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1528U - 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及具有其的搅拌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及具有其的搅拌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1528U
CN203901528U CN201420314335.6U CN201420314335U CN203901528U CN 203901528 U CN203901528 U CN 203901528U CN 201420314335 U CN201420314335 U CN 201420314335U CN 203901528 U CN203901528 U CN 203901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itive
discharge duct
air
feeding system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143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华平
刘国庆
张成军
赵训涛
黄安涛
肖元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143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1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1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15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及具有其的搅拌站。所述搅拌站包括外加剂投料系统。所述外加剂投料系统包括:外加剂计量斗,用于容纳外加剂;卸料管路,其一端与所述外加剂计量斗连通,另一端通向搅拌主机,用于向搅拌主机输送外加剂;以及气控装置,其与所述卸料管路连通,用于向所述卸料管路输送压力气体,以促进外加剂的投放。本实用新型的外加剂投料系统能够实现外加剂的后掺和分次掺入工艺,提高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外加剂投料快,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及具有其的搅拌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及具有其的搅拌站。
背景技术
搅拌站生产混凝土除需使用砂石、胶结材料(如水泥)和水之外,一般还需添加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外加剂一般以液态外加剂为主,通过外加剂计量系统计量之后投进搅拌主机进行拌合。
外加剂投进搅拌主机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外加剂直接投进搅拌主机;另一种途径是间接投送,将外加剂投进水计量斗,和水一起投进搅拌主机。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外加剂直接投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外加剂直接投料系统包括外加剂计量斗101、控制阀102、卸料管路103以及搅拌主机104。外加剂计量斗101在完成外加剂计量后,通过控制阀102从卸料管路103直接将外加剂投料进搅拌主机104,可以控制外加剂投入时间,能够实现后掺法和分次掺入法。
但是,在此种外加剂直接投料系统中,外加剂投入所需的时间较长。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外加剂间接投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外加剂投料系统包括:外加剂计量斗201、控制阀202、卸料管路203、搅拌主机204,外加剂投料进水计量斗205、水计量斗卸料控制阀206以及水计量斗卸料管路207。外加剂计量斗201在完成外加剂计量后,通过控制阀202,从卸料管路203将外加剂投料进水计量斗205,外加剂和水混合后,通过水计量斗卸料控制阀206,从水计量斗卸料管路207投进搅拌主机204。由于水一般要在混凝土配料搅拌的前期投入,因此外加剂难以实现后掺法投料和分次掺入法投料,同时由于部分外加剂被砂石吸收,外加剂的使用量也需相应增加。
因此,希望有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后掺法是指:混凝土加水搅拌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外加剂进一步搅拌,从而降低砂石对外加剂的吸收,使混凝土液相中的外加剂浓度不会很快降低。
分次掺入法是指:混凝土加水搅拌过程中分几次将外加剂加入混凝土中,使混凝土液相中的外加剂浓度保持在一定水平。
后掺法和分次掺入法对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效果较好,尤其是在夏季炎热高温时期以及对某些品种水泥效果更明显,同时可降低外加剂的掺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所述外加剂投料系统包括:外加剂计量斗,用于容纳外加剂;卸料管路,其一端与所述外加剂计量斗连通,另一端通向搅拌主机,用于向搅拌主机输送外加剂;以及气控装置,其与所述卸料管路连通,用于向所述卸料管路输送压力气体,以促进外加剂的投放。
优选地,所述卸料管路包括主卸料管和与所述主卸料管连通的多个分支卸料管,所述主卸料管与所述外加剂计量斗连通,所述多个分支卸料管并联设置,用于向搅拌主机的多个区域输送外加剂。
优选地,所述气控装置直接与每个分支卸料管连接。
优选地,每个分支卸料管的喷射端设置有喷头,以向搅拌主机内喷洒外加剂。
优选地,所述气控装置包括:加压装置;进气管,其设置在所述加压装置的上游,用于输入空气;出气管,其设置在所述加压装置的下游,用于输出加压后的空气至分支卸料管。
优选地,所述气控装置包括:调压过滤二联体;进气管,其设置在所述调压过滤二联体的上游,用于输入压力气体;出气管,其设置在所述调压过滤二联体的下游,用于输出经调压过滤二联体调压与过滤后的压力气体至分支卸料管。
优选地,所述主卸料管竖直延伸,每个所述分支卸料管包括与所述主卸料管连通的水平延伸段,以及与所述喷头连通的竖直延伸段,其中,所述气控装置的出气管、分支卸料管的水平延伸段和竖直延伸段通过三通接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控装置的出气管与所述三通接头连接的部分为竖直延伸部分,且所述气控装置的出气管的竖直延伸部分位于所述分支卸料管的竖直延伸段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气控装置的出气管的通径小于所述分支卸料管的水平延伸段和竖直延伸段的通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搅拌站,所述搅拌站包括如上所述的外加剂投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外加剂投料系统采用气控装置来辅助外加剂的投入,在能够实现外加剂后掺和分次掺入工艺的同时,使外加剂投料快,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外加剂直接投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外加剂间接投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加剂投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外加剂投料系统中喷头位置的布局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 外加剂计量斗 302 控制阀
