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9423U - 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 - Google Patents

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9423U
CN203939423U CN201420359716.6U CN201420359716U CN203939423U CN 203939423 U CN203939423 U CN 203939423U CN 201420359716 U CN201420359716 U CN 201420359716U CN 203939423 U CN203939423 U CN 203939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ity
rotates
wind
rotation
drill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597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宏量
叶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shi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shi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shi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shi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597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9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9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94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它分为电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和风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两种形式。电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由两台电转动冲击钻和一个桁架立柱组成,风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由两台风转动冲击钻和一个桁架立柱组成。电转动冲击钻其电转动冲击器和电转动小气缸分别与空压机相连接,其电转动回转器与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相连接。由于电转动钻杆的抗弯能力较强,故它适于钻制深度较大的开挖孔。风转动冲击钻其风转动回转器、风转动冲击器和风转动小气缸分别与空压机相连接。由于风转动钻杆抗弯能力较差,故它适于钻制深度较小的开挖孔。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定位准确,工效高,造价低廉,节省人工。

Description

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
背景技术
在山区建造公路桥,大多采用钻孔桩作为墩台基础。钻孔桩向下穿过土层和砂砾层,进入岩石层3-5m,其总长度在10-20mm之间。当山区的地下水位较低时,以往都是采用人工加爆破法开挖钻孔桩井筒。在土层和砂砾层部位,钻孔桩井筒用人工开挖,且开挖的速度很快;在岩石层部位,钻孔桩井筒用爆破法分层开挖。每一层的开挖深度仅为30-35mm,但需要2-3天的时间。爆破法开挖的速度慢,造价高,危险性大,审批的手续繁锁。
新的开挖方法是,研制一种双钻头冲击钻机。在井底的岩石层中,首先用双钻头冲击钻机沿着井筒侧壁钻制一圈贯通开挖孔,使该部位成为一块孤石;然后于这块孤石中用风钻钻制一些破裂开挖孔;最后再用破裂器将这块孤石破碎。只需2-3天的时间,就能将整个开挖部位的岩石清除。