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87747U -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87747U
CN203887747U CN201420326055.7U CN201420326055U CN203887747U CN 203887747 U CN203887747 U CN 203887747U CN 201420326055 U CN201420326055 U CN 201420326055U CN 203887747 U CN203887747 U CN 203887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locating
checked
pressing plate
clamp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260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涛
王海玲
何鹏申
黄涛
李辉
阮林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3260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87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87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877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该检具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块的安装板,第一顶杆沿第一方向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安装板上还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第一顶杆与所述压板相配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待检零件进行夹持定位;所述安装板表面上还连接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顶杆沿第二方向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所述第二顶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所述待检零件进行定位。本实施例实现了待检零件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两个方向上的双重定位,避免了待检零件因自身重力的存在而导致检测过程中零件发生攒动,从而确保了待检零件在检测时待检零件定位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身的焊接制造过程中,白车身的精度是焊装工艺水平的主要指标,高精度的白车身不仅可以改善总装零部件的装配,同时也能提升车身外观间隙的品质。目前在整车开发过程中,汽车冲压件单件、焊接总成大多采用检具进行检测验收,确认冲压件孔的精度及面的轮廓度等是否合格,以满足装车要求。
然而,部分待检零件并不是水平放置进行检测,而是根据待检零件在整车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进行相应的固定后检测。对于空间竖直放置的待检零件,现有的定位夹持装置只能实现单一坐标方向上的夹紧定位,待检零件的定位稳定性不好,常常因自身重力的存在导致检测过程中发生攒动,进而影响精度检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能够提高对待检零件夹持定位的稳定性。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块的安装板,第一顶杆沿第一方向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安装板上还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第一顶杆与所述压板相配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待检零件进行夹持定位;所述安装板表面上还连接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顶杆沿第二方向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所述第二顶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所述待检零件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杆在靠近所述压板的一端为半球体,另一端尾部固定有第一拧紧块,两端之间的杆体上具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压板上具有腰型孔,所述压板通过穿过所述腰型孔的蝶型螺栓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杆在靠近所述待检零件的一端固定有定位块,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拧紧块,两端之间的杆体上具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为圆柱状树脂块。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顶杆上,且通过销钉与所述第二顶杆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检具定位夹持装置通过第一顶杆、压板及第二顶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待检零件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两个方向上的双重定位,避免了待检零件因自身重力的存在而导致检测过程中零件发生攒动,从而确保了待检零件在检测时待检零件定位的稳定性,为待检零件如冲压件检测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检测数据,促进了整车精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附图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在另一观测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具定位夹持装置进行定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检具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11,该安装板11可以通过螺钉或销钉等固定安装在基座10上。
该安装板11为一不规则形状的薄板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该安装板11的一侧边缘凸出并形成第一连接块111,该第一连接块111在第一方向上,如竖直方向,具有一带内螺纹的安装孔,第一顶杆12沿第一方向穿过该第一连接块111上的安装孔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一连接块111上。该第一顶杆12靠近待检零件的一端为半球体,与待检零件点触定位,另一端尾部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有第一拧紧块121,两端之间的圆柱形杆体上具有与安装孔中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该第一拧紧块121表面可以具有交错的槽纹,以起到防滑的作用,提高拧紧操作的方便性。通过旋转第一拧紧块121,利用第一顶杆12上的外螺纹与安装孔的内螺纹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顶杆12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待检零件。为了防止第一顶杆12在定位后出现松动,可以在第一顶杆12上设置一螺母,在该螺母拧紧时可以锁死该第一顶杆12的位置。
该安装板11的另一边缘上还活动连接有压板13,如图1~3所示,该压板13上具有腰型孔131,安装板11与压板13的连接位置具有安装孔,压板13通过穿过该腰型孔131的蝶型螺栓132连接在安装板11上。沿腰型孔131可以调节压板13与安装板11的相对位置,然后用蝶型螺栓132固定。
通过调节第一顶杆12与压板13相配合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待检零件进行夹持,实现待检零件型面法向方向上的定位。
