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26321U - 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26321U
CN203926321U CN201420280501.5U CN201420280501U CN203926321U CN 203926321 U CN203926321 U CN 203926321U CN 201420280501 U CN201420280501 U CN 201420280501U CN 203926321 U CN203926321 U CN 203926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ing ring
nut
serrated teeth
breach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05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力求
范纯平
陈舒光
闫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805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26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26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263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它包括紧固螺栓、螺母、外径尺寸及厚度均相同的2个垫圈和与之配套的套筒扳手;被紧固工件固定在紧固螺栓和螺母之间;在被紧固工件与紧固螺栓和螺母相接面各夹装有1个垫圈;其特点为:一垫圈与螺母的接触面及另一垫圈与紧固螺栓的接触面均设有相互对应、朝向相反、同圆心且等弧分布的多个锯齿状齿结构;2个垫圈与被紧固工件的接触面分别设有同圆心且等弧分布的多个条状棱梗;2个垫圈周边相对处均开有量同不等弧的缺口;套筒扳手的下端与缺口对应处设有凸台。其在较大振幅的谐振频率下和较大的重力加速度场合,能有效限制其发生非正常逆转;结构简单,易代换应用,综合加工成本低,有益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机电、五金结构中连接用的紧固装置,具体讲是一种由紧固件和专用紧固工具组成的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电、五金结构等方面大量应用紧固件和配套紧卸工具的紧固装置。据统计,在机械结构故障的总数中,由于紧固件松缓而引起的机械结构故障率,高达80%左右。紧固件松缓造成危害很大,如提速、重载的铁路车辆的转向架心盘的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因强烈震动发生松缓、折断或松脱等现象而造成心盘垫在摇枕上移位,致使车厢物体货物位移偏心。当该车辆高速通过铁路曲线弯道时,极易发生脱轨翻车。严重影响运输安全和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现有的紧固件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在组合上增加有阻逆作用衬圈,即在螺母端部开内环槽沟,加入可挤缩阻逆作用尼龙圈件;或者,将螺栓端部制成带膨胀芯的三瓣状,拧入后,有膨撑阻逆作用;或者,将螺栓端头制成偏心摆头式,或将螺母做成一体双层偏心螺母,拧入后,实施摆头,使其更贴紧螺孔壁,阻逆防松缓;其二,将配合的螺纹螺距制成两种不同螺距,或在相应螺纹的牙底处有一定角度的楔形斜面,拧入后有塞紧作用;其三,采用增加限位销、开口销、开口槽加穿孔铁丝反拉拧固等结构组合;其四,紧固件的端面结构分布有小齿、或紧固件外圆侧设为圆锥台、或带舌限位蕀齿弹片垫圈等异形件;其五,在紧固件螺母及垫圈相对的一面分布有多个约4°左右的较小角度楔形斜齿面,垫圈另一面带一侧为直立面,另一侧为斜面的楞梗结构,并且垫圈边缘带等弧度分布缺口等结构;或者,采用两个垫圈组合的紧固防松结构,其两个垫圈相对的内面带较小角度约4°左右的楔形斜齿面,在两个垫圈相对的外面,以及与相应的螺母配合面上都分布有多个放射形小齿,甚至,还有的在被紧固工件的相应配合面上,也带放射形小齿等等。
上述紧固件均存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过高;松紧过程操作过于复杂;存在使用时局限性,如膨胀紧固瓣易发生意外折断,折断端留存在内螺纹孔中,很难取出;又如,经几次例行松紧应用操作后,其螺纹易变形,产生固紧力明显降低,甚至有时松卸数次后,固紧力只有原设计力的45%左右。