为了使岩石层中开挖孔的位置准确,均匀有序,可先在钻孔桩的井口处安装一个旋转定位器,然后再将双钻头冲击钻机架设在旋转定位器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就是根据上述的思路,由本发明人精心研制的一种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定位准确,且造价低廉的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其特征在于:它分为电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和风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两种形式;电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由两台电转动冲击钻和一个桁架立柱组成;风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由两台风转动冲击钻和一个桁架立柱组成;所述的桁架立柱其外轮廓呈一个矩形柱体,它由四根竖直杆件、四根水平杆件、两根纵向支撑、四根斜向支撑和六根横向支撑组成;桁架立柱高2000mm、宽304mm、其长度等于两台电转动冲击钻其电转动钢框架的净距或两台风转动冲击钻其风转动钢框架的净距;所述的电转动冲击钻由一个电转动钢框架、一个电转动滑动板、一个电转动回转器、一个电转动变速箱、数根电转动钻杆、一个电转动冲击器、一个电转动钻头、一个电转动小气缸和两个电转动固定箍构成;电转动钢框架垂直而立,在其两根立柱之间的底部,安装着电转动小气缸;在电转动钢框架的正面,设有电转动滑动板;在电转动滑动板背面的正中部位,设有一个承托;该承托通过一个直径为20mm的小钢柱与电转动小气缸其推动杆的顶端实现铰接;在电转动滑动板的正面,自上而下依次安装着电转动回转器和电转动变速箱;电转动回转器的主轴与电转动变速箱的主轴相连接,从电转动变速箱的次轴向下,顺次连接着电转动钻杆、电转动冲击器和电转动钻头;在桁架立柱的前后两侧,两台电转动冲击钻相互对称设制;每一台电转动冲击钻的电转动钢框架都与桁架立柱的两根竖直杆件相贴;每一根电转动钢框架的立柱都通过一列拧紧螺母的直径为12mm的螺丝与一根竖直杆件相固定;所述的风转动冲击钻由一个风转动钢框架、一个风转动滑动板、一个风转动回转器、一个风转动变速箱、数根风转动钻杆、一个风转动冲击器、一个风转动钻头、一个风转动小气缸和两个风转动固定箍构成;风转动冲击钻的组装方式与电转动冲击钻的组装方式相同,其各部件与电转动冲击钻的各部件一一对应;在桁架立柱的前后两侧,两台风转动冲击钻相互对称设制,其固定方式与两台电转动冲击钻和桁架立柱的固定方式相同。
所述的风转动钢框架和电转动钢框架,风转动滑动板和电转动滑动板,风转动冲击器和电转动冲击器,风转动钻头和电转动钻头,风转动小气缸和电转动小气缸,风转动固定箍和电转动固定箍都分别相同。
所述的电转动回转器是一个功率为4千瓦的三相交流电动机,其转速为每分钟1440转;电转动变速箱是一个齿轮变速箱,其转速比为15∶1;所述的风转动回转器是一个功率为4千瓦的风转动机,其转速为每分钟3000转;风转动变速箱是一个齿轮变速箱,其转速比为30∶1。
所述的电转动小气缸其高度为1250mm,外径为120mm;所述的电转动冲击器其长度为796mm、外径为80.2mm;所述的电转动钻头其直径为102mm;所述的电转动钻杆和风转动钻杆都用无缝钢管制做,其壁厚皆为6mm,长度皆为1000mm;电转动钻杆的外径为60mm,风转动钻杆的外径为50mm。
所述的电转动钢框架用横截面为126×53×5.5mm的槽钢制做,它由两根立柱和两根横梁焊接而成,其高度为2600mm、宽度为304mm、厚度为126mm,其两根立柱的凹槽开口相背设制,其两根横梁的凹槽开口相对设制,其顶部横梁的长度为304mm,其底部横梁的长度为404mm;在电转动钢框架两根立柱的背面,在距其根部2000mm高的范围内,都以150mm为间距钻制一列口径为12.5mm的电转动螺丝孔。
所述的电转动小气缸位于电转动钢框架的两根立柱之间,其底面与电转动钢框架的底部横梁相接触;所述的两个电转动固定箍以600mm为间距套箍在电转动小气缸的外侧,其两端分别与电转动钢框架两根立柱的内侧相贴,并通过拧紧螺母的螺丝与两根立柱相固定。
所述的电转动冲击钻其电转动冲击器和电转动小气缸分别与空压机相连接,其电转动回转器与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风转动冲击钻其风转动回转器、风转动冲击器和风转动小气缸分别与空压机相连接;所述的空压机其供气压力为5-7个大气压,供气量为每分钟15立方米。
所述的桁架立柱其竖直杆件和水平杆件都用横截面为50×50×4mm的角钢制做,其纵向支撑、斜向支撑和横向支撑都用横截面为40×40×4mm的角钢制做;在桁架立柱的前后两侧,沿着每一根竖直杆件,都以150mm为间距钻制一列口径为12.5mm的桁架螺丝孔。
在所述的桁架立柱其左侧和右侧,都有两根竖直杆件和两根水平杆件构成一个矩形方框;在每一个矩形方框的中间部位,都设制一根纵向支撑;在该纵向支撑的上方和下方,各设制一根斜向支撑;在两个矩形方框之间,六根横向支撑呈前后两列设制;每一列的三根横向支撑都凹入两个矩形方框同一侧的侧面50mm;每一根横向支撑的两端都与一根水平杆件或一根纵向支撑相固定。
在所述的桁架立柱中,竖直杆件与水平杆件相互咬合并相焊接在一起,它们的外侧面或相互垂直或同处于一个平面中;纵向支撑、斜向支撑和横向支撑皆位于竖直杆件和水平杆件的内侧,并与之相叠置;每一根纵向支撑、斜向支撑和横向支撑的两端都通过两道通缝焊口和与之相贴的钢构件相固定,每一道通缝焊口的长度都不小于4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定位准确,造价低廉,节省人工,且能充分利用空压机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电转动冲击钻的正面图。
