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51630U - 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51630U
CN203951630U CN201420282796.XU CN201420282796U CN203951630U CN 203951630 U CN203951630 U CN 203951630U CN 201420282796 U CN201420282796 U CN 201420282796U CN 203951630 U CN203951630 U CN 203951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ng tablet
heating film
lower sheeting
inserting column
upper com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27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827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51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51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516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包括弯折成形的连接片本体,所述的连接片本体包括通过弯折部连接在一起的上压片和下压片;其中,所述的上压片上设有多个用于与发热膜电性连接的凸起部,所述上压片至少设有一通孔;所述的下压片的内侧边与所述上压片的内侧边通过弯折部可弯折式连接,所述的下压片上设有多个用于与发热膜电性连接的凸起部,所述下压片至少设有一个插接柱,所述的插接柱与所述的通孔相对应。该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固性好,提高了电连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增强电连接稳固性的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
背景技术
人类从发现电能,就开始了对电能的不断利用,电能的能量转化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其他设备进行利用。通常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方式有电阻方式和电发热膜。电热膜一般为非金属电阻电热材料制成,这种电热材料一般都具有电热转化效率高,使用寿命远远高于普通的金属电阻电热材料,并且,其制备方法简单,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较薄的电热膜在与导线连接时是通过连接件本身的折弯变形所产生的变形力来进行固定的,可能不牢固,连接件本身可能因为外界环境变化的原因而降低电性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增加电连接的电阻,从而进一步引起电连接件本身的发热,导致电连接件失效,甚至有可能会引起火灾等事故。,当这些电连接件埋于地下或其它隐秘地方,拆装十分地不方便,给检修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可提高导体和发热膜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包括弯折成形的连接片本体,所述的连接片本体包括通过弯折部连接在一起的上压片和下压片;其中,
所述的上压片上设有多个用于与发热膜电性连接的凸起部,所述上压片至少设有一通孔;
所述的下压片的内侧边与所述上压片的内侧边通过弯折部可弯折式连接,所述的下压片上设有多个用于与发热膜电性连接的凸起部,所述下压片至少设有一个插接柱,所述的插接柱与所述的通孔相对应;其中所述的插接柱和通孔过盈配合,并且所述的插接柱的高度稍大于上压片和发热膜厚度之和。
一种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包括弯折成形的连接片本体,所述的连接片本体包括通过弯折部连接在一起的上压片和下压片;其中,
所述上压片上至少设有一通孔和至少一插接柱;
所述的下压片的内侧边与所述上压片的内侧边通过弯折部可弯折式连接,所述下压片上设有与上压片插接柱对应的通孔和与上压片通孔对应的插接柱;其中所述的插接柱和通孔过盈配合,并且所述的插接柱的高度稍大于上压片和发热膜厚度之和。
其中,设于上压片的凸起部和设于下压片的凸起部相互错开布设,且设于上压片的凸起部和设于下压片的凸起部均为齿状凸起部。
其中,所述的齿状凸起部为设于一穿孔四周的环形齿状结构。
其中,所述的插接柱包括与下压片连接的一杆状部和一设于杆状部外端的冠状部;所述的冠状部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内径0.005mm-0.2mm。
其中,所述的冠状部设有用于装配时产生变形量的十字槽,所述十字槽由冠状部的外端延伸至杆状部。
其中,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的凸起部为外端设有尖形部的插接柱;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设有与设有尖形部的插接柱相对应的通孔。
其中,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的宽度大于发热膜的联接宽度;凸起部位于上压片、下压片的中部;通孔位于上压片的外侧,插接柱们于下压片的外侧。