安装板11表面上还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12。如图1,图3所示,该第二连接块11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一带内螺纹的安装孔,该第二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90的方向,例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等。第二顶杆14沿第二方向穿过该第二连接块112上的安装孔,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二连接块112上。该第二顶杆14靠近待检零件的一端固定有定位块141,另一端尾部固定有第二拧紧块142,两端之间的圆柱形杆体上具有与安装孔中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其中,定位块141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第二顶杆14上,且可以通过销钉与第二顶杆14固定。该定位块141可以为圆柱状树脂块,可以避免划伤待检零件。第二拧紧块142表面可以具有交错的槽纹,以起到防滑的作用,提高拧紧操作的方便性。第二拧紧块142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在第二顶杆14上。
通过旋转第二拧紧块142,利用第二顶杆14上的外螺纹与安装孔的内螺纹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二顶杆14沿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待检零件,从而实现第二顶杆14在第二方向上对待检零件边缘(板件型面切线方向)的定位。
在使用上述检具定位夹持装置对待检零件进行定位时,首先,待检零件在检具上大致定位完成后,如图4所示,调节压板13的位置至待检零件41,拧紧蝶形螺栓132将压板13固定,然后调节第一顶杆12直至第一顶杆12的端头半球部分与压板13配合将待检零件41夹紧,可实现待检零件在第一方向如型面法向方向的定位。在第一顶杆12与压板13配合将待检零件41夹紧后,调节螺母将第一顶杆12的位置锁死,避免使用过程中第一顶杆12发生松动。通过螺纹配合调节第二顶杆14直至定位块141抵在待检零件41边缘,可实现待检零件在第二方向如型面切线方向上的定位。最终如图4所示,夹紧定位完成。
上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相互垂直,也可以是呈一定的夹角,只要不在同一直线上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检具定位夹持装置通过第一顶杆、压板及第二顶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待检零件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两个方向上的双重定位,避免了待检零件因自身重力的存在而导致检测过程中零件发生攒动,从而确保了待检零件在检测时待检零件定位的稳定性,为待检零件如冲压件检测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检测数据,促进了整车精度的提升。
以上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形状和结构仅为示例,并非限定。并且,以上各部件还可以用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来分别替换,以组合形成更多的技术方案,且这些替换后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块的安装板,第一顶杆沿第一方向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安装板上还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第一顶杆与所述压板相配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待检零件进行夹持定位;所述安装板表面上还连接第二连接块,第二顶杆沿第二方向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所述第二顶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所述待检零件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具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在靠近所述压板的一端为半球体,另一端尾部固定有第一拧紧块,两端之间的杆体上具有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具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具有腰型孔,所述压板通过穿过所述腰型孔的蝶型螺栓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具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杆在靠近所述待检零件的一端固定有定位块,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拧紧块,两端之间的杆体上具有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具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为圆柱状树脂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具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顶杆上,且通过销钉与所述第二顶杆固定。 
CN201420326055.7U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87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6055.7U CN203887747U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6055.7U CN203887747U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87747U true CN203887747U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14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2605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87747U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877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5143A (zh) * 2014-06-18 2014-09-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5143A (zh) * 2014-06-18 2014-09-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CN104015143B (zh) * 2014-06-18 2016-06-0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9382B (zh) 油泵连接法兰孔位检具
CN201848462U (zh) 弯铁管工具
CN104483138A (zh) 一种用于车身总成检具的定位锁紧机构
CN202780590U (zh) 一种加工三通阀体的固定装置
CN203887747U (zh)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CN104015143A (zh) 一种检具定位夹持装置
CN106312858A (zh) 一种新型定位键
CN105059229B (zh) 改进的车载超声波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02894848U (zh) 一种用于车加工涡壳放气阀门盖面的夹具结构
CN204854600U (zh) 滑动式内螺纹同轴度检具
CN202797307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接线柱卡箍
CN201724661U (zh) 一种偏摆仪用夹具
CN202145123U (zh) 舵轴孔系精度检测装置
CN204997423U (zh) 有相位角要求的偏心轮普通车床加工装具
CN204495237U (zh) 一种孔位面差检测装置
CN203464887U (zh) 一种紧固件垂直度检测工装
CN202780628U (zh) 偏心偏角涡壳的车床夹具
CN203282398U (zh) 一种简易的pcd孔定位工装
CN105628274A (zh) 汽车燃油箱油泵安装轴向力测试装置
CN204881400U (zh) 保险杆饰条检具
CN206869509U (zh) 一种车管件卡具
CN202894798U (zh) 一种用于车加工涡壳结合面的夹具结构
CN101898312B (zh) 轴类工件辅助测量夹具
CN102914229B (zh) 轿车类转向节减震器安装孔位置检测装置
CN204495238U (zh) 一种凹型面孔位面差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0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