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43489U - 多功能锅具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43489U
CN203943489U CN201420336555.9U CN201420336555U CN203943489U CN 203943489 U CN203943489 U CN 203943489U CN 201420336555 U CN201420336555 U CN 201420336555U CN 203943489 U CN203943489 U CN 203943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body
chassis
pot
steaming plate
funcl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65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献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 Shenzhou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献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献桢 filed Critical 陈献桢
Priority to CN2014203365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43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43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434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锅具,其利用于一底盘的一侧设有一槽体,使单一锅具同时可利用底盘煎烤食物,也也可利用槽体烹煮汤品,并通过槽体上盖设有一锅盖,使槽体可以进一步形成一闷锅闷煮食物。此外,利用于槽体与锅盖间增设一蒸盘,使槽体内液体因加热所产生的蒸气可以对置放于蒸盘上的食材进行蒸煮,让槽体变成一蒸锅。本实用新型将煎烤盘、汤锅、闷锅以及蒸锅结合于一体,使单一锅具同时具有多种功用,增加锅具使用的方便性,也可减少收纳多个锅具所需的空间。

Description

多功能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尤指一种结合汤锅、蒸锅、闷锅以及煎烤盘功能的多用途锅具。
背景技术
厨房里常需使用的锅具不外乎煎炒锅、蒸锅、闷锅以及汤锅等,但有鉴于现代人工作繁忙,外食主义兴盛,尽管家里备有完整的厨具与烹调器具,却不常开火煮饭,导致各式各样的锅具摆满橱柜却不常使用,反而成了摆设品,占去许多的收纳空间。若为了节省空间,只购买单一、两种锅具配备于厨房,其受限于每种锅具适用的烹调方式不同,若有其他烹调需求时,反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因此,市面上已有贩卖一种组合式两用锅,其是由一半圆形的汤锅槽体搭配一相对应半圆形煎烤盘相并构成,其中该汤锅槽体具有一烹煮食材用的容纳空间及一上开口,而该煎烤盘具有一放置食材用的盘面,其盘面周缘形成有挡板。通过两相对应的半圆形汤锅槽体以及半圆形煎烤盘相并组合形成一圆形锅体,使该锅体同时具有烹煮汤品与煎烤食物两种功能。
但上述的组合式两用锅仅具有烹煮汤品与煎烤两种功能,其用途不够广泛,若是需要以其它烹煮方式如:蒸煮或闷熟,该组合式两用锅即不适用。因此,习用的组合式两用锅仍有其改进的必要,以增加其功能与用途。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组合式两用锅功能的受限以及不便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具有更多种用途的多功能锅具,让单一锅具即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烹调方式,提升锅具使用的方便性,同时也可以避免购买多种锅具却弃的不用的窘境,间接增加了厨柜可灵活运用的空间。
为达到上述的需求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多功能锅具,其包括:
一锅体,其包含一底盘与一槽体,该底盘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槽体形成于底盘的一侧,且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蒸盘,其盖在槽体的相对于底盘的一侧,并可选择性地拆离该槽体,而该蒸盘上具有至少一贯穿该蒸盘的通气孔;以及
一锅盖,其形状与槽体的周缘相对应,并选择性地盖在蒸盘相对于槽体的一侧,与槽体形成一密闭空间。
优选地,该槽体的一侧槽壁设有一凸柱,该凸柱与底盘的顶面中心相对应,并于凸柱相对于底盘的一端形成一固定柱,且该蒸盘的一侧设有一穿孔,所述穿孔与固定柱相对应。
优选地,该底盘的周缘设有朝向远离底盘的底面方向突出的盘壁,且该蒸盘的周缘形成有朝向远离槽体方向突出的挡片。
优选地,该底盘与蒸盘上分别形成有朝向远离底盘的底面方向突出的至少一凸肋。
优选地,该底盘与蒸盘上分别形成有朝向远离底盘的底面方向突出的至少一凸肋。
优选地,该盘壁以及槽体上缘分别朝向远离底盘的中心方向延伸形成一手持部。
优选地,该锅盖的一侧设有一把手,并于锅盖相对于槽体的凸柱延伸处形成一凹槽。
换言之,较佳的是,所述槽体的一侧槽壁设有一凸柱,该凸柱与底盘的顶面中心相对应,并于凸柱相对于底盘的一端形成一固定柱,且该蒸盘的一侧设有一穿孔,所述穿孔与固定柱相对应。此技术手段是利用固定柱穿设通过蒸盘的穿孔,使蒸盘固定于槽体上,让槽体的运用更具变化。
更佳的是,该底盘的周缘设有朝向远离底盘的底面方向突出的盘壁,该蒸盘的周缘形成有朝向远离槽体方向突出的挡片,并于底盘与蒸盘上分别形成有朝向远离底盘的底面方向突出的至少一凸肋。此技术手段简单利用盘面的周缘形成有隔栅,使置放于盘面上的食材不会因为放置的位置靠近盘面边缘,或是锅体的倾斜而自盘面上掉落;此外通过盘面上凸肋的设置,增加烹饪食材与盘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提升食物烹煮、加温的效率。
