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70587U - 触控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70587U
CN203870587U CN201420057655.8U CN201420057655U CN203870587U CN 203870587 U CN203870587 U CN 203870587U CN 201420057655 U CN201420057655 U CN 201420057655U CN 203870587 U CN203870587 U CN 203870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screen touch
touch electronic
control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76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鹤燕
唐觅
江宗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576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70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70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705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电子装置。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包括:触控面板;触控连接模块,用于通过该触控面板建立与第二触控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信道,并通过该通信信道接收该第二触控电子装置发送的信息;以及控制模块,耦接于该触控连接模块,用于从该触控连接模块接收该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判定该第二触控电子装置的权限,其中,该权限表示该第二触控电子装置对该第一触控电子装置的操作权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电子装置可设定不同等级访问控制权限,有效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Description

触控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权限控制方法,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权限控制方法以及触控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信息的发达,在日常生活中用户经常通过有线或无线传送技术发送或接收数据。对有线传送技术而言,无线通信装置之间配对的过程必须通过直接将电子装置间以一种互连机制相耦接作为开端。而对无线传送技术而言,则必须通过通信协议的繁琐权限设定才可进行装置配对动作,同时亦必须通过用户设定手动开启或自动开启。就前述的有线或无线传送技术而言,将会造成用户使用上的限制或者因繁复步骤而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佳。因此如何以简洁方式供用户发送或接收数据为目前开发者所需解决的问题。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为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其通过近场磁场通信方法(例如采用13.56MHz的近场磁场通信方式)在移动设备、消费型电子产品、个人计算机或智能型电子装置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让用户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由于手机等手持装置集成NFC的市场需求已经成熟,其可支持移动支付或者作为销售点情报系统(point of sale,简称POS)来用,然而由于NFC为以磁场通信的方式进行信号发送和接收,因此必须在手机等手持装置上增设感应式读卡器或类似功能的部件,将造成手持设备体积变大,而且对手机等手持设备的结构布局、部件用材均有限制。 
因此近来发展了一种触控面板装置是触控连接(touch link)技术,例如US 2011/0304583、US 2013/0147760、CN 102916729A等专利申请案所述的,可利用触控面板装置原有的面板及驱动IC来通信传送。触控面板装置包括触摸传感器。触摸 传感器的至少一部份为触控面板装置所包含的触控面板的至少一部份。其中,触控面板可为不具显示功能的触控面板(例如触摸板(touch pad))或者具显示功能的触控面板(例如触控屏幕(touch screen))。触摸传感器包括设置在触控面板的基板上的多个用于构成电容结构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至少一者作为发送电极,以及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至少一者作为接收电极。如此信号可通过触控面板装置原有的电极及驱动IC来进行发送和接收,以实现基于电场的触控连接,无需再另行设置感应式读卡器或类似功能的部件,较先前的近场通信技术更为节省体积与成本。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第一触控面板装置以及第二触控面板装置之间的触控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触控面板装置101以及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之间具有近电场103a以及103b。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触控面板装置101以及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皆具有发送以及接收信号的功能。此触控连接技术中,当第一触控面板装置101向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发送信号时,所应用的通信媒介为电场方向指向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的电场部分(如图1所示的近电场103a)。当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向第一触控面板装置101发送信号时,所应用的通信媒介为电场方向指向第一触控面板装置101的电场部分(如图1所示的近电场103b)。其中,图1所示的X信道以及Y信道分别代表布设在基板上用于构成电容结构的发送电极和接收电极。 
