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87217U - 连铸中间罐 - Google Patents

连铸中间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87217U
CN203887217U CN201420294007.4U CN201420294007U CN203887217U CN 203887217 U CN203887217 U CN 203887217U CN 201420294007 U CN201420294007 U CN 201420294007U CN 203887217 U CN203887217 U CN 203887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zone
area
casting area
casting
heade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40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云涛
陈卫强
孟令舟
陈杰
陈红娟
赵方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940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87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87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87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铸中间罐,包括罐体和将罐体分割为冲击区和浇铸区的导流隔墙,浇铸区连接于冲击区的外侧,冲击区和浇铸区构成正“T”型结构,冲击区位于“T”型的上端,浇铸区位于“T”型的下端,冲击区的长度方向与“T”型的上端的延伸方向相同,浇铸区沿垂直冲击区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浇铸区的延伸方向与“T”型的下端的延伸方向相同,冲击区的长度大于浇铸区的长度,冲击区的底板上设有稳流器。本实用新型的连铸中间罐,可防止钢水产生紊流,稳定流场,同时可防止钢渣进入浇铸区、保证钢水的纯净度,且能提高浇铸区内钢水的温度均匀性。

Description

连铸中间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设备,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连铸工艺流程中双钢包浇注时而采用的连铸中间罐。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大通钢量的单流板坯,比如ESP、宽板坯时,大钢包配合是比较合理的,但考虑到市场的多变性和投资费用等问题,钢铁企业的炼钢车间需要既有板坯又有方坯或者圆坯连铸,这样就存在炉机匹配的问题,一般会选择小型的钢包来组织生产,小型钢包浇注大通钢量连铸时会采用双钢包的浇注模式,然而由于浇注周期短,需要频繁的换包,如果采用传统的“T”型中间罐,由于其冲击区位于“T”型的下部,浇铸区位于“T”型的上部,冲击区的长度小于浇铸区的长度,大包水口位于“T”型下部的上方,即钢水落在“T”型下部长度较小的冲击区内,会恶化中间罐内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而影响铸坯的质量。因此传统的“T”型中间罐无法满足双钢包同时浇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双钢包同时浇注的连铸中间罐,以改善中间罐内的流场,保证铸坯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铸中间罐,包括罐体和将所述罐体分割为冲击区和浇铸区的导流隔墙,所述浇铸区连接于所述冲击区的外侧,所述冲击区和所述浇铸区构成正“T”型结构,所述冲击区位于所述“T”型的上端,所述浇铸区位于所述“T”型的下端,所述冲击区的长度方向与所述“T”型的上端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浇铸区沿垂直所述冲击区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浇铸区的延伸方向与所述“T”型的下端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冲击区的长度大于所述浇铸区的长度,所述冲击区的底板上设有稳流器。
如上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中,所述冲击区具有中间开口的前板,所述浇铸区连接于所述前板上,且通过所述前板的开口与所述冲击区相连通,所述导流隔墙嵌设于所述前板的开口处。
如上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中,所述冲击区的后板与所述前板相面对,所述前板由两侧至中间呈逐渐远离所述后板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前板的倾斜角为8度~12度。
如上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中,所述浇铸区具有两侧板,两所述侧板自所述冲击区的前板延伸,并呈逐渐靠近的倾斜状,且两所述侧板的倾斜角为7度~10度。
如上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中,所述冲击区的长度与所述浇铸区的长度的比值为6~8。
如上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中,所述冲击区的宽度与所述浇铸区的宽度的比值为1.5~2。
如上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中,所述稳流器为两个,两所述稳流器分别位于所述浇铸区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中,所述稳流器为具有内腔、上端开口的槽形结构,所述稳流器的内腔的横截面面积由下端至上端逐渐减小。
