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14520U -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14520U
CN203914520U CN201420251174.0U CN201420251174U CN203914520U CN 203914520 U CN203914520 U CN 203914520U CN 201420251174 U CN201420251174 U CN 201420251174U CN 203914520 U CN203914520 U CN 203914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inner chamber
cylinder
shell
tubular i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511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Joyte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Joyt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Joyt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Joyt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511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14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14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145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包括物料蒸煮器、蒸汽发生器、水箱、阀门、水管和物料供应装置;物料供应装置包括物料储存室、供料控制机构和料管,各个物料供应装置的物料储存室分别通过料管与进料口连接,供料控制机构设置在物料储存室与进料口之间的料管上;水箱、蒸汽发生器、物料蒸煮器下部依次通过水管连接,物料蒸煮器上部与水箱上部通过水管连接,阀门设置在水箱与蒸汽发生器之间的水管上。直接采用高温蒸汽对物料进行蒸煮,蒸汽利用率高,更加节能;高温蒸汽自下端输入,起到搅拌作用,使物料受热更加均匀;加快了热传递,缩短了蒸煮时间,适用于快餐行业;将蒸汽收集于水箱中再利用,避免直接排放而造成空气污染,更环保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蒸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蒸汽煮熟装置,一般是采用高温蒸汽作为能源,对容器等煮食器具的外壁进行加热,热量传递给煮食器具中的物料,使煮食器具中的物料受热煮熟。例如,煮食器具包括内腔体和外腔体,内腔体处于外腔体中,外腔体与内腔体之间构成中空夹层,外腔体上设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自蒸汽入口向中空夹层中通入高温蒸汽,对内腔体进行加热,从而加热内腔体中的物料,加热后的蒸汽由蒸汽出口排出。
上述采用高温蒸汽作为能源对物料进行间接加热的方式,由于蒸汽的利用率不高,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而且由于热传递较慢,蒸煮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快餐行业(例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速操作的需要。
另外,上述蒸汽使用后往往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不够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这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缩短蒸煮时间,适用于快餐行业,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更加节能,而且结构简洁、操作方便、环保卫生。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物料蒸煮器、蒸汽发生器、水箱、阀门、水管和至少一个物料供应装置;物料蒸煮器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物料蒸煮器的底部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有开关装置;物料供应装置包括物料储存室、供料控制机构和料管,各个物料供应装置的物料储存室分别通过料管与进料口连接,供料控制机构设置在物料储存室与进料口之间的料管上;水箱、蒸汽发生器、物料蒸煮器下部依次通过水管连接,物料蒸煮器上部与水箱上部通过水管连接,阀门设置在水箱与蒸汽发生器之间的水管上。
上述供料控制机构可以是简单的阀门,也可以是螺杆送料装置。
上述开关装置用于控制进料口、出料口的开启或闭合,可以是普通的阀门,也可以采用电磁、气动、电机等驱动板件封堵或离开进料口、出料口。
