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29962U - 一种极性校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性校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29962U
CN203929962U CN201420333251.7U CN201420333251U CN203929962U CN 203929962 U CN203929962 U CN 203929962U CN 201420333251 U CN201420333251 U CN 201420333251U CN 203929962 U CN203929962 U CN 203929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uge tap
negative pole
anodal
tak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32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迎新
郑宝庆
赵波
胡清友
王凤岭
王翀
田建光
顾颖
于观超
赵伟
吴炜
韩晓明
郭飞
刘启蒙
王艳召
陈方东
赵雪松
李侔莹
霍明光
韩艳
高峥
赵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intenance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intenance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intenance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203332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29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29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299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极性校验装置,包括设置有极性指示部件的校验回路,还包括:正极收放线装置包括正极线轴和第一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与正极线轴电连接,第一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正极线轴的正转和反转;负极收放线装置包括负极线轴和第二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与负极线轴电连接;第二控制开关能够控制负极线轴的正转和反转;正极导线的输出端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负极导线的输出端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且极性指示部件与待校验部件输出端电连接;还包括测试开关,测试开关分别与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电连接。如此,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极性校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性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是一种重要的电气设备,其接线的正确与否,对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设备使用之前需要对连接有电流互感器的回路或装置进行极性校验,以确保电流互感器极性连接的准确性。
现有的极性校验设备包括双量程电流表,双量程电流表的正极接线端用于与待校验回路输出端的正极相连接,双量程电流表的负极接线端用于与待校验回路输出端的负极相连接,如此形成完整的校验回路;待校验回路输入端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通过导线相连接,待校验回路输出端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通过导线相连接。如此,接通电源后,待校验回路与极性校验设备形成完整的回路,通过观察双量程电流表指针的偏向,则可判断待校验回路的极性,如果双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偏向正量程,则待校验回路的极性为正,如果双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偏向负量程,则待校验回路的极性为负。
但是,由于一些设备在通电后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工作人员需要在安全的距离观察双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偏向,如此在通电前,需要将导线与待校验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由于需要的导线长度很长,这就使得工作人员必须人工的进行放线,以保证导线与待校验回路相连接;待校验结束后,还需要工作人员人工的进行收线。尤其是当待校验回路比较多时,人工进行导线的收线和放线,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有鉴于此,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本申请的目的是一种极性校验装置,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性校验装置,包括设置有极性指示部件,还包括:正极收放线装置,所述正极收放线装置包括正极线轴和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正极线轴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正极线轴的正转和反转;负极收放线装置,所述负极收放线装置包括负极线轴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负极线轴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能够控制负极线轴的正转和反转;缠绕于所述正极线轴的正极导线输出端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缠绕于所述负极线轴的负极导线输出端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且所述极性指示部件的正极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极性指示部件的负极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还包括测试开关,所述测试开关分别与缠绕于所述正极线轴的正极导线和缠绕于所述负极线轴的负极导线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充放电电池、两路双控开关、电池充电端正极插口和电池充电端负极插口,所述两路双控制开关包括充电回路控制开关和放电回路控制开关,所述电池充电端正极插口与所述充电回路控制开关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充电回路控制开关的负极与所述电池充电端负极插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回路控制开关同时与所述正极收放线装置和所述负极收放线装置电连接,且所述正极收放线装置与所述负极收放线装置相并联;所述两路双控开关与所述充放电电池电连接;所述测试开关与所述充放电电池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收线控制开关和第一放线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放线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正极线轴正转,所述第一放线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正极线轴反转;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包括第二收线控制开关和第二放线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收线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负极线轴正转,所述第二放线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负极线轴反转。