图2是电转动冲击钻的侧面图。
图3是电转动冲击钻的背面图。
图4是电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沿纵向的侧面图。
图5是风转动冲击钻的正面图。
图6是风转动冲击钻的侧面图。
图7是风转动冲击钻的背面图。
图8是风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沿纵向的侧面图。
图9是桁架立柱的顶面图。
图10是桁架立柱沿纵向的侧面图。
图11是桁架立柱沿横向的侧面图。
附图标记
1 桁架立柱,2 电转动冲击钻,3 风转动冲击钻,1-1 竖直杆件,1-2 水平杆件,1-3 纵向支撑,1-4 斜向支撑,1-5 横向支撑,1-6 桁架螺丝孔,2-1 电转动钢框架,2-2 电转动滑动板,2-3 电转动回转器,2-4 电转动变速箱,2-5 电转动钻杆,2-6 电转动冲击器,2-7电转动钻头,2-8 电转动小气缸,2-9 电转动固定箍,2-10 电转动螺丝孔,3-1 风转动钢框架,3-2 风转动滑动板,3-3 风转动回转器,3-4 风转动变速箱,3-5 风转动钻杆,3-6 风转动冲击器,3-7 风转动钻头,3-8 风转动小气缸,3-9 风转动固定箍,3-10 风转动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分为电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和风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两种形式。电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由两台电转动冲击钻2和一个桁架立柱1组成,风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由两台风转动冲击钻3和一个桁架立柱1组成。
1.桁架立柱的制做
桁架立柱1的外轮廓呈一个矩形柱体;它由四根竖直杆件1-1、四根水平杆件1-2、两根纵向支撑1-3、四根斜向支撑1-4和六根横向支撑1-5组成。桁架立柱1高2000mm、宽304mm、其长度等于两台电转动冲击钻2其电转动钢框架2-1的净距或两台风转动冲击钻3其风转动钢框架3-1的净距。
桁架立柱1的竖直杆件1-1和水平杆件1-2都用横截面为50×50×4mm的角钢制做,其纵向支撑1-3、斜向支撑1-4和横向支撑1-5都用横截面为40×40×4mm的角钢制做。在桁架立柱1的前后两侧,沿着每一根竖直杆件1-1,都以150mm为间距钻制一列口径为12.5mm的桁架螺丝孔1-6。
在桁架立柱1的左侧和右侧,都有两根竖直杆件1-1和两根水平杆件1-2构成一个矩形方框。在每一个矩形方框的中间部位,都设制一根纵向支撑1-3。在该纵向支撑1-3的上方和下方,各设制一根斜向支撑1-4。在两个矩形方框之间,六根横向支撑1-5呈前后两列设制。每一列的三根横向支撑1-5都凹入两个矩形方框同一侧的侧面50mm。每一根横向支撑1-5的两端都与一根水平杆件1-2或一根纵向支撑1-3相固定。
在桁架立柱1中,竖直杆件1-1与水平杆件1-2相互咬合并相焊接在一起,它们的外侧面或相互垂直或同处于一个平面中。纵向支撑1-3、斜向支撑1-4和横向支撑1-5皆位于竖直杆件1-1和水平杆件1-2的内侧,并与之相叠置。每一根纵向支撑1-3、斜向支撑1-4和横向支撑1-5的两端都通过两道通缝焊口和与之相贴的钢构件相固定,每一道通缝焊口的长度都不小于40mm。
2.电转动冲击钻的构造
电转动冲击钻2由一个电转动钢框架2-1、一个电转动滑动板2-2、一个电转动回转器2-3、一个电转动变速箱2-4、数根电转动钻杆2-5、一个电转动冲击器2-6、一个电转动钻头2-7、一个电转动小气缸2-8和两个电转动固定箍2-9构成。
电转动钢框架2-1用横截面为126×53×5.5mm的槽钢制做,它由两根立柱和两根横梁焊接而成,其高度为2600mm、宽度为304mm、厚度为126mm,其两根立柱的凹槽开口相背设制,其两根横梁的凹槽开口相对设制,其顶部横梁的长度为304mm,其底部横梁的长度为404mm。在电转动钢框架2-1两根立柱的背面,在距其根部2000mm高的范围内,都以150mm为间距钻制一列口径为12.5mm的电转动螺丝孔2-10。
电转动回转器2-3是一个功率为4千瓦的三相交流电动机,其转速为每分钟1440转。电转动变速箱2-4是一个齿轮变速箱,其转速比为15∶1。
电转动钻头2-7的直径为102mm。电转动冲击器2-6的长度为796mm、外径为80.2mm。电转动小气缸2-8的高度为1250mm,外径为120mm。电转动钻杆2-5用无缝钢管制做,其壁厚为6mm、长度为1000mm、外径为60mm。
电转动钢框架2-1垂直而立,电转动小气缸2-8位于它的两根立柱之间,其底面与它的底部横梁相接触。两个电转动固定箍2-9以600mm为间距套箍在电转动小气缸2-8的外侧,其两端分别与电转动钢框架2-1两根立柱的内侧相贴,并通过拧紧螺母的螺丝与两根立柱相固定。
