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80389U - 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80389U
CN203880389U CN201420316251.6U CN201420316251U CN203880389U CN 203880389 U CN203880389 U CN 203880389U CN 201420316251 U CN201420316251 U CN 201420316251U CN 203880389 U CN203880389 U CN 203880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oxygen
storage tank
oxygen storage
pipelin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162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邦棋
何欢
刘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nternational composite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3162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80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80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80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包括体积依次减小的第一、第二、第三液氧贮槽,所述第一液氧贮槽为大于100m3,第三液氧贮槽为小于100m3,还包括可连接第二、第三液氧贮槽的第一管路以及在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充车快速接口,可实现第二液氧贮槽为第三液氧贮槽充装及为外来槽车充装;可连接第一液氧贮槽与第二液氧贮槽的第二管路,实现第一、第二液氧贮槽的相互充装;可连接第一液氧贮槽与第三液氧贮槽的第三管路,实现第一液氧贮槽为第三液氧贮槽充装;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液氧贮槽与液氧后备应急系统之间的第四管路,实现第一液氧贮槽为用户供氧。该系统最大程度降低液氧存储成本和保证终端用户安全持续可靠用氧。

Description

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分系统液氧贮存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氧厂常见的10000型分馏塔和3000液化装置分别配备有三种体积的液氧贮槽,各个液氧贮槽相互独立运行:其中较小体积的液氧贮槽是低压贮槽,主要用于空分系统与后备应急系统间的无间隙切换供氧和日常液氧补充,运行压力为0.45MPa;中等体积的液氧贮槽主要用于空分设备产品液氧贮存和后备系统液氧泵长期供氧储备,运行压力为10KPa左右;较大体积的液氧贮槽主要用于3000液化装置产品液氧的贮存,运行压力为10KPa左右。各液氧贮槽流程如图1所示。
各液氧贮槽之间相对独立的工作状态存在以下问题:
1.因空分设备的连续生产性,如果当中等和较大体积的液氧贮槽储存量都达到高限且无液氧需求用户,就只能将持续生产的液氧就地排放,以保证液氧贮槽存储不超量,这样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存在极大的安全生产隐患。
2.如果空分系统因设备故障停车,只能通过中等体积液氧贮槽液氧泵长期为用户供氧,液氧保安时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影响到用户的用氧安全。
3.因空分系统气态氧产量不足用户使用,必须用较小体积的液氧贮槽持续补充液氧,以保证空分系统供氧压力稳定,较小体积的液氧贮槽液氧消耗后将定期进行液氧充装,如频繁使用槽车或金属软管连接充装,将造成液氧中转储存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开发新的贮存装置连接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能够提高液氧贮存能力,保证用户用氧安全并且提升贮存方式的灵活性,继而增强对液体产品的调配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包括体积依次减小的第一、第二、第三液氧贮槽,其中所述第一液氧贮槽为大于800m3,第三液氧贮槽为小于100m3,还包括可连接第二液氧贮槽与第三液氧贮槽的第一管路以及在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充车快速接口;可连接第一液氧贮槽与第二液氧贮槽的第二管路,可连接第一液氧贮槽与第三液氧贮槽的第三管路,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液氧贮槽与液氧后备应急系统之间的第四管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氧贮槽为1000m3,运行压力为10KPa;所述第二液氧贮槽为600m3,运行压力为10KPa;所述第三液氧贮槽为50m3,运行压力为0.45MPa。
各管路优选的连接方式如下:
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与所述第三液氧贮槽的底部进液口。
所述第二管路包括自所述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旁延伸出的线路和所述第二液氧贮槽的底部的进液阀处延伸出的线路,位于所述第二管路中靠近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一侧包括第一快速接头,位于第二管路中靠近第二液氧贮槽进液阀一侧包括第二快速接头,所述第二管路可通过第一快速接头和第二快速接头连通。
所述第二管路也可以包括自所述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旁延伸出的线路、靠近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的第一快速接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充车快速接口,所述第二管路可通过所述充车快速接口和第一快速接头连通。
位于靠近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一侧包括第一快速接头,所述第三管路可通过所述第一快速接头和位于第三液氧贮槽下方的液氧充装接口连通。
所述第四管路连通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和液氧后备应急系统的汽化器进口。
所述第一管路优选的包括安全阀和低温截止阀,所述安全阀被所述第二和第三液氧贮槽共享使用,所述低温截止阀位于所述充车快速接口处。
