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9815U -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9815U
CN203939815U CN201420398016.8U CN201420398016U CN203939815U CN 203939815 U CN203939815 U CN 203939815U CN 201420398016 U CN201420398016 U CN 201420398016U CN 203939815 U CN203939815 U CN 203939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bar
emergency
gripp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980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苍贵
何畅
刘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danjiang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schoo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Mudanjiang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schoo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danjiang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schoo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filed Critical Mudanjiang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school
Priority to CN2014203980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9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9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981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它涉及一种吊点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在采用应急抢修塔起吊时因缺少专用的吊点固定装置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所述第一组成条体位于两个第二组成条体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组成条体固接,每个第二组成条体与其对应固接的第三组成条体在水平方向形成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组成条体竖直方向形成的横截面均为L形,连接吊块的底面位于第一组成条体的水平端并与其固接,连接吊块的一侧面通过连接块体固接在第一组成条体的竖直端上,副框架体连接在两个第二组成条体之间并与主框架体形成矩形框架体,多个卡紧器均贴紧在矩形框架体上下端面的对角上。本实用新型用于应急抢修塔起吊过程中。

Description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点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输电线路的铁塔倾倒,一旦事故发生,需要以最快速度抢修,如果按照原设计标准进行抢修,耗时较长,目前运行单位多采用应急抢修塔进行快速修复恢复供电,然后再进行永久性修复,现有使用的应急抢修塔由铝合金制成,由于其重量大,有三十多米高,在应急抢修塔起吊过程中,其吊点的方式一般是利用钢丝绳对其缠绕的方式进行固定,导致钢丝绳的强度、钢丝绳与抢修塔的摩擦以及其吊点的串动,严重影响了铝合金抢修塔起吊的安全性,易给施工过程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二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以解决在采用应急抢修塔起吊时因缺少专用的吊点固定装置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所述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包括主框架体、副框架体、连接块体、连接吊块和多个卡紧器,所述主框架体由第一组成条体、两个第二组成条体和两个第三组成条体组成,所述两个第二组成条体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组成条体位于两个第二组成条体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组成条体固定连接,每个第二组成条体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与其垂直设置的第三组成条体,每个第二组成条体与其对应固接的第三组成条体在水平方向形成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组成条体竖直方向形成的横截面均为L形,所述连接吊块的底面位于第一组成条体的水平端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吊块的一侧面通过连接块体固定连接在第一组成条体的竖直端上,所述连接吊块上加工有第二通孔,所述副框架体的形状为撮箕形,副框架体可拆卸连接在两个第二组成条体之间并与主框架体形成矩形框架体,多个卡紧器均贴紧在矩形框架体上下端面的对角上,卡紧器包括第一组成杆、第二组成杆、第一夹紧套、第二夹紧套和两个螺母,所述第一组成杆和第二组成杆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组成杆分别与第一夹紧套和一个螺母螺纹连接,一个所述螺母位于第一夹紧套的外侧,所述第一夹紧套上加工有第一挡条,第一挡条朝向第一组成杆的侧面为倾斜的夹紧面,当第一夹紧套沿着第一组成杆从外向内转动时,第一挡条始终具有朝向第一组成杆夹紧的趋势;所述第二组成杆分别与第二夹紧套和另一个螺母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螺母位于第二夹紧套的外侧,所述第二夹紧套上加工有第二挡条,第二挡条朝向第二组成杆的侧面为倾斜的夹紧面,当第二夹紧套沿着第二组成杆从外向内转动时,第二挡条始终具有朝向第二组成杆夹紧的趋势。