图2为根据现有技术的第一触控面板装置和第二触控面板装置之间实现触控连接系统的逻辑架构图。第一触控面板装置101包括图2所示的信息发送系统201,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包括图2所示的信息接收系统202。其中,信息发送系统201包括触控连接请求信号产生单元211、通信连接建立单元212以及第一通信单元213。其中,触控连接请求信号产生单元211用于产生触控连接的请求信号,并通过发送电极发送至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通信连接建立单元212在接收电极接收到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回复的应答信号后,与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建立通信连接。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第一通信单元213通过触控面板(图未示)的发送电极发送通信信息或数据至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 
信息接收系统202包括触控连接请求应答单元221、通信连接建立单元222以及第二通信单元223。其中,触控连接请求应答单元221在通过接收电极接收到由第一触控面板装置101所发送的触控连接请求信号后,通过发送电极回复应答信号至第一 触控面板装置101。在触控连接请求应答单元221向第一触控面板装置101回复应答信号后,通信连接建立单元222与第一触控面板装置101建立通信连接。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第二通信单元223通过接收电极接收由第一触控面板装置101所发送的通信信息或数据。 
如图3所示,触摸传感器(图未示)包括布设于触控面板(例如第一触控面板301或第二触控面板302)的基板上的多个用于构成电容结构的发送电极311、321以及接收电极312、322,分别用于发送以及接收信号。 
图4为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控连接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401中,触控连接请求信号产生单元211产生触控连接请求信号,并通过发送电极发送至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接着,通信连接建立单元212在接收电极接收到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所回复的应答信号后(步骤S402),与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建立通信连接(步骤S403)。最后,进入步骤S404,第一通信单元213通过发送电极发送通信信息或数据至第二触控面板装置102。 
然而在触控连接建立后,触控电子装置还需要合适的控制机制,以根据连接装置的不同属性设定不同等级的访问(access)与控制权限,以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触控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电子装置,包括:触控面板;触控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触控面板建立与第二触控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信道,并通过所述通信信道接收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发送的信号;其中,所述触控连接模块包括:感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触控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之间的物理邻近;以及连接模块,当所述感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物理邻近时,通过所述触控面板建立所述通信信道以及控制模块,耦接于所述触控连接模块,用于从所述触控连接模块接收所述信号,并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判定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的权限信息,其中,所述权限信息表示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对所述第一触控电子装置的操作权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电子装置,包括:触控面板;触控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触控面板建立与第一触控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信道,并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信号至所述第一触控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触控连接模块包括:感测模块,用于检测 所述触控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之间的物理邻近;以及连接模块,当所述感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物理邻近时,通过所述触控面板建立所述通信信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电子装置可设定不同等级访问控制权限,有效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第一触控面板装置以及第二触控面板装置之间的触控连接示意图。 
图2为根据现有技术的第一触控面板装置和第二触控面板装置之间实现触控连接系统的逻辑架构图。 
图3为根据现有技术的利用触控面板的电极进行信号发送以及接收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控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控通信系统的方块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适用于图5的触控通信系统的权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权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权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的各元件配置和步骤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特点之用,实施例中各元件的配置和方法步骤仅用于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下说明书表示的特定实施例的元件和配置用于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且实施例中图式标号的部分重复是为了简化说明,并非意指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关联性。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控通信系统5的方块图,该触控通信系统5包括可在其间建立触控连接的触控电子装置A和B。触控电子装置A和B可为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电视、打印机、智能家电、电子书、计算器、售票亭、数字相框销售点终端机、数字地图,或是任何 搭载有触控连接模块(例如触控集成电路(touch IC))的电子装置。当触控电子装置A和触控电子装置B之间的距离在毫米的尺度上(例如5毫米)时,可以认为两者是物理邻近的,此时触控电子装置A与触控电子装置B之间可形成触控连接。,若触控电子装置A欲对触控电子装置B进行访问控制,例如触控电子装置A欲操作触控电子装置B完成某项功能操作,则需先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对触控电子装置B的访问及控制权限。触控通信系统5中的触控电子装置A和B即可使能该的访问控制权限判定。 