如上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中,所述导流隔墙上设有倾斜的导流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铸中间罐的优点是,其内腔呈正“T”型结构,冲击区位于“T”型的上部,浇铸区位于“T”型的下部,冲击区的长度大于浇铸区的长度,能满足双钢包同时浇注的需要,同时,通过在冲击区内设置两个稳流器,来分别承接两个钢包浇注的钢水,对钢水的稳流效果好,且可保证均匀的温度场;另外,由于冲击区的空间大,使钢水中的夹杂物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上浮;此外,通过设置导流隔墙,不仅可以防止钢渣进入浇铸区、保证钢水的纯净度,还可以提高浇铸区内钢水的温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铸中间罐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导流隔墙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稳流器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罐体
11冲击区  12浇铸区
13前板    15后板
16侧板
2稳流器
3导流隔墙 31导流孔
4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连铸中间罐,其包括罐体1(为敞口的槽形结构)和将罐体1分割为冲击区11和浇铸区12的导流隔墙3,浇铸区12连接于冲击区11的外侧,冲击区11和浇铸区12构成正“T”型结构,冲击区11位于“T”型的上端,浇铸区12位于“T”型的下端,冲击区11的长度方向与“T”型的上端的延伸方向相同,浇铸区12沿垂直冲击区1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浇铸区12的延伸方向与“T”型的下端的延伸方向相同,即浇铸区12沿与冲击区1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从而具有一定宽度。
冲击区11例如为梯形,尤其是近似矩形的梯形,或者说冲击区11为上底(后板15)和下底(前板13)的长度近似相等的梯形,此时,冲击区11的长度为后板15的长度或者为冲击区11的上底和下底中边长较小者的长度。浇铸区12例如为梯形,可以为近似矩形的梯形,或者说浇铸区12为上底和下底(导流隔墙3)的长度近似相等的梯形,此时浇铸区12的长度为导流隔墙3的长度,或者为浇铸区12的上底和下底中边长较大者的长度,冲击区11的长度大于浇铸区12的长度,冲击区11的底板上设有稳流器2,浇铸区12的底板上贯穿设有出水口4,其中冲击区11用于接受从钢包浇下来的钢水,稳流器2位于长水口的正下方,为钢水的落点,落入稳流器2中的钢水再由稳流器2反向流出,从冲击区11流经导流隔墙3后进入浇铸区12,最后由浇铸区12的出水口4进入连铸机的浸入式水口。
再如图1所示,冲击区11具有中间开口的前板13,浇铸区12连接于前板13上,且通过前板13的开口与冲击区11相连通,导流隔墙3嵌设于前板13的开口处。在本实施例中,前板13的开口设于其中部位置,且冲击区11为梯形结构,其前板13的长度方向即为冲击区11的长度方向,其侧板的长度方向即为冲击区11的宽度方向。
另外,冲击区11的后板15与前板13相面对,前板13由两侧至中间呈逐渐远离后板15的方向倾斜,且前板13的倾斜角α为8度~12度,亦即冲击区11的前板13与后板15之间的距离由两侧至中间逐渐增大,浇铸区12的前板连接在两侧板16的端部之间,冲击区11的前板13与浇铸区12的前板之间的距离由前板13的两侧至中间逐渐减小,此倾斜角度的设置能使钢水流动流畅,几乎不产生阻力,并且还能增加冲击区11中部区域的空间,进一步稳定流场。另外,前板13的顶部向浇铸区12一侧靠近,前板13的底部向后板15一侧靠近。前板13的具体倾斜角与中间罐的大小有关。
此外,浇铸区12具有两侧板16,两侧板16自冲击区11的前板13延伸,并呈逐渐靠近的倾斜状,且两侧板16的倾斜角β为7度~10度,此倾斜角度的设置可稳定流场,增加钢水的收得率。具体是,两侧板16分别自前板13的开口的两侧边延伸,整个浇铸区12形成一个梯形结构,且导流隔墙3为梯形的下底,浇铸区12的前板为梯形的上底,导流隔墙3的长度大于浇铸区12的前板的长度,两侧板16为梯形的腰,导流隔墙3的长度方向即为浇铸区12的长度方向,侧板16的长度方向即为浇铸区12的宽度方向。两侧板16的具体倾斜角与中间罐的大小有关。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冲击区11的长度与浇铸区12的长度的比值为6~8,冲击区11的宽度与浇铸区12的宽度的比值为1.5~2,即冲击区11的容积大于浇铸区12的容积,且约为浇铸区12的容积的9~16倍,此结构的连铸中间罐在双钢包浇注过程中,不仅能稳定流场,保证均匀的温度场,且使冲击区11内钢水中的夹杂物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上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稳流器2为两个,两稳流器2分别位于浇铸区12的两侧。使用时,钢水由两个长水口流出并分别落入两个稳流器2中,稳流器2可减缓钢水对中间罐的冲击,防止钢水产生紊流,稳定流场,且能保证夹杂物充分上浮,减少钢水卷渣的机率。通过将罐体1设计为正“T”形结构,使冲击区11内可以设置两个稳流器2,来分别作为双钢包的钢水落点,而现有技术的中间罐的“T”型结构与本实用新型相反,其浇铸区为“T”型的上端,冲击区为“T”型的下端,冲击区的长度小于浇铸区的长度,冲击区的容积小于浇铸区的容积,冲击区内不适于设置两个稳流器,无法保证流场的稳定和温度的均匀性,且不利于钢水中夹杂物的上浮。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铸中间罐更能适应双钢包浇注的需要,对钢水能产生更好的稳流效果。
如图3所示,稳流器2为具有内腔、上端开口的槽形结构,稳流器2的内腔的横截面面积由下端至上端逐渐减小,即上端开口比下端小,为由下至上缩径的结构,此种结构能对落入的钢水起到限制作用,防止钢水产生紊流,稳定钢水流动,促进夹杂物上浮,减少钢水喷溅。稳流器2的形状例如为截面为矩形的锥台形。
如图2所示,导流隔墙3上设有倾斜的导流孔31。使用时,钢水通过导流孔31由冲击区11进入浇铸区12,当钢水通过导流孔31时,导流隔墙3可以隔绝钢渣进入浇铸区12,进一步保证中间罐浇铸区12的钢水的纯净度和温度均匀性。较佳地,导流隔墙3呈梯形,前板13的开口也相应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当前由于小型双钢包浇注大通钢量连铸机而带来由于频繁的换包节奏而恶化中间罐内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而影响铸坯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于优化了中间罐的内腔形状,设置了合理的稳流和导流装置,解决了双钢包浇注时中间罐内流场的合理分配问题,可明显改善铸坯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9)

