的下方间隔开;
所述冷藏室进风道和变温室进风道分别连通有所述电动风门,所述电动风门可独立调节进入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变温室内的进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蒸发器安装于制冷箱中,所述制冷箱设置于所述冰箱后壁的下部,所述翅片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制冷箱内的中部,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均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下端相连接,在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连接的一端,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
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冻室相连通的冷冻室进风道,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下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冷冻室相连通的冷冻室回风道;
所述主风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上端相连通,且所述主风道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进风道上和所述变温室进风道上分别设置有冷藏室进风口和变温室进风口;
所述冷藏室的后壁面内和所述变温室的后壁面内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冷藏室进风口和所述变温室进风口相配合的冷藏室风道连接位和变温室风道连接位,所述冷藏室进风口和所述变温室进风口可分别与所述冷藏室风道连接位和所述变温室风道连接位相连接;
所述冷藏室风道连接位和所述变温室风道连接位内均设置有所述电动风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一端为冷藏室回风口、另一端为第一冷冻回风口,所述冷藏室回风口与所述冷藏室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与所述制冷箱相连接;
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一端为第二冷冻回风口、另一端为变温室回风口,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与所述制冷箱相连接、所述变温室回风口与所述变温室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均与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下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冷冻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冷冻回风口之间的距离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风道上设置有主风道进风口,所述制冷箱的侧壁面的上端上与所述主风道进风口相连接的主风道连接位,所述主风道连接位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相连通,且所述主风道连接位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冻室进风道的高度;
所述主风道连接位内还设置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转动时,可将所述翅片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吹入至所述主风道内,并将部分冷气通过所述冷冻室进风道吹入至所述冷冻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冷藏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1.2倍,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变温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1.2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冷藏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2倍,所述变温室回风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变温室进风道的横截面积的1.2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道包括:进风道上盖和进风道下盖,所述进风道上盖上和所述进风道下盖上分别设置有卡扣和卡位,所述进风道上盖和所述进风道下盖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位的配合相卡接,组成所述进风道,且所述进风道的外壁面上还缠绕有聚丙烯胶带;
所述进风道下盖上设置有风道卡扣,所述冰箱的后壁面上设置有风道卡位,所述进风道通过所述冷藏室进风道上的所述风道卡扣与所述风道卡位的配合卡接于所述冰箱的后壁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道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冷藏室回风道和所述变温室回风道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冰箱的后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固定板螺接于所述冰箱的后壁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冷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均为聚丙烯材质,且所述进风道还通过胶带粘附于所述冰箱的后壁面上。
CN201420310366.4U 2014-06-11 2014-06-11 风冷电冰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4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0366.4U CN203964509U (zh) 2014-06-11 2014-06-11 风冷电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0366.4U CN203964509U (zh) 2014-06-11 2014-06-11 风冷电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4509U true CN203964509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1036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4509U (zh) 2014-06-11 2014-06-11 风冷电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450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9598A (zh) * 2014-06-11 2014-09-0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电冰箱
CN105115217A (zh) * 2015-07-23 2015-12-02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N105546918A (zh) * 2016-02-25 2016-05-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及冰箱
CN106196818A (zh) * 2016-08-05 2016-12-0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间室及其控制系统
CN106288606A (zh) * 2016-08-17 2017-01-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回风道整合结构及冰箱
CN108955026A (zh) * 2018-03-30 2018-12-0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干区的冰箱及干区的湿度控制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9598A (zh) * 2014-06-11 2014-09-0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电冰箱
WO2015188623A1 (zh) * 2014-06-11 2015-12-17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电冰箱
JP2017517713A (ja) * 2014-06-11 2017-06-29 合肥華凌股▲フン▼有限公司 空冷式冷蔵庫
US10712076B2 (en) 2014-06-11 2020-07-14 Hefei Hualing Co., Ltd Air-cooled refrigerator
CN105115217A (zh) * 2015-07-23 2015-12-02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N105546918A (zh) * 2016-02-25 2016-05-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及冰箱
CN105546918B (zh) * 2016-02-25 2018-06-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及冰箱
CN106196818A (zh) * 2016-08-05 2016-12-0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间室及其控制系统
CN106288606A (zh) * 2016-08-17 2017-01-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回风道整合结构及冰箱
CN108955026A (zh) * 2018-03-30 2018-12-0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干区的冰箱及干区的湿度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9598A (zh) 风冷电冰箱
CN203964509U (zh) 风冷电冰箱
CN105402978B (zh) 冰箱的风道装置及全变温冰箱
CN103673463B (zh) 整体式送风回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风冷冰箱
CN103499172B (zh) 冰箱
CN105020963B (zh) 风道组件及冰箱
CN103575023A (zh) 一种冰箱风道系统
CN102692110B (zh) 冰箱
CN203550387U (zh) 一种冰箱风道系统
CN206001779U (zh) 一种卧式冰柜的风道系统及其冰柜
CN204115344U (zh) 用于风冷式冰箱的风道装置以及风冷式冰箱
CN103033018B (zh) 冰箱
CN204806774U (zh) 冰箱
CN103134254B (zh) 冷冻冷藏箱
CN102692112B (zh) 风道盖板组件和具有该风道盖板组件的冰箱
CN104567180A (zh) 风冷冰箱
CN104634046A (zh) 风冷冰箱
CN104654707B (zh) 风冷冰箱
CN106016896A (zh) 一种采用嵌入式微通道制冷化霜单元技术的无霜冰箱
CN102087067A (zh) 一种风冷冰箱风道结构
CN207936594U (zh) 用于冰箱的风道组件及冰箱
CN103115465B (zh) 一种冰箱的整体式风道系统
CN203274403U (zh) 一种带冰温室的无霜电冰箱
CN204478634U (zh) 冰箱
CN203893536U (zh) 整体式送风回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风冷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