其中,所述的弯折部设有缺口部,弯折部的长度为上压片或下压片的长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其中,所述的连接部包括与上压片或下压片的端部连接的连接部本体,及设于连接部本体两侧的压合部。
其中,所述的连接部设有与导线焊接的焊盘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固性好,提高了电连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压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附图1和附图2,该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包括:一上压片1和一下压片2,其中上压片1与下压片2的其中一边可弯折连接,以及连接于下压片2上的一连接部3,该连接部3用于与导线连接,该连接部3为一可选部分,也可以不包括这一部件。
其中,上压片1和下压片2都是采用硬质导体制成的片状结构。上压片1上设有多个凸起部11,这些凸起部11均匀设于上压片1上。上压片1的靠近边缘处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2。
其中,下压片2中部设有多个凸起部21,这些凸起部21的形状与上压片1上的凸起部11相同,且都为齿状凸起部。下压片2靠近边缘处设有多个插接柱22,这些插接柱22与上压片1上的通孔12相对应,当上压片1和下压片2沿着可弯折的边压合在一起时,该插接柱22恰好可插入通孔12中,从而实现上压片1和下压片2的稳固连接。插接柱22包括一杆状部221,该杆状部221固定于下压片2上,一冠状部222,该冠状部222固定连接于杆状部221上,并且该冠状部222外径大于杆状部221,更具体的冠状部222的外径比通孔12的内径大0.005mm-0.2mm。当插接柱22插入通孔12之后,插接柱22的冠状部222可与通孔12过盈配合,其冠状部222可稳固的扣接在上压片1上。
连接部3包括一本体31和一压合部32,该连接部3采用导体材质的板体状。其本体31连接于下压片2或者是上压片1的边缘处。当导体接头焊接于本体31上之后,可将压合部32压放于焊接处,从而提高焊接点的可靠性。
参阅附图3,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压片1上的凸起部11和下压片2上的凸起部21在上压片1和下压片2压合在一起时,相互错开,这种错开分布的凸起部,可提高发热膜压放的牢固性。当然,凸起部11和凸起部21也可以是相互抵顶状态。下压板2上的凸起部21的凸起高度小于插接柱22的凸起高度。其中发热膜5压放于上压片1和下压片2之间,发热膜5表面被环状齿牙状凸起部压住。
其中,上压片1和下压片2,以及连接部3都是采用导体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插接柱22以及与该插接柱22相匹配的通孔都设于压片的边缘部。而凸起部21设于插接柱22的内侧,并且,插接柱22和通孔12过盈配合插接柱22的高度稍大于上压片1或下压片2和所夹持的发热膜5的厚度之和。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将上压片1上的凸起部全部改为插接柱22相同的结构,并且在对应的下压片2上改为通孔;下压片2上的凸起部21也做同样的改变,此时,压放在上压片1和下压片2之间的发热膜被凸起部刺穿,并由上下压片压紧,这种方式也可以实现发热膜的稳固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冠状部222设有用于装配时产生变形量的十字槽,所述十字槽由冠状部222的外端延伸至杆状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弯折部设有缺口部,更具体的弯折部的长度为上压片或下压片的长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参阅附图3,附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实施例大部分结构相同,现仅就区别特征进行说明:其中上压片1和下压片2之间的弯折部4中部设有一缺口41,这种设计可以减少成本。并且,上压片1上的所有凸起部11全部设为通孔,与其相对应的下压片2上的凸起部21前部设为插接柱。在压接发热膜时,插接柱21直接刺穿发热膜,从而实现稳固的连接(采用这种结构时,插接柱的头部为尖形结构,以便于穿过发热膜。为了便于装配,还可以在发热膜上设有用于穿过插接柱的预制孔)。并且,连接部3的本体31以及压合部32,其中压合部32是由本体31两侧分别各延伸出的一板状压合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上压片1和下压片2上的插接柱22和凸起部21是相对设置的,即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压片1上同时设置有插接柱和凸起部,与此同时,对应的下压片2上对应设有凸起部和通孔。
其中,插接柱的高度大于连接片本体的厚度与发热膜的厚度之和,使得插接柱可以完全穿过通孔,有足够的配合长度。
于其它实施例中,插接柱也可以采用圆柱形的结构,通过圆柱形状与通孔形成过盈配合,进而形成上下压片之间的紧密联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包括弯折成形的连接片本体,所述的连接片本体包括通过弯折部连接在一起的上压片和下压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压片设有多个用于与发热膜电性连接的凸起部,所述上压片至少设有一通孔; 