本实用新型包含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主框架体和副框架体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的设置是根据应急抢修塔的自身结构以及其所处的实际工作条件而设置的,连接吊块上的第二通孔的设置是为了应急抢修塔起吊的过程中通过卸扣与钢丝绳套连接,使钢丝绳的吊点处的绳长度固定,起吊角度固定,有利于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应急抢修塔起吊工作,从而消除了钢丝绳套在应急抢修塔起吊过程中的缠绕、摩擦、吊点串动的缺陷,保证了应急抢修塔起立作业中的安全,连接吊块和第二通孔的设置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外一种连接钢丝绳套的连接关系,这样的设置突出了本实用新型与卸扣的连接位置,有利于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做好通过卸扣与钢丝绳套的连接工作,连接块体的设置是为了辅助连接吊块与第一组成条体稳定可靠地连接。
2、本实用新型多个卡紧器的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其作用是通过其自身的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来夹紧应急抢修塔塔身,从而有效阻挡主框架体和副框架体的滑落,有利于起吊工作顺利进行。
3、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应急抢修塔起吊工作的工作效率高,与现有起吊方式相比,减少了重复将钢丝绳捆绑在应急抢修塔塔身的繁琐步骤,缩短的工作时间,增强了应急抢修塔吊点的稳定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安全可靠性达百分之百。
4、本实用新型成本造价低廉,制作过程简单,适于在电力系统领域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卡紧器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包括主框架体1、副框架体2、连接块体10、连接吊块5和多个卡紧器3,所述主框架体1由第一组成条体1-1、两个第二组成条体1-2和两个第三组成条体1-3组成,所述两个第二组成条体1-2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组成条体1-1位于两个第二组成条体1-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组成条体1-2固定连接,每个第二组成条体1-2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与其垂直设置的第三组成条体1-3,每个第二组成条体1-2与其对应固接的第三组成条体1-3在水平方向形成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组成条体1-1竖直方向形成的横截面均为L形,所述连接吊块5的底面位于第一组成条体1-1的水平端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吊块5的一侧面通过连接块体10固定连接在第一组成条体1-1的竖直端上,所述连接吊块5上加工有第二通孔6,所述副框架体2的形状为撮箕形,副框架体2可拆卸连接在两个第二组成条体1-2之间并与主框架体1形成矩形框架体,多个卡紧器3均贴紧在矩形框架体上下端面的对角上,卡紧器3包括第一组成杆3-1、第二组成杆3-2、第一夹紧套3-3、第二夹紧套3-4和两个螺母3-5,所述第一组成杆3-1和第二组成杆3-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组成杆3-1分别与第一夹紧套3-3和一个螺母3-5螺纹连接,一个所述螺母3-5位于第一夹紧套3-3的外侧,所述第一夹紧套3-3上加工有第一挡条8,第一挡条8朝向第一组成杆3-1的侧面为倾斜的夹紧面,当第一夹紧套3-3沿着第一组成杆3-1从外向内转动时,第一挡条8始终具有朝向第一组成杆3-1夹紧的趋势;所述第二组成杆3-2分别与第二夹紧套3-3和另一个螺母3-5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螺母3-5位于第二夹紧套3-4的外侧,所述第二夹紧套3-4上加工有第二挡条9,第二挡条9朝向第二组成杆3-2的侧面为倾斜的夹紧面,当第二夹紧套3-4沿着第二组成杆3-2从外向内转动时,第二挡条9始终具有朝向第二组成杆3-2夹紧的趋势。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孔6的设置是为了应急抢修塔起吊的过程中通过卸扣与钢丝绳套连接,卸扣为已有工具;主框架体1和副框架体2均为铁合金或合金钢制成的框架体,主框架体1和副框架体2组成的矩形框架体围绕在应急抢修塔塔身13外,多个卡紧器3分别夹紧应急抢修塔塔身13且同时贴紧在矩形框架体上下端面的对角上,起到阻挡矩形框架体的作用。连接块体10的设置是辅助连接吊块5的稳定性,其位于第一组成条体1-1和连接吊块5之间,连接块体10和连接吊块5均为铁合金或合金钢制成的块体。每个卡紧器3中第一组成杆3-1朝向第一挡条8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挡片11,用来阻挡第一挡条8,每个卡紧器3中第二组成杆3-2朝向第二挡条9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挡片12,用来阻挡第二挡条9。