在电转动钢框架2-1的正面,设有电转动滑动板2-2。在电转动滑动板2-2背面的正中部位,设有一个承托,该承托通过一个直径为20mm的小钢柱与电转动小气缸2-8其推动杆的顶端实现铰接。在电转动滑动板2-2的正面,自上而下依次安装着电转动回转器2-3和电转动变速箱2-4。电转动回转器2-3的主轴与电转动变速箱2-4的主轴相连接,从电转动变速箱2-4的次轴向下,顺次连接着电转动钻杆2-5、电转动冲击器2-6和电转动钻头2-7。
3.风转动冲击钻的构造
风转动冲击钻3由一个风转动钢框架3-1、一个风转动滑动板3-2、一个风转动回转器3-3、一个风转动变速箱3-4、数根风转动钻杆3-5、一个风转动冲击器3-6、一个风转动钻头3-7、一个风转动小气缸3-8和两个风转动固定箍3-9构成。
风转动钢框架3-1和电转动钢框架2-1,风转动滑动板3-2和电转动滑动板2-2,风转动冲击器3-6和电转动冲击器2-6,风转动钻头3-7和电转动钻头2-7,风转动小气缸3-8和电转动小气缸2-8,风转动固定箍3-9和电转动固定箍2-9都分别相同。
风转动回转器3-3是一个功率为4千瓦的风转动机,其转速为每分钟3000转。风转动变速箱3-4是一个齿轮变速箱,其转速比为30∶1。
风转动钻杆3-5都用无缝钢管制做,其壁厚为6mm、长度为1000mm、外径为50mm。
风转动冲击钻3的组装方式与电转动冲击钻2的组装方式相同,其各部件与电转动冲击钻2的各部件一一对应。
4.本实用新型的组装
在桁架立柱1的前后两侧,两台电转动冲击钻2相互对称设制。每一台电转动冲击钻2的电转动钢框架2-1都与桁架立柱1的两根竖直杆件1-1相贴。每一根电转动钢框架2-1的立柱都通过一列拧紧螺母的直径为12mm的螺丝与一根竖直杆件1-1相固定。
在桁架立柱1的前后两侧,两台风转动冲击钻3相互对称设制,其固定方式与两台电转动冲击钻2和桁架立柱1的固定方式相同。
5.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电转动冲击钻2其电转动冲击器2-6和电转动小气缸2-8分别与空压机相连接,其电转动回转器2-3与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相连接。电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所连接的空压机其供气压力为5-7个大气压,供气量为每分钟15立方米。电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同时需要两个动力源,整套装置相对复杂,但电转动钻杆2-5的外径为60mm,其抗弯能力较强,故它适于钻制深度较大的开挖孔。
风转动冲击钻3其风转动回转器3-3、风转动冲击器3-6和风转动小气缸3-8分别与空压机相连接。风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所连接的空压机其供气压力为5-7个大气压,供气量为每分钟15立方米。风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只需要一个动力源,整套装置相对简单,但风转动钻杆3-5的外径为50mm,其抗弯能力较差,故它适于钻制深度较小的开挖孔。

Claims (10)

1.一种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其特征在于:它分为电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和风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两种形式;电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由两台电转动冲击钻〔2〕和一个桁架立柱〔1〕组成;风转动双钻头冲击钻机由两台风转动冲击钻〔3〕和一个桁架立柱〔1〕组成;所述的桁架立柱〔1〕其外轮廓呈一个矩形柱体,它由四根竖直杆件〔1-1〕、四根水平杆件〔1-2〕、两根纵向支撑〔1-3〕、四根斜向支撑〔1-4〕和六根横向支撑〔1-5〕组成;桁架立柱〔1〕高2000mm、宽304mm、其长度等于两台电转动冲击钻〔2〕其电转动钢框架〔2-1〕的净距或两台风转动冲击钻〔3〕其风转动钢框架〔3-1〕的净距;所述的电转动冲击钻〔2〕由一个电转动钢框架〔2-1〕、一个电转动滑动板〔2-2〕、一个电转动回转器〔2-3〕、一个电转动变速箱〔2-4〕、数根电转动钻杆〔2-5〕、一个电转动冲击器〔2-6〕、一个电转动钻头〔2-7〕、一个电转动小气缸〔2-8〕和两个电转动固定箍〔2-9〕构成;电转动钢框架〔2-1〕垂直而立,在其两根立柱之间的底部,安装着电转动小气缸〔2-9〕;在电转动钢框架〔2-1〕的正面,设有电转动滑动板〔2-2〕;在电转动滑动板〔2-2〕背面的正中部位,设有一个承托;该承托通过一个直径为20mm的小钢柱与电转动小气缸〔2-8〕其推动杆的顶端实现铰接;在电转动滑动板〔2-2〕的正面,自上而下依次安装着电转动回转器〔2-3〕和电转动变速箱〔2-4〕;电转动回转器〔2-3〕的主轴与电转动变速箱〔2-4〕的主轴相连接,从电转动变速箱〔2-4〕的次轴向下,顺次连接着电转动钻杆〔2-5〕、电转动冲击器〔