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0437U - 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0437U
CN203930437U CN201420319800.5U CN201420319800U CN203930437U CN 203930437 U CN203930437 U CN 203930437U CN 201420319800 U CN201420319800 U CN 201420319800U CN 203930437 U CN203930437 U CN 203930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ircuit
substrate
base plate
automation equipmen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198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宝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Rayn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Rayn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Rayn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Rayn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198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0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0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04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所述自动化设备包括主控电路板和核心板;其中,所述主控电路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副主机芯片,所述核心板与所述底板通过通用接口可拆卸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副主机芯片,所述核心板不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自动化设备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副主机芯片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自动化设备中部分控制元件损坏、更新导致其他元件一同更换的问题,且方便部分控制元件损坏、更新后的更换。

Description

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设备如针织机等作为自动化设备的一种,是用于编织布料的设备,参阅图1,其主要包括电源电路101、操作盒102、主控电路板103、机头104、电机105以及安装除操作盒102之外的上述元件的机床106。
电源电路101为操作盒102、主控电路板103、机头104、电机105提供合适的电源。主控电路板103包括底板1031、安装在底板1031上的核心板1032和副主机芯片1033。机头104包括用于编织的机头板1041和执行元件1042。操作盒102包括显示屏1021和人机交互电路1022。操作盒102和主控电路板103上均设有显示转换模块,主控电路板103上还设有显示数据线的插槽1035。操作盒102上的显示转换模块1023和主控电路板103上的插槽1035通过传输差分信号的显示数据线连接。操作盒102上的显示转换模块1023还连接显示屏1021,主控电路板103上的显示转换模块1034分别连接主控电路板103上的插槽1035和核心板1032。操作盒102上的人机交互电路1022通过数据线连接至主控电路板103上的插槽1035,再通过插槽1035连接至核心板1032。核心板1032通过接插或焊接方式固定在底板1031上,一般通过并口方式与底板1031连接,而副主机芯片1033则焊接在底板1031上。
主控电路板103的底板1031还包括数据接口1036,用于独立输入编织数据等信息到核心板1032,然后解析编织数据,将解析编织数据后获得的数据经过副主机芯片1033发给机头104中的机头板1041,机头板1041驱动执行元件1042进行编织操作。同时,主控电路板103还控制电机105等元件的各种操作,采集各种工作状态数据和各种传感数据后输出给外部设备比如操作盒102上的显示屏1021。
具体地,主控电路板103上的核心板1032则将各种工作状态数据和各种传感数据等相关信息通过显示数据线传输到操作盒102的显示屏1021上显示,而人机交互电路1022则输入用户的指令,并将指令通过数据线传到核心板1032进行相应处理。
上述结构中,由于核心板1032焊接在主控电路板103的底板1031上,一旦由于核心板1032升级或损坏,则必然导致整个主控电路板103的更换,进一步增加成本,而且由于底板1031一般比较大,因此维护或更换导致的运输成本较高,也不方便。对于核心板1032插接在底板1031上的情况,不同的核心板1032与底板1031插接的接口也不相同,因此虽然可以更换核心板1032,但是当需要更换另一种核心板1032时,由于新的核心板的接口已经发生改变,在重新设计核心板1032时一样必然导致主控电路板103整个的重新设计;可以更换核心板1032的方案中,并不能保证核心板1032损坏后底板1031能够独善其身,在一些情况下仍然会牵连损坏到底板1031;而且主控电路板103一般放置在纺织设备背部的底下,在更换核心板1032时可能会出现人工操作空间不够或比较困难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能够降低自动化设备中部分控制元件损坏、更新导致其他元件一同更换的问题,且方便部分控制元件损坏、更新后的更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包括:主控电路板和核心板;其中,所述主控电路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副主机芯片,所述核心板与所述底板通过通用接口可拆卸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副主机芯片,所述核心板不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自动化设备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副主机芯片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其中,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的I/O扩展板。