通过开关装置使进料口开启,出料口闭合,接着通过供料控制机构控制物料储存室中的物料经进料口进入到物料蒸煮器的内腔中;通过开关装置使进料口、出料口均闭合,启动蒸汽发生器,自蒸汽入口向物料蒸煮器的内腔中通入高温、洁净的蒸汽,对物料蒸煮器的内腔中的物料进行蒸煮,而蒸煮后的蒸汽则从蒸汽出口排出;当物料蒸煮完成后,通过开关装置使进料口闭合,出料口开启,已煮熟的物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出料口送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直接采用高温蒸汽在密闭的物料蒸煮器的内腔中对物料进行蒸煮,蒸汽利用率高,更加节能;高温蒸汽自下端输入,自上端排出,符合蒸汽的流动规律,高温蒸汽在流动的全过程均对物料进行蒸煮,进一步提高高温蒸汽的利用率,更加节能;高温蒸汽自下端输入,自上端排出,使物料发生翻滚,起到搅拌作用,使物料受热更加均匀;由于直接采用高温蒸汽在密闭的物料蒸煮器的内腔中对物料进行蒸煮,加快了热传递,缩短了蒸煮时间,适用于快餐行业;蒸煮后的蒸汽虽然温度降低,但仍具有较高的温度,更容易重新转换为高温蒸汽,进一步节约能源,而且将蒸汽收集于水箱中再利用,避免直接排放而造成空气污染,更加环保卫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物料蒸煮器包括圆筒状外壳、筒状内腔、固定轴、旋转机构和两个橡胶密封圈;固定轴沿水平方向设置;筒状内腔固定安装在固定轴上,筒状内腔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圆筒状外壳套接在筒状内腔的外面,圆筒状外壳的轴线沿水平方向,筒状内腔的长度与圆筒状外壳的内径相应,筒状内腔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与圆筒状外壳的圆柱面内壁相匹配并紧密接触配合,两个橡胶密封圈分别安装在筒状内腔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处;圆筒状外壳的侧壁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筒状内腔的上端口和下端口相应;筒状内腔的侧壁上端设有蒸汽出口,筒状内腔的侧壁下端设有蒸汽入口;旋转机构安装在固定轴上,旋转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圆筒状外壳的一端连接;筒状内腔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分别构成物料蒸煮器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旋转机构、圆筒状外壳、圆筒状外壳上的通孔,构成了进料口、出料口的开关装置。
上述筒状内腔的横截面可以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并不限于一种形状。
通过旋转机构使圆筒状外壳绕筒状内腔转动,当圆筒状外壳上的通孔与筒状内腔的上端口相对时,通孔与上端口连通,此时,上端口(进料口)处于开启状态,而下端口由于被圆筒状外壳的侧壁封堵而使下端口(出料口)处于闭合状态,待蒸煮物料从外部物料供应装置经过通孔、上端口(进料口)进入到筒状内腔中;物料添加完毕后,再通过旋转机构转动圆筒状外壳,使通孔处于上端口(进料口)与下端口(出料口)之间,即是通孔与上端口(进料口)、下端口(出料口)均不相对,此时,上端口(进料口)、下端口(出料口)均被圆筒状外壳的侧壁封堵而使上端口(进料口)、下端口(出料口)处于闭合状态,筒状内腔被圆筒状外壳的侧壁完全封闭而形成密闭的蒸煮腔体,自蒸汽入口通入高温、洁净的蒸汽,对筒状内腔中的物料进行蒸煮,而蒸煮后的蒸汽则从蒸汽出口排出;当物料蒸煮完成后,再通过旋转机构转动圆筒状外壳,使通孔与下端口(出料口)相对,上端口(进料口)因仍被圆筒状外壳的侧壁封堵而处于闭合状态,而下端口(出料口)与通孔连通而处于开启状态,已煮熟的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下端口(出料口)送出。直接采用高温蒸汽在密闭的筒状内腔中对物料进行蒸煮,蒸汽利用率高,更加节能;高温蒸汽自下端输入,自上端排出,符合蒸汽的流动规律,高温蒸汽在流动的全过程均对物料进行蒸煮,进一步提高高温蒸汽的利用率,更加节能;高温蒸汽自下端输入,自上端排出,使物料发生翻滚,起到搅拌作用,使物料受热更加均匀;由于直接采用高温蒸汽在密闭的筒状内腔中对物料进行蒸煮,加快了热传递,缩短了蒸煮时间,适用于快餐行业;旋转机构、圆筒状外壳、圆筒状外壳上的通孔,构成了上端口(进料口)、下端口(出料口)的开关装置,通过旋转机构实现上端口(进料口)、下端口(出料口)的开启和闭合,不仅结构简洁、操作方便,而且由于不存在阀芯、阀座等结构,避免了物料的残留,更加环保卫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圆筒状外壳的一端还设有限位底板,限位底板上设有供所述固定轴伸出的轴孔。通过在圆筒状外壳的一端设置限位底板,对圆筒状外壳进行限位,防止圆筒状外壳偏离位置,使圆筒状外壳上的通孔总能准确与上端口(进料口)、下端口(出料口)相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齿圈、齿轮和驱动装置,齿圈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外壳的一端,齿轮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齿轮与齿圈内啮合,驱动装置与齿轮传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齿轮绕固定轴转动,齿轮通过相啮合的齿圈带动圆筒状外壳转动。