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3499U - 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3499U
CN203903499U CN201420031507.9U CN201420031507U CN203903499U CN 203903499 U CN203903499 U CN 203903499U CN 201420031507 U CN201420031507 U CN 201420031507U CN 203903499 U CN203903499 U CN 203903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sh
sealing
dust exhaustor
convey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315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书成
赵家亮
李金峰
庞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Longcheng Coal Effici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Longcheng Coal Effici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Longcheng Coal Effici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Longcheng Coal Effici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315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3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3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34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包括呈圆环状的输灰管道,所述输灰管道上布置若干个除尘器单元,每个除尘器单元下方的卸灰出口连通所述输灰管道,所述输灰管道侧面设置环状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磁性滑块,所述磁性滑块同步带动所述动输灰管道内异磁性的刮灰装置,所述输灰管道上设置有上扬的排灰口及具有一定倾角或弧度的出灰管。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除尘器单元形成的除尘器组公用一个输灰管道,通过磁性滑块带动所述刮灰装置运动实现间歇工作排灰,并在所述排灰口位置及所述出灰管内始终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灰密实状态的灰柱,有效防止形成低温气流,保证灰密封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巧妙,能够安全、方便地卸灰,应用价值高。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石油、冶金等行业经常产生高温含尘气体,除尘器是一种最重要的除尘工艺设备。应用在特殊烟气工况( 如含煤气等) 中的除尘器由于需要保持高温条件对气密性要求非常高,其中卸灰部位是气密性需要保证的重点之一。当前采用的卸灰方式为手动插板阀和电动锁气器,在处理特殊烟气工况的时候,该除尘器的卸灰方式为手动插板阀和电动锁气器,这一组合的卸灰方式对除尘器是一个主要漏风点,除尘器整体气密性得不到保证,设备运行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现在煤化气高效处理的设备中,随着工艺需要和技术更新对设备保温和密封要求更加严格,由于煤化气中焦油成分,遇冷会凝结,在现有的干法高温除尘工艺中经常会选用旋风除尘器、滤芯管式除尘器、电除尘器或布袋式除尘器中的一种或几种配合使用,但是煤化气中焦油成分在除尘卸灰时候一旦进入除尘器本体内就会造成滤芯封堵(煤焦油堵塞滤芯孔道,且难以清除)、电极凝结或除尘器内壁灰尘聚集难除的现象,因此对于卸灰时候防低温气体进入的问题成了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而每套除尘器均配备独立的卸灰设备成本也比较高。CN 202414801 U公开了一种除尘器用卸灰装置,包括灰斗、与灰斗相连的手动插板阀、中间仓、不同步动作的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所述第一气动阀与中间仓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气动阀与中间仓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气动阀还与手动插板阀相连。上述除尘器用卸灰装置设置两个不同步动作的气动阀和一个中间仓,使得灰先通过第一气动阀进入中间仓,再关闭第一气动阀后打开第二气动阀,将灰排出,保障了在卸灰过程中除尘器不会产生漏风的情况,原理设计上可行,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如下缺陷:1)正常运行会产生大量的沉积灰尘,卸灰的中间仓内卸下的灰尘块大量积累需要转移,而自重卸灰速度慢,排除不彻底;2)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阀门关闭效果不佳,往往存在关不严的情形,有效实施困难;因此,亟需在除尘器卸灰防低温气体进入方面做出进一步改进和创新,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密封效果好、清灰方便的高温除尘器用防止低温气体进入的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密封措施,提高除尘器安全性能和生产效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包括呈圆环状的输灰管道,所述输灰管道上布置若干个除尘器单元,每个除尘器单元下方的卸灰出口连通所述输灰管道,所述输灰管道侧面设置环状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磁性滑块,所述磁性滑块同步带动所述动输灰管道内异磁性的刮灰装置,所述输灰管道上设置有上扬的排灰口。 
