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1968U - 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1968U
CN203931968U CN201420338104.9U CN201420338104U CN203931968U CN 203931968 U CN203931968 U CN 203931968U CN 201420338104 U CN201420338104 U CN 201420338104U CN 203931968 U CN203931968 U CN 203931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mutual inductor
zero sequence
current circuit
sequenc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81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3381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1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1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19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属于低压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零序电流互感器、电子放大器、判别元件以及执行元件,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负载侧的软联结线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连接,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与电子放大器连接,电子放大器接判别元件,判别元件接执行元件,执行元件与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机械连锁而动作,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在负载侧的每一路软联结线上并联一分流导线,分流导线构成为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分流导线以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圈数缠绕。优点:能采用小尺寸零序电流互感器实现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方便布线,使漏电断路器结构简化、体积减小、制造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的原理是通过检测零序电流互感器中的不平衡电流达到漏电保护。图2示意了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连接结构,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负载侧的三相四线穿过一零序电流互感器2,所述的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二次线圈连接电子放大器3,电子放大器3与判别元件4连接,判别元件4与执行元件5连接,由执行元件5控制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动作。正常情况下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感应电流为零,当电路中发生触电或漏电故障时,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三相电流相量和不为零,零序电流互感器2在铁芯中产生零序磁通,该磁通在二次线圈上感应出电压,此电压经电子放大器3放大后,与判别元件4的预定动作电流值比较,如大于动作电流,则由执行元件5驱动断路器操作机构动作跳闸,切断电源。由于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一次线圈为电力电缆或套有绝缘护套的“软联结”,长久以来,默认将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负载侧所接三相四线全部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2,对于额定电流很大的断路器来说,需要配置一尺寸很大的零序电流互感器2。大尺寸的零序电流互感器2不仅会增加布线难度,而且,由于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铁芯材料主要为昂贵的铁镍合金(又称坡莫合金、叵莫合金),因此制造成本很高。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连接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能采用小尺寸零序电流互感器实现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方便布线,减少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包括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零序电流互感器、电子放大器、判别元件以及执行元件,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负载侧的软联结线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连接,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与电子放大器连接,电子放大器与判别元件连接,判别元件与执行元件连接,执行元件与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机械连锁而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在负载侧的每一路软联结线上并联一分流导线,所述的分流导线构成为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所述的分流导线以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圈数缠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分流导线的一端为具有伸缩性的软线,所述的软线与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的动触头焊接连接,并在焊接后套软性绝缘套管;分流导线的另一端为硬线,所述的硬线通过螺钉固定在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的输出端接线端子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分流导线为多股细铜绞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还包括试验装置,所述的试验装置由一试验开关和一限流电阻串联连接构成,试验装置的一端连接到未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对应电源相线或零线的分流导线,试验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到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对应电源零线或相线的分流导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原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负载侧的软联结线上并联分流导线,该分流导线作为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通过分流方式采集漏电电流,相对电力电缆或软联结线,由于该分流导线体积小、柔韧性好、长度调节灵活,因此可与尺寸较小的零序电流互感器适配,从而可使漏电断路器结构简化、体积减小、制造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连接原理图。
图中:1. 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2.零序电流互感器、3.电子放大器、4.判别元件、5.执行元件、6. 分流导线、7.试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包括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零序电流互感器2、电子放大器3、判别元件4以及执行元件5。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负载侧的软联结线与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一次线圈连接,所述的软联结线用于连接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的动触头与输出端接线端子,在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与分离的过程中,软联结线也随之运动,既保证动触头的平稳运动,又保证回路通畅。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二次线圈与电子放大器3连接,电子放大器3与判别元件4连接,判别元件4与执行元件5连接,执行元件5与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机械连锁而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的电源侧连接三相四线(A、B、C、N)电源,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在负载侧的每一路软联结线上并联一分流导线6,所述的分流导线6可以为多股细铜绞线,其截面积应按分流比确定。分流导线6构成为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一次线圈,以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圈数缠绕若干圈。