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组成条体1-1的中心轴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吊块5,所述连接吊块5为铁合金、碳钢、合金钢、不锈钢或高强度钢制成的块体。这样材料制成的连接吊块5具有更好的拉伸力,更加适应应急抢修塔起吊工作。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框架体2由底板体2-1、第一侧板体2-2和两个第二侧板体2-3组成,所述第一侧板体2-2和两个第二侧板体2-3均设置在底板体2-1上,第一侧板体2-2设置在两个第二侧板体2-3之间并与两个第二侧板体2-3垂直设置。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和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卡紧器3的个数为4~8个,每个卡紧器3还包括两个垫圈3-6,一个垫圈3-6套装在第一组成杆3-1上且位于第一夹紧套3-3和一个螺母3-5之间,另一个垫圈3-6套装在第二组成杆3-2上且位于第二夹紧套3-4和另一个螺母3-5之间。本实施方式中卡紧器3的个数根据应急抢修塔的具体重量和高度来具体设置,通常设置4个卡紧器3,这4个卡紧器3具体位置是在主框架体1和副框架体2组成的矩形框架体上端面的对角上设置两个卡紧器3,在矩形框架体下端面的对角上设置另外两个卡紧器3。每个卡紧器3还包括两个垫圈3-6,两个垫圈3-6的设置是为了增强第一夹紧套3-3、第二夹紧套3-4与两个螺母3-5之间的严密性,使第一夹紧套3-3与一个螺母3-5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准确牢固,从而使第一挡条8更加有效地夹紧应急抢修塔的塔身,同时使第二夹紧套3-4与另一个螺母3-5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准确牢固,从而使第二挡条9更加有效地夹紧应急抢修塔的塔身。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框架体2上的每个第二侧板体2-3上加工有多个第一连接孔7-1且在其靠近一个第二组成条体1-2上加工有多个第二连接孔7-2。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连接孔7-1和多个第二连接孔7-2均为螺栓专用孔,每个第一连接孔7-1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接孔7-2同轴设置,这样设置使每个第二侧板体2-3通过多个螺栓与其对应的第二组成条体1-2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设置更加适合实际工作情况的需要,操作方便,使用工件易获取,有利于工作顺利开展。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和五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主框架体1和副框架体2套在应急抢修塔塔身13外侧,使主框架体1和副框架体2组成的矩形框架体紧密贴紧在应急抢修塔塔身13外侧,然后将主框架体1和副框架体2连接完毕后,再将多个卡紧器3逐一的夹紧在应急抢修塔塔身13上且位于矩形框架体上下端面的对角上,最后将钢丝绳套穿过第一通孔4或第二通孔6进行起吊即可。

Claims (5)

1.一种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包括主框架体(1)、副框架体(2)、连接块体(10)、连接吊块(5)和多个卡紧器(3),所述主框架体(1)由第一组成条体(1-1)、两个第二组成条体(1-2)和两个第三组成条体(1-3)组成,所述两个第二组成条体(1-2)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组成条体(1-1)位于两个第二组成条体(1-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组成条体(1-2)固定连接,每个第二组成条体(1-2)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与其垂直设置的第三组成条体(1-3),每个第二组成条体(1-2)与其对应固接的第三组成条体(1-3)在水平方向形成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组成条体(1-1)竖直方向形成的横截面均为L形,所述连接吊块(5)的底面位于第一组成条体(1-1)的水平端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吊块(5)的一侧面通过连接块体(10)固定连接在第一组成条体(1-1)的竖直端上,所述连接吊块(5)上加工有第二通孔(6),所述副框架体(2)的形状为撮箕形,副框架体(2)可拆卸连接在两个第二组成条体(1-2)之间并与主框架体(1)形成矩形框架体,多个卡紧器(3)均贴紧在矩形框架体上下端面的对角上,卡紧器(3)包括第一组成杆(3-1)、第二组成杆(3-2)、第一夹紧套(3-3)、第二夹紧套(3-4)和两个螺母(3-5),所述第一组成杆(3-1)和第二组成杆(3-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组成杆(3-1)分别与第一夹紧套(3-3)和一个螺母(3-5)螺纹连接,一个所述螺母(3-5)位于第一夹紧套(3-3)的外侧,所述第一夹紧套(3-3)上加工有第一挡条(8),第一挡条(8)朝向第一组成杆(3-1)的侧面为倾斜的夹紧面,当第一夹紧套(3-3)沿着第一组成杆(3-1)从外向内转动时,第一挡条(8)始终具有朝向第一组成杆(3-1)夹紧的趋势;所述第二组成杆(3-2)分别与第二夹紧套(3-3)和另一个螺母(3-5)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螺母(3-5)位于第二夹紧套(3-4)的外侧,所述第二夹紧套(3-4)上加工有第