1.一种连铸中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中间罐包括罐体和将所述罐体分割为冲击区和浇铸区的导流隔墙,所述浇铸区连接于所述冲击区的外侧,所述冲击区和所述浇铸区构成正“T”型结构,所述冲击区位于所述“T”型的上端,所述浇铸区位于所述“T”型的下端,所述冲击区的长度方向与所述“T”型的上端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浇铸区沿垂直所述冲击区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浇铸区的延伸方向与所述“T”型的下端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冲击区的长度大于所述浇铸区的长度,所述冲击区的底板上设有稳流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区具有中间开口的前板,所述浇铸区连接于所述前板上,且通过所述前板的开口与所述冲击区相连通,所述导流隔墙嵌设于所述前板的开口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区的后板与所述前板相面对,所述前板由两侧至中间呈逐渐远离所述后板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前板的倾斜角为8度~12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区具有两侧板,两所述侧板自所述冲击区的前板延伸,并呈逐渐靠近的倾斜状,且两所述侧板的倾斜角为7度~1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区的长度与所述浇铸区的长度的比值为6~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区的宽度与所述浇铸区的宽度的比值为1.5~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器为两个,两所述稳流器分别位于所述浇铸区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器为具有内腔、上端开口的槽形结构,所述稳流器的内腔的横截面面积由下端至上端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隔墙上设有倾斜的导流孔。
CN201420294007.4U 2014-06-04 2014-06-04 连铸中间罐 Active CN203887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4007.4U CN203887217U (zh) 2014-06-04 2014-06-04 连铸中间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4007.4U CN203887217U (zh) 2014-06-04 2014-06-04 连铸中间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87217U true CN203887217U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13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4007.4U Active CN203887217U (zh) 2014-06-04 2014-06-04 连铸中间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87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03865U (zh) 采用“两墙两坝”式控流装置的t型中间包
CN203197232U (zh) 一种能有效减少钢包残留钢水量的钢包包底结构
CN208528079U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挡渣坝
CN101733373A (zh) 一种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用浸入式水口
CN102398004A (zh) 防止旋涡产生的滑动水口装置
CN109158567A (zh) 连铸中间包连浇过程恒液位控制方法
CN204770627U (zh) 一种单流通道式感应加热弯管式通道中间包装置
CN102554207A (zh) 一种防止旋涡产生的滑动水口装置
CN104107905A (zh) 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
CN208099326U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
CN203887217U (zh) 连铸中间罐
CN202479461U (zh) 一种连铸用浸入式旋流水口
CN204997056U (zh) 一种t型连铸中间包用稳流器
CN201565600U (zh) 一种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用浸入式水口
CN202779663U (zh) 中间包控流装置
CN102794445B (zh) 板坯连铸浸入式水口
CN203030854U (zh) 一种非直线型流钢通道
CN201776413U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
CN204799939U (zh) 浸入式水口结构
CN203209684U (zh) 一种大方坯浇注用六孔浸入式水口
CN203292440U (zh) 一种可降低钢液冲击的连铸浸入式水口
CN211339573U (zh) 一种储铁式无渣出铁装置
CN103252465B (zh) 一种用于非对称连铸中间包的湍流控制器
CN203917896U (zh) 浸入式多层水口机构
CN202527699U (zh) 一种防止旋涡产生的滑动水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