优选地,还包括充电指示灯,所述充电指示灯的正极与所述电池充电端正极插口电连接,所述充电指示灯的负极与所述充电回路控制开关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正极放线指示灯、正极收线指示灯、负极放线指示灯和负极收线指示灯,所述正极放线指示灯与所述第一放线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正极收线指示灯与所述第一收线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负极放线指示灯与所述第二放线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负极收线指示灯与所述第二收线控制开关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测试指示灯,所述测试指示灯与所述放电回路控制开关电连接,且所述测试指示灯与所述正极收放线装置的电路和所述负极收放线装置的电路相并联。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线的长度不小于10m,所述负极导线的长度不小于10m。
优选地,所述充放电电池为防爆密封铅酸电池组,所述防爆密封铅酸电池组的电压为:DC6V,其容量为:7AH。
优选地,所述极性指示部件为双量程直流毫安表,所述双量程直流毫安表的量程为±150mA。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性校验装置,包括设置有极性指示部件的校验回路,还包括正极收放线装置、负极收放线装置以及测试开关,其中正极收放线装置包括正极线轴和第一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与正极线轴电连接;负极收放线装置包括负极线轴和第二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与负极线轴电连接;缠绕于正极线轴的导线的输出端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缠绕于负极线轴的导线的输出端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且校验回路的正极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校验回路的负极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还包括测试开关,测试开关分别与缠绕于正极线轴的导线和缠绕于负极线轴的导线电连接。第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正极线轴的正转和反转,第二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负极线轴的正转和反转。
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收线和放线相比,通过在极性校验装置设置正极收放线装置和负极收放线装置,可以实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自动进行放线或收线,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极性校验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其中:
正极线轴1、负极线轴2、正极导线3、正极导线输出端3a、负极导线4、负极导线输出端4a、第一控制开关5、第二控制开关6、正极收线指示灯7、正极放线指示灯8、负极收线指示灯9、负极放线指示灯10、测试开关11、防爆密封铅酸电池组12、电池充电端正极插口12a、电池充电端负极插口12b、充电指示灯13、测试指示灯14、两路双控制开关15、双量程直流毫安表16、待校验部件输出端的正极16a、待校验部件输出端的负极16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极性校验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极性校验装置包括设置有极性指示部件的校验回路,还包括正极收放线装置、负极收放线装置以及测试开关11,其中正极收放线装置包括正极线轴1和第一控制开关5,第一控制开关5与正极线轴1电连接;负极收放线装置包括负极线轴2和第二控制开关6,第二控制开关6与负极线轴2电连接;缠绕于正极线轴1的正极导线输出端3a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缠绕于负极线轴2的负极导线输出端4a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且极性指示部件的正极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出端的正极16a电连接,极性指示部件的负极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出端的负极16b电连接。还包括测试开关11,测试开关11分别与缠绕于正极线轴1的正极导线3和缠绕于负极线轴2的负极导线4电连接。
此外,第一控制开关5包括第一收线控制开关和第一放线控制开关,第一放线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正极线轴1正转,第一放线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正极线轴1反转;第二控制开关6包括第二收线控制开关和第二放线控制开关,第二收线开关用于控制负极线轴2正转,第二放线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负极线轴2反转。
如此,在使用过程中,接通电源后,启动第一放线控制开关和第二放线控制开关,正极线轴1反转,缠绕于正极线轴1的正极导线输出端3a会远离正极线轴1,实现正极导线3的放线过程,当正极导线3的长度满足连接要求后,关闭第一放线控制开关。同理,缠绕于负极线轴2的负极导线输出端4a远离负极线轴2,实现负极导线4的放线过程。当校验完毕后,启动第一收线控制开关,正极线轴2正转,正极导线3将会缠绕于正极线轴2,进而实现正极导线3的收线过程,待正极导线输出端3a缠绕于正极线轴1后,关闭第一收线控制开关;同理,负极线轴2正转,负极导线4将会缠绕于负极线轴2,进而实现负极导线4的收线过程,待负极导线4的输出端缠绕于负极线轴2后,关闭第二收线控制开关。
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收线和放线相比,通过在极性校验装置设置正极收放线装置和负极收放线装置,可以实现正极导线3和负极导线4自动进行放线或收线,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校验时,将正极导线3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将负极导线4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极性指示部件的正极和极性指示部件的负极分别与待校验部件的输入端的正极16a和待校验部件的输入端的负极16b相连接,形成完整的校验回路,由于测试开关11与正极导线2的输入端和负极导线4的输入端相连接,当接通电源时,启动测试开关11,电路导通,通过观察极性指示部件的指示,即可判断出待校验部件的极性。待完成校验时,关闭测试开关11,电路断开,可以将极性校验装置与待校验部件相拆离。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正极收放线装置和负极收放线装置的控制,是通过操作第一控制开关5和第二控制开关6实现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其控制方式,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第一控制开关5与正极收放线装置之间的电路连接方式,以及第二控制开关6与负极收放线装置之间的电路连接方式。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开关5包括第一放线控制开关和第一收线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6包括第二放线控制开关和第二放线控制开关,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如第一控制开关为两回路双向开关,当开关的导电件与其中一个回路相连通时,可以实现正极线轴正转;当开关的导电件与另一个回路相连通时,可以实现正极线轴反转;当开关的导电件处于中间位置时,两个回路均处于断开的状态。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正极导线3的长度以及负极导线4的长度均不小于10m,如此可以满足导线的长度需求,增加极性校验装置的通用性。当然,也不排除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采用其他的长度,如将正极导线的长度或负极导线的长度设置为5m、8m等。