二挡条(9),第二挡条(9)朝向第二组成杆(3-2)的侧面为倾斜的夹紧面,当第二夹紧套(3-4)沿着第二组成杆(3-2)从外向内转动时,第二挡条(9)始终具有朝向第二组成杆(3-2)夹紧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成条体(1-1)的中心轴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吊块(5),所述连接吊块(5)为铁合金、碳钢、合金钢、不锈钢或高强度钢制成的块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框架体(2)由底板体(2-1)、第一侧板体(2-2)和两个第二侧板体(2-3)组成,所述第一侧板体(2-2)和两个第二侧板体(2-3)均设置在底板体(2-1)上,第一侧板体(2-2)设置在两个第二侧板体(2-3)之间并与两个第二侧板体(2-3)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卡紧器(3)的个数为4~8个,每个卡紧器(3)还包括两个垫圈(3-6),一个垫圈(3-6)套装在第一组成杆(3-1)上且位于第一夹紧套(3-3)和一个螺母(3-5)之间,另一个垫圈(3-6)套装在第二组成杆(3-2)上且位于第二夹紧套(3-4)和另一个螺母(3-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框架体(2)上的每个第二侧板体(2-3)上加工有多个第一连接孔(7-1)且在其靠近一个第二组成条体(1-2)上加工有多个第二连接孔(7-2)。
CN201420398016.8U 2014-07-18 2014-07-18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39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8016.8U CN203939815U (zh) 2014-07-18 2014-07-18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8016.8U CN203939815U (zh) 2014-07-18 2014-07-18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9815U true CN203939815U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59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98016.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39815U (zh) 2014-07-18 2014-07-18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98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2037A (zh) * 2014-07-18 2014-11-05 国家电网公司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2037A (zh) * 2014-07-18 2014-11-05 国家电网公司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CN104132037B (zh) * 2014-07-18 2016-02-03 国家电网公司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5751B (zh) 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光缆金具更换支架
CN105275253A (zh) 等径杆立杆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17223U (zh)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吊装器
CN204454235U (zh) 一种新型多吊点平衡梁装置
CN103594976A (zh) 用于线路导线紧线的组合紧线工具
CN203939815U (zh)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CN205222470U (zh) 倒l形声屏障吸声板安装吊架
CN202063655U (zh) 塔式起重机防倾安全装置
CN203536865U (zh) 用于线路导线紧线的组合紧线工具
CN102761077A (zh) 1000kV特高压交流线路耐张绝缘子串绝缘起吊支架
CN203289011U (zh) 耐张横担吊装器
CN202558444U (zh) 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装置
CN202124427U (zh) 一种吊装提升盖
CN104132037B (zh) 用在应急抢修塔上的吊点固定装置
CN104098016A (zh) 变压器简易吊装支架
CN204167786U (zh) 一种架空母线吊装的辅助小车
CN203553744U (zh) 超特高压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光缆金具更换装置
CN202840363U (zh) 1000kV特高压交流线路耐张绝缘子串绝缘起吊支架
CN203345999U (zh) 一种母线桥专用多功能吊装架
CN202159929U (zh) 带电作业一体式十分裂提线器
CN206767456U (zh) 一种u型梁防扭装置
CN201238159Y (zh) Gw4-110型隔离开关检修支架
CN203553771U (zh) 用于架空线路紧线的滑车固定板
CN103579952A (zh) 用于架空线路紧线的球头卡线器
CN205089034U (zh) 等径杆立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0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