上述采用较小的楔齿斜面角度值的结构,或垫圈上采用等弧分部缺口等结构,也均存在的缺陷如下:1)与相应的螺纹升角的角度差值较小,在有非正常的作用力时,有时,会使螺母和垫圈的两相关紧贴的楔齿立面分离过大,出现明显不利的过大空隙,易造成非正常松缓现象;2)垫圈的一面为直立面另一面为斜面的条状楞梗结构,其 承力角的角度过锐,有时,易被压堆失效。有时,易对被紧固工件的紧固面,产生较明显不利的压痕或划痕。特别是,垫圈边缘采用带等弧度分布的缺口,使其配套紧固工具分布的凸台结构,较容易被仿制,不利于全面实施防盗拆功能;3)因采用两垫圈的放射形小齿,与相关件的相互作用,所以可增大正常操作作用力矩;在该紧固件经常装卸时,放射形小齿还易产生切磨齿钝及磨削物,这不利于持续维持其内外摩擦力差别效应的设计原理。还易导致设备紧固件松缓和易造成磨削物次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由紧固件和专用紧固工具组合成的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包括紧固件和与之配套的套筒扳手;其中,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螺母、以及外径尺寸和厚度均相同的2个垫圈;被紧固工件固定在紧固螺栓和螺母之间;在被紧固工件与紧固螺栓相接处和被紧固工件与螺母相接处各自夹装有1个所述垫圈;其特点为:2个垫圈分别为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其中,第一垫圈夹装在所述被紧固工件与所述螺母之间;第二垫圈夹装在被紧固工件与紧固螺栓之间;第一垫圈与所述螺母的接触面以及第二垫圈与紧固螺栓的接触面均设有相互对应、朝向相反、同圆心且等弧分布的多个锯齿状齿结构;第一垫圈与被紧固工件的接触面和第二垫圈与被紧固工件的接触面设有同圆心且等弧分布的多个条状棱梗;条状棱梗分布的个数与锯齿状齿结构分布的个数相同且位置对应;在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周边相对的位置上均开设有数量相同且向外开口的缺口,缺口数量为3~6个;所述套筒扳手底面的周边设有与所述缺口位置相对且数量相同的凸台;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的外径均与所述套筒扳手外圆的直径相同。
上述的锯齿状齿结构和条状棱梗分布的数量各自为8~24个,最佳各自为12个;其中,锯齿状齿结构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斜坡面与其平面的夹角∠γ为8°~30°,高度H为0.5~5mm;所述锯齿状齿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的相对面,其上的直角三角形相对分布且朝向相反;所述条状棱梗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该三角形的顶角为∠β与∠α之和,由顶角垂直向下的三角形高度h为0.2~1.5mm;所述条状棱梗高度h的位置与所述锯齿状齿结构高度H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条状棱梗在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上的分布朝向相反。
上述的∠β为45°~59°,∠α为5°~30°。
上述的缺口为矩形缺口;矩形个缺口的数量为3~6个,最佳为3个;每个矩形缺口的中心线和与其所在垫圈的圆心重合,矩形缺口的宽度为1~6mm,深度为所在垫圈内径与外径差值的15%~25%,矩形缺口的厚度为其所在垫圈相应处的厚度。
上述缺口和与其相邻的两侧缺口之间相距的弧度不等,其弧度相差15°~45°。
上述凸台的台面形状略小于上述缺口的形状且与其吻合扣接;其中,凸台的台面宽度为0.8~5.8mm,长度为与其对应的所述套筒扳手的壁厚;凸台的高度高于所述缺口厚度0.2~1mm。
上述的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的厚度均为1~12mm。
上述的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的厚度均由其垫圈本体的厚度、锯齿状齿结构的高度和条状棱梗结构的高度之和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的垫圈,其与螺母或紧固螺栓的联接面上各分布有8-24个的锯齿状齿,最佳为12条;每个锯齿状齿斜坡面的角度为8度至30度。当螺母或紧固螺栓的连接面,有非正常松缓趋势的震动力矩作用时,锯齿状齿斜坡面的角度远大于紧固螺栓、或螺母的螺纹升角角度,这既有阻止螺母或螺栓,沿螺纹升角面非正常旋转移动的趋势,又有即刻通过锯齿状齿螺母及垫圈斜坡面对所用的垫圈增大轴向的压迫力,也可阻止垫圈产生非正常自转。