其中,所述I/O扩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
其中,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的步进电机驱动器,所述步进电机驱动器包括驱动芯片和功率驱动电路,所述驱动芯片分别连接所述副主机芯片和所述功率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自动化设备为纺织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具有第一实时性和第一运算能力的第一控制电路、具有第二实时性和第二运算能力的第二控制电路、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其中,所述第一实时性高于所述第二实时性,所述第一运算能力低于所述第二运算能力;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无线连接或通过带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又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实时性和第一运算能力的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基板;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实时性高于第二实时性,所述第一运算能力低于第二运算能力,所述第二实时性、第二运算能力分别是第二基板上的第二控制电路的实时性和运算能力;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用于与所述第二基板无线连接或通过通用接口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其中,包括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基板的I/O扩展板。
其中,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步进电机驱动器,所述步进电机驱动器包括驱动芯片和功率驱动电路,所述驱动芯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功率驱动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具有第二实时性和第二运算能力的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实时性低于第一实时性,所述第二运算能力高于第一运算能力,所述第一实时性、第一运算能力分别是第一基板上的第一控制电路的实时性和运算能力;其中,所述第二基板用于与所述第一基板无线连接或通过通用接口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又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基板;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至少用于控制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用于与第二基板无线连接或通过带有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控制电路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将核心板与底板直接固定的结构更改为核心板通过通用接口与底板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核心板不直接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也使得核心板与底板其他电路的相互独立性大幅增强,因而即使核心板损坏或重新设计,也不会牵连到底板及其上电路;并且通过通用接口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使核心板的更换轻而易举,大幅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纺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又一实施方式中,操作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又一实施方式中,操作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又一实施方式中,操作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设备,以下将以纺织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设备并不限于纺织设备,也适用于其他的自动化设备,例如印染设备等。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一实施方式中,以自动化设备为纺织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主要包括主控电路板1和核心板2。
主控电路板1包括底板11和设置在底板11上的副主机芯片12。底板11作为主控电路板1的基板,主要用于承载主控电路板1的各种器件,同时底板11也是具有电路结构的电路板。副主机芯片12可以通过接插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底板11上。
自动化设备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为滤波电容,其一端连接副主机芯片12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核心板2和底板11通过通用接口可拆卸连接,且通过底板11连接副主机芯片。具体地,可在核心板2上设置连接通用数据线的通用接口,底板11上也相应设置连接通用数据线的通用接口,通过通用数据线连接核心板2上的通用接口和底板11上的通用接口,从而将核心板2和底板11连接起来。其中,该通用接口可以为CAN接口,通用数据线对应为带有CAN通用接口的数据线。通用数据线以可插拔的方式连接通用接口,从而实现核心板2和底板11的可拆卸连接。此外,核心板2不设置在底板11上。可以理解的是,核心板2固定在除了底板11之外的其他器件上,例如可设置在操作盒上或在纺织设备的非背部其他位置上,即核心板2与底板11为分离设计,其与底板11之间仅是通过通用接口进行连接。
通过本实施方式,由于核心板2与底板11是采用通用接口可拆卸连接,与现有的连接方式相比,不仅有利于核心板1的更换,且当更换新的核心板2时,新的核心板2上的接口仍为通用接口,其仍然可以与底板11上的通用接口进行连接,因此即使更换新的核心板2也不需要重新设计底板11,由此可以避免底板11及其上的电路受牵连而受到损坏。此外,核心板2不设置在底板11上,也使得核心板2与底板11上的其他电路的相互独立性大幅增强,因而即使核心板2损坏或重新设计,也不会牵连到底板11及其上电路,且在更换或维修核心板2时能够更方便人工操作。
