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81739U - 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81739U
CN203881739U CN201420222138.1U CN201420222138U CN203881739U CN 203881739 U CN203881739 U CN 203881739U CN 201420222138 U CN201420222138 U CN 201420222138U CN 203881739 U CN203881739 U CN 203881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bearing
seal plate
pressure
cavity
slip c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221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张庆松
张霄
张伟杰
李梦天
李相辉
张连震
于海洋
王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2221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81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81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817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装置包括三个承压密封板、固定螺杆和腔体,其中,承压密封板依次通过固定螺杆连接为整体结构,承压密封板从上至下分别为第一承压密封板、第二承压密封板和第三承压密封板,第一承压密封板、第二承压密封板之间固定有用于充填介质、模拟不同地质条件的腔体,腔体下端连接可伸缩传力柱,可伸缩传力柱下端连接有拉压传感器,拉压传感器下端设有圆状传力板;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小型注浆模型试验中地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稳定、长时间加载,保证模型试验开展条件更加贴近真实地下环境,可模拟隧道、矿山的多种地质条件,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隧道、矿山等地下工程蓬勃发展,然而在建设过程中突水突泥灾害时有发生,据统计,突水突泥灾害发生频率排在地下工程事故的第二位,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注浆方法作为解决突水突泥灾害问题的有效手段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目前突水突泥灾害仍然频发,这是由于注浆理论发展远落后于工程实践,注浆技术因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而远未成熟。
模型试验方法可以比较全面真实地模拟复杂的地质构造,为建立新的理论和数学模型提供依据,是研究注浆理论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已开展了一系列注浆模型试验,但受制于试验条件,无法最大限度的还原充填介质的真实受力情况,如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等重要力学参数,导致研究结果无法直接运用于工程实践,注浆理论的发展仍然滞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小型注浆模型试验中地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稳定、长时间加载,保证模型试验开展条件更加贴近真实地下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包括三个承压密封板、固定螺杆和腔体,其中,承压密封板依次通过固定螺杆连接为整体结构,承压密封板从上至下分别为第一承压密封板、第二承压密封板和第三承压密封板,第一承压密封板、第二承压密封板之间固定有用于充填介质、模拟不同地质条件的腔体,腔体下端连接可伸缩传力柱,可伸缩传力柱下端连接有拉压传感器,拉压传感器下端设有圆状传力板。
所述第一承压密封板上设有用于向介质充填腔体输入浆液的注浆通道,所述注浆通道与阀门连接。
所述固定螺杆包括两组,每组4-8根,两组固定螺杆分别圆周分布于第二承压密封板和第三承压密封板之上,连接固定第一承压密封板和第二承压密封板、第二承压密封板和第三承压密封板。
所述腔体为圆筒状结构,上下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承压密封板的下表面、第二承压密封板的上表面
所述腔体上设有监测元件埋设通道、水压传感器,腔体周边设有用于向介质充填腔体输入水的加水通道。
所述监测元件埋设通道设置于腔体上部,前后对称分布共2个,内部布设力学参数监测元件数据线,通道内设有密封螺丝。
所述水压传感器设置在介质充填腔体下方,其尾部与腔体中的水直接接触。
所述可伸缩传力柱设置在拉压传感器上部,可伸缩传力柱连接有充填介质顶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实现了小型注浆模型试验中地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稳定、长时间加载,保证模型试验开展条件更加贴近真实地下环境;
2.可模拟隧道、矿山工程的多种地质环境,适用范围广;
3.设置拉压传感器、水压传感器,可实时观测地应力和水压加载情况,保证试验的动态反馈性和精确性;
4.采用高强固定螺杆、承压密封板并配合使用橡胶垫、密封胶和密封螺丝,试验装置密封性强,稳定性好;
5.介质内可埋设各类监测元件,可实时采集试验过程中的重要力学参数,提高了试验的精确性;