这样,,既使在较大振幅的谐振频率下和较大的重力加速度的场合下,也能有效限制减少非正常逆转,甚至,可抵消螺母的非正常逆转,可有效避免两个紧贴的锯齿立面分离过大,而出现明显不利的空隙,导致其出现的反复频摆现象,确保不会产生逐步加剧松缓的恶性循环,克服了传统紧固件存在的易非正常松缓现象;2)垫圈与被紧固工件的相接面分布有与锯齿状齿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的8-24条的条状棱梗,最佳为12条;条状棱梗的高度与锯齿状齿的高度相对构成垫圈的厚度;条状棱梗的截面为三角形,其夹角为∠β与∠α之和,∠β与∠α分别位于其棱梗高度垂线的两边;其5°~30°;∠α的构成除可继续保持阻抗非正常逆转外,还由于夹角的合成角度加大了条状棱梗尖部的角度,可避免紧固时压堆条状棱梗尖部位导致其变形。3)垫圈上的条状棱梗可增大与被紧固工件相接时的接触面积;可有效减少或消除与被紧固工件相接时产生压痕及刮伤刮痕等负作用;4)采用在垫圈周边开设有正常松卸用的不等分缺口,以及底部周边开设有不等分凸台的套筒扳手与其配合配套使用;其中,缺口和凸台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被紧固工件的不同结构和工艺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设定。既可方便正常松卸用,又不易仿制,达到了其防盗拆作用。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与同类传统紧固件的外形几乎相同,易于对现有的紧固件进行代换应用。套筒扳手可根据螺母和紧固螺栓使用的规格不同进行不同的选择,套筒扳手可配套选用公知的且符合标准的套筒扳手,只要对套筒扳手前端用公知技术进行方便地改进即可。6)本实用新型产品,综合加工成本低,与相应同类紧固件的成本相差不大。7)应用范围广,包括军事装备、工农业设施、工程设备、电力铁塔、桥梁、照明灯杆、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站、铁路或公路隧道复合壁板、铁路道岔、铁路线路、震捣设备、铁路电动转辙结构、铁路 机车车辆等领域均适用,易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紧固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向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螺母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螺栓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垫圈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向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E向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与图1配合使用的套筒扳手5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F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防松缓防盗拆紧固装置,包括紧固螺栓、螺母、外径尺寸及厚度相同的2个垫圈和与之配套的套筒扳手;被紧固工件固定在紧固螺栓和螺母之间;2个垫圈分别为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被紧固工件与螺母的相接面之间夹装有第一垫圈;被紧固工件与紧固螺栓的相接面之间夹装有第二垫圈;紧固螺栓与第二垫圈的接触面和螺母与第一垫圈的接触面均为等弧分布的多个锯齿状齿结构;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与被紧固工件的接触面均为等弧分布的多个条状棱梗;条状棱梗分布的个数与锯齿状齿结构分布的个数相同,均为8~24个,最佳为12个;在第一垫圈周边和第二垫圈周边相对的位置上均开设有3~6个向外开口的缺口,最佳为3个;上述套筒扳手的底部周边设有与缺口位置相对且数量相同的凸台;第一垫圈的外径和第二垫圈的外径均与其配套使用的套筒扳手内六方结构的外圆直径相等。
其中,锯齿状齿结构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其高度H为0.5~5mm;斜坡面与其平面的夹角为∠γ,∠γ为8°~30°;该直角三角形的锯齿状齿结构分布在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相对的一面,且朝向互为反相;条状棱梗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该三角形内顶角的角度为∠β与∠α之和、由其顶角垂直于底边的高度为h,其位于∠β与∠α中间的垂线处,条状棱梗的高度h与锯齿状齿结构的高度H位置对应,组合构成第一垫圈或第二垫圈的厚度;其中,∠β与该和角中间垂线的夹角为45°~59°,∠α与该和角中间垂线的夹角为5°~30°;该和角中间垂线为条状棱梗的高度h,其高度h为0.2~1.5mm;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的三角形条状棱梗的朝向互为反向。