上述实施方式中,核心板2和底板11为有线连接,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核心板2和底板11还可以是无线连接,无线连接的方式可以是WIFI、蓝牙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核心板2和底板11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可拆卸连接,并通过底板11连接副主机芯片1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核心板2上设置的通用接口为与USB数据线的一端匹配的USB通用接口,底板11上设置的通用接口为与USB数据线的另一端匹配的USB通用接口,核心板2与底板11之间通过USB数据线连接。当需要更换核心板2时,只需将USB数据线拔出核心板2上的接口即可实现核心板2与底板11的分离,从而实现核心板2和底板11的可拆卸连接。此外,主控电路板1还可以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向核心板2供电。
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仍以纺织设备为例,且不同图示中的相同标号的元件作用相同,还包括设置在主控电路板1上的I/O扩展板3。I/O扩展板3为IO口丰富的MCU,其与主控电路板1上的副主机芯片12连接,以通过副主机芯片12与核心板2进行连接,且I/O扩展板3通过I2C总线与核心板2进行通信,以实现送纱器电机的调速、副罗拉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开合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等功能。通过I/O扩展板3使得核心板2能够连接更多的外围设备。不同的客户需求不同,现有技术中,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通常需要设置不同的连接线连接核心板2,造成线路杂乱复杂,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I/O扩展板3,将核心板2上的相关功能引导至I/O扩展板3上,因此对于不同的客户,只需根据其需求插接I/O扩展板3上的相应IO口,既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使用方便,且能够避免复杂的布线,使得线路连接和分布更简单。
其中,在优选实施方式中,I/O扩展板3可通过连接线与主控电路板1的底板11可拆卸连接,以通过底板11连接副主机芯片12。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I/O扩展板3也可以直接插接在底板11上,即分别在I/O扩展板3和底板11上设置相匹配的插接口,以通过可插拔方式进行连接,进而实现I/O扩展板3与底板11的可拆卸连接。
由于不同的核心板2需要采用不同的I/O扩展板3,因此当需要更换核心板2时,通常也需要更换相应的I/O扩展板3。本实施方式通过使I/O扩展板3与底板11之间采用可拆卸方式进行连接,能够更方便I/O扩展板3的拆装。
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又一实施方式中,不同图示中的相同标号的元件作用相同,设备还包括设置在主控电路板1上的步进电机驱动器4,步进电机驱动器4具体设置在底板11上。在现有的纺织设备中,步进电机驱动器通常是作为单独的一个部件设置在纺织设备的机床中,包括通信控制模块、驱动芯片以及功率管(H桥),通信控制模块对来自主控电路板上的副主机芯片的信号进行转换、数据前端处理、电平匹配等,且还接收来自驱动芯片的报警。而本实施方式中,将步进电机驱动器4设置在主控电路板1上,其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步进电机驱动器4于主控电路板1的底板11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可拆卸方式将步进电机驱动器4设置在主控电路板1的底板11上。因此在控制步进电机运转时,从主控电路板1上出来的控制信号即是步进电机的驱动信号,可以直接驱动步进电机运转。
其中,步进电机驱动器4包括驱动芯片41和功率驱动电路42。驱动芯片41分别连接副主机芯片12和功率驱动电路42。驱动芯片41用于输入副主机芯片12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来自副主机芯片12的控制信号输出多路驱动信号至功率驱动电路42,从而功率驱动电路42根据多路驱动信号分别驱动多个步进电机进行运转,由此实现步进电机的控制。
通过本实施方式中,将步进电机驱动器4集成到主控电路板1的底板11上,从而副主机芯片12可直接连接驱动芯片41,因此与现有的相比,可省略掉通信控制模块。
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又一实施方式中,不同图示中的相同标号的元件作用相同,设备还包括操作盒6,操作盒6主要用于为操作人员输入各种操作指令提供输入介质。操作盒6包括一块操作盒底板61。在本实施方式中,核心板2作为操作盒6的一部分插接在操作盒底板61上,即操作盒底板61上设置有用于插接核心板2的插槽,核心板2上具有与该插槽相匹配的插口,通过核心板2上的插口与操作盒底板61上的插槽的配合,可实现核心板2与操作盒底板61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更换核心板2时,只需将核心板2拔离操作盒底板61,再将新的核心板2插入操作盒底板61即可,方便核心板2的更换。此外,操作盒底板61与主控电路板1上的底板11通过带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由此实现核心板2和副主机芯片12的可拆卸连接,即在操作盒底板61设置有与核心板2连接的通用接口66,该通用接口66与带通用接口的数据线的一端口相匹配,主控电路板1上的底板设置有与副主机芯片12连接的通用接口,该通用接口与带通用接口的数据线的另一端口相匹配,由此可通过带通用端口的数据线实现核心板2与副主机芯片12的可拆卸连接。
其中,如图6所示,操作盒6还包括显示屏62和人机交互电路63,其中,人机交互电路63为操作按键,相当于键盘。显示屏62和人机交互电路63通过操作盒底板61连接核心板2,即在操作盒底板61上设置有连接核心板2的插槽,显示屏62、人机交换电路63可通过通信总线与操作盒底板61上的相应插槽连接,从而通过相应插槽连接核心板2。