2-6〕和电转动钻头〔2-7〕;在桁架立柱〔1〕的前后两侧,两台电转动冲击钻〔2〕相互对称设制;每一台电转动冲击钻〔2〕的电转动钢框架〔2-1〕都与桁架立柱〔1〕的两根竖直杆件〔1-1〕相贴;每一根电转动钢框架〔2-1〕的立柱都通过一列拧紧螺母的直径为12mm的螺丝与一根竖直杆件〔1-1〕相固定;所述的风转动冲击钻〔3〕由一个风转动钢框架〔3-1〕、一个风转动滑动板〔3-2〕、一个风转动回转器〔3-3〕、一个风转动变速箱〔3-4〕、数根风转动钻杆〔3-5〕、一个风转动冲击器〔3-6〕、一个风转动钻头〔3-7〕、一个风转动小气缸〔3-8〕和两个风转动固定箍〔3-9〕构成;风转动冲击钻〔3〕的组装方式与电转动冲击钻〔2〕的组装方式相同,其各部件与电转动冲击钻〔2〕的各部件一一对应;在桁架立柱〔1〕的前后两侧,两台风转动冲击钻〔3〕相互对称设制,其固定方式与两台电转动冲击钻〔2〕和桁架立柱〔1〕的固定方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转动钢框架〔3-1〕和电转动钢框架〔2-1〕,风转动滑动板〔3-2〕和电转动滑动板〔2-2〕,风转动冲击器〔3-6〕和电转动冲击器〔2-6〕,风转动钻头〔3-7〕和电转动钻头〔2-7〕,风转动小气缸〔3-8〕和电转动小气缸〔2-8〕,风转动固定箍〔3-9〕和电转动固定箍〔2-9〕都分别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转动回转器〔2-3〕是一个功率为4千瓦的三相交流电动机,其转速为每分钟1440转;电转动变速箱〔2-4〕是一个齿轮变速箱,其转速比为15∶1;所述的风转动回转器〔3-3〕是一个功率为4千瓦的风转动机,其转速为每分钟3000转;风转动变速箱〔3-4〕是一个齿轮变速箱,其转速比为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转动小气缸〔2-8〕其高度为1250mm,外径为120mm;所述的电转动冲击器〔2-6〕其长度为796mm、外径为80.2mm;所述的电转动钻头〔2-7〕其直径为102mm;所述的电转动钻杆〔2-5〕和风转动钻杆〔3-5〕都用无缝钢管制做,其壁厚皆为6mm,长度皆为1000mm;电转动钻杆〔2-5〕的外径为60mm,风转动钻杆〔3-5〕的外径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转动钢框架〔2-1〕用横截面为126×53×5.5mm的槽钢制做,它由两根立柱和两根横梁焊接而成,其高度为2600mm、宽度为304mm、厚度为126mm,其两根立柱的凹槽开口相背设制,其两根横梁的凹槽开口相对设制,其顶部横梁的长度为304mm,其底部横梁的长度为404mm;在电转动钢框架〔2-1〕两根立柱的背面,在距其根部2000mm高的范围内,都以150mm为间距钻制一列口径为12.5mm的电转动螺丝孔〔2-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转动小气缸〔2-8〕位于电转动钢框架〔2-1〕的两根立柱之间,其底面与电转动钢框架〔2-1〕的底部横梁相接触;所述的两个电转动固定箍〔2-9〕以600mm为间距套箍在电转动小气缸〔2-8〕的外侧,其两端分别与电转动钢框架〔2-1〕两根立柱的内侧相贴,并通过拧紧螺母的螺丝与两根立柱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转动冲击钻〔2〕其电转动冲击器〔2-6〕和电转动小气缸〔2-8〕分别与空压机相连接,其电转动回转器〔2-3〕与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风转动冲击钻〔3〕其风转动回转器〔3-3〕、风转动冲击器〔3-6〕和风转动小气缸〔3-8〕分别与空压机相连接;所述的空压机其供气压力为5-7个大气压,供气量为每分钟15立方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桁架立柱〔1〕其竖直杆件〔1-1〕和水平杆件〔1-2〕都用横截面为50×50×4mm的角钢制做,其纵向支撑〔1-3〕、斜向支撑〔1-4〕和横向支撑〔1-5〕都用横截面为40×40×4mm的角钢制做;在桁架立柱〔1〕的前后两侧,沿着每一根竖直杆件〔1-1〕,都以150mm为间距钻制一列口径为12.5mm的桁架螺丝孔〔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桁架立柱〔1〕其左侧和右侧,都有两根竖直杆件〔1-1〕和两根水平杆件〔1-2〕构成一个矩形方框;在每一个矩形方框的中间部位,都设制一根纵向支撑〔1-3〕;在该纵向支撑〔1-3〕的上方和下方,各设制一根斜向支撑〔1-4〕;在两个矩形方框之间,六根横向支撑〔1-5〕呈前后两列设制;每一列的三根横向支撑〔1-5〕都凹入两个矩形方框同一侧的侧面50mm;每一根横向支撑〔1-5〕的两端都与一根水平杆件〔1-2〕或一根纵向支撑〔1-3〕相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桁架立柱〔1〕中,竖直杆件〔1-1〕与水平杆件〔1-2〕相互咬合并相焊接在一起,它们的外侧面或相互垂直或同处于一个平面中;纵向支撑〔1-3〕、斜向支撑〔1-4〕和横向支撑〔1-5〕皆位于竖直杆件〔1-1〕和水平杆件〔1-2〕的内侧,并与之相叠置;每一根纵向支撑〔1-3〕、斜向支撑〔1-4〕和横向支撑〔1-5〕的两端都通过两道通缝焊口和与之相贴的钢构件相固定,每一道通缝焊口的长度都不小于40mm。
