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2415U - 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2415U
CN203932415U CN201420243664.6U CN201420243664U CN203932415U CN 203932415 U CN203932415 U CN 203932415U CN 201420243664 U CN201420243664 U CN 201420243664U CN 203932415 U CN203932415 U CN 203932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ment vessel
accommodation space
filling
bimetallic
attaching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436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英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ORI POW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ORI POW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ORI POW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ORI POW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436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2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2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24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包括:一保护壳,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一正极插片端子,固定在保护壳容置空间内,且突伸出保护壳外侧;一保护组件,设置在保护壳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一双金属复位导电片,该双金属复位导电片一端为固定端且固定在容置空间内,另一端为自由端而接触正极插片端子,当双金属复位导电片受到高热时产生变形,使自由端脱离正极插片端子;一负极插片端子,固定在保护壳外侧;以及一接地插片端子,固定在保护壳外侧。负极插片端子与接地插片端子设置在保护壳外,可避免受力时的不当影响,保护壳内保护组件的正常运作。

Description

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可将插片端子安装在保护壳的外侧,避免插片端子受到外力变形时连带使保护组件内的双金属复位导电片产生不当变形。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是电子装置上必备的零件,用于插接到一电源插座上使电子装置能获得电力而运作。现有的电源插头具有壳体、正极插片、负极插片、接地插片、以及保护组件。该多个插片一部份安装在壳体内且向外突伸出壳体。保护组件具有一安装在壳体内的双金属复位导电片,该双金属复位导电片在一端固定在壳体内,另一端则与正极插片端子相接触,且可受高热而翘起并且脱离该正极插片端子来造成断电,避免过大电流烧毁电源插头以及所属的电子装置。然而,由于所有插片端子均穿入壳体内,若是有其中一插片端子因为不当插拔产生变形,可能对壳体造成破坏,导致壳体被撬开并且让双复位金属导电片不当位移而使保护组件的保护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人有鉴于传统电源插头将所有插片端子全部插入壳体内而容易导致保护组件失效产生危险等问题,改良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创作出一种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可将插片端子安装在保护壳的外侧,避免插片端子受到外力变形时连带使保护组件内的双金属复位导电片产生不当变形。
为达上述目的,前述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包括:
一保护壳,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
一正极插片端子,固定在保护壳容置空间内,且突伸出保护壳外侧;
一保护组件,设置在保护壳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一双金属复位导电片,该双金属复位导电片一端为固定端且固定在容置空间内,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接 触正极插片端子,当双金属复位导电片受到高热而产生变形可使自由端脱离正极插片端子;
一负极插片端子,固定在保护壳外侧;以及
一接地插片端子,固定在保护壳外侧。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仅有正极插片端子设置在保护壳内,而其余的负极插片端子与接地插片端子均设置在保护壳的外侧上,因此当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对电源插座多次插拔后,即使负极插片端子与接地插片端子产生变形或是相对保护壳产生位移,也不会影响位于容置空间内的保护组件的双金属复位导电片的正常运作,以此可维持电源插头的保护功能,避免过大电流导致电源插头和其相连的电子装置的烧毁。
前述保护壳具有一本体以及一外盖,该容置空间形成在本体上,该外盖设置在本体上且覆盖容置空间,在外盖上形成有一固定板,在固定板上形成有一第一固定孔以及一第二固定孔,该负极插片端子与接地插片端子分别穿过且固定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上。
前述保护壳上形成有一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一穿孔以及一第二穿孔;正极插片端子穿出该第一穿孔;该保护组件进一步具有一续电按钮以及一弹簧,该续电按钮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保护壳容置空间内且穿出第二穿孔外,且续电按钮与双金属复位导电片相交叉,在续电按钮上形成有一卡挡突块,该弹簧设置在续电按钮一端与容置空间内壁之间;其中,当双金属复位导电片接触正极端子且续电按钮相对该容置空间位于较深入的位置时,卡挡突块被双金属复位导电片所卡扣而保持在该较深入的位置,当双金属复位导电片翘起而使自由端脱离正极插片端子时,卡挡突块不被双金属复位导电片所卡挡而弹簧迫使续电按钮相对保护壳容置空间向外滑动到较浅的位置,且当续电按钮位于较浅的位置时卡挡突块将双金属复位导电片的自由端垫高远离正极插片端子而使得双金属复位导电片冷却,复位时也无法使自由端接触正极插片端子,当手动将续电按钮推入较深入的位置时则卡挡突块不再垫高双金属复位导电片。
前述保护壳的本体底端突出形成有一第一套接部,且外盖的底端突出形成有一与第一套接部相结合的第二套接部,第二套接部与第一套接部共同环绕第二穿孔;一防水盖以密封方式套设在第一套接部与第二套接部上且包覆续电按钮,在防水盖上形成有一套接孔以套接在第一套接部与第二套接部上。