在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的周边均开设的大小及数量相同的缺口;缺口为矩形状, 其矩形缺口的宽度为1~6mm,其与该垫圈的半径垂直;矩形缺口深度为该垫圈内径与外径差值的15%~25%,矩形缺口的厚度与其所在垫圈相应处的厚度相同;两个矩形缺口之间的弧度值,和与其相邻的矩形缺口之间的弧度值相差15°~45°。
在套筒扳手底端设置的凸台,其台面形状略小于上述矩形缺口的形状且与其吻合扣接;其中,与套筒扳手外圆半径垂直的凸台宽度为0.8~5.8mm,与对应的垫圈矩形缺口宽度配合;凸台的长度为该凸台在其套筒扳手位置处的壁厚尺寸;套筒扳手为常规的标准件,其规格与所用的被紧固工件的规格匹配;凸台的高度高于该矩形垫圈厚度的0.2~1mm。
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的厚度相同,均为1~12mm;其垫圈厚度由锯齿状齿结构高度H、垫圈本体高度与条状棱梗的高度h之和构成。
其中,锯齿状齿高H与条状棱梗高度h之和为0.7~6.5mm;余下为垫圈本体的厚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防松缓防盗拆紧固装置由螺母1、第一垫圈2和第二垫圈2';被紧固件3、3',紧固螺栓4和套筒扳手(图中未示);其中,紧固螺栓4上套装有第二垫圈2’,再穿过被紧固工件3'、3的紧固孔;然后,在紧固螺栓4伸出的端头上套装第一垫圈2,在第一垫圈2的上面再拧上螺母1;用紧固螺栓4、第二垫圈2’和第一垫圈2及螺母1将被紧固工件3、3’固定联接。
如图1、图2、图7、图8、图9所示,在第一垫圈2与螺母1的相对面或第二垫圈2'与紧固螺栓4的相对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锯齿状齿结构,该锯齿状齿结构的截面形状为直角形,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γ,直角形的高度为H。其中,∠γ为8°~30°,高度H为0.5~5mm。
由于螺母1及紧固螺栓4配套使用,若选用传统的标准件,其螺纹升角的角度一般仅为0.5~3.5°,在较大振幅的谐振频率下和较大的重力加速度的场合下,易产生非正常逆转,甚至,由于螺母的非正常逆转,会使两个紧贴的锯齿立面分离过大,而出现明显不利的空隙,导致其反复频摆,因而加剧非正常松缓状况出现;故此,本实用新型的锯齿状齿结构的角度∠γ加大设置为8°~30°,比螺母1及紧固螺栓4的螺纹升角的角度要大得多;当螺母1或紧固螺栓4发生非正常逆转松缓趋势时,会沿螺纹升角角度产生0.5~3.5°的旋转趋势;而此时,所有锯齿状齿结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度∠γ有效地阻限这种旋转趋势;并且,这种旋转趋势作用于锯齿状齿结构的斜坡面,还将对其安装的第一垫圈2或第二垫圈2’产生一种垂直的轴向压力,这种压力也阻限了垫圈的非正常逆转松缓趋势;上述结构上的改进使螺母1或紧固螺栓4的防松缓性能得到加强。有效限制了现有技术中楔齿斜面因角度小,易使其螺母因产生旋 转分离的距离过大而导致该紧固件发生松缓。
第一垫圈2与被紧固工件3的相接面和第二垫圈2'与被紧固工件3’的相接面均设有多条等弧分布的条状棱梗;该条状棱梗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其高度h为0.2~1.5mm;位于高度h两侧的夹角分别为∠β和∠α,∠β与∠α之和构成该三角形的顶角;其中,∠β的角度为45~59°,∠α为5°~30°;条状棱梗角度及多条条状棱梗分布的设计,可使垫圈与被紧固工件3、3’的接触面具有能加大抗压堆能力,及减轻或取消压痕、划痕等作用;∠α为小角度,作用于被紧固件配合的接触面上,在受到较大冲击力及高、低频率震动时,使其具有抗非正常逆转作用,会起到戗叉效应,可有效防止产生其非正常逆转、防松缓的作用;同时,还可使两个垫圈分别与螺母或紧固螺栓相接面的对接更加牢固,不易被盗拆。
第一垫圈2或第二垫圈2'相对面的条状棱梗,其形状相同且顶角的朝向相反。
第一垫圈2与螺母1相接面的锯齿状齿结构和第二垫圈2'与紧固螺栓4相接面的锯齿状齿结构分布的数量相同,大小相同且垂直角度分布的朝向相反。
第一垫圈2或第二垫圈2’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8~24个锯齿状齿,最佳为12个锯齿状齿;下表面均匀分布有8~24个条状棱梗,最佳为12个条状棱梗;锯齿状齿结构的高度H和条状棱梗的高度h的相对位置重合。
第一垫圈2及第二垫圈2’周边的相对位置处均设有向外开设有松卸用的3~6个缺口,最佳开设有3或4个缺口;相邻2个缺口相距的弧度不等。