通过设置内啮合的齿轮、齿圈来驱动圆筒状外壳转动,充分考虑了圆筒状外壳的结构特点,使得圆筒状外壳的转动更加平稳,更容易控制,而且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整体更简洁。驱动装置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电动的方式。手动方式的驱动装置一般包括一摇杆,摇杆的一端与齿轮的侧面连接。电动方式的驱动装置一般包括电机和传动齿轮组,电机转动,通过传动齿轮组带动齿轮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齿圈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外壳具有限位底板的一端;所述齿圈通过螺钉锁紧在限位底板上。将齿圈通过螺钉安装到限位底板上,结构合理,安装方便,而且齿圈起到加强圆筒状外壳的作用,使圆筒状外壳更加结实,经久耐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筒状内腔的侧壁上还设有辅料添加口。一些调味品(辅料)往往不能够与物料同时进行蒸煮,这样会造成口感较差,因此,通过在筒状内腔的侧壁上设置辅料添加口,当筒状内腔中的物料即将煮熟或完全煮熟时,才通过辅料添加口加入调味品,以获得较佳的口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筒状内腔的侧壁中部设有蒸汽输入接口和蒸汽输出接口,筒状内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两端与蒸汽入口、蒸汽输入接口连接;第二通道的两端与蒸汽出口、蒸汽输出接口连接。将蒸汽的输入、输出集中到筒状内腔的中部,管道可以并在一起,避免圆筒状外壳与筒状内腔之按键的管道过于复杂而造成圆筒状外壳转动的障碍,而且整体更加简洁、美观,便于清洁。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底板上设有多个小孔。在限位底板上设置多个小孔,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物料蒸煮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另一方向视图;
图4是图2沿A-A的剖面图;
图5筒状内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这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包括物料蒸煮器1、蒸汽发生器2、水箱3、阀门4、水管5和三个物料供应装置6;物料蒸煮器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7,物料蒸煮器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8,进料口7和出料口8处均设有开关装置9;物料供应装置6包括物料储存室601、供料控制机构602和料管603,各个物料供应装置6的物料储存室601分别通过料管603与进料口7连接,供料控制机构602设置在物料储存室601与进料口7之间的料管603上;水箱3、蒸汽发生器2、物料蒸煮器1下部依次通过水管5连接,物料蒸煮器1上部与水箱3上部通过水管5连接,阀门4设置在水箱3与蒸汽发生器2之间的水管5上。
上述供料控制机构602可以是简单的阀门,也可以是螺杆送料装置。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物料蒸煮器1,包括圆筒状外壳101、筒状内腔102、固定轴103、旋转机构104和两个橡胶密封圈105;固定轴103沿水平方向设置;筒状内腔102固定安装在固定轴103上,筒状内腔102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圆筒状外壳套101接在筒状内腔102的外面,圆筒状外壳101的轴线沿水平方向,筒状内腔102的长度与圆筒状外壳101的内径相应,筒状内腔102的上端面1021和下端面1022均与圆筒状外壳101的圆柱面内壁10101相匹配并紧密接触配合,两个橡胶密封圈105分别安装在筒状内腔102的上端口1023和下端口1024处;圆筒状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通孔10102,通孔102的位置与筒状内腔2的上端口1023和下端口1024相应;筒状内腔102的侧壁下端设有蒸汽入口106,筒状内腔102的侧壁上端设有蒸汽出口107;旋转机构104安装在固定轴103上,旋转机构104的动力输出端与圆筒状外壳101的一端连接;圆筒状外壳101的一端还设有限位底板108,限位底板108上设有供固定轴103伸出的轴孔109,限位底板108上还设有多个小孔1010;筒状内腔102的侧壁上还设有辅料添加口1011;筒状内腔102的侧壁中部设有蒸汽输入接口1012和蒸汽输出接口1013,筒状内腔10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道1014和第二通道1015;第一通道1014的两端与蒸汽入口106、蒸汽输入接口1012连接;第二通道1015的两端与蒸汽出口107、蒸汽输出接口1013连接;上述筒状内腔102的上端口1023和下端口1024分别构成物料蒸煮器1的进料口7和出料口8。旋转机构104、圆筒状外壳101、圆筒状外壳101上的通孔10102,构成了进料口7、出料口8的开关装置9。上述蒸汽输入接口1012通过水管5与蒸汽发生器2连接;上述蒸汽输出接口1013通过水管5与水箱3连接。
上述筒状内腔102的横截面可以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并不限于一种形状。