各接头和接口之间的连接通过短距离软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可优选的设置三个体积不同的第一、第二、第三液氧贮槽,例如分别为1000m3、600m3和50m3。将第二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与第三液氧储罐的进液口用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中预留一个充车快速接口,使第二液氧贮槽其既能为第三液氧储槽充装,又能为外来槽车充装。
用第二管路连通第一液氧贮槽与第二液氧贮槽,所述第二管路包括自所述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旁延伸出的线路和所述第二液氧贮槽的底部的进液阀处延伸出的线路,第一快速接头,第二快速接头,所述第二管路可通过用短距离软管连接所述第一快速接头和第二快速接头而连通,实现第一液氧贮槽向第二液氧贮槽充装。或所述第二管路可通过用短距离软管连接位于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充车快速接口和第一快速接头连通,实现第二液氧贮槽向第一液氧贮槽充装。
所述第三管路可通过用短距离软管连接所述第一快速接头和位于第三液氧贮槽下方的液氧充装接口连通,实现第一液氧贮槽充装第三液氧储槽的目的。
将第一液氧贮槽充车泵出口与液氧后备应急系统的汽化器进口用第四管路连通,实现第一液氧贮槽直接向用户供氧的可能。
所述系统充分实现了多个体积不同的液氧贮槽间液氧的中转和共享,保障了用户氧气的安全使用,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液氧贮存和中转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改造前贮槽系统流程图;
图2为改造后贮槽系统流程图。
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
1-1000m3液氧贮槽,2-600m3液氧贮槽,3-50m3液氧贮槽,4-充车快速接口,5-第一快速接头,6-第二快速接头,7-液氧充装接口,8-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9-汽化器进口,10-安全阀,11-低温截止阀,12-液氧泵,13-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运行压力为10KPa的液氧贮槽1000m3液氧贮槽1、运行压力为10KPa的600m3液氧贮槽2和运行压力为0.45MPa的50m3液氧贮槽3、充车快速接口4、第一快速接头5、第二快速接头6、液氧充装接口7、充车泵出口8、汽化器进口9、安全阀10、低温截止阀11、液氧泵12以及实现所述三个液氧贮槽中液氧中转和共享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1)用第一管路连通600m3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与50m3液氧储槽的进液口,可实现600m3液氧贮槽2为50m3液氧储槽3充装,即图2中的线路⑥;在第一管路中设置充车快速接头4,这样600m3液氧贮槽2也可为外来槽车充装,即线路②。
2)用短距离软管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中的第一快速接头5和第二快速接头6,可实现1000m3液氧贮槽1向600m3液氧贮槽2的液氧充装,即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线路①、短距离软管及线路③;
或用短距离软管连接所述充车快速接口4和第二快速接口6,可实现600m3液氧贮槽2向1000m3液氧贮槽1充装液氧,即第二管路包括线路②至①;
3)第三管路可通过用短距离软管连接所述第一快速接头4和位于50m3液氧储槽3下方的液氧充装接口7连通,实现1000m3液氧贮槽1充装50m3液氧储槽3的目的,即线路①至④。
4)用所述第四管路连通1000m3液氧贮槽1的充车泵出口8与液氧后备应急系统的汽化器进口9,实现1000m3液氧贮槽1直接向用户供氧的可能,即线路⑤。
实施例2:
整体结构如实施例1,当空分系统因故障停车不能产生液氧时,向用户传输氧气的气氧管道压力开始下降。当气氧压力小于50m3液氧贮槽3的出口压力时,50m3液氧贮槽出口的止回阀13被顶开,随后50m3液氧贮槽中的液氧进入汽化器气化后送入用户使用。因50m3液氧贮槽3贮量有限,需要由600m3液氧贮槽2长期供应。首先预冷液氧泵12(OP1701/0P1702),使其出口压力高过50m3贮槽3的出口压力,进而止回阀13被关闭,600m3液氧泵12中的液氧进入汽化器气化后送入用户使用,实现切换至600m3液氧贮槽2长期供氧;
或者通过用第一管路连通600m3液氧贮2的充车泵出口与50m3液氧储槽3的进液口,实现600m3液氧贮槽2为50m3液氧储槽3充装,进而实现为用户长期供氧;
或者通过用短距离软管连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6和50m3液氧贮槽下部的液氧充装接口7,可实现1000m3液氧贮槽1充装50m3液氧储槽3,如线路①至④,进而实现为用户长期供氧;
或用所述第三管路连通1000m3液氧贮槽充车泵出口8与液氧后备应急系统汽化器进口9,实现1000m3液氧贮槽1直接向用户供氧的可能,如线路⑤。这样600和1000m3液氧贮槽2,1都可为用户供氧,液氧保安时间延长,用户的用氧安全得到保障。
后三种情况为通过本实用新型所开发的共享网络实现。通过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的建立不仅充分保障了用户氧气的安全使用,还节约了大量的液氧贮存和中转成本,如下表所示:
若每月对用户供氧量300m3相同的情况下。改造前槽车运转每月的成本为13500元,软管连接每月成本24000元,改造后每月成本6000元,分别节省了7500元和18000元。
表1.改造前后运转成本对比
注:改造前需对用户补充用氧10m3/天,约300m3/月:槽车转运按20m3/车计算共需转运15车/月;长距离软管连接和共享网络建立后按转运100m3/次计算需转运3次/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方法及系统,通过管路和快速接头实现600m3、1000m3及50m3液氧贮槽间的连通,使600m3和1000m3液氧贮槽中的液氧可相互充装,同时都可向50m3液氧贮槽充装液氧,1000m3液氧贮槽还可向用户供氧。该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能够提高液氧贮存能力,保证用户用氧安全并且提升贮存方式的灵活性,继而增强对液体产品的调配能力。