所述的分流导线6的一端被设计为具有伸缩性的软线,所述的软线与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的动触头焊接连接,并在焊接后套设软性绝缘套管;分流导线6的另一端被设计为硬线,所述的硬线通过螺钉固定在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的输出端接线端子上。该硬线可作为辅助支撑,用来固定零序电流互感器2。所述的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还包括试验装置7,所述的试验装置7由一试验开关和一限流电阻串联连接构成,试验装置7的一端连接到未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2对应电源相线或零线的分流导线6,试验装置7的另一端连接到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2对应电源零线或相线的分流导线6,在本实施例中,试验装置7的一端连接到未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2对应电源N相线的分流导线6,试验装置7的另一端连接到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2对应电源C相线的分流导线6。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在负载侧的软联结线上并联分流导线6,由该分流导线6作为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一次线圈,通过分流方式采集漏电电流。所述的分流导线6相比于电力电缆或软联结线,体积小、柔韧性好、长度调节灵活,因此可与尺寸较小的零序电流互感器2适配。特别是,对于额定电流大或较大的漏电断路器而言,由于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小型化,可大大简化断路器本体结构、缩小体积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正常情况下,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感应电流为零。当电路中发生触电或漏电故障时,零序电流互感器2在一次线圈中产生电流、而在二次线圈上感应出电压,此电压经电子放大器3放大后,与判别元件4的预定动作电流值比较,如大于动作电流,则由执行元件5驱动断路器跳闸机构(脱扣器)动作跳闸,切断电源。试验装置7中的限流电阻根据电源相线、零线间的电压和规定的剩余电流值计算获得。当按下试验开关时,试验装置7中产生预设的且能够被零序电流互感器2探测到的电流,此时若漏电保护动作可靠执行,则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在发生漏电、触电情况时,必然也能够可靠动作。

Claims (4)

1.一种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包括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零序电流互感器(2)、电子放大器(3)、判别元件(4)以及执行元件(5),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负载侧的软联结线与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一次线圈连接,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二次线圈与电子放大器(3)连接,电子放大器(3)与判别元件(4)连接,判别元件(4)与执行元件(5)连接,执行元件(5)与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机械连锁而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在负载侧的每一路软联结线上并联一分流导线(6),所述的分流导线(6)构成为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一次线圈,所述的分流导线(6)以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圈数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导线(6)的一端为具有伸缩性的软线,所述的软线与所述的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的动触头焊接连接,并在焊接后套软性绝缘套管;分流导线(6)的另一端为硬线,所述的硬线通过螺钉固定在漏电断路器的主体结构(1)的输出端接线端子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导线(6)为多股细铜绞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还包括试验装置(7),所述的试验装置(7)由一试验开关和一限流电阻串联连接构成,试验装置(7)的一端连接到未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2)对应电源相线或零线的分流导线(6),试验装置(7)的另一端连接到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2)对应电源零线或相线的分流导线(6)。
CN201420338104.9U 2014-06-23 2014-06-23 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31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8104.9U CN203931968U (zh) 2014-06-23 2014-06-23 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8104.9U CN203931968U (zh) 2014-06-23 2014-06-23 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1968U true CN203931968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7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810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31968U (zh) 2014-06-23 2014-06-23 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19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1221A (zh) * 2018-12-10 2019-03-01 浙江诚富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检电流互感器结构
CN113965107A (zh) * 2021-10-28 2022-01-2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低压电机启动保护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1221A (zh) * 2018-12-10 2019-03-01 浙江诚富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检电流互感器结构
CN113965107A (zh) * 2021-10-28 2022-01-2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低压电机启动保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4084B (zh) 快速开关故障电流限制器及电流限制器系统
CN102957057B (zh) 一种漏电保护三极插头
EP2230675A3 (en) Coil component, transformer an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GB2466414A (en) High voltage saturated core fault current limiter
CN105826061B (zh) 一种铰接式可调变压器
TW201924172A (zh) 故障電流限制器、限制故障電流的方法及電流保護裝置
CN203931968U (zh) 漏电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分流连接结构
CN204516633U (zh) 1p+n一体式漏电断路器
JP2010166042A (ja) 限流装置
JP3498055B2 (ja) 電力変成器機能及び即時引外し機能を果す装置
JP6564374B2 (ja) インターリーブ巻線を備えた故障電流制限装置
CN101820170A (zh) 一种切断短路电流的装置及方法
CN101266878A (zh) 带分流电阻的电流互感器
CN204045518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连接系统
CN1322648C (zh) 防电故障的保护装置
CN202205981U (zh) 一种漏电保护三极插头
RU139189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мпенсации емкостных токов при однофазных замыканиях на землю в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сетях с изолированной нейтралью
US9384928B2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ransductor circuit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onic trip circuit
IES20070918A2 (en) A current transformer
CN201868839U (zh) 过电流保护电路
EP3179494B1 (en) Current transformer
TW201830815A (zh) 故障限流器、電流保護裝置及限制故障電流的方法
CN203180791U (zh) 一种用于漏电断路器的电源装置
CN202172054U (zh) 一种分界负荷开关
CN104508500B (zh) 用于测量导体中流过的电流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