6.试验装置配合使用自主研发的模型试验稳压加水装置,可为介质提供稳定的水压环境,与真实环境更加贴近;
7.可伸缩传力柱配合使用液压加载装置、充填介质顶出装置可将注浆加固体顶出,免去了脱模的繁琐,提高了试验效率;试验装置体型小,操作简便,可循环使用,降低了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其中1.承压密封板、2.高强固定螺杆、3.注浆通道、4.介质充填腔体、5.监测元件埋设通道、6.水压传感器、7.加水通道、8.圆状传力板、9.拉压传感器、10.可伸缩传力柱、11.充填介质顶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注浆模型试验装置,由放置承压密封板1、高强固定螺杆2、注浆通道3、介质充填腔体4、监测元件埋设通道5、水压传感器6、加水通道7、圆状传力板8、拉压传感器9、可伸缩传力柱10和充填介质顶出装置11所组成。
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它包括承压密封板1,12根高强固定螺杆2通过螺母与3块承压密封板1连接构成试验装置的整体框架,最上层密封承压板1上设有注浆通道3,上层两块承压密封板1之间是介质充填腔体4,腔体周边设有监测元件埋设通道5、水压传感器6和加水通道7,设有圆状传力板8,传递其下部液压加载装置施加的应力,圆状传力板8上部连接拉压传感器9,拉压传感器9与可伸缩传力柱10连接,可伸缩传力柱10上部与充填介质顶出装置11连接。
承压密封板1共3个,为不锈钢材质,上层2个主要作用为承压密封,底层1个主要作用承压密封。高强固定螺杆2共12根,上部6根主要作用为固定密封介质充填腔体4,下部6根联合承压密封板1为本装置的承力结构。
注浆通道3设置在最上层承压密封板1上,可与阀门连接,由注浆泵通过此通道向介质充填腔体4输入浆液。
介质充填腔体4为圆筒状结构,不锈钢材质,上下均与承压密封板1相接,界面使用橡胶垫以及密封胶进行密封,试验中在此腔体内充填介质模拟隧道、矿山的不同地质条件。
监测元件埋设通道5设置在介质充填腔体上部,前后对称分布共2个,试验中介质内布设的力学参数监测元件数据线通过此通道输出,通道内设有密封螺丝,保证密封性。
加水通道7设置在介质充填腔体4侧方,可与阀门相接,试验中使用自主研发的模型试验稳压加水装置通过此通道向介质充填腔体输入稳定流量、压力的水。
水压传感器6设置在介质充填腔体4下方,其尾部与腔体中水直接接触,可实时测量腔体中水的压力变化情况,根据试验要求实时调整稳压加水装置水压输出情况。圆状传力板8下部配合使用液压加载装置,传递应力。
拉压传感器9设置在圆状传力板8上部,可实时测量对腔体内介质施加的地应力大小。
可伸缩传力柱10设置在拉压传感器9上部,具备可传递应力和可伸缩的特点。
充填介质顶出装置11与可伸缩传力柱10相连,试验中可上下移动以顶出注浆结束后的注浆加固体,其周边设有橡胶以及密封胶以保证其移动过程中与腔体接触面的密封性。
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注浆模型试验装置使用方法:根据隧道、矿山工程不同地质条件进行土工试验测试介质基本物理性质,选取原状介质或者配置相似材料充填入介质充填腔体4,并在其中预制裂隙、破碎带以更好的模拟的实际地质环境,为测量试验中土压力、渗透压力、土体位移等参数可通过监测元件埋设通道5在介质中埋设各类监测元件,在腔体顶部设置橡胶垫、均匀涂密封胶然后放置密封承压板1,通过高强螺杆2进行固定,调试水压传感器6和拉压传感器9,使用自主研发的模型试验稳压加水装置通过加水通道7向腔体内加水,观察水压传感器6读数直至达到设计水压,停止加水,使用液压加载装置通过圆状传力板8、可伸缩传力柱10向腔体内介质加载应力,观察拉压传感器9读数直至达到设计地应力,停止加载,使用注浆泵通过注浆通道3向腔体注入浆液,通过监测元件实时采集介质中土压力、渗透压力、土体位移等重要参数,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时终止注浆,拆卸顶层承压密封板1和上部6根高强螺杆2,通过液压加载装置通过可伸缩传力柱10推动充填介质顶出装置11将注浆加固体顶出,将注浆加固体用保鲜膜包装好后放入试验室养护,拆卸并清洗试验装置其他结构,结束试验。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8)

1.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三个承压密封板、固定螺杆和腔体,其中,承压密封板依次通过固定螺杆连接为整体结构,承压密封板从上至下分别为第一承压密封板、第二承压密封板和第三承压密封板,第一承压密封板、第二承压密封板之间固定有用于充填介质、模拟不同地质条件的腔体,腔体下端连接可伸缩传力柱,可伸缩传力柱下端连接有拉压传感器,拉压传感器下端设有圆状传力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承压密封板上设有用于向介质充填腔体输入浆液的注浆通道,所述注浆通道与阀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螺杆包括两组,每组4-8根,两组固定螺杆分别圆周分布于第二承压密封板和第三承压密封板之上,连接固定第一承压密封板和第二承压密封板、第二承压密封板和第三承压密封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腔体为圆筒状结构,上下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承压密封板的下表面、第二承压密封板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腔体上设有监测元件埋设通道、水压传感器,腔体周边设有用于向介质充填腔体输入水的加水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监测元件埋设通道设置于腔体上部,前后对称分布共2个,内部布设力学参数监测元件数据线,通道内设有密封螺丝。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压传感器设置在介质充填腔体下方,其尾部与腔体中的水直接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可伸缩传力柱设置在拉压传感器上部,可伸缩传力柱连接有充填介质顶出装置。 