所述排灰口连接有向上具有一定倾角或弧度的出灰管。 
所述倾角为5~45°。 
所述环状的滑轨中心位置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设置有辐射臂连接所述磁性滑块。 
所述磁性滑块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控制器或信号收发器。 
所述刮灰装置包括磁性底座和刮灰板。 
所述刮灰装置包括磁性底座和清灰刷。 
所述磁性底座上设置有行走轮。 
所述磁性滑块和所述刮灰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若干组。 
除尘器单元下方的卸灰出口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阀。 
本实用新型包括呈圆环状的输灰管道,所述输灰管道上布置若干个除尘器单元,每个除尘器单元下方的卸灰出口连通所述输灰管道,可以根据需要合理的布局多个除尘器,对于提高作业效率和便于集中处理灰斗排出的灰尘降低成本具有显著意义,而且所述输灰管道侧面设置环状的滑轨,并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磁性滑块,利用所述磁性滑块同步带动所述动输灰管道内异磁性的刮灰装置,实现了输灰管道内外的非接触传递动力,不仅保证了所述输灰管道的密封性能,而且可以利用所述刮灰装置对所述输灰管道内的灰尘进行推送和排出,所述输灰管道上设置有上扬的排灰口,所述排灰口连接有向上具有一定倾角或弧度的出灰管,则所述排灰口位置及所述出灰管内始终具有一定高度的灰柱,所述输灰管道处于严密实状态,且所述灰柱在所述输灰管道水平线附近形成一定压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所述输灰管道内处于满灰状态,加之输送灰尘的输灰管道出口与进灰口具有较大长度的灰密封段,能有效防止形成低温气流,实现了灰密封的技术效果,通过所刮灰装置间歇性的把输灰管道内的尘埃转移、排出,有效的实现了除尘器群组的统一有效的卸灰和排灰,对于集中处理和统一排放除污具有显著意义。 
进一步的所述出灰管的倾角为5~45°,不仅能够便于排灰,而且具有很好的灰柱密封效果;其中所述磁性滑块的动作可以选用多种驱动方式,如在所述环状的滑轨中心位置设置可以转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设置有辐射臂连接所述磁性滑块,只需控制所述驱动轴的转动即可驱动所述磁性滑块通过磁连接带动所述刮灰装置动作;另一种方式,所述磁性滑块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控制器或信号收发器,利用控制驱动机构的控制信号带动带动驱动电机动作,而且所述驱动轮在所述滑轨上运动比起滑动摩擦更省力,降低驱动能耗;加之此种驱动形式对其滑轨的圆度要求降低,能够布置为圆环、椭圆环等具有圆滑过渡角的多种形状,使得能够实现更加灵活地布局除尘器组的目的。本申请所述刮灰装置也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和除尘器灰尘成分进行多种选择,其中一种是,所述刮灰装置包括磁性底座和刮灰板,通过所述磁性底座实现与所述磁性滑块磁性连接,带动所述刮灰板动作来带动所述输灰管道内灰尘的前移;另外,所述刮灰装置也可以包括磁性底座和清灰刷,特别适用于灰尘粘度较低的情况;其中所述磁性底座上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沿着所述输灰管道内壁运动,可以更加省力的来实现驱动;进一步的,所述磁性滑块和所述刮灰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若干组,可以更好的推动灰尘前移,而且每一组磁性滑块及其带动的刮灰装置仅仅驱动一段,行走压力降低,除灰效果好,设备使用寿命长;除尘器单元下方的卸灰出口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阀,可以在某一个除尘器单元停机检修或进行其他调试操作时候隔断其与所述输灰管道的联系,保证良好密封状态和灰尘性质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若干个除尘器单元形成的除尘器组公用一个输灰管道,通过磁性滑块带动所述刮灰装置运动实现间歇工作排灰,并在所述排灰口位置及所述出灰管内始终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灰柱,所述输灰管道处于灰密实状态,且所述灰柱在所述输灰管道水平线附近形成一定压强,有效防止形成低温气流,保证灰密封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器单元可以为旋风除尘器或滤芯管式除尘器或电除尘器或布袋式除尘器,以上各种除尘器的灰斗部位均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均能起到良好的防止低温气体进入除尘器的技术效果,而且巧妙利用本身设备有的灰尘进行密封,变废为宝,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巧妙,能够安全、方便地实现除尘器卸灰,普适性强,整体效益佳,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施例一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磁性滑块及刮灰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磁性滑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输灰管道布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刮灰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刮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刮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包括呈圆环状的输灰管道1,所述输灰管道1可以采用不能被磁铁吸附的材料制备或者不锈钢制件,其内部涂有保温层,所述输灰管道1上布置若干个除尘器单元2,数量可以至少两个,本实施例选取四个,每个除尘器单元2下方灰斗的卸灰出口3连通所述输灰管道1,并在所述卸灰出口3位置设置有密封阀4,所述输灰管道1侧面设置环状的滑轨5,所述滑轨5上设置有磁性滑块6,所述磁性滑块6同步带所述动输灰管道1内异磁性的刮灰装置,所述刮灰装置包括磁性底座7和刮灰板8,其中所述磁性底座7与所述磁性滑块6磁性相反,所述输灰管道1上设置有上扬的排灰口9,所述排灰口9连接有向上具有一定倾角或弧度的出灰管10,所述倾角范围可以选择5~45°中的数值,本实施例选用30°,所述环状的滑轨5中心位置设置有可以转动的驱动轴11,所述驱动轴11由电机或者其他的柴油、汽油机等并连接传动轮12带动,所述驱动轴11通过设置有辐射臂13连接所述磁性滑块6,所述磁性滑块6和所述刮灰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若干组,本实施例选取四组。