所述的下压片的内侧边与所述上压片的内侧边通过弯折部可弯折式连接,所述的下压片上设有多个用于与发热膜电性连接的凸起部,所述下压片至少设有一个插接柱,所述的插接柱与所述的通孔相对应;其中所述的插接柱和通孔过盈配合,并且所述的插接柱的高度稍大于上压片和发热膜厚度之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设于上压片的凸起部和设于下压片的凸起部相互错开布设,且设于上压片的凸起部和设于下压片的凸起部均为齿状凸起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状凸起部为设于一穿孔四周的环形齿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的凸起部为外端设有尖形部的插接柱;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设有与设有尖形部的插接柱相对应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的宽度大于发热膜的联接宽度,凸起部位于上压片、下压片的中部;通孔位于上压片的外侧,插接柱位于下压片的外侧。 
6.一种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包括弯折成形的连接片本体,所述的连接片本体包括通过弯折部连接在一起的上压片和下压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压片上设有至少一通孔和至少一插接柱; 
所述的下压片的内侧边与所述上压片的内侧边通过弯折部可弯折式连接,所述下压片上设有与上压片插接柱对应的通孔和与上压片通孔对应的插接柱;其中,所述的插接柱和通孔过盈配合,并且所述的插接柱的高度稍大于连接片本体和发热膜厚度之和。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柱包括与连接片本体连接的一杆状部和一设于杆状部外端的冠状部; 所述的冠状部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内径0.005mm-0.2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状部设有用于装配时产生变形量的十字槽,所述十字槽由冠状部的外端延伸至杆状部。 
9.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折部设有缺口部,弯折部的长度为上压片或下压片的长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10.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包括与上压片或下压片的端部连接的连接部本体,及设于连接部本体两侧或一侧的压合部;所述的压合部与连接部本体折弯式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CN201420282796.XU 2014-05-29 2014-05-29 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51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2796.XU CN203951630U (zh) 2014-05-29 2014-05-29 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2796.XU CN203951630U (zh) 2014-05-29 2014-05-29 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51630U true CN203951630U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9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279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51630U (zh) 2014-05-29 2014-05-29 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51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19222U (zh) 一种具有熔断保护功能的电池模组
CN202474077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合用导电连接片
CN203242774U (zh) 接线端子
CN203277881U (zh) 一种sata数据线与电源线一体化连接器母头
CN206259523U (zh) 适用于高电压大电流的电连接器
CN203951630U (zh) 用于发热膜的电连接件
CN206211093U (zh) 一种电连接器插孔和电连接器
CN205845716U (zh) 一种纽扣式超级电容器串联结构
CN203813054U (zh) 一种电力导线不受力连接的裹接式线夹
CN201741736U (zh) 电池触针
CN206098787U (zh) 一种压缩机插接一体式线接头
CN206584998U (zh) 一种电池并联连接装置
CN201298572Y (zh) 带十字孔的电池焊接片
CN205376827U (zh) 一种七孔插座
CN203813170U (zh) 充电指示板与电源板连接线的接口排线
CN201072799Y (zh) 射频同轴线缆组件
CN201117889Y (zh) 电力测试用带冠簧插孔的电源连接器插座
CN204930383U (zh) 电子烟及其电池组件
CN202940346U (zh) 一种铜铝接线端子
CN203859242U (zh) 一种通用接地端
CN203826880U (zh) 一种可调节式电力接线管
CN202930589U (zh) 一种接插头
CN202695135U (zh) 一种电容器绝缘端子
CN203252306U (zh) 电热毯垫
CN207568761U (zh) 一种起动机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