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21669U -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21669U
CN203921669U CN201420339167.6U CN201420339167U CN203921669U CN 203921669 U CN203921669 U CN 203921669U CN 201420339167 U CN201420339167 U CN 201420339167U CN 203921669 U CN203921669 U CN 203921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ransfer pipe
heat
steam generator
packing ch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91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志刚
苏诚
闫生志
曹萍
王红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uli Hi Tech Met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uli Hi Tech Met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uli Hi Tech Met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uli Hi Tech Met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391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21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21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216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包括长方体的箱体及设在所述箱体上的多对侧向支撑立椽,所述箱体中设有端部缓冲泡沫块及端部支撑板,每对所述侧向支撑立椽之间设有横向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固定U形传热管直管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端部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固定U形传热管U形端的第二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其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U形传热管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在运输和贮存期间因为发生震动、移动或相互碰撞而造成的损伤。

Description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
背景技术
上世纪70 年代以前,国际上一直普遍采用18-8型不锈钢Inconel600合金(以下简称“600合金”)作为核电站压水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主要材料。但1970 年开始发生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损坏成了压水堆的致命缺陷。经系统研究发现:应力腐蚀开裂(SCC)是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损坏的最重要原因。Inconel600合金在含Cl-的H3BO4溶液中800小时即发生严重的应力腐蚀开裂,而不锈钢抗应力腐蚀性能比Inconel600合金更差,经人们大量对比分析研究发现, Incoloy800合金(以下简称“800合金”)和Inconel 690 合金(以下简称“690合金”)相对600合金,前者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可以取代600 合金作为核电站压水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理想材料,而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690合金作为传热管的,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 103146959 A、公开日为2013.06.12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用U形无缝镍铬铁合金传热管。
U形传热管在运输的时候,需要放置在包装箱中进行,现在普通的不锈钢U形管成品包装时通常采用木箱包装,U形管之间用木质隔条相互隔离,或采用木质夹板和斜木条防止U形管在箱内纵向和垂直方向的震动,但是,这样的包装方式确不适用于合金U形传热管,这样的包装在运输过程中,会对很近U形管产生冲击、振动及碰撞,从而对合金U形管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其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防止在运输和贮存期间因为发生震动、移动或相互碰撞而造成的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方法,
①将透明塑料薄膜铺设在包装箱的箱底;
②在包装箱内将U形传热管逐支、逐层放置于支撑固定板上,支撑固定板包括和U形传热管的U形端配合的端部支撑板及和所述U形传热管的直管部配合的多个横向支撑板;
③在包装箱内放置和U形传热管两个直管端相接触的端部缓冲泡沫块;
④放入干燥剂,然后利用铺设在箱底的透明塑料薄膜将U形传热管、端部环槽泡沫块及支撑固定板包裹起来,形成密封空间,并留有开口;
⑤通过开口对密封空间进行抽真空,然后充入氮气,对开口热塑密封。
本包装方法,将U形传热管利用端部支撑板和横向支撑板隔离开来,在端部用端部缓冲泡沫块和U形传热管的直管端接触,对U形传热管进行固定和隔离,并产生缓冲,防止在运输和贮存期间因为发生震动、移动或相互碰撞而造成的损伤,并在装完之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并进行抽真空,再充入氮气,然后封口,氮气的存在,使得U形换热管在运输过程中,和惰性气体接触,不会发生氧化等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塑料薄膜为内部充有氮气的双层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剂为硅胶干燥剂,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1Kg。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包括长方体的箱体及设在所述箱体上的多对侧向支撑立椽,所述箱体中设有端部缓冲泡沫块及端部支撑板,每对所述侧向支撑立椽之间设有横向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固定U形传热管直管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端部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固定U形传热管U形端的第二固定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下端铰接在所述横向支撑板上的一对圆弧板、对所述圆弧板产生向外拉力的拉簧及固定在所述圆弧板下端向内同时向上延伸的承接板,所述圆弧板和U形传热管接触的内表面设有聚氨酯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板上的两个侧向板,所述侧向板和所述圆弧板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侧向板上设有位于所述拉簧上方的楔紧机构,所述楔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侧向板上的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缸体、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缸体中对所述活塞杆产生弹性支撑力的压缩弹簧以及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端部并伸入所述间隙中的锥形体。