实施例二 
如图1、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磁性滑块6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14和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控制器或信号收发器15,所述控制器或信号收发器15能够信号控制驱动电机16动作。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或二的区别在于:所述输灰管道1呈椭圆环状,所述输灰管道1上布置六个除尘器单元2。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或二的区别在于:所述刮灰装置包括磁性底座7和清灰刷17。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或二的区别在于:所述磁性底座7上设置有行走轮18。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所述磁性底座7上设置有行走轮18,所述磁性底座7两端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方向调整用的脚轮19。
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输灰管道上布置若干个除尘器单元,每个除尘器单元下方的卸灰出口连通所述输灰管道,可以根据需要合理的布局多个除尘器,对于提高作业效率和便于集中处理灰斗排出的灰尘降低成本具有显著意义,而且所述输灰管道侧面设置环状的滑轨,并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磁性滑块,利用所述磁性滑块同步带动所述动输灰管道内异磁性的刮灰装置,实现了输灰管道内外的非接触传递动力,不仅保证了所述输灰管道的密封性能,而且可以利用所述刮灰装置对所述输灰管道内的灰尘进行推送和排出,所述输灰管道上设置有上扬的排灰口,所述排灰口连接有向上具有一定倾角或弧度的出灰管,则所述排灰口位置及所述出灰管内始终具有一定高度的灰柱,所述输灰管道处于严密实状态,且所述灰柱在所述输灰管道水平线附近形成一定压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所述输灰管道内处于满灰状态,加之输送灰尘的输灰管道出口与进灰口具有较大长度的灰密封段,能有效防止形成低温气流,实现了灰密封的技术效果,通过所刮灰装置间歇性的把输灰管道内的尘埃转移、排出,有效的实现了除尘器群组的统一有效的卸灰和排灰,对于集中处理和统一排放除污具有显著意义。 
进一步的所述出灰管的倾角为5~45°,不仅便于排灰,而且具有很好的灰柱密封效果;其中所述磁性滑块的动作可以选用多种驱动方式,如在所述环状的滑轨中心位置设置可以转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设置有辐射臂连接所述磁性滑块,只需控制所述驱动轴的转动即可驱动所述磁性滑块通过磁连接带动所述刮灰装置动作;另一种方式,所述磁性滑块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控制器或信号收发器,利用控制驱动机构的控制信号带动带动驱动电机动作,而且所述驱动轮在所述滑轨上运动比起滑动摩擦更省力,降低驱动能耗;加之此种驱动形式对其滑轨的圆度要求降低,能够布置为圆环、椭圆环等具有圆滑过渡角的多种形状,使得能够实现更加灵活地布局除尘器组的目的。本申请所述刮灰装置也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和除尘器灰尘成分进行多种选择,其中一种是,所述刮灰装置包括磁性底座和刮灰板,通过所述磁性底座实现与所述磁性滑块磁性连接,带动所述刮灰板动作来带动所述输灰管道内灰尘的前移;另外,所述刮灰装置也可以包括磁性底座和清灰刷,特别适用于灰尘粘度较低的情况;其中所述磁性底座上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沿着所述输灰管道内壁运动,可以更加省力的来实现驱动;进一步的,所述磁性滑块和所述刮灰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若干组,可以更好的推动灰尘前移,而且每一组磁性滑块及其带动的刮灰装置仅仅驱动一段,行走压力降低,除灰效果好,设备使用寿命长;除尘器单元下方的卸灰出口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阀,可以在某一个除尘器单元停机检修或进行其他调试操作时候隔断其与所述输灰管道的联系,保证良好密封状态和灰尘性质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若干个除尘器单元形成的除尘器组公用一个输灰管道,通过磁性滑块带动所述刮灰装置运动实现间歇工作排灰,并在所述排灰口位置及所述出灰管内始终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灰柱,所述输灰管道处于灰密实状态,且所述灰柱在所述输灰管道水平线附近形成一定压强,有效防止形成低温气流,保证灰密封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器单元可以为旋风除尘器或滤芯管式除尘器或电除尘器或布袋式除尘器,以上各种除尘器的灰斗部位均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均能起到良好的防止低温气体进入除尘器的技术效果,而且巧妙利用本身设备有的灰尘进行密封,变废为宝,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巧妙,能够安全、方便地实现除尘器卸灰,普适性强,整体更换便捷,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Claims (9)