因此,本实施方式里,显示屏62和核心板2均是设置在操作盒6上。而在现有技术的纺织设备中,核心板是设置在主控电路板上,其与操作盒中的显示屏需要较长的连接线进行连接,如果将核心板上的显示信号直接通过较长的连接线发送至操作盒的显示屏中,则由于连接线较长而使得显示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影响数据的正常显示,而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显示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干扰,采用显示转换模块和差分信号线传输显示信号,以降低干扰。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将显示屏62和核心板2均设置在操作盒6中,由此显示屏62是在操作盒6中通过操作盒底板61直接连接核心板2,两者之间的连接线较短,由此不需要现有技术的显示转换模块和较长的差分信号线,显示信号无需从操作盒之外较远的主控电路板上经过显示转换模块将TTL信号转为差分信号、到操作盒上再经过显示转换模块将差分信号转为TTL信号给显示屏的繁琐过程,即节省了至少两个显示转换模块和它们之间的差分信号线,也节省了主控电路板上专门插接该差分信号线的插槽,成本大幅降低;而且,由于显示屏62在操作盒中通过操作盒底板61连接核心板2,距离很短且避开了信号干扰环境,同时信号连接相对可靠,因此显示信号稳定性得以保证,大幅降低由于显示出现故障导致的操作风险。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人机交互电路63是设置于显示屏62上的触摸屏、或与显示屏62二合一的触摸显示屏。采用触摸屏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更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且可以使得操作盒6的结构更简单,减少繁琐的布线。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参阅图7,操作盒6为平板电脑,显示屏62和人机交互电路63合二为一为平板电脑的触摸显示屏,平板电脑上设置有用于与底板11连接的通用接口66,该通用接口66同时也连接平板电脑内部的核心板2。其中,在本实施方式,核心板2为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操作盒底板61上。当然,核心板2也可以是与操作盒底板61可拆卸连接,例如可在平板电脑的侧边设置用于插设核心板2的插口,操作盒底板6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核心板2的电路,以使得在核心板2从该插口插入平板电脑时使得核心板2与操作盒底板61上的电路连接,以使得核心板2能够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参阅图8,操作盒6还包括连接核心板2的USB集线器64和无线通信电路65。USB集线器64和无线通信电路65分别与设置在操作盒底板61上的与核心板2连接的相应插槽连接,从而实现其与核心板2的连接,核心板2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通信方式与外部设备通信。当然,也可以是仅设置USB集线器64和无线通信电路65中的一种与核心板2连接,以实现核心板2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一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电路701、第二控制电路702、第一基板703以及第二基板704。其中,第一控制电路701设置在第一基板703上,在控制自动化设备上具有第一实时性和第一运算能力。第二控制电路板702设置在第二基板704上,在控制纺织设备上具有第二实时性和第二运算能力。
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容C2,电容C2为滤波电容,其一端连接第二控制电路702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其中,第一实时性高于第二实时性,第一运算能力低于第二运算能力。第二基板704与第一基板703通过带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使得第二控制电路702可通过第一控制电路701控制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优选地,该通用接口为USB接口,当然也可是CAN接口等。当然,第二基板704和第一基板703也可以是无线连接,例如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自动化设备以纺织设备为例,第一控制电路701为纺织设备中的主控电路板上的副主机芯片。第二控制电路702对应为纺织设备中的核心板,对纺织设备的纺织作业起核心控制作用。第一基板703为纺织设备中的主控电路板的底板。第二基板704为用于固定第二控制电路702的底板,该底板可以是纺织设备中的操作盒的操作盒底板,当然也可以是纺织设备中与第一基板703不同的其他基板。其中,所述的主控电路板、核心板、副主机芯片、操作盒底板以及主控电路板的底板可以分别为上述图2-图8所示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的主控电路板、核心板、副主机芯片、操作盒底板以及主控电路板的底板。因此,第二控制电路702通过第一控制电路701控制纺织设备的纺织操作的详细过程可参考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在此不进行一一赘述。
本实施方式,由于用于设置第二控制电路702的第二基板704与用于设置第一控制电路701的第一基板703通过带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因此第二控制电路702与第一控制电路701也为可拆卸连接,与现有的焊接或插接的方式相比,不仅有利于第二控制电路702的更换,且当更换新的第二控制电路702时,设置有新的第二控制电路702的第二基板704上的通用接口仍然是与第一基板703上相匹配的通用接口,因此即使更换新的第二控制电路702也不需要重新设计第一基板703,由此可以避免第一基板703受牵连而受到损坏。此外,第二控制电路702不设置在第一基板703上,因此在更换或维修第二控制电路702时能够更方便人工操作。
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装置一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一控制电路801和第一基板802。第一控制电路801设置在第一基板802上,在控制纺织设备上具有第一实时性和第一运算能力。其中,第一实时性高于第二实时性,第一运算能力低于第二运算能力,所述的第二实时性和第二运算能力分别是第二基板803上的第二控制电路804的实时性和运算能力。