上述缺口的分布位置,若与其相接的螺母或与其相接的紧固螺栓取六方头时,则开设3~6个缺口,最佳开设有3个缺口,其缺口的位置尽可能取靠近六方头的6个边长的中部位置;若与其相接的螺母或与其相接的紧固螺栓取四方头时,则开设3~6个缺口,最佳为4个缺口,其缺口的位置尽可能靠近且相对于螺栓四方头的四个边长的中部位置;不同直径的垫圈,其开设的缺口尺寸不同;要与专门的套筒扳手配套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用垫圈的缺口开设为矩形状,矩形缺口宽度为1~6mm,该矩形缺口宽度与其垫圈半径垂直;矩形缺口深度为该垫圈内径与外径差值的15%~25%,如:垫圈的内径尺寸为A,外径尺寸为B,缺口的深度为(B-A)×15%~25%;矩形缺口的厚度与其位于垫圈相应处的厚度相同;两个矩形缺口之间的弧度值,和与其相邻的矩形缺口之间的弧度值不同,其相差15°~45°。
本实例中,所用的垫圈周边开设的矩形缺口为3个,3个矩形缺口之间的夹角分别为∠ρ、∠τ和余角;其余角的角度值为360°减去∠ρ与∠τ和角的角度值之差;所用垫圈开设的3个矩形缺口之间角度的分布,依据相关紧固件的规格不同而有不同的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其防非正常仿制、防盗拆的功能。
第一垫圈2与第二垫圈2’的厚度相同,均为1~12mm;该厚度均由锯齿状齿结构 的高度H、垫圈本体高度与条状棱梗结构的高度h的之和构成。
锯齿状齿结构的高度H与条状棱梗高度h之和为0.7~6.5m;余下为其垫圈本体的厚度,通常垫圈本体的厚度为标准件的厚度。
如图3、图4所示,螺母1的上表面均与标准件相同,为六边形螺母;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四边形螺母;螺母1的下表面分布有与第一垫圈的锯齿状齿结构形状相同、数量相同、等弧分布且朝向相反的锯齿状齿结构;该锯齿状齿结构可等弧分布8~24个,最佳分布12个;螺母1的内径由一端至另一端布设有内螺纹,如图4所示,270°的细浅弧线为其内螺纹的位置。
如图1、图5、图6所示,紧固螺栓4的螺头为六方头,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四方头;该六方头与螺杆相接的内侧一面均匀分布有与第二垫圈相接面上的锯齿状齿结构的形状相对、数量相同的锯齿状齿,在六方头内侧面上可均匀分布有8~24个,最佳分布有12个;该紧固螺栓4上分布的锯齿状齿结构与螺母分布的锯齿状齿结构的数量相同,且与第一垫圈2、第二垫圈2’的锯齿状齿结构的数量相同。在紧固螺栓4的螺杆外径端部至临近螺头处,由下至上布设有螺纹。
如图8、图9、图10、图11所示,套筒扳手5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与被紧固工件联接时,用于紧固和松卸被紧固工件的专用工具,除其端部有凸台外,其它外观同于常规的标准套筒扳手;套筒扳手5内六方的尺寸与所相应配套的螺母规格尺寸配合设置。
在套筒扳手5的底部周边设有与上述垫圈矩形缺口位置相对且数量相同的凸台。凸台大小的确定要能满足固定被紧固工件时,在紧固或松卸螺母和紧固螺栓与被紧固工件时所需的力矩值。
本实例中,螺母为六方头,套筒扳手5的内径为六边形,其大小与六方头的螺母外边缘吻合;套筒扳手5的下端和与其套接的螺母、第一垫圈2的边缘相接;该套筒扳手5底面相对于所连接的垫圈周边的3个缺口处,设有3个凸台,相邻2个凸台之间的弧度∠σ与∠θ与垫圈上矩形缺口的弧度∠ρ与∠τ设置吻合。
该套筒扳手5的凸台宽度为0.8~5.8mm,与对应的垫圈矩形缺口的宽度配合;凸台的长度为该凸台在其套筒扳手5位置处的壁厚尺寸,其尺寸能与相应的垫圈上的矩形缺口动配合;套筒扳手5本体为标准件,其规格与所用的被紧固工件的规格匹配;凸台与套筒扳手5本体为一体成型,凸台的高度高于该垫圈厚度的0.2~1mm。
另外,该配套的套筒扳手5内六方孔的深度尺寸数值,要求稍大于相关的六方螺母与相关的紧固件部分的总高度值。用公知的机械加工方法,实现其内六方孔的深度值尺寸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为: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进行紧固时,先将紧固螺栓4的螺杆套上第二垫圈2’后,穿通于被紧固工件3’的固定孔中,螺杆的穿出端套上第一垫圈2,再将螺母1拧入螺杆的端头;然后用配套的专用套筒板子5套住且旋紧;紧固螺栓4选用六方螺栓,配套的螺母1为六方螺母;所用的第一垫圈2和与其相接的紧固螺栓4的锯齿状齿结构面形成相互咬合状态;同样,第二垫圈2’和与其相接的螺母1的锯齿状齿结构面形成相互咬合状态;第一垫圈2和第二垫圈2’的条状棱梗面与被紧固工件3、3’的被紧固面相接;用套入螺母1上或螺栓六方头上的套筒板子5,旋转紧固件。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进行松卸时,先将配套的套筒板子5,套住螺母1或螺栓六方头,套筒板子5上的3个凸台,一定要插入第一垫圈2或第二垫圈2’周边的3个缺口中,才能旋转松卸螺母1。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螺母1和紧固螺栓4一般要求配套使用,如螺母选用六方螺母,紧固螺栓也尽量要选用六方头紧固螺栓;如螺母选用四方螺母,紧固螺栓也尽量要选用四方头紧固螺栓。