1.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环状的输灰管道,所述输灰管道上布置若干个除尘器单元,每个除尘器单元下方的卸灰出口连通所述输灰管道,所述输灰管道侧面设置环状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磁性滑块,所述磁性滑块同步带动所述动输灰管道内异磁性的刮灰装置,所述输灰管道上设置有上扬的排灰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口连接有向上具有一定倾角或弧度的出灰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的滑轨中心位置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设置有辐射臂连接所述磁性滑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滑块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控制器或信号收发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灰装置包括磁性底座和刮灰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灰装置包括磁性底座和清灰刷。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底座上设置有行走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滑块和所述刮灰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若干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其特征在于:除尘器单元下方的卸灰出口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阀。
CN201420031507.9U 2014-01-20 2014-01-20 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03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1507.9U CN203903499U (zh) 2014-01-20 2014-01-20 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1507.9U CN203903499U (zh) 2014-01-20 2014-01-20 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3499U true CN203903499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77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31507.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03499U (zh) 2014-01-20 2014-01-20 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34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4657A (zh) * 2014-01-20 2014-04-30 河南龙成煤高效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4657A (zh) * 2014-01-20 2014-04-30 河南龙成煤高效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7803B (zh) 一种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204042072U (zh) 烧结烟气循环用电动三通切换阀
CN108435701B (zh) 轨道清扫装置
CN203903499U (zh) 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CN103754657B (zh) 一种便于卸灰和密封的除尘器群组
CN102698541A (zh) 磷蒸汽除尘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1385934A (zh) 一种联碱生产中对石灰窑气的除尘方法及专用设备
CN204745928U (zh) 高温气体除尘器
CN203699390U (zh) 一种除尘器卸灰用防低温气体进入装置
CN104388125B (zh) 生物质气化炉燃气引出管防堵装置
CN103771141B (zh) 一种除尘器卸灰用防低温气体进入装置
CN203954884U (zh) 一种内保温型高温除尘器
CN111112040A (zh) 一种用于热裂解炭黑气力输送的异物过滤装置及其方法
CN203899314U (zh) 一种高温除尘器用防止低温气体进入的灰密封装置
CN103752090B (zh) 一种高温除尘器用防止低温气体进入的灰密封装置
CN205672707U (zh) 溢流堰在线清理装置
CN203899320U (zh) 一种环绕式喷吹清灰装置
CN203329528U (zh) 智能型集中远程控制离线清灰装置
CN203874583U (zh) 一种除尘器滤芯用清灰装置
CN209173637U (zh) 一种新型除尘仓
CN103990330B (zh) 一种节能型反吹清灰装置
CN203816337U (zh) 一种具有新型自动排污装置的过滤罐
CN217686844U (zh) 一种可双向在线清理的回转式ggh换热器
CN103961947A (zh) 一种除尘器用高温喷吹清灰工艺
CN203291634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