CN201420359716.6U 2014-06-30 2014-06-30 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39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9716.6U CN203939423U (zh) 2014-06-30 2014-06-30 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9716.6U CN203939423U (zh) 2014-06-30 2014-06-30 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9423U true CN203939423U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58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5971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39423U (zh) 2014-06-30 2014-06-30 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94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7499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广西固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跟踪钻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7499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广西固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跟踪钻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8421B (zh) 一种预裂缝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施工方法及钻孔机具
CN209011836U (zh) 一种隧道掘进机及其超前探测与锚杆支护复合转换机构
CN104343383B (zh) 一种用于土遗址的钻孔装置
CN105064922B (zh) 一种用于回旋钻的扩孔钻头
CN203939423U (zh) 开挖钻孔桩岩石井筒的双钻头冲击钻机
CN202832187U (zh) 一种液压破碎锤式旋挖钻机
CN206111088U (zh) 一种用于土遗址的可控式高效钻孔装置
CN103670286A (zh) 一种输电铁塔复合基础锚固钻机全方位移动底座
CN213350911U (zh) 一种新型锚杆钻孔机
CN105275388A (zh) 一种建筑物方形截面桩基的钻孔设备
CN203905803U (zh) 冲击开挖岩石电缆井筒圆周侧壁的平面转动钻机
CN210863178U (zh) 联合破岩综合试验台
CN104400914A (zh) 一种在小直径深孔中实现侧向钻盲孔的方法及装置
CN201176849Y (zh) 钻机开孔快速、高精度定位机构
CN205876182U (zh) 一种建筑物方形截面桩基的钻孔设备
CN203175405U (zh) 一种用于工程桩的入岩钻头
CN105499647A (zh) 一种建筑板材用钻孔装置
CN108286412A (zh) 一种坡面打孔机械设备
CN202578699U (zh) 土工离心机挖洞机械手
CN2816323Y (zh) 混凝土基础高精度水平钻孔装置
CN103670277B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复合基础钻孔垂直度定位器
CN203905805U (zh) 静态开挖岩石电缆井筒圆周侧壁的平面转动钻机
CN205154000U (zh) 一种可以钻异型孔的钻机
CN108316932B (zh) 岩巷掘进中大孔径掏槽孔快速掏槽装置
CN204552612U (zh) 一种极盘式多臂凿岩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Patent director of Beijing Xinsh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Ltd.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