实施件组合,本实用新型螺母1的端面锯齿状齿斜坡面和齿立面的结构面与第一垫圈2一面的锯齿状齿结构的斜坡面和齿立面相配合;第一垫圈2另一面的条状棱梗面与被紧固工件3的紧固面配合相接;第二垫圈2'一面的条状棱梗面与被紧固工件3’的结构面配合相接,另一面的锯齿状齿结构的斜坡面和齿立面的结构面与螺栓4的六方头的锯齿波齿斜坡面和齿立面的结构面相配合。
具体装卸方式如下:
组装时的紧固方式为:先将螺栓4、第二垫圈2’、被紧固工件3’、3按图1的组装形式装好;组装时要注意,将螺栓4和第二垫圈2’的锯齿状齿结构的斜坡面和齿立面相互咬合密贴、置平;其次将第一垫圈2的条状棱梗面,面向被紧固工件3,穿入紧固螺栓4的螺杆,置平;再其次,将螺母1装入专用内六角套筒扳手5头部六方孔中,此时,螺母1的锯齿状齿结构坡形的斜坡面,要靠近专用内六角套筒扳手5的凸台端。再把螺母1旋拧到紧固螺栓4的螺杆上。当螺母1旋转接近第一垫圈2时,要将螺母1和第一垫圈2接触端面的锯齿状齿结构的斜坡面和齿立面相互咬合密贴。再继续旋紧螺母1。此时,只用螺母1的锯齿状齿结构的斜坡面和齿立面,配合带动第一垫圈2的锯齿状齿结构的坡形斜坡面和齿立面,同步旋转直至合理旋紧。
松卸方式为,先将配套专用套筒扳手的内六角套入螺母1上,同时将该套筒扳手的凸台插入第一垫圈2边缘的不等分矩形缺口中。按松卸方向转动该套筒扳手。套筒扳手5带动第一垫圈2旋转;同时,螺母1同步旋转。待相关螺母1完全松缓数转后,在螺母1与第二垫圈2完全脱离接触时,就可按照通常方式,继续松卸螺母1,直至将其完全松卸。

Claims (8)

1.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它包括紧固件和与之配套的套筒扳手;其中,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4)、螺母(1)以及外径尺寸及厚度均相同的2个垫圈;被紧固工件(3)固定在紧固螺栓(4)和螺母(1)之间;在被紧固工件(3)与紧固螺栓(4)相接处和被紧固工件(3)与螺母(1)相接处各自夹装有1个所述垫圈;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垫圈分别为第一垫圈(2)和第二垫圈(2’);其中,第一垫圈(2)夹装在所述被紧固工件(3)与所述螺母(1)之间;第二垫圈(2’)夹装在所述被紧固工件(3)与所述紧固螺栓(4)之间;第一垫圈(2)与所述螺母(1)的接触面以及第二垫圈(2’)与所述紧固螺栓(4)的接触面均设有相互对应、朝向相反、同圆心且等弧分布的多个锯齿状齿结构;所述第一垫圈(2)与被紧固工件(3)的接触面和所述第二垫圈(2’)与被紧固工件(3’)的接触面设有同圆心且等弧分布的多个条状棱梗;所述条状棱梗分布的个数与所述锯齿状齿结构分布的个数相同且位置对应;在所述第一垫圈(2)和所述第二垫圈(2’)周边相对的位置上均开设有数量相同且向外开口的缺口;所述套筒扳手底面的周边设有与所述缺口位置相对且数量相同的凸台;所述第一垫圈(2)和所述第二垫圈(2’)的外径均与所述套筒扳手外圆的直径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齿结构和所述条状棱梗分布的数量为8~24个;其中,锯齿状齿结构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斜坡面与其平面的夹角∠γ为8°~30°,高度H为0.5~5mm;所述锯齿状齿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垫圈(2)和所述第二垫圈(2’)的相对面,其上的直角三角形相对分布且朝向相反;所述条状棱梗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该三角形的顶角为∠β与∠α之和,由顶角垂直向下的三角形高度h为0.2~1.5mm;所述条状棱梗高度h的位置与所述锯齿状齿结构高度H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条状棱梗在所述第一垫圈(2)和所述第二垫圈(2’)上的分布朝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β为45°~59°,∠α为5°~30°;所述锯齿状齿结构和所述条状棱梗各分布为12个。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矩形缺口;该矩形缺口的中心线和与其所在垫圈的圆心重合,矩形缺口的宽度为1~6mm,深度为所在垫圈内径与外径差值的15%~25%,矩形缺口的厚度为其所在垫圈相应处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和与其相邻的两侧缺口之间相距的弧度不等,其弧度相差15°~4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台面形状略小于所述缺口的形状且与其吻合扣接;其中,凸台的台面宽度为0.8~5.8mm,长度为与其对应的所述套筒扳手的壁厚;凸台的高度高于所述缺口厚度0.2~1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2)和所述第二垫圈(2’)的厚度均为1~12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2)和所述第二垫圈(2’)的厚度均由其垫圈本体的厚度、锯齿状齿结构的高度和条状棱梗结构的高度之和构成。