如图3所示,旋转机构104包括齿圈1041、齿轮1042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在图2中未画出),齿圈1041安装在圆筒状外壳101具有限位底板108的一端,齿圈1041通过螺钉1016锁紧在限位底板108上,齿轮1042安装在固定轴103上,齿轮1042与齿圈1041内啮合,驱动装置与齿轮1042传动连接。驱动装置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电动的方式。手动方式的驱动装置一般包括一摇杆,摇杆的一端与齿轮的侧面连接。电动方式的驱动装置一般包括电机和传动齿轮组,电机转动,通过传动齿轮组带动齿轮转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详述:
通过旋转机构104(齿圈1041、齿轮1042和驱动装置)使圆筒状外壳101绕筒状内腔102转动,当圆筒状外壳101上的通孔10102与筒状内腔102的上端口1023相对时,通孔10102与上端口1023连通,此时,上端口1023(进料口7)处于开启状态,而下端口1024由于被圆筒状外壳1的圆柱面内壁10101封堵而使下端口1024(出料口8)处于闭合状态,待蒸煮物料从物料供应装置6经过通孔10102、上端口1023(进料口7)进入到筒状内腔102中;物料添加完毕后,再通过旋转机构104(齿圈1041、齿轮1042和驱动装置)转动圆筒状外壳101,使通孔10102处于上端口1023(进料口)与下端口1024(出料口8)之间,即是通孔10102与上端口1023(进料口7)、下端口1024(出料口)均不相对,此时,上端口1023(进料口7)、下端口1024(出料口8)均被圆筒状外壳101的圆柱面内壁10101封堵而使上端口1023(进料口7)、下端口1024(出料口8)均处于闭合状态,筒状内腔102被圆筒状外壳101的圆柱面内壁10101完全封闭而形成密闭的蒸煮腔体,自蒸汽入口106通入高温、洁净的蒸汽,对筒状内腔102中的物料进行蒸煮,而蒸煮后的蒸汽则从蒸汽出口107排出;当物料蒸煮完成后,再通过旋转机构104(齿圈1041、齿轮1042和驱动装置)转动圆筒状外壳101,使通孔10102与下端口1024(出料口8)相对,上端口1023(进料口7)因仍被圆筒状外壳101的圆柱面内壁10101封堵而处于闭合状态,而下端口1024(出料口8)与通孔10102连通而处于开启状态,已煮熟的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下端口1024(出料口8)送出。旋转机构104、圆筒状外壳101、圆筒状外壳101上的通孔10102,构成了上端口1023(进料口7)、下端口1024(出料口8)的开关装置9,通过旋转机构104实现上端口1023(进料口7)、下端口1024(出料口8)的开启和闭合。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开关装置9可以是普通的阀门,也可以采用电磁、气动、电机等驱动板件封堵或离开进料口、出料口。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物料蒸煮器、蒸汽发生器、水箱、阀门、水管和至少一个物料供应装置;物料蒸煮器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物料蒸煮器的底部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有开关装置;物料供应装置包括物料储存室、供料控制机构和料管,各个物料供应装置的物料储存室分别通过料管与进料口连接,供料控制机构设置在物料储存室与进料口之间的料管上;水箱、蒸汽发生器、物料蒸煮器下部依次通过水管连接,物料蒸煮器上部与水箱上部通过水管连接,阀门设置在水箱与蒸汽发生器之间的水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圆筒状外壳、筒状内腔、固定轴、旋转机构和两个橡胶密封圈;固定轴沿水平方向设置;筒状内腔固定安装在固定轴上,筒状内腔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圆筒状外壳套接在筒状内腔的外面,圆筒状外壳的轴线沿水平方向,筒状内腔的长度与圆筒状外壳的内径相应,筒状内腔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与圆筒状外壳的圆柱面内壁相匹配并紧密接触配合,两个橡胶密封圈分别安装在筒状内腔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处;圆筒状外壳的侧壁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筒状内腔的上端口和下端口相应;筒状内腔的侧壁上端设有蒸汽出口,筒状内腔的侧壁下端设有蒸汽入口;旋转机构安装在固定轴上,旋转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圆筒状外壳的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圆筒状外壳的一端还设有限位底板,限位底板上设有供所述固定轴伸出的轴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齿圈、齿轮和驱动装置,齿圈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外壳的一端,齿轮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齿轮与齿圈内啮合,驱动装置与齿轮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齿圈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外壳具有限位底板的一端;所述齿圈通过螺钉锁紧在限位底板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筒状内腔的侧壁上还设有辅料添加口。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筒状内腔的侧壁中部设有蒸汽输入接口和蒸汽输出接口,筒状内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两端与蒸汽入口、蒸汽输入接口连接;第二通道的两端与蒸汽出口、蒸汽输出接口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底板上设有多个小孔。