最佳的是,该盘壁以及槽体上缘分别朝向远离底盘的中心方向延伸形成一手持部,而该锅盖的一侧设有一把手,并于锅盖相对于槽体的凸柱延伸处形成一凹槽。所述手持装置的设置方便用户拿取或移动锅具或锅盖,提升锅具使用的方便性;而锅盖的凹槽设置,使锅盖除了可以盖在蒸盘上,也可以盖在底盘上,作为煎烤食物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底盘作为煎烤盘使用,底盘的一侧的槽体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作为汤锅使用,并搭配锅盖的盖设可选择性地作为闷锅使用。另外槽体与锅盖间设置一具有通气孔的蒸盘,即可让槽体内加热的液体所产生的蒸气蒸散至蒸盘上部,使其作为蒸锅使用。上述锅具集合了煎烤盘、汤锅、闷锅以及蒸锅于单一锅体,使单一锅体即可拥有四种不同的功能,有效改善市面上所贩卖的组合式两用锅仅能用于煎烤与汤锅两种烹调方式的缺点,大为提升单一锅体的效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锅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锅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锅具的一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锅具的另一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锅具的另一实施例。
主要符号说明
10  锅体       11  底盘
111 顶面       112 底面
113 盘壁       114 凸肋
12  槽体       21  槽壁
122 凸柱       123 固定柱
13  容置空间   14  手持部
20  蒸盘       21  通气孔
22  穿孔       23  挡片
24  凸肋       30  锅盖
31  把手       32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创作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锅具包括:一锅体10、一蒸盘20与一锅盖30。
其中该锅体10包含一底盘11与一槽体12,该底盘11具有一顶面111与一底面112,该槽体12形成于底盘11的一侧,且具有一容置空间13,此容置空间13可作为汤锅使用。
蒸盘20盖在槽体12的相对于底盘11的一侧,并具有多个贯穿该蒸盘20的通气孔21,供槽体12内的液体因烹煮时所产生的蒸气透由所述蒸气孔21蒸散至槽体12外部;且该蒸盘20可选择性地拆离该槽体12。
锅盖30的形状与槽体12的周缘相对应,并于锅盖30的一侧设有一把手31,并选择性地将锅盖30盖在蒸盘20上侧,将槽体12内部的容置空间13封闭形成一密闭空间。
上述槽体12的一侧槽壁121设有一凸柱122,该凸柱122与底盘11的顶面111中心相对应,并于凸柱122相对于底盘11的一端形成一固定柱123,且该蒸盘20的一侧设有一穿孔22,所述穿孔22与固定柱123相对应,使固定柱123穿设通过所述穿孔22,将蒸盘20固定于槽体12上。
前述底盘11的周缘进一步设有朝向远离底盘11的底面111方向突出的盘壁113,且蒸盘20的周缘进一步形成有朝向远离槽体12方向突出的挡片23;所述盘壁113与挡片23分别作为底盘11与蒸盘20周缘的隔栅,使放置于底盘11与蒸盘20上的烹调食材不会因为置放的位置太接近盘缘而掉落。
所述底盘11与蒸盘20上分别形成有突出的多个凸肋114、24,其用于增加置放于其上的食材与底盘11和蒸盘20表面的接触面积,由此增加食材的受热面积,提升烹煮的效率。
所述盘壁113以及槽体12上缘分别朝向远离底盘11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一手持部14,方便使用者以双手拿取该锅体10。
所述锅盖30相对于槽体12的凸柱122延伸处形成一凹槽32,使该锅盖30除了可以盖在蒸盘20上,也也可以经由旋转一角度而盖在底盘11上,作为煎烤食物时使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槽体12上部盖设该锅盖30,使槽体12与锅盖30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作为汤锅或闷锅使用;而该底盘11上可以直接放置欲煎烤的食材,并于烹煮汤品或闷煮食物同时还可以煎烤食物,达到锅具多用途使用的功效。
另参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也可选择于槽体12内部先容置水,再于槽体12上缘盖设前述的蒸盘20,并于蒸盘20上置放欲蒸煮的食材,最后将锅盖30盖上进行蒸煮;而该底盘11上同样可以直接放置欲煎烤的食材进行烹饪,由此同时达到蒸煮以及煎烤的功能。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锅具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该锅体10呈方形,而底盘11与一槽体12分别位于方形锅体10的两侧,并将方形锅体10分隔为二对称矩形,且该锅盖30的形状与槽体12的矩形形状相对应,使锅盖30可选择性地盖在槽体12上方,将槽体12内部封闭形成一密闭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锅具其利用一底盘11与一槽体12的结合,使锅体10同时具有烹煮汤品以及煎烤食物的功能。此外利用于槽体12上盖设一锅盖30,使槽体12内部也可形成一密闭空间,作为闷锅使用。另利用槽体12与锅盖30间的一蒸盘20设置,使槽体12装有水时,可以对蒸盘20上的食材进行蒸煮,由此达到蒸煮食物的功效。如此设计,使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锅具可以同时具有汤锅、蒸锅、闷锅以及煎烤的功能,不但让用户烹饪时更为方便,也可解决传统多个锅具对于庞大收纳空间的需求问题,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锅体,其包含一底盘与一槽体,该底盘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槽体形成于底盘的一侧,且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蒸盘,其盖在槽体的相对于底盘的一侧,并能够选择性地拆离该槽体,该蒸盘上具有至少一贯穿该蒸盘的通气孔;以及