此外,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电源组件,其包括充放电电池,两路双控开关15,电池充电端正极插口12a和电池充电端负极插口12b。两路双控制开关12包括充电回路控制开关和放电回路控制开关,电池充电端正极插口12a与充电回路控制开关的正极电连接,充电回路控制开关的负极与电池充电端负极插口12b电连接;放电回路控制开关同时与正极收放线装置和负极收放线装置电连接,且正极收放线装置与负极收放线装置相并联;两路双控开关12与充放电电池电连接;测试开关11与充放电电池电连接。
如此,通过在极性校验装置设置充放电电池,当电池适配器与电池充电端正极插口12a和电池充电端负极插口12b电连接后,启动充电回路控制开关,充放电电池的充电回路相导通,进而可以对充放电电池进行充电,待充电完毕后,关闭充电回路控制开关,充电电池的充电回路断开,完成对充电电池的充电过程。充电电池的放电回路与正极收放线装置和负极收放线装置电连接,当启动放电回路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5以及第二控制开关6时,正极收放线装置和负极收放线装置会进行正极导线3和负极导线4进行收线或放线过程,即充电电池为正极收放线装置和负极收放线装置提供动力。待正极导线输出端3a以及负极导线输出端4a与待校验部件的输入端相连接完毕后,由于测试开关11同样与充放电电池开关电连接,启动测试开关11,充放电电池则为测试时所需要的电源,为待校验部件的极性测试提供电流。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干电池为待校验部件的极性测试提供电流,由于干电池的容量有限,需要经常更换干电池。与干电池相比,通过设置充放电电池,可以对充放电电池进行充电,可以重复利用,使用方便,更为环保。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是方式中,充放电电池采用的是防爆密封铅酸电池组12,防爆密封铅酸电池组12的电压为:DC6V,其容量为:7AH,所需要的外接电源适配器为AC220V-DC6V(2A)。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选择使用其他型号的充放电电池。
为了便于观察充放电电池的充电状态,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充电指示灯13,充电指示灯13的正极与电池充电端正极插口12a相连接,充电指示灯13的负极与充电回路控制开关电连接。如此当对充放电电池进行充电时,充电指示灯13亮,当充满电后,充电指示灯13不亮,如此通过观看充电指示灯13是否亮,从而可以判断充电的状态。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指示情况,如当处于充电状态时,充电指示灯发出红光,当充满电后,充电指示灯发出绿光。
此外,为了便于判断第一控制开关5与第二控制开关6是否处于导通状态,还设置有正极放线指示灯8、正极收线指示灯7、负极放线指示灯10和负极收线指示灯9,正极放线指示灯8与第一放线控制开关电连接;正极收线指示灯7与第一收线控制开关电连接;负极放线指示灯10与第二放线控制开关电连接;负极收线指示灯9与第二收线控制开关电连接。以正极收线指示灯7为例,正极收线指示灯7的正极与第一收线控制开关的正极相连接,正极收线指示灯7的负极与第一收线控制开关的负极相连接,当启动放电回路控制开关和第一收线控制开关后,如果正极收线指示灯7发光,则说明第一收线控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正极线轴1反转;如果正极收线指示灯7不发光,则说明电路处于断开状态,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或核实开关的情况。其他的指示灯的工作原理与正极收线指示灯的工作原理相同,就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果电路导通,则指示灯发光,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指示信号,如,如果电路导通,指示灯常亮,如果电路不导通则指示灯闪亮。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只是详细的介绍了正极收线指示灯7与第一收线控制开关之间的具体电连接方式,其他的几个指示灯的与相应的控制开关之间的电连接方式与上述电连接相同,故不再一一进行介绍。
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测试指示灯14,测试指示灯14与放电回路控制开关电连接,且测试指示灯14、正极收放线装置和负极收放线装置的相并联。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测试指示灯14的正极与放电回路控制开关的正极相连接,测试指示灯14的负极与放电回路控制开关的负极相连接;正极收放线装置的控制电路正极与放电回路控制开关的正极电连接,正极收放线装置的控制电路负极与放电回路控制开关的负极电连接;负极收放线装置的控制电路正极与放电回路控制开关的正极电连接,负极收放线装置的控制电路负极与放电回路控制开关的负极电连接,且测试指示灯14、正极收放线装置控制电路以及负极收放线控制电路三者相并联。如此当开启测试开关和放电回路控制开关,如果电路导通,则测试指示灯14发光,否则测试指示灯不发光,如此可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
在上文中主要对极性检验装置的控制开关以及收放线装置进行了介绍,在下文将对校验回路进行说明。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极性指示部件为双量程直流毫安表16,双量程直流毫安表16的量程为±150mA。如此,当正极导线输出端3a与待校验部件的输入端正极相连接,负极导线输出端4a与待校验部件的输入端负极相连接,双量程直流毫安表16的正极与待校验部件的输出端正极16a相连接,双量程直流毫安表16的负极与待校验部件的输出端负极16b相连接,此时开启放电回路控制开关和测试开关11,极性校验回路导通,如果双量程直流毫安表16的指针偏向正量程,则待校验部件的极性为“正”,如果双量程直流毫安表16的指针偏向负量程,则待校验部件的极性为“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双量程直流毫安表16的量程为±150mA。当然,也能不排除采用其他的量程。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极性指示部件为双量程直流毫表16,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指示部件,如双量程直流电压表等。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电连接具体是指两个电气部件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当有电流通过时,相关电气部件之间形成完整的回路,并保证回路导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极性校验装置,包括设置有极性指示部件的校验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正极收放线装置,所述正极收放线装置包括正极线轴和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正极线轴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正极线轴的正转和反转;
负极收放线装置,所述负极收放线装置包括负极线轴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负极线轴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能够控制负极线轴的正转和反转;
缠绕于所述正极线轴的正极导线输出端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缠绕于所述负极线轴的负极导线输出端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且所述极性指示部件的正极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极性指示部件的负极用于与待校验部件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
还包括测试开关,所述测试开关分别与缠绕于所述正极线轴的正极导线和缠绕于所述负极线轴的负极导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性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充放电电池、两路双控开关、电池充电端正极插口和电池充电端负极插口,所述两路双控制开关包括充电回路控制开关和放电回路控制开关,所述电池充电端正极插口与所述充电回路控制开关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充电回路控制开关的负极与所述电池充电端负极插口电连接;所述放电回路控制开关同时与所述正极收放线装置和所述负极收放线装置电连接,且所述正极收放线装置与所述负极收放线装置相并联;所述两路双控开关与所述充放电电池电连接;所述测试开关与所述充放电电池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性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收线控制开关和第一放线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放线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正极线轴正转,所述第一放线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正极线轴反转;