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体顶端设滚轮,所述滚轮外圆周面设有弹性球。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板下表面和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板的两个侧向板配合的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存放空间,所述存放空间内设有下圆弧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上圆弧口、下圆弧口、位于所述上圆弧口两侧的上定限位安装槽以及位于所述下圆弧口两侧的下定限位安装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还包括两个导向槽、和两个导向槽连通的圆弧槽、插接在所述两个导向槽中并和所述下定限位安装板固定连接的两个导向板、两个设置在所述圆弧槽中且一端和所述导向板接触的弹性体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弹性体之间的多个钢珠。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方法和包装箱,其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U形传热管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在运输和贮存期间因为发生震动、移动或相互碰撞而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楔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附图1、2、3、4,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方法,
①将透明塑料薄膜铺设在包装箱的箱底,包装箱为长方体,透明的塑料薄膜厚度在0.1-0.15μm,一般采用双层塑料薄,双层塑料薄膜之间充有氮气,铺设在箱底的塑料薄膜用来在摆放完U形换热管之后,进行密封包装,U形换热管包括U形端和两根直管;
②在包装箱内将U形传热管逐支、逐层放置于支撑固定板上,支撑固定板包括和U形传热管的U形端配合的端部支撑板及和所述U形传热管的直管部配合的多个横向支撑板,每一层支撑固定板上放置一层U形传热管,每层中的U形传热管可以采用同一规格的,也可以采用不同规格的,比如两个U形传热管的直管间距离逐渐变小的方式,端部支撑板和横向支撑板将U形传热管横向及纵向都隔离开来,最上层的U形传热管上面再放置一层横向支撑板;
③在包装箱内放置和U形传热管两个直管端相接触的端部缓冲泡沫块,端部缓冲泡沫块的存在,能够对U形传热管的两个直管的端部进行限制,起到缓冲的作用;
④放入干燥剂,然后利用铺设在箱底的透明塑料薄膜将U形传热管、端部环槽泡沫块及支撑固定板包裹起来,形成密封空间,并留有开口;
⑤通过开口对密封空间进行抽真空,真空度为根据GB3163-82限定的低真空,然后充入氮气,使得密封空间内部压力为0.05-0.1bar,最后对开口热塑密封,所述干燥剂为硅胶干燥剂,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1Kg。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包括长方体的箱体1及设在所述箱体1上的多对侧向支撑立椽2,所述箱体1中设有端部缓冲泡沫块3及端部支撑板4,每对所述侧向支撑立椽2之间设有横向支撑板5,所述横向支撑板5上设有用于固定U形传热管直管的第一固定装置6,所述端部支撑板4上设有用于固定U形传热管U形端的第二固定装置7,支撑立椽2设有T形开口,而横向支撑板5设有T形插头,T形插头能够从上面插入T形开口中,使得横向支撑板和支撑立椽2连接;端部缓冲泡沫块3设置在包装箱的箱体内,对U形换热管的两个直管端部进行限制,起到缓冲的作用,其设有一对倾斜侧面,用来和直管端部接触,一对侧面之间形成尖端部。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包括下端铰接在所述横向支撑板5上的一对圆弧板601、对所述圆弧板601产生向外拉力的拉簧602及固定在所述圆弧板601下端向内同时向上延伸的承接板603,承接板603为长方体。圆弧板601下端通过铰轴铰接在横向支撑板上,当U形传热管放置在圆弧板上的时候,承接板603首先受到压力,然后使得圆弧板下端受到压力,使得圆弧板绕着铰轴发生转动,上端向内转动,对U形传热管进行夹紧;这样的夹紧,是完全依靠U形传热管本身重力实现的,不借助外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夹紧效果好,U形传热管越重,则夹紧力相对越大,反之则越小,为了避免对U形传热管造成损伤,所述圆弧板601和U形传热管接触的内表面设有聚氨酯层,厚度在1-2mm,同时,为了保证夹紧效果,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板5上的两个侧向板605,所述侧向板605和所述圆弧板601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606,所述侧向板605上设有位于所述拉簧602上方的楔紧机构,所述楔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侧向板605上的固定板607、固定在所述固定板607上的缸体608、设置在所述缸体608内的活塞杆609、设置在所述缸体608中对所述活塞杆609产生弹性支撑力的压缩弹簧610以及固定在所述活塞杆609端部并伸入所述间隙606中的锥形体611,当圆弧板发生转动的时候,间隙的大小发生变化,活塞杆609在压缩弹簧弹簧力的作用下,带动锥形体向上运动,对圆弧板的外表面进行支撑,防止圆弧板发生后退的现象,避免影响夹紧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体611顶端设滚轮612,所述滚轮612外圆周面设有弹性球613;另外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板5下表面和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板5的两个侧向板605配合的两个限位板614,限位板和侧向板605位置相应,限位板和侧向板为弹性板,两个所述限位板614之间形成存放空间,所述存放空间内设有下圆弧板604,在使用的时候,上下方向的横向支撑板中,限位板和侧向板605之间有微小过余量,过余量为0.1-0.2mm,在使用的时候,限位板和侧向板605接触,对U形传热管进行保护。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7包括设置在端部支撑板上的上圆弧口701、下圆弧口702、位于所述上圆弧口701两侧的上定限位安装槽703以及位于所述下圆弧口702两侧的下定限位安装板704,在使用的时候,下定限位安装板704和上定限位安装槽703配合,首先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得上下两层的端部支撑板定位,便于对U形传热管夹紧,同时,还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当压力过大的时候,对U形传热管保护,防止被压变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装置7还包括两个导向槽705、和两个导向槽705连通的圆弧槽706、插接在所述两个导向槽705中并和所述下定限位安装板704固定连接的两个导向板707、两个设置在所述圆弧槽706中且一端和所述导向板707接触的弹性体708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弹性体708之间的多个钢珠709,导向板为T字形,弹性体一般采用弹簧,或者,采用弹性橡胶,弹性体一端和导向板707接触并固定,这样的设置,使得导向板能够在导向槽中滑动,下定限位安装板704和上定限位安装槽703之间的接触是弹性的,并且,当一个下定限位安装板704受力比较大的时候,其会通过钢珠709的滑动,将力传递给另外一个弹性体708,并作用在另外一个下定限位安装板704上,使得两个限位板上的力是大致相当的。