CN201420280501.5U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26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0501.5U CN203926321U (zh)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0501.5U CN203926321U (zh)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26321U true CN203926321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2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050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26321U (zh)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26321U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3925A (zh) * 2015-01-08 2015-04-22 森科五金(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松垫圈的制作方法及防松垫圈
CN105672757A (zh) * 2016-01-21 2016-06-15 苏州润桐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新型防盗围栏
CN105696849A (zh) * 2016-01-21 2016-06-22 苏州润桐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新型金属围栏
CN105805143A (zh) * 2016-04-05 2016-07-27 刘凤翼 一种无纹防松脱自紧螺栓
CN107017361A (zh) * 2017-05-24 2017-08-0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CN107676364A (zh) * 2017-11-08 2018-02-09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固定结构
CN108533601A (zh) * 2018-04-20 2018-09-14 梁智 一种自锁螺栓
CN110155119A (zh) * 2019-06-20 2019-08-23 刘勇 一种转换锁闭设备用紧固部件
JP2019178725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管継手
CN111350742A (zh) * 2020-03-10 2020-06-30 嘉兴萨雷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摩托车用自锁式抗震螺栓
CN112444455A (zh) * 2020-11-10 2021-03-05 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大螺距预埋套管防松型抗拔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2628273A (zh) * 2020-12-04 2021-04-09 江苏远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防松机构
CN114135559A (zh) * 2021-11-03 2022-03-04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螺栓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14183453A (zh) * 2021-12-17 2022-03-15 张家陶 一种互锁式螺栓防松结构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3925A (zh) * 2015-01-08 2015-04-22 森科五金(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松垫圈的制作方法及防松垫圈
CN105672757A (zh) * 2016-01-21 2016-06-15 苏州润桐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新型防盗围栏