CN201420222138.1U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81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2138.1U CN203881739U (zh)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2138.1U CN203881739U (zh)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81739U true CN203881739U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82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2213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81739U (zh)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8173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0967A (zh) * 2014-04-30 2014-07-23 山东大学 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08519308A (zh) * 2018-03-27 2018-09-11 东北大学 一种贯通裂隙岩体注浆浆液扩散试验方法
CN111257203A (zh) * 2020-04-13 2020-06-09 安徽理工大学 考虑注浆加固有效重叠交圈的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0967A (zh) * 2014-04-30 2014-07-23 山东大学 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03940967B (zh) * 2014-04-30 2015-10-21 山东大学 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08519308A (zh) * 2018-03-27 2018-09-11 东北大学 一种贯通裂隙岩体注浆浆液扩散试验方法
CN111257203A (zh) * 2020-04-13 2020-06-09 安徽理工大学 考虑注浆加固有效重叠交圈的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1257203B (zh) * 2020-04-13 2022-06-14 安徽理工大学 考虑注浆加固有效重叠交圈的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0967B (zh) 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03267722B (zh) 一种承压渗透注浆加固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3398902B (zh) 高地应力柔性加载瞬间卸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5136641A (zh) 一种模拟动水条件下渗透注浆扩散试验的模型装置
CN111255471B (zh) 多工况土压平衡盾构渣土工作性测试模拟试验系统
CN103995097A (zh) 一种模拟顶管施工引发地层变形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3869054B (zh) 用于岩石试件的带压注浆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3881739U (zh) 一种可加载地应力、孔隙水压力的注浆模型试验装置
CN103760028B (zh) 实验室用岩石强度测试的围压加载装置
CN204613202U (zh) 一种模拟地下煤炭开采覆岩运移及突水溃砂实验装置
CN105842424B (zh) 三向应力渗流耦合注浆试验系统及方法
CN203881760U (zh) 模拟顶管施工引发地层损失的试验装置
CN112098221B (zh) 一种矿井地下水库煤柱稳定性的相似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
CN211602719U (zh) 一种多功能顶底板突水的采场矿压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平台
CN104849428B (zh) 一种模拟地下煤炭开采覆岩运移及突水溃砂实验装置
CN104833775A (zh) 模拟突水突泥地质灾害的三维模型试验装置
CN103558089B (zh) 一种尾矿材料的三轴流变实验装置
CN204112378U (zh) 一种具有仿真隔离作用的桩基检测双护筒装置
CN205879697U (zh) 一种用于爆破试验的主动围压加载装置
CN204855131U (zh) 构造裂隙充填结构突水突泥试验装置
CN111006993A (zh) 一种矸石胶结充填材料稳定性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092828A (zh) 一种注浆材料压滤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14669045U (zh) 一种多场耦合作用下岩质边坡开挖模型试验装置
CN206505073U (zh) 一种用于巷道围岩支护与变形的相似模拟材料实验装置
CN112684147B (zh) 一种多场耦合作用下岩质边坡开挖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