控制装置还包括电容C3,电容C3为滤波电容,其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电路801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其中,第一基板802用于与第二基板803通过带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控制电路804可通过第一控制电路801控制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优选地,该通用接口为USB接口,当然,也可以是CAN接口等。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基板803与第一基板802之间也可以是无线连接,例如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自动化设备仍然以纺织设备为例,第一控制电路801为纺织设备中的主控电路板上的副主机芯片。第二控制电路804对应为纺织设备中的核心板,对纺织设备的纺织作业起核心控制作用。第一基板802为纺织设备中的主控电路板的底板。第二基板803为用于固定第二控制电路804的底板,该底板可以是纺织设备中的操作盒的操作盒底板,当然也可以是纺织设备中与第一基板802不同的其他基板。其中,所述的主控电路板、核心板、副主机芯片、操作盒底板以及主控电路板的底板可以分别为上述图2-图8所示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的主控电路板、核心板、副主机芯片、操作盒底板以及主控电路板的底板。因此,第二控制电路804通过第一控制电路801控制纺织设备的纺织操作的详细过程可参考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在此不进行一一赘述。
本实施方式,由于用于设置第二控制电路804的第二基板803与用于设置第一控制电路801的第一基板802通过带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因此第二控制电路804与第一控制电路801也为可拆卸连接,与现有的焊接或插接的方式相比,不仅有利于第二控制电路804的更换,且当更换新的第二控制电路804时,设置有新的第二控制电路804的第二基板803上的通用接口仍然是与第一基板802上相匹配的通用接口,因此即使更换新的第二控制电路804也不需要重新设计第一基板802,由此可以避免第一基板802受牵连而受到损坏。此外,第二控制电路804不设置在第一基板802上,因此在更换或维修第二控制电路804时能够更方便人工操作。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可拆卸连接第一基板802的I/O扩展板805。I/O扩展板805与第一基板802连接,进而通过第一基板802连接第一控制电路801,从而第二控制电路804的输出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电路801传输至I/O扩展板805,由此可以大大简化第二控制电路804的输出,且对于不同的需求,只需连接I/O扩展板805上的不同IO口即可,方便使用,且可以简化布线。其中,I/O扩展板805可以通过插接方式与第一基板802进行连接,以实现两者的可拆卸连接。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步进电机驱动器806。在现有的纺织设备中,步进电机驱动器通常是作为单独的一个部件设置在纺织设备的机床中,包括通信控制模块、驱动芯片以及功率管(H桥),通信控制模块对来自主控电路板上的副主机芯片的信号进行转换、数据前端处理、电平匹配等,且还接收来自驱动芯片的报警。在本实施方式中,步进电机驱动器806固定在第一基板802上,例如可通过焊接方式将步进电机驱动器806固定在第一基板802上,也可以使步进电机驱动器806通过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第一基板802上。步进电机驱动器806包括驱动芯片8061和功率驱动电路8062。驱动芯片8061分别连接第一控制电路801和功率驱动电路8062。驱动芯片8061用于输入第一控制电路801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来自第一控制电路801的控制信号输出多路驱动信号至功率驱动电路8062,从而功率驱动电路8062根据多路驱动信号分别驱动多个步进电机进行运转,由此实现步进电机的控制。此外,驱动芯片8061还用于将反馈信号反馈至第一控制电路801,该反馈信号用于反馈步进电机的各项运行参数。第一控制电路801根据反馈信号来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芯片8061中,并且还将匹配参数输出至驱动芯片8061。通过驱动芯片8061和第一控制电路801的共同作用,实现对步进电机的闭环控制,可以根据步进电机实时运转的情况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提高了步进电机转动的准确性。同时,本实施方式中,将步进电机驱动器4和第一控制电路801一同集成到第一基板802上,从而第一控制电路801可直接连接驱动芯片8061,因此与现有的相比,可省略掉通信控制模块。
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装置另一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二控制电路901和第二基板902。第二控制电路901设置在第二基板902上,在控制纺织设备上具有第二实时性和第二运算能力,且第二实时性低于第一实时性,第二运算能力高于第一运算能力。所述的第一实时性、第一运算能力分别是第一基板903上的第一控制电路904的实时性和运算能力。
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容C4,电容C4为滤波电容,其一端连接第二控制电路901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其中,第二基板902用于与第一基板903通过带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使得第二控制电路901可拆卸连接第一控制电路904,并通过第一控制电路904控制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优选地,该通用接口为USB接口,当然,也可以是CAN接口。此外,第二基板902与第一基板903之间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自动化设备仍然以纺织设备为例,第一控制电路904为纺织设备中的主控电路板上的副主机芯片。第二控制电路901对应为纺织设备中的核心板,对纺织设备的纺织作业起核心控制作用。第一基板903为纺织设备中的主控电路板的底板。第二基板902为用于固定第二控制电路901的底板,该底板可以是纺织设备中的操作盒的操作盒底板,当然也可以是纺织设备中与第一基板903不同的其他基板。其中,所述的主控电路板、核心板、副主机芯片、操作盒底板以及主控电路板的底板可以分别为上述图2-图8所示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的主控电路板、核心板、副主机芯片、操作盒底板以及主控电路板的底板。因此,第二控制电路901通过第一控制电路904控制纺织设备的纺织操作的详细过程可参考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在此不进行一一赘述。