前述保护组件进一步具有一接线导通片,该接线导通片设置在保护壳上且接触双金属复位导电片的固定端上,接线导通片一部分露出保护壳之外,用于接驳外部导线。
前述该正极插片端子上设有一第一接点;该双金属复位导电片的自由端上设有一可与第一接点相接触的第二接点。
前述双金属复位导电片的固定端通过一固定件固定到容置空间内。
前述保护壳的本体与外盖通过一固定件相互固定。
前述负极插片端子上形成有一第一导线夹;该接地插片端子上形成有一第二导线夹。
前述保护壳用热固性树脂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另一角度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立体局部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对应图5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俯视操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对应图7的主视操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进一步包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立体局部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保护壳 11本体
110容置空间 111第一穿孔
112第二穿孔 117第一套接部
119固定件 12外盖
121固定板 124第一固定孔
126第二固定孔 127第二套接部
15续电按钮 151卡挡突块
16弹簧
20正极插片端子 25固定件
27第一接点
30双金属复位导电片 31固定端
32自由端
40负极插片端子 41第一导线夹
50防水盖 51套接孔
60接地插片端子 61第二导线夹
70接线导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为三插片型,其包括:一保护壳10、一正极插片端子20、一保护组件、一负极插片端子40、一接地插片端子60、以及一防水盖50。
请进一步参照图3与图4,该保护壳10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10。保护壳10具有一本体11以及一外盖12,该容置空间110形成在本体11上,该外盖12设置在本体11上且覆盖容置空间110,在外盖12上形成有一固定板121,在固定板121上形成有一第一固定孔124以及一第二固定孔126。此外,保护壳10上形成有一与容置空间110相连通的第一穿孔111以及一第二穿孔112。再者,保护壳10的本体11底端突出形成有一第一套接部117,且外盖12的底端突出形成有一与第一套接部117相结合的第二套接部127,第二套接部127与第一套接部117共同环绕前述第二穿孔112。
该正极插片端子20固定在保护壳10容置空间110内,穿出保护壳10的第一穿孔111之外。该正极插片端子20上设有一第一接点27。
该保护组件设置在保护壳的容置空间110内,且具有一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一续电按钮15、一弹簧16以及一接线导通片70。
该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一端为固定端31而固定在容置空间110内,另一端为自由端32且接触正极插片端子20,当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受到高热时产生变形而使自由端32脱离正极插片端子20。此外,该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的 自由端32上设有一可与第一接点27相接触的第二接点37。
该续电按钮15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保护壳10容置空间110内且穿出第二穿孔112外,且续电按钮15与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相交叉,在续电按钮15上形成有一卡挡突块151。
该弹簧16设置在续电按钮15一端与容置空间110内壁之间。
请进一步参照图7与图8,当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接触正极端子且续电按钮15相对该容置空间110位于较深入的位置时,卡挡突块151被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所卡扣而保持在该较深入的位置;请进一步参照图5与图6,当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翘起而使自由端32脱离正极插片端子20时,卡挡突块151不被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所卡挡且弹簧16迫使续电按钮15相对保护壳10容置空间110向外滑动到较浅的位置,且当续电按钮15位于较浅的位置时,卡挡突块151将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的自由端32垫高远离正极插片端子20,而使得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冷却,复位时也无法使自由端32接触正极插片端子20,当手动将续电按钮15推入较深入的位置时,则卡挡突块151不再垫高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
该接线导通片70设置在保护壳10上且接触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的固定端31上,接线导通片70一部分露出保护壳10之外,用于接驳外部导线。
该负极插片端子40固定在保护壳10外侧,且穿过并且固定在外盖12的第一固定孔124中。负极插片端子40上形成有一第一导线夹41。
该接地插片端子60固定在保护壳10外侧,穿过并且固定在外盖12的第二固定孔126。接地插片端子60上形成有一第二导线夹61。
该防水盖50可用橡胶制造,以密封方式套设在第一套接部117与第二套接部127上且包覆续电按钮15,在防水盖50上形成有一套接孔51,套接在第一套接部117与第二套接部127上。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之中,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的固定端31通过一固定件固定到容置空间110内。此外,保护壳10的本体11与外盖12通过一固定件119相互固定。前述固定件可为铆钉。
请进一步参照图9,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可进一步包覆橡胶外壳90来构成一电源插头,且可进一步与一缆线组装而成为电源线。
请进一步参照图10与图11,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的第二优选实 施例为二插片型,其省略了上述的接地插片端子60,故可以适用于二孔式或三孔式电源插座。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具有下列优点:
1.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仅有正极插片端子20设置在保护壳10内,而其余的负极插片端子40与接地插片端子60都设置在保护壳10的外侧上,因此当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对电源插座多次插拔后,即使负极插片端子40与接地插片端子60产生变形或是相对保护壳产生位移,也不会影响位于容置空间110内的保护组件的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的正常运作。以此,可维持电源插头的保护功能,避免过大电流导致电源插头与相连的电子装置烧毁。
2.接线导通片70的外露部分、负极插片端子40上的第一导线夹41以及接地插片端子60上的第二导线夹61都位于保护壳10之外,能用来接驳一缆线中的导线,以此,导线固定在保护壳10外侧而无须插入保护壳10内,减少对保护组件的不当影响。
3.保护壳10采用热固性树脂制造,耐高温且安全防火,在高温时不会产生变形,相较于传统用热塑性树脂制造的外壳,较安全耐用。
4.防水盖50可一体成型或是通过螺丝结构固定在保护壳10上,减少水或其他导电性液体入侵保护组件而影响线路安全的问题。
5.正极插片端子20是通过铆钉等固定件25牢牢固定在保护壳10内,因此即使正极插片端子20外露部分受到较大力量,也能够保持正极插片端子20位于保护壳10内的部分不受影响变形或脱落。
6.当电流超过规定值而产生高热时,固定在产品内的采用铆钉铆接定位且与双金属复位导电片30相互接触的正极插片端子20,比传统电源插头用卡沟定位更可靠,不会受外力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护壳,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
一正极插片端子,固定在保护壳容置空间内,且突伸出保护壳外侧;
一保护组件,设置在保护壳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一双金属复位导电片,该双金属复位导电片一端为固定端且固定在容置空间内,另一端为自由端而接触正极插片端子;
一负极插片端子,固定在保护壳外侧;以及
一接地插片端子,固定在保护壳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壳具有一本体以及一外盖,该容置空间形成在本体上,该外盖设置在本体上且覆盖容置空间,在外盖上形成有一固定板,在固定板上形成有一第一固定孔以及一第二固定孔,该负极插片端子与接地插片端子分别穿过并且固定在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上形成有一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一穿孔以及一第二穿孔;正极插片端子穿出该第一穿孔;该保护组件进一步具有一续电按钮以及一弹簧,该续电按钮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保护壳容置空间内且穿出第二穿孔外,且续电按钮与双金属复位导电片相交叉,在续电按钮上形成有一卡挡突块,该弹簧设置在续电按钮一端与容置空间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壳的本体底端突出形成有一第一套接部,且外盖的底端突出形成有一与第一套接部相结合的第二套接部,第二套接部与第一套接部共同环绕第二穿孔;一防水盖以密封方式套设在第一套接部与第二套接部上且包覆续电按钮,在防水盖上形成有一套接孔以套接在第一套接部与第二套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组件进一步具有一接线导通片,该接线导通片设置在保护壳上且接触双金属复位导电片的固定端上,接线导通片一部分露出保护壳之外,用于接驳外部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插片端 子上设有一第一接点;该双金属复位导电片的自由端上设有一可与第一接点相接触的第二接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双金属复位导电片的固定端通过一固定件固定到容置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壳的本体与外盖通过一固定件相互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负极插片端子上形成有一第一导线夹;该接地插片端子上形成有一第二导线夹。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壳用热固性树脂制造。
CN201420243664.6U 2014-05-13 2014-05-13 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32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3664.6U CN203932415U (zh) 2014-05-13 2014-05-13 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3664.6U CN203932415U (zh) 2014-05-13 2014-05-13 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2415U true CN203932415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43664.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32415U (zh) 2014-05-13 2014-05-13 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2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18425U (zh) 電連接器
US9337570B2 (en) Female connector
US8864505B2 (en) Anti-electric shock power socket
CN104064916A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04720687U (zh) 一种新型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CN204834996U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01466296U (zh) 内堵楔形板式安全插座
CN203277804U (zh) 一种防水防触电安全插座
JP2011108634A (ja) ヒューズ付きプラグ
CN203932415U (zh) 电源插头保护器组件
CN205231390U (zh) 一种安全插座
KR20140030709A (ko) 자석을 이용한 안전 콘센트 및 플러그
CN207517985U (zh) 一种稳定连接的电源连接组件
JP2014222612A (ja) 差し込みプラグ
CN103682751A (zh) 插头插座
CN204230515U (zh) 三芯电连接器
JP6194848B2 (ja) コネクタ
CN202749594U (zh) 一种连接插座
CN205303862U (zh) 活动插座电源线
CN205159618U (zh) 一种户外照明用防水母插
CN205303878U (zh) 活动插座与电源线的连接结构
CN204966793U (zh) 一种多插孔式插座
TW201429067A (zh) 外接式磁性電轉接頭
CN206878253U (zh) 高压互锁连接器
CN203690555U (zh) 新型墙壁电气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