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包括长方体的箱体(1)及设在所述箱体(1)上的多对侧向支撑立椽(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设有端部缓冲泡沫块(3)及端部支撑板(4),每对所述侧向支撑立椽(2)之间设有横向支撑板(5),所述横向支撑板(5)上设有用于固定U形传热管直管的第一固定装置(6),所述端部支撑板(4)上设有用于固定U形传热管U形端的第二固定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包括下端铰接在所述横向支撑板(5)上的一对圆弧板(601)、对所述圆弧板(601)产生向外拉力的拉簧(602)及固定在所述圆弧板(601)下端向内同时向上延伸的承接板(603),所述圆弧板(601)和U形传热管接触的内表面设有聚氨酯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板(5)上的两个侧向板(605),所述侧向板(605)和所述圆弧板(601)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606),所述侧向板(605)上设有位于所述拉簧(602)上方的楔紧机构,所述楔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侧向板(605)上的固定板(607)、固定在所述固定板(607)上的缸体(608)、设置在所述缸体(608)内的活塞杆(609)、设置在所述缸体(608)中对所述活塞杆(609)产生弹性支撑力的压缩弹簧(610)以及固定在所述活塞杆(609)端部并伸入所述间隙(606)中的锥形体(6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体(611)顶端设滚轮(612),所述滚轮(612)外圆周面设有弹性球(6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板(5)下表面和相邻所述横向支撑板(5)的两个侧向板(605)配合的两个限位板(614),两个所述限位板(614)之间形成存放空间,所述存放空间内设有下圆弧板(60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7)包括上圆弧口(701)、下圆弧口(702)、位于所述上圆弧口(701)两侧的上定限位安装槽(703)以及位于所述下圆弧口(702)两侧的下定限位安装板(7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7)还包括两个导向槽(705)、和两个导向槽(705)连通的圆弧槽(706)、插接在所述两个导向槽(705)中并和所述下定限位安装板(704)固定连接的两个导向板(707)、两个设置在所述圆弧槽(706)中且一端和所述导向板(707)接触的弹性体(708)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弹性体(708)之间的多个钢珠(709)。
CN201420339167.6U 2014-06-24 2014-06-24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21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9167.6U CN203921669U (zh) 2014-06-24 2014-06-24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9167.6U CN203921669U (zh) 2014-06-24 2014-06-24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21669U true CN203921669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17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916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21669U (zh) 2014-06-24 2014-06-24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216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477A (zh) * 2014-06-24 2014-10-01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方法和包装箱
CN106564044A (zh) * 2016-11-14 2017-04-19 无锡市乾泰金属构件厂 一种防滑落的铜塑复合带存放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477A (zh) * 2014-06-24 2014-10-01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方法和包装箱
CN104071477B (zh) * 2014-06-24 2016-08-17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方法和包装箱
CN106564044A (zh) * 2016-11-14 2017-04-19 无锡市乾泰金属构件厂 一种防滑落的铜塑复合带存放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21669U (zh)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箱
WO2015001209A3 (fr) Station et procédé de remplissage de réservoirs de gaz
CN204062463U (zh) Lng船用运输罐
CN206604345U (zh) 一种六氟化硫预处理装置
CN104071477A (zh)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传热管的包装方法和包装箱
CN209130320U (zh) 一种抗高压天然气运输管道
CN219346215U (zh) 一种基于lng加注防脱落的装置
CN203147155U (zh) 一种注密封脂对夹式抢修夹具
CN203921670U (zh) 用于核电蒸汽发生器u形管包装的泡沫支撑条
CN212978114U (zh) 一种啤酒生产用压盖定位装置
CN202379060U (zh) 洋流监测系统搭载平台
CN209428098U (zh) 一种防锈油灌装装置
CN203051826U (zh) 一种硬密封保温球阀
CN104071476B (zh) 用于核电蒸汽发生器u形管包装的泡沫支撑条
CN204437681U (zh) 一种气瓶抽真空密封装置
CN207298368U (zh) 一种简易撬装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注装置
CN203383344U (zh) 一种冷库的包柱连接结构
CN205738880U (zh) 一种运油车密封罐
CN204368797U (zh) 基于亲磁罐体泄漏的强磁定位快速封堵及泄压导流装置
CN210266712U (zh) 一种用于低温储罐内外筒装配的轮式小车
CN204585989U (zh) 基于钢夹层板的fpso舷侧防撞结构
CN207585723U (zh) 一种耐温高精度侧装磁性液位计
CN218878261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石油化工用储油罐
CN208690894U (zh) 一种建筑电缆电线铺设用夹持架
CN202593905U (zh) 一种抽真空及热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