102 控制阀 303 主卸料管
103 卸料管路 304 搅拌主机
104 搅拌主机 305 出气管
201 外加剂计量斗 306 分支卸料管
202 控制阀 307 三通接头
203 卸料管路 308 喷头
204 搅拌主机 309 电磁阀
205 外加剂投料进水计量斗 310 气控装置
206 水计量斗卸料控制阀 311 调压过滤二联体
207 水计量斗卸料管路 312 进气管
301 外加剂计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加剂投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外加剂投料系统中喷头位置的布局示意图。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加剂投料系统包括:外加剂计量斗301、卸料管路以及气控装置310。外加剂计量斗301用于容纳外加剂。卸料管路的一端与外加剂计量斗301连通,另一端通向搅拌主机304,用于向搅拌主机304输送外加剂。气控装置310与卸料管路连通,用于向卸料管路输送压力气体,以促进外加剂的投放。
外加剂投料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阀302,控制阀302设置在卸料管路的上部,控制阀302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在管路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控制阀302可以是手动阀也可以是电磁阀。
在图示实施例中,卸料管路包括主卸料管303和与主卸料管303连通的多个分支卸料管306。主卸料管303与外加剂计量斗301连通,多个分支卸料管306并联设置,用于向搅拌主机304的多个区域输送外加剂。有利的是,分支卸料管30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分支卸料管306的数量为4个、6个、8个或者更多。更有利的是,多个分支卸料管306均匀分布,以便更均匀地向搅拌主机304输送外加剂。
在图示实施例中,气控装置310通过多个出气管305直接与每个分支卸料管306连接,方便气控装置310向分支卸料管306输送压力气体。可以理解的是,气控装置310也可以直接与主卸料管303连接,此种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加压喷射效果略差。
在图示实施例中,每个分支卸料管306的喷射端设置有喷头308,以向搅拌主机304内喷洒外加剂。且喷头308的数量与搅拌主机304面积相关,搅拌主机304面积大,喷头308可以多设置一些,搅拌主机304面积小,喷头308设置少一些。相应地,分支卸料管306的数量随着喷头308的数量增加或减少。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喷头308的数量为6个。喷头308喷出形成的喷雾形状大体为圆锥状,有利于使外加剂投放均匀。且相邻喷雾之间有一定的重叠,用于使覆盖面积更全面。
在图示实施例中,气控装置310包括调压过滤二联体311、进气管312以及出气管305。进气管312设置在调压过滤二联体311的上游,用于输入压力气体。出气管305设置在调压过滤二联体311的下游,用于输出经调压过滤二联体311调压与过滤后的压力气体至分支卸料管306。压力气体的来源可以是储气罐或气泵,有利的是采用搅拌站自身空压机作为的压力气体的来源。调压过滤二联体311的右端与进气管312相连接,左端与电磁阀309相连接,用于控制气体过滤精度和调压范围,是多数气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气源装置,是压缩空气质量的最后保证。需要指出的是,调压过滤二联体311不是必须的,可以省略。
气控装置310也可以自带气源,例如,气控装置310包括:加压装置、进气管312以及出气管305。进气管312设置在加压装置的上游,用于输入空气。出气管305设置在加压装置的下游,用于输出加压后的空气至分支卸料管306。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压装置的具体实现为气泵。可以理解的是,加压装置与上述的调压过滤二联体311可以同时存在。
气控装置310进一步包括电磁阀309,电磁阀309设置在气控装置310内,用于控制气控装置310与分支卸料管306之间的接通或关闭。有利的是,电磁阀309设置为在所述控制阀302打开后自动打开。
在图示实施例中,主卸料管303竖直延伸,每个分支卸料管306包括与主卸料管303连通的水平延伸段,以及与喷头308连通的竖直延伸段,其中,气控装置310的出气管305、分支卸料管306的水平延伸段和竖直延伸段通过三通接头307连接。
参见图3,气控装置310的出气管305与三通接头307连接的部分为竖直延伸部分,且气控装置310的出气管305的竖直延伸部分位于分支卸料管306的竖直延伸段的正上方。此种结构更有利于促进对外加剂加压喷射。
可以理解的是,气控装置310对气体施加压力后,高压空气从出气管305吹出,且出气管305的通径小于分支卸料管306的水平延伸段和竖直延伸段的通径,从出气管305吹出的高压空气吹入分支卸料管306后,使分支卸料管306中低速流动的外加剂流速变快,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流速快,压强小;流速慢,压强大,流速变快因此压强降低,促使外加剂计量斗301和主卸料管路303的外加剂加速流下,节约了下料时间。
下面对外加剂投料系统的投料过程做简要说明。
外加剂计量斗301在完成外加剂计量后,通过控制阀302,从主卸料管303将外加剂输送到各分支卸料管306,经过三通接头307,从喷头308中将外加剂投进搅拌主机304。
三通接头307连接有出气管305,出气管305由电磁阀309控制进气,电磁阀309布置在气控装置310中。搅拌站自身空压机作为气源,压缩气体通过进气管312进入调压过滤二联体311,然后至电磁阀309。分支卸料管306、三通接头307、喷头308、电磁阀309和出气管305在图3中的数量都为2件。当外加剂流至三通接头307时,同时从出气管305中吹来高压空气,低速流动的外加剂被高速空气撕成小水滴,小水滴继续往下,被喷头308喷出至搅拌主机304内的混凝土上,由于外加剂经过高速空气和喷头的两次撕裂,形成直径很小的小水滴,从而确保了外加剂投料的均匀性。
有利的是,喷头308在投料结束后,设有屏蔽罩封闭,以免粉尘粘结在喷头上面影响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搅拌站包括如上所述的外加剂投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外加剂投料系统实现了外加剂后掺和分次掺入工艺,且外加剂投放均匀,提高了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外加剂投料加快,缩短了搅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加剂计量斗,用于容纳外加剂;