还节约了大量的液氧贮存和中转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体积依次减小的第一、第二、第三液氧贮槽,其中所述第一液氧贮槽为大于800m3,第三液氧贮槽为小于100m3,还包括可连接第二液氧贮槽与第三液氧贮槽的第一管路以及在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充车快速接口;可连接第一液氧贮槽与第二液氧贮槽的第二管路,可连接第一液氧贮槽与第三液氧贮槽的第三管路,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液氧贮槽与液氧后备应急系统之间的第四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氧贮槽为1000m3,运行压力为10KPa;所述第二液氧贮槽为600m3,运行压力为10KPa;所述第三液氧贮槽为50m3,运行压力为0.4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与所述第三液氧贮槽的底部进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包括自所述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旁延伸出的线路和所述第二液氧贮槽的底部的进液阀处延伸出的线路,位于所述第二管路中靠近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一侧包括第一快速接头,位于第二管路中靠近第二液氧贮槽进液阀一侧包括第二快速接头,所述第二管路可通过第一快速接头和第二快速接头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第二快速接头通过短距离软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包括自所述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旁延伸出的线路、靠近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的第一快速接头和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充车快速接口,所述第二管路可通过所述充车快速接口和第一快速接头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靠近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一侧包括第一快速接头,所述第三管路可通过所述第一快速接头和位于第三液氧贮槽下方的液氧充装接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和接口通过短距离软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第一液氧贮槽的充车泵出口和液氧后备应急系统的汽化器进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包括安全阀和低温截止阀,所述安全阀被所述第二和第三液氧贮槽共享使用,所述低温截止阀位于所述充车快速接口处。
CN201420316251.6U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 Active CN203880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6251.6U CN203880389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6251.6U CN203880389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80389U true CN203880389U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80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16251.6U Active CN203880389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803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0381A (zh) * 2017-11-24 2018-05-18 成都忆氧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拆式液氧存储两相转换供给系统及其装置
CN114556011A (zh) * 2019-10-17 2022-05-27 气体运输技术公司 用于储存液化气的液密且热绝缘容器的连接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0381A (zh) * 2017-11-24 2018-05-18 成都忆氧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拆式液氧存储两相转换供给系统及其装置
CN114556011A (zh) * 2019-10-17 2022-05-27 气体运输技术公司 用于储存液化气的液密且热绝缘容器的连接梁
CN114556011B (zh) * 2019-10-17 2023-10-24 气体运输技术公司 用于储存液化气的液密且热绝缘容器的连接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80389U (zh) 一种多个液氧贮槽间液氧中转和共享系统
CN104165266B (zh) 一种压差式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加注系统及其方法
CN107514541B (zh) 浮式液化天然气存储和气化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767168U (zh) 多级远程加压泵站
CN201712998U (zh) 一种可导压的储槽
CN102913753A (zh) Lng接收站的储存和气化工程输出系统及方法
CN204829271U (zh) 一种lng接收终端bog回收处理系统
CN202501194U (zh) 高低压氮气节能式供气系统
CN201348342Y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系统
CN202868303U (zh) Lng接收站的储存和气化工程输出系统
CN207865023U (zh) 一种小型气化站
CN204297412U (zh) 一种食用油储存罐
WO2013034071A1 (zh) 一种给水单元和给水系统以及给水方法
CN201916699U (zh) 一种氨气供给装置
CN202992630U (zh) 一种液氨贮罐
CN217761267U (zh) 一种供风系统
CN204933418U (zh) 一种亚硫酸钠添加设备
CN104295894A (zh) 一种立式低温液体贮罐
CN204456290U (zh) Dlc气体顶压应急消防给水设备
CN212317033U (zh) 一种均衡供水的饮水管网
CN211962761U (zh)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CN103083843A (zh) 组合式联体泡沫灭火系统
CN213272026U (zh) 一种双负压液氯气化装置
CN219775473U (zh) 空分备用系统不间断供氧装置
CN203836588U (zh) 氮气供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0082 Dadukou District of Chongqing Bridge Industrial Park B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international composite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400082 Dadukou District of Chongqing Bridge Industrial Park B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