一锅盖,其形状与槽体的周缘相对应,并选择性地盖在蒸盘相对于槽体的一侧,与槽体形成一密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该槽体的一侧槽壁设有一凸柱,该凸柱与底盘的顶面中心相对应,并于凸柱相对于底盘的一端形成一固定柱,且该蒸盘的一侧设有一穿孔,所述穿孔与固定柱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该底盘的周缘设有朝向远离底盘的底面方向突出的盘壁,且该蒸盘的周缘形成有朝向远离槽体方向突出的挡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该底盘与蒸盘上分别形成有朝向远离底盘的底面方向突出的至少一凸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该底盘与蒸盘上分别形成有朝向远离底盘的底面方向突出的至少一凸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该盘壁以及槽体上缘分别朝向远离底盘的中心方向延伸形成一手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该锅盖的一侧设有一把手,并于锅盖相对于槽体的凸柱延伸处形成一凹槽。
CN201420336555.9U 2014-06-23 2014-06-23 多功能锅具 Active CN203943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6555.9U CN203943489U (zh) 2014-06-23 2014-06-23 多功能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6555.9U CN203943489U (zh) 2014-06-23 2014-06-23 多功能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43489U true CN203943489U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85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6555.9U Active CN203943489U (zh) 2014-06-23 2014-06-23 多功能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434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1467A (zh) * 2014-08-29 2014-11-26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多用途锅盖
CN110881845A (zh) * 2018-09-11 2020-03-17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物烘干机的蒸盒及食物烘干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1467A (zh) * 2014-08-29 2014-11-26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多用途锅盖
CN110881845A (zh) * 2018-09-11 2020-03-17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物烘干机的蒸盒及食物烘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160975U1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ая посуда
CN102551518A (zh) 多功能早餐机
CN203943489U (zh) 多功能锅具
JP3194420U (ja) 多機能調理器
WO2022007731A1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锅
TWI597033B (zh) 可翻掀式蒸盤
CN204797639U (zh) 一种多功能油炸锅
CN207928188U (zh) 一种锅盖和锅体并用的多用途锅
CN206979333U (zh) 新型蒸烤锅
CN204813468U (zh) 一种蒸屉
KR200479981Y1 (ko) 다목적 조리 기구
JP3198733U (ja) 大小の鍋等の蓋替わりのやかん底
CN201164362Y (zh) 多功能炒锅组合结构
CN216652018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烹饪料理锅
CN210095464U (zh) 一种多用炖盅
CN209863322U (zh) 一种新型炊具
KR101179297B1 (ko) 뚜껑을 겸한 찜기용구
KR200455898Y1 (ko) 조리기구의 바닥면 구조
CN204708602U (zh) 一种烹饪用蒸炒煮一体锅
CN208524604U (zh) 锅具
CN204970789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用锅
CN204764988U (zh) 一种组合蒸锅
JP3203119U (ja) 蒸しプレート及び蒸しプレートを有する多機能調理器具
CN206534506U (zh) 烹调器皿结构
CN203619301U (zh) 燃气灶高效节能锅具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front Bay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Guangdong, Shenzhe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Fujia Shenzhou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City

Patentee before: Chen Xianzh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