卸料管路,其一端与所述外加剂计量斗连通,另一端通向搅拌主机,用于向搅拌主机输送外加剂;以及
气控装置,其与所述卸料管路连通,用于向所述卸料管路输送压力气体,以促进外加剂的投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剂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管路包括主卸料管和与所述主卸料管连通的多个分支卸料管,所述主卸料管与所述外加剂计量斗连通,所述多个分支卸料管并联设置,用于向搅拌主机的多个区域输送外加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加剂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装置直接与每个分支卸料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加剂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分支卸料管的喷射端设置有喷头,以向搅拌主机内喷洒外加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加剂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装置包括:
加压装置;
进气管,其设置在所述加压装置的上游,用于输入空气;
出气管,其设置在所述加压装置的下游,用于输出加压后的空气至分支卸料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加剂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装置包括:
调压过滤二联体;
进气管,其设置在所述调压过滤二联体的上游,用于输入压力气体;
出气管,其设置在所述调压过滤二联体的下游,用于输出经调压过滤二联体调压与过滤后的压力气体至分支卸料管。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外加剂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卸料管竖直延伸,每个所述分支卸料管包括与所述主卸料管连通的水平延伸段,以及与所述喷头连通的竖直延伸段,其中,所述气控装置的出气管、分支卸料管的水平延伸段和竖直延伸段通过三通接头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加剂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装置的出气管与所述三通接头连接的部分为竖直延伸部分,且所述气控装置的出气管的竖直延伸部分位于所述分支卸料管的竖直延伸段的正上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加剂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装置的出气管的通径小于所述分支卸料管的水平延伸段和竖直延伸段的通径。
10.一种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加剂投料系统。
CN201420314335.6U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及具有其的搅拌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1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4335.6U CN203901528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及具有其的搅拌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4335.6U CN203901528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及具有其的搅拌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1528U true CN203901528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7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1433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1528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及具有其的搅拌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1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32143Y (zh) 增压涂料喷涂机
MX2013003307A (es) Aparato de mezcla para mezclas bombeables y metodo relaionado con el mismo.
CN102635373B (zh) 一种高压液力喷射系统
CN204299608U (zh) 一种气水两相喷雾降尘装置
CN203901528U (zh) 一种外加剂投料系统及具有其的搅拌站
CN203383830U (zh) 新型矿用湿喷机
CN202241560U (zh) 一种液体速凝剂雾化装置
CN205064400U (zh) 含尘气体用引射器及引射系统
CN207983622U (zh) 一种纤维板喷胶混料系统
CN202970727U (zh) 喷浆机
GB2467482A (en) Means and method for mixing a particulate material and a liquid
CN206897686U (zh) 一种用于转子活塞式混凝土喷射机的旋流风系统
CN102990777A (zh) 一种搅拌机上的喷水装置
CN204891783U (zh) 用于高速混合机在线混合添加物料的装置
CN203389477U (zh) 一种沥青搅拌设备的粉尘处理装置
CN103332505B (zh) 粉体风槽输送计量方法及其装置
CN205196915U (zh) 一种饲料糖蜜雾化添加装置
CN203834482U (zh) 密闭式连续二次加水湿喷混凝土系统
CN103821148B (zh) 密闭式连续二次加水湿喷混凝土系统
CN203639744U (zh) 干网保洁装置
CN204098930U (zh) 用于干喷混凝土的喷射装置
EP1153861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feuchtung von trockenen Spritzmassen in der Förderleitung
CN204960947U (zh) 湿喷机的混凝土混合涡旋器
CN202493275U (zh) 喷浆机用喷头
CN102297337A (zh) 汽汽射流直混装置在电厂工业蒸汽输送的应用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