本实施方式,由于用于设置第二控制电路901的第二基板902与用于设置第一控制电路904的第一基板903通过带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因此第二控制电路901与第一控制电路904也为可拆卸连接,与现有的焊接或插接的方式相比,不仅有利于第二控制电路901的更换,且当更换新的第二控制电路901时,设置有新的第二控制电路901的第二基板902上的通用接口仍然是与第一基板903上相匹配的通用接口,因此即使更换新的第二控制电路901也不需要重新设计第一基板903,由此可以避免第一基板903受牵连而受到损坏。此外,第二控制电路901不设置在第一基板903上,因此在更换或维修第二控制电路901时能够更方便人工操作。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一控制电路1001和第一基板1002。第一控制电路1001设置于第一基板1002上,用于控制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其中,第一基板1001用于与第二基板1003通过带有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使得第二基板1003上的第二控制电路1004可通过第一控制电路1001控制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优选地,该通用接口为USB接口,当然也可以是CAN接口。当然,第一基板1001和第二基板1002之间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容C5,电容C5为滤波电容,其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电路1001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其中,自动化设备仍然以纺织设备为例,第一控制电路1001对应为纺织设备中的主控电路板上的副主机芯片。第二控制电路1004对应为纺织设备中的核心板,对纺织设备的纺织作业起核心控制作用。第一基板1002对应为纺织设备中的主控电路板的底板。第二基板1003为用于固定第二控制电路1004的底板,该底板可以是纺织设备中的操作盒的操作盒底板,当然也可以是纺织设备中与第一基板1002不同的其他基板。其中,所述的主控电路板、核心板、副主机芯片、操作盒底板以及主控电路板的底板可以分别为上述图2-图8所示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的主控电路板、核心板、副主机芯片、操作盒底板以及主控电路板的底板。因此,第二控制电路1004通过第一控制电路1001控制纺织设备的纺织操作的详细过程可参考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在此不进行一一赘述。
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自动化设备的操作盒的一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以自动化设备为纺织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自动化设备也可以使印染设备等其他机械设备。操作盒为平板电脑,其包括第一控制电路1101和第一基板1102。第一控制电路1101设置于第一基板1102上。
其中,第一控制电路1101可以与第一基板1102通过插接方式可拆卸连接。
其中,第一基板1102用于与第二基板1103通过通用接口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控制电路1101可通过设置在第二基板1103上的第二控制电路1104控制纺织设备的纺织操作。优选地,该通用接口为USB接口。其中,第一控制电路1101对应为纺织设备中的核心板,对纺织设备的纺织作业起核心控制作用,第一基板1102对应为操作盒底板,当然也可以是除第二基板1103之外的其他底板,第二控制电路1104对应为纺织设备中的主控电路板上的副主机芯片,第二基板1103对应为纺织设备中的主控电路板的底板。所述的主控电路板、核心板、副主机芯片、操作盒底板以及主控电路板的底板可以分别为上述图2-图9所示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的主控电路板、核心板、副主机芯片、操作盒底板以及主控电路板的底板。因此,第一控制电路1101通过第二控制电路1104控制纺织设备的纺织操作的详细过程可参考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在此不进行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操作盒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操作盒还包括连接第一控制电路1101的USB集线器1105和无线通信电路1106。USB集线器1105和无线通信电路1106分别与设置在第一基板1101上的与核心板2连接的相应插槽连接,以实现其与第一控制电路1101的连接,第一控制电路1101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与外部设备通信。当然,也可以是仅设置USB集线器1105和无线通信电路1106中的一种与第一控制电路1101连接,以实现第一控制电路1101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的操作盒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电路1101还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一基板1102上,并在控制纺织设备上具有第一实时性和第一运算能力,该第一实时性低于第二实时性,且第一运算能力高于第二运算能力。第二实时性和第二运算能力分别是第二基板1103上的第二控制电路1104的实时性和运算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电路板和核心板;
其中,所述主控电路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副主机芯片,所述核心板与所述底板通过通用接口可拆卸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副主机芯片,所述核心板不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自动化设备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副主机芯片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的I/O扩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I/O扩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的步进电机驱动器,所述步进电机驱动器包括驱动芯片和功率驱动电路,所述驱动芯片分别连接所述副主机芯片和所述功率驱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化设备为纺织设备。