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包括第二收线控制开关和第二放线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收线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负极线轴正转,所述第二放线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负极线轴反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性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指示灯,所述充电指示灯的正极与所述电池充电端正极插口电连接,所述充电指示灯的负极与所述充电回路控制开关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性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放线指示灯、正极收线指示灯、负极放线指示灯和负极收线指示灯,所述正极放线指示灯与所述第一放线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正极收线指示灯与所述第一收线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负极放线指示灯与所述第二放线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负极收线指示灯与所述第二收线控制开关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性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指示灯,所述测试指示灯与所述放电回路控制开关电连接,且所述测试指示灯、所述正极收放线装置和所述负极收放线装置相并联。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极性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线的长度不小于10m,所述负极导线的长度不小于10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性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池为防爆密封铅酸电池组,所述防爆密封铅酸电池组的电压为:DC6V,其容量为:7A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性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指示部件为双量程直流毫安表,所述双量程直流毫安表的量程为±150mA。
CN201420333251.7U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极性校验装置 Active CN203929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3251.7U CN203929962U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极性校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3251.7U CN203929962U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极性校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29962U true CN203929962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5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3251.7U Active CN203929962U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极性校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2996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8683A (zh) * 2015-03-31 2015-12-16 国家电网公司 继电保护快速测试车
CN110954776A (zh) * 2019-12-16 2020-04-03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自动收放线和切换线的电力设备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954776B (zh) * 2019-12-16 2024-06-1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自动收放线和切换线的电力设备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8683A (zh) * 2015-03-31 2015-12-16 国家电网公司 继电保护快速测试车
CN105158683B (zh) * 2015-03-31 2018-10-30 国家电网公司 继电保护快速测试车
CN110954776A (zh) * 2019-12-16 2020-04-03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自动收放线和切换线的电力设备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954776B (zh) * 2019-12-16 2024-06-1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自动收放线和切换线的电力设备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4554B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
CN201804072U (zh) 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
CN203502540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
CN108919002A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测试系统
CN105896711A (zh) 蓄电池在线核容装置
CN205427102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极性快速测试仪
CN107870283A (zh) Bms接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4280684A (zh) 一种电池寿命检测装置
CN204832411U (zh) 便携式互感器极性测试仪
CN208384025U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测试系统
CN205791741U (zh) 蓄电池在线核容装置
CN105259466A (zh) 互感器极性测试声光报警仪
CN203929962U (zh) 一种极性校验装置
CN203825089U (zh) 一种变压器绝缘电阻的远程监控装置
CN107741551A (zh) 110kV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
CN204142887U (zh) 无线遥控式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
JP2014035339A (ja) 点灯及び極性試験用電源装置
CN103645407A (zh) 一种直流低压试验仪
CN210376542U (zh)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检测仪
CN207380167U (zh) 电池短路测试装置
CN208270663U (zh) 一种便携式pdvd解码板充放电功能检测电路
CN208547683U (zh) 车辆线束测试装置及系统
CN202471807U (zh) 一种用于变桨系统电池箱出厂检测的测试箱
CN205355911U (zh) 一种自带不间断电源的三相电表箱
CN214703889U (zh) 一种ftu与柱上开关现场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