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90508U - 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90508U
CN203890508U CN201420329046.3U CN201420329046U CN203890508U CN 203890508 U CN203890508 U CN 203890508U CN 201420329046 U CN201420329046 U CN 201420329046U CN 203890508 U CN203890508 U CN 203890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ap
exterior ring
air
cap
ex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290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国兴
毛国芬
周克含
陈志高
刘斌
周方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NGBAIHUA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NGBAIHUA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NGBAIHUA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NGBAIHUA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290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90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90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905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风筒本体,风筒本体包括呈圆筒柱状的内层虑风网以及套设于内层虑风网外的外层虑风网,内层虑风网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内环套,外层虑风网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外环套,内环套与外环套贴合并可相对外环套转动,内层虑风网上开设有呈均匀分布且孔径大小均相同的主滤孔,外层虑风网上开设有呈均匀分布且孔径大小均与主滤孔相同的辅滤孔,辅滤孔的分布位置可分别与主滤孔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能够有效调节风速和出风量,确保丝束的冷却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纺丝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背景技术
熔融纺丝时,熔体从喷丝板的毛细孔喷出,经冷却、拉伸最后凝固成丝条,从喷丝板面到卷绕部分可将纺程分成三个部分,即流动形变区、取向结晶区和塑性形变区,丝条凝固过程相当复杂,在沿纺程各质点,其运动速度、直径、截面积、温度、粘度、所受力及内部结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而这些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由于熔体温度较周围空气温度高很多,微细旦丝条又极为细嫩,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因此环境变化会立即影响到初生纤维质量的均匀性,如纤维的强度、伸长性能。而熔体本身的不均匀,纺丝温度的波动,泵供量的波动,卷绕速度的变化和冷却成型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空气的状态和流动很容易变化,随着纺丝技术向微细旦多孔高速方向发展,冷却成型装置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化纤长丝纺丝中丝条的凝固冷却,一般采用侧吹风冷却。日本TMT、德国Barmag推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细旦纤维外环吹冷却装置,使从喷丝板纺出的丝以最省的能耗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由于吹风面积和供风量仅为侧吹风方式的1/5,大大节约能量。因其吹风方向为周向而不是一排,纺丝组件可双排排布,使得纺丝位距减小,可依靠卷绕位距排布纺丝设备,便于模块管理,节约厂房、设备及公用工程投资,纤维品质大大提高。外环吹风结构在外径85 mm的喷丝板上纺出288孔以上的细旦丝,可纺制高质量单丝纤度0. 3 dpf的多孔超细旦丝。要保证单丝有均匀的纤度、结晶度和取向度,应保证每根单丝有相同的冷却条件。
外环吹冷却方式因其冷风由丝束外侧周向均匀地吹向环状排布的丝束中心,出风面与丝束距离很近,极好的利用了能量。同时由于冷风不需穿过多根纤维,空气温升较小,各丝束冷却条件相近。在丝束固化点前(即冷却长度范围内),是熔体细流向初生纤维转化的过渡阶段。喷丝板至出风区是初生纤维形成的主要区域。当冷风自外向内吹时,丝束在完成向下运动的同时向风筒中心飘动,因这时丝束还未完全冷却,风速过大,丝与丝之间会因相互接触会产生粘连并丝现象,当冷风吹向丝束时,由于热交换,风筒中心空气温度上升,中心丝束的冷却效果就会大大减弱,因此,选择适当的风速并加以控制是化纤工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调节风速和出风量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包括风筒本体,风筒本体包括呈圆筒柱状的内层虑风网以及套设于内层虑风网外的外层虑风网,内层虑风网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内环套,外层虑风网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外环套,内环套与外环套贴合并可相对外环套转动,内层虑风网上开设有呈均匀分布且孔径大小均相同的主滤孔,外层