6.一种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实时性和第一运算能力的第一控制电路、具有第二实时性和第二运算能力的第二控制电路、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实时性高于所述第二实时性,所述第一运算能力低于所述第二运算能力;
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无线连接或通过带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7.一种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实时性和第一运算能力的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实时性高于第二实时性,所述第一运算能力低于第二运算能力,所述第二实时性、第二运算能力分别是第二基板上的第二控制电路的实时性和运算能力;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用于与所述第二基板无线连接或通过通用接口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基板的I/O扩展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步进电机驱动器,所述步进电机驱动器包括驱动芯片和功率驱动电路,所述驱动芯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功率驱动电路。
10.一种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实时性和第二运算能力的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实时性低于第一实时性,所述第二运算能力高于第一运算能力,所述第一实时性、第一运算能力分别是第一基板上的第一控制电路的实时性和运算能力;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用于与所述第一基板无线连接或通过通用接口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11.一种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至少用于控制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用于与第二基板无线连接或通过带有通用接口的数据线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控制电路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CN201420319800.5U 2014-06-16 2014-06-16 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Active CN203930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9800.5U CN203930437U (zh) 2014-06-16 2014-06-16 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9800.5U CN203930437U (zh) 2014-06-16 2014-06-16 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0437U true CN203930437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6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19800.5U Active CN203930437U (zh) 2014-06-16 2014-06-16 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04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6981A (zh) * 2019-04-25 2020-10-30 上海佑显科技有限公司 Io控制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6981A (zh) * 2019-04-25 2020-10-30 上海佑显科技有限公司 Io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88055U (zh) 一种动态轨道衡称重仪表
CN101840317A (zh) 自动配置打印驱动程序的装置和方法
CN105720392A (zh) 可升级配线架和线缆连接器以及布线管理系统
CN205366086U (zh) 电子调速器及采用该电子调速器的无人飞行器
CN104102169A (zh) 纺织、机控设备及控制系统、控制及驱动装置、通讯方法
CN203930437U (zh) 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CN201518128U (zh) 一种软件升级及调试工具
CN203930441U (zh) 机控设备及其操作盒
CN103268094A (zh) 信号传递方法和变频器多机主从控制系统
CN104111621A (zh) 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CN204101910U (zh) 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CN203930438U (zh) 纺织设备、机控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及驱动装置
CN104109934B (zh) 纺织设备及控制电路板、扩展板
CN203720314U (zh) 电路板功能集成测试装置
CN206272860U (zh) 一种支持软件烧写的wifi通信装置
CN104111622A (zh) 机控设备及其操作盒
CN202413793U (zh) 电力机车牵引控制单元机箱及电力机车
CN207305130U (zh) 一种集成式贴片机贴头电机驱动装置
CN104109938B (zh) 纺织设备以及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电路板
CN104090523A (zh) 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装置
CN106293856A (zh) 一种电动助力车智能诊断升级装置
CN106959871A (zh) 一种全自动血液培养仪系统软件升级方法
CN202870519U (zh) 电子多臂专用控制器
CN201247291Y (zh) 一种即插即用测试设备
CN204080316U (zh) 纺织设备及控制电路板、扩展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