具体而言,在触控通信系统5中,触控电子装置A包括触控连接模块110、控制模块120、触控面板160以及存储器140。存储器140中可存储信息142。存储器140可例如用户识别卡(SIM card)或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等等。而触控电子装置B包括触控连接模块210、控制模块220、触控面板260、存储器240及数据库250。其中,控制模块220中更包括解析模块280及匹配模块290。数据库250可位于存储器240中。控制模块120、220可包含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MC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关联于平行运算环境(parallel processing environment)的复数平行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操作系统以及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触控连接模块110包括感测模块130和连接模块132(图未示)。类似的,触控连接模块210包括感测模块230和连接模块232(图未示),其中感测模块130与感测模块280的结构和功能相同,连接模块132和连接模块232的结构和功能相同。每个触控电子装置A、B通过感测模块130及/或230来检测是否与一装置之间物理邻近(例如靠近或触碰到)。举例而言,感测模块130检测触控电子装置A是否和一装置彼此物理邻近。一旦检测到物理邻近,则通过连接模块132建立第一通信通道。举例而言,感测模块130感测触控电子装置A与触控电子装置B之间的交互影响的电磁场(例如可通过图3所示的方式,通过触控面板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来判断是否有交互影响的电磁场),通过电磁场的变化判断触控电子装置B是否物理邻近到触控电子装置A。当检测到物理邻近时,连接模块132与连接模块232建立第一通信信道。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模块132可为如图2所示的信息发送系统,连接模块232可为如图2所示的信息接收系统,利用图2所示的第一通信单元213通过触控电子装置A的触控面板160以及触控电子装置B的触控面板260与第二通信单元223 建立第一通信信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触控电子装置A检测到其与触控电子装置B之间是物理邻近时,触控连接模块110的连接模块132建立与触控电子装置B的连接模块232之间的第一通信信道,触控电子装置A通过该第一通信信道向触控电子装置B发送信息142。在一实施例中,该信息为触控电子装置B的属性信息142。详细而言,该属性信息可为国际移动装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number,IME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移动台ISDN(Mobile Station ISDN,MSISDN)、装置名称(DeviceName)、电子邮件(Emial)或联络数据(Contact Info)等具有身份属性的信息。 
当触控连接模块210接收到属性信息142之后,将其存为属性信息242。属性信息242可存储于触控电子装置B内部的存储器240,其中,存储器240可例如SIM卡或快闪存储器等等。解析模块280解析属性信息122以获得触控电子装置A的属性信息。匹配模块290会将触控电子装置A的属性信息与数据库250中默认的属性信息进行比对,以找到与触控电子装置A的属性信息匹配的默认属性信息。由于在触控电子装置B的数据库250中,每种默认的属性信息都对应于特定的权限,由此可以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的权限,该权限表示触控电子装置A对触控电子装置B的操作权限。其中,操作权限包括访问权限及/或控制权限等。在一个实例中,当属性信息为某种姓名、联系方式、或电子邮件地址时,匹配模块290可从装置通信簿(即数据库250)中搜寻与的匹配的姓名、联系方式、或电子邮件地址,以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的访问控制权限。例如,当触控电子装置A的属性信息不在触控电子装置B的装置通信簿中时,匹配模块290进一步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为“陌生人”,由于“陌生人”对应的权限为最受限(例如不可访问控制),因此触控电子装置B的控制模块220不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任何功能。又例如,当触控电子装置A的属性信息与触控电子装置B的装置通信簿中的“普通联系人”列表匹配时,由于“普通联系人”列表对应的权限为部分开放,控制模块220会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部分功能,例如打电话、发短信等等。又例如,当触控电子装置A的属性信息与触控电子装置B的装置通信簿中的”好友联系人”列表匹配时,由于“好友联系人”列表对应的权限更高,控制模块220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更多功能,例如打电话、发短信、访问触控电子装置B内部数据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电子装置B的匹配模块290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的权限后,触控电子装置B更通过触控连接模块210通过第一通信信道发送回传消息至触控电子装置A,以指示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的功能或功能组回传给触控电子装置A,触控电子装置A通过第一通信信道接收回传消息,且可进一步选择或发出指令给触控电子装置B,其中,该指令指示执行至少一操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电子装置B不会回传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的功能或功能组,在此情形中,当触控电子装置A传送执行某个功能的指令给触控电子装置B后,触控电子装置B会根据触控电子装置A的控制权限而判断是否要执行触控电子装置A所传送的指令,其中该指令指示执行至少一操作。当该权限与该操作相对应时,即该权限表示允许执行该操作,则该触控电子装置执行该指令。 