虑风网上开设有呈均匀分布且孔径大小均与主滤孔相同的辅滤孔,辅滤孔的分布位置可分别与主滤孔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层虑风网与内环套固定连接,外层虑风网与外环套固定连接,而内环套穿设于外环套内,内环套与外环套贴合并可相对外环套转动,从而实现内层虑风网可转动设置于外环套内,在内层虑风网转动,辅滤孔的分布位置与主滤孔一一对应时,此时主滤孔与辅滤孔之间形成的通风口径最大,通风量和风速最大化;当内层虑风网转动,辅滤孔的分布位置与主滤孔交错开来时,此时主滤孔与辅滤孔之间形成的通风口径小,通风量和风速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实现对风速和通风量的调节,确保丝束的冷却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内环套相对外环套一侧的外壁上突出形成有卡环,外环套的内侧壁上相对应开设有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环套通过卡环与环槽的配合可转动设置于外环套内,从而实现内层虑风网与外层虑风网之间的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环相对外环套一侧的外壁上突出形成有弹簧跳豆,外环套的内壁上相对应开设有跳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内层虑风网的同时,卡环上的弹簧跳豆与外环套上的跳豆孔之间形成一个配合的关系,实现内环套与外环套之间的定位作用,使得内环套只有在人为操作时才可相对外环套转动,避免其在工作过程中自行转动而影响对风速和通风量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内环套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刻度标尺,外环套上对应刻度标尺位置设置有观察窗和指示箭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环套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置刻度标尺,而在外环套上相对应镂空开设有观察窗,且在外环套上设置指示箭头,在转动内层虑风网时,内环套同步转动,可通过观察窗看到刻度标尺的转动位置,配合指示箭头,可直观的反映出内层虑风网与外层虑风网的相对转动位置,便于对风速和通风量的准确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内环套的轴向长度大于外环套的轴向长度,内环套可转动穿设于外环套内并伸出外环套,内环套伸出外环套部分上沿周向设置有刻度标尺,外环套上相对应设置有指示箭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环套的轴向长度要大于外环套的轴向长度,内环套不仅可转动穿设于外环套内并可伸出外环套外,在内环套伸出外环套部分上沿周向设置有刻度标尺,而在外环套上相对应的设置有指示箭头,当转动内层虑风网,内环套同步转动,通过刻度标尺和指示箭头的标识,可直观的反映出内层虑风网和外层虑风网的相对转动位置,便于对风速和通风量的准确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外环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固定用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环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固定用的外螺纹,方便风筒本体通过该外螺纹进行安装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通过内层虑风网和外层虑风网之间的转动配合,可实现对风速和通风量的准确调节,确保丝束的冷却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筒本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层虑风网和外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层虑风网和内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喷丝板;2、外层虑风网;21、外环套;22、辅滤孔;23、环槽;24、跳豆孔;3、内层虑风网;31、内环套;32、主滤孔;33、卡环;34、弹簧跳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包括安装于喷丝板1下方的风筒本体,风筒本体包括呈圆筒柱状的内层虑风网3以及套设于内层虑风网3外的外层虑风网2,内层虑风网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环套31,外层虑风网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环套21,由于内层虑风网3与内环套31固定连接,外层虑风网2与外环套21固定连接,而内环套31穿设于外环套21内,内环套31与外环套21贴合并可相对外环套21转动,从而实现内层虑风网3可转动设置于外环套21内,内层虑风网3上开设有呈均匀分布且孔径大小均相同的主滤孔32,外层虑风网2上开设有呈均匀分布且孔径大小均与主滤孔32相同的辅滤孔22,辅滤孔22的分布位置可分别与主滤孔32一一对应,主滤孔与辅滤孔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优选的,内层虑风网和外层虑风网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在内层虑风网3转动,辅滤孔22的分布位置与主滤孔32一一对应时,此时主滤孔32与辅滤孔22之间形成的通风口径最大,通风量和风速最大化;当内层虑风网3转动,辅滤孔22的分布位置与主滤孔32交错开来时,此时主滤孔32与辅滤孔22之间形成的通风口径小,通风量和风速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实现对风速和通风量的调节,确保丝束的冷却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的,在内环套31相对外环套21一侧的外壁上突出形成有卡环33,外环套21的内侧壁上相对应开设有环槽23,内环套31通