CN201420251174.0U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14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51174.0U CN203914520U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51174.0U CN203914520U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14520U true CN203914520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10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51174.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14520U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145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6650A (zh) * 2014-05-16 2014-08-13 汕头市自在天茶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CN108567342A (zh) * 2018-04-24 2018-09-25 佛山市甄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理的食材预处理机
CN110006240A (zh) * 2019-05-10 2019-07-12 黎柴佐 一种多级粉体干燥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6650A (zh) * 2014-05-16 2014-08-13 汕头市自在天茶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CN103976650B (zh) * 2014-05-16 2016-09-28 汕头市自在天茶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CN108567342A (zh) * 2018-04-24 2018-09-25 佛山市甄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理的食材预处理机
CN110006240A (zh) * 2019-05-10 2019-07-12 黎柴佐 一种多级粉体干燥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4520U (zh)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CN105455623A (zh) 水槽蒸箱一体机
CN203524483U (zh) 一种饮水机
CN203885311U (zh) 一种豆浆机
CN103815770A (zh) 全自动电饭锅
JP2019187408A (ja) スピリツを発酵させる装置
CN203914519U (zh) 一种物料蒸煮器
CN205214965U (zh) 一种压力锅
CN103976650A (zh) 一种全自动蒸汽煮食装置
CN107744994A (zh) 一种热水器内壁清洗装置
CN203493422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豆浆机
CN206792253U (zh) 一种自动蒸汽加热机
CN205306740U (zh) 水槽蒸箱一体机
CN201996282U (zh) 一种多功能煮食器
CN206761524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04083076A (zh) 蒸汽式馒头机和馒头制作方法
CN204769661U (zh) 一种新型冰箱清洗机
CN209525182U (zh) 一种连续式电动三轴仪注排水装置
KR101264390B1 (ko) 자동 취사장치
CN208725675U (zh) 一种茶杯自动清洗消毒机
CN204579764U (zh) 一种家用智能馒头机
CN205860464U (zh) 热水器
CN204580883U (zh) 家用全自动馒头机
CN112387230A (zh) 一种便于控制出料的反应釜
CN206285276U (zh) 储水式蒸汽消毒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2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