CN105696849A (zh) * 2016-01-21 2016-06-22 苏州润桐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新型金属围栏
CN105805143A (zh) * 2016-04-05 2016-07-27 刘凤翼 一种无纹防松脱自紧螺栓
CN107017361A (zh) * 2017-05-24 2017-08-0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CN107676364A (zh) * 2017-11-08 2018-02-09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固定结构
JP2019178725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管継手
JP7029801B2 (ja) 2018-03-30 2022-03-04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管継手
CN108533601A (zh) * 2018-04-20 2018-09-14 梁智 一种自锁螺栓
CN110155119A (zh) * 2019-06-20 2019-08-23 刘勇 一种转换锁闭设备用紧固部件
CN110155119B (zh) * 2019-06-20 2021-06-08 东台飞系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锁闭设备用紧固部件
CN111350742A (zh) * 2020-03-10 2020-06-30 嘉兴萨雷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摩托车用自锁式抗震螺栓
CN112444455A (zh) * 2020-11-10 2021-03-05 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大螺距预埋套管防松型抗拔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2628273A (zh) * 2020-12-04 2021-04-09 江苏远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防松机构
CN114135559A (zh) * 2021-11-03 2022-03-04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螺栓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14135559B (zh) * 2021-11-03 2023-06-16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螺栓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14183453A (zh) * 2021-12-17 2022-03-15 张家陶 一种互锁式螺栓防松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26321U (zh) 一种防松缓防盗拆的紧固装置
JP3200554U (ja) 機械式自動締め付けボルト
CN103452995B (zh) 一种螺母及其安装方法
CN105114436A (zh) 互锁防松螺母组件
CN201526667U (zh) 快开法兰紧固结构
CN205423079U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6495871U (zh) 紧固件
CN210949486U (zh) 一种防脱落锁紧螺栓
CN206190709U (zh) 紧固件
KR20150132938A (ko) 풀림방지 볼트 및 너트
CN205937419U (zh) 一种防盗的螺栓组件
CN204267473U (zh) 一种水泥螺栓
CN108361267A (zh) 一种自带夹紧头防松螺母
CN204828492U (zh) 一种喂料机的陡角带旁链链节单元
CN203051366U (zh) 一种紧固螺钉
CN202833555U (zh) 水泥螺栓总成
CN108443288A (zh) 紧固件
CN209324841U (zh) 一种偏轴式开槽法兰螺母
CN206874622U (zh) 一种新型红冲螺栓六角头
CN202768592U (zh) 新型螺栓
CN206855352U (zh) 一种防止发动机固定螺栓跟转的悬空装置
CN205592270U (zh) 一种垫圈
CN205677959U (zh) 一种防盗紧固件及专用套筒
CN208982435U (zh) 防盗螺丝及其配套扳手
CN110319104A (zh) 一种金属锁紧防滑防松动螺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