过卡环33与环槽23的配合可转动设置于外环套21内,从而实现内层虑风网3与外层虑风网2之间的转动配合,优选的,在卡环33相对外环套21一侧的外壁上突出形成有弹簧跳豆34,外环套21的内壁上相对应开设有跳豆孔24,在转动内层虑风网3的同时,卡环33上的弹簧跳豆34与外环套21上的跳豆孔24之间形成一个配合的关系,实现内环套31与外环套21之间的定位作用,使得内环套31只有在人为操作时才可相对外环套21转动,避免其在工作过程中自行转动而影响对风速和通风量的控制,而在外环套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固定用的外螺纹,方便风筒本体通过该外螺纹进行安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内环套31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置刻度标尺,而在外环套21上相对应镂空开设有观察窗,且在外环套21上设置指示箭头,在转动内层虑风网3时,内环套31同步转动,可通过观察窗看到刻度标尺的转动位置,配合指示箭头,可直观的反映出内层虑风网3与外层虑风网2的相对转动位置,便于对风速和通风量的准确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内环套31的轴向长度要大于外环套21的轴向长度,内环套31不仅可转动穿设于外环套21内并可伸出外环套21外,在内环套31伸出外环套21部分上沿周向设置有刻度标尺,而在外环套21上相对应的设置有指示箭头,当转动内层虑风网3,内环套31同步转动,通过刻度标尺和指示箭头的标识,可直观的反映出内层虑风网3和外层虑风网2的相对转动位置,便于对风速和通风量的准确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包括安装于喷丝板1下方的风筒本体,风筒本体包括呈圆筒柱状的内层虑风网3以及套设于内层虑风网3外的外层虑风网2,内层虑风网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环套31,外层虑风网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环套21,由于内层虑风网3与内环套31固定连接,外层虑风网2与外环套21固定连接,而内环套31穿设于外环套21内,内环套31与外环套21贴合并可相对外环套21转动,从而实现内层虑风网3可转动设置于外环套21内,内层虑风网3上开设有呈均匀分布且孔径大小均相同的主滤孔32,外层虑风网2上开设有呈均匀分布且孔径大小均与主滤孔32相同的辅滤孔22,辅滤孔22的分布位置可分别与主滤孔32一一对应,在内层虑风网3转动,辅滤孔22的分布位置与主滤孔32一一对应时,此时主滤孔32与辅滤孔22之间形成的通风口径最大,通风量和风速最大化;当内层虑风网3转动,辅滤孔22的分布位置与主滤孔32交错开来时,此时主滤孔32与辅滤孔22之间形成的通风口径小,通风量和风速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实现对风速和通风量的调节,确保丝束的冷却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的,在内环套31相对外环套21一侧的外壁上突出形成有卡环33,外环套21的内侧壁上相对应开设有环槽23,内环套31通过卡环33与环槽23的配合可转动设置于外环套21内,从而实现内层虑风网3与外层虑风网2之间的转动配合,优选的,在卡环33相对外环套21一侧的外壁上突出形成有弹簧跳豆34,外环套21的内壁上相对应开设有跳豆孔24,在转动内层虑风网3的同时,卡环33上的弹簧跳豆34与外环套21上的跳豆孔24之间形成一个配合的关系,实现内环套31与外环套21之间的定位作用,使得内环套31只有在人为操作时才可相对外环套21转动,避免其在工作过程中自行转动而影响对风速和通风量的控制,而在外环套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固定用的外螺纹,方便风筒本体通过该外螺纹进行安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内环套31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置刻度标尺,而在外环套21上相对应镂空开设有观察窗,且在外环套21上设置指示箭头,在转动内层虑风网3时,内环套31同步转动,可通过观察窗看到刻度标尺的转动位置,配合指示箭头,可直观的反映出内层虑风网3与外层虑风网2的相对转动位置,便于对风速和通风量的准确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内环套31的轴向长度要大于外环套21的轴向长度,内环套31不仅可转动穿设于外环套21内并可伸出外环套21外,在内环套31伸出外环套21部分上沿周向设置有刻度标尺,而在外环套21上相对应的设置有指示箭头,当转动内层虑风网3,内环套31同步转动,通过刻度标尺和指示箭头的标识,可直观的反映出内层虑风网3和外层虑风网2的相对转动位置,便于对风速和通风量的准确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包括风筒本体,所述风筒本体包括呈圆筒柱状的内层虑风网以及套设于内层虑风网外的外层虑风网,所述内层虑风网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内环套,所述外层虑风网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外环套,所述内环套与外环套贴合并可相对外环套转动,所述内层虑风网上开设有呈均匀分布且孔径大小均相同的主滤孔,所述外层虑风网上开设有呈均匀分布且孔径大小均与主滤孔相同的辅滤孔,所述辅滤孔的分布位置可分别与主滤孔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环套相对外环套一侧的外壁上突出形成有卡环,所述外环套的内侧壁上相对应开设有环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卡环相对外环套一侧的外壁上突出形成有弹簧跳豆,所述外环套的内壁上相对应开设有跳豆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环套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刻度标尺,所述外环套上对应刻度标尺位置设置有观察窗和指示箭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环套的轴向长度大于外环套的轴向长度,所述内环套可转动穿设于外环套内并伸出外环套,所述内环套伸出外环套部分上沿周向设置有刻度标尺,所述外环套上相对应设置有指示箭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环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固定用的外螺纹。
CN201420329046.3U 2014-06-19 2014-06-19 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Active CN203890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9046.3U CN203890508U (zh) 2014-06-19 2014-06-19 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9046.3U CN203890508U (zh) 2014-06-19 2014-06-19 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90508U true CN203890508U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16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29046.3U Active CN203890508U (zh) 2014-06-19 2014-06-19 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9050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2029A (zh) * 2016-09-30 2016-12-07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聚乳酸短纤维超高速纺丝用的梯度式环吹风冷却装置
CN106480523A (zh) * 2016-09-30 2017-03-08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方法
CN108836156A (zh) * 2018-09-28 2018-11-20 陈翠华 一种卫生通风肥皂盒
CN113969430A (zh) * 2021-10-25 2022-01-25 嘉兴市华星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差别化pet丝织物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2029A (zh) * 2016-09-30 2016-12-07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聚乳酸短纤维超高速纺丝用的梯度式环吹风冷却装置
CN106480523A (zh) * 2016-09-30 2017-03-08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方法
CN106192029B (zh) * 2016-09-30 2018-03-09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聚乳酸短纤维超高速纺丝用的梯度式环吹风冷却装置
CN108836156A (zh) * 2018-09-28 2018-11-20 陈翠华 一种卫生通风肥皂盒
CN113969430A (zh) * 2021-10-25 2022-01-25 嘉兴市华星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差别化pet丝织物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0507U (zh) 用于化纤纺丝中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CN203890508U (zh) 可调风速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CN102828259B (zh) 一种锯齿式无针头静电纺丝装置
CN106591969B (zh) 一种聚醚醚酮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851757A (zh) 一种纺粗旦丝的异形喷丝板
CN105133054A (zh) 一种超重力聚合物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及方法
CN104480555A (zh) 一种高伸度特性涤纶预取向纤维的生产工艺
CN103866405B (zh) 一种高孔密度异形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92029A (zh) 聚乳酸短纤维超高速纺丝用的梯度式环吹风冷却装置
CN105220251A (zh) 细旦中空短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03397396B (zh) 一种可变径熔丝结构
CN103510165B (zh) 一种线性带孔电极熔体静电纺丝装置
CN202139340U (zh) 一种纺粗旦丝的异形喷丝板
CN203923476U (zh)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CN204111954U (zh) 一种带有横向风冷的纺丝甬道
CN206385280U (zh) 一种能够伸缩冷却风甬道的环吹风装置
CN202989363U (zh) 高性能聚苯硫醚细旦纤维生产用喷丝系统
CN105386140A (zh) 一种化纤环吹冷却方法
CN107557885B (zh) 一种熔融纺丝工艺优化方法
CN205035509U (zh) 细旦中空涤纶短纤维生产中使用的喷丝板
CN203683739U (zh) 内吹风冷却喷丝板
CN203382869U (zh) 可变径熔丝结构
CN103334170B (zh) 一种熔融纺织冷却通道
CN203284513U (zh) 一种纺丝冷却装置
CN105951195A (zh) 一种微重力悬浮式离心纺丝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