虽然图5实施例显示的是触控电子装置A通过第一通信信道连接传送属性信息给触控电子装置B,由触控电子装置B判断触控电子装置A的控制权限,根据此实施例的一个变形,触控电子装置A中的控制模块120更可包括解析模块与匹配模块,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知触控通信系统5支持在相反方向上触控电子装置B通过触控连接传送信息给触控电子装置A,而触控电子装置A接收触控电子装置B的属性信息并判断触控电子装置B可获得的权限,由此当触控电子装置A和B相互接触并建立第一通信信道连接后即可互相交换属性信息并判断对方在本身装置上的控制权限。 
虽然图5实施例的触控通信系统5包括触控电子装置A和B,但此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通信系统并不限于两个触控电子装置,实际上,触控通信系统可包括更多个触控电子装置。根据此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触控连接系统1可更包括触控电子装置C,其中,触控电子装置C的结构与触控电子装置A相同,则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知触控通信系统1还支持触控电子装置C通过触控链接传送属性信息给触控电子装置B,使得触控电子装置B可根据属性信息与本身数据库进行匹配而判断触控电子装置C的控制权限,即触控电子装置A可与多个触控电子装置建立触控连接,接收信息,并对多个触控电子装置设定访问和控制权限。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适用于图5的触控通信系统1的一种权限控制方法6的流程图。 
当触控电子装置A和B两者近距离接触时,权限控制方法6即被初始化(S600)。首先,触控电子装置A和B之间会建立第一通信信道连接(S602)。一旦建立第一 通信信道连接后,触控电子装置A会立即通过第一通信信道传送属性信息至触控电子装置B(S604)。其中,属性信息可以是IMEI、IMSI、移动台ISDN、装置名称、电子邮件、或各种联络数据等各种具有身份属性的数据。由于触控电子装置A和B之间的距离很短,仅约等于接触距离,所以通过第一通信信道连接传送属性信息可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 
相应地,触控电子装置B通过第一通信信道连接接收来自触控电子装置的的属性信息(S606),且触控电子装置B在收到属性信息后开始解析属性信息以获得触控电子装置A的属性值(S608),然后,触控电子装置B对在其数据库250内搜索与属性信息匹配的属性值,以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的控制权限(S610)。其中,数据库250可为带有IMEI、IMSI、移动台ISDN、装置名称、电子邮件、或各种联络数据以及其对应控制权限的查找表、数据库或文件。触控电子装置B的用户可事先在数据库250内设定属性信息的对应控制权限。 
接着,触控电子装置B会根据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的权限,并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相应的访问和控制功能(S612),权限控制方法6到此即结束(S614)。例如,当触控电子装置B是手机装置时,相应的访问和控制功能可为打电话或发短信。当触控电子装置B是电视装置时,相应的访问和控制功能可以是调整音量大小或选台。 
权限控制方法6控制触控电子装置A通过触控连接传送属性信息给触控电子装置B,使得触控电子装置B可根据属性信息与本身数据库进行匹配而判断触控电子装置A的控制权限。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权限控制方法7的流程图。该数据权限控制方法7适用于触控电子装置B,用于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的控制权限,其中控制权限表示触控电子装置B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的功能或功能组合。 
触控电子装置B从触控电子装置A收到属性信息之后,数据权限控制方法7即开始(S700)。首先,触控电子装置B的解析模块280会解析属性信息以获得属性值(S702),接着触控电子装置B的匹配模块290在数据库250内寻找与属性信息匹配的默认属性值,以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的控制权限,例如,触控电子装置B设定的对应于预设属性值为控制权限1,2,3(S704)。 
触控电子装置B接着根据判定的控制权限来判断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的功能。触控电子装置B会判断控制权限的级别,并根据控制权限的级别对连接装置A开放 对应的功能。起先,触控电子装置B会判断控制权限是否是控制权限级别1(S706)。若是,则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访问和控制功能组1(S708),即触控电子装置A可对触控电子装置B发出指令执行访问和控制功能组1中任一功能,而触控电子装置B会接受指令执行访问和控制功能组1中的功能。 
若触控电子装置B判断控制权限不是控制权限级别1,则继续判断控制权限是否是控制权限级别2(S710)。若是,则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访问和控制功能组2(S712),即触控电子装置A可对触控电子装置B发出指令执行访问和控制功能组2中任一功能,而触控电子装置B会接受指令执行访问和控制功能组2中的功能。 
若触控电子装置B判断控制权限不是控制权限级别2,则继续判断控制权限是否是控制权限级别3(S714)。若是,则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访问和控制功能组3(S716),即触控电子装置A可对触控电子装置B发出指令执行访问和控制功能组3中任一功能,而触控电子装置B会接受指令执行访问和控制功能组3中的功能。 
若触控电子装置B判断控制权限不是控制权限级别3,由于触控电子装置B没有设定前述三组控制权限级别以外的级别,所以触控电子装置B只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最受限的访问和控制功能组(S718)。例如,最受限的访问和控制功能组可以是触控电子装置A完全无法使用触控电子装置B上的功能。 
数据权限控制方法7到此即结束(S518)。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权限控制方法8的流程图。该数据权限控制方法8适用于触控电子装置B,用于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的控制权限,其中控制权限表示触控电子装置B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的功能或功能组合。 
当触控电子装置B与触控电子装置A近距离接触时,即开始权限控制方法8(S800)。首先,触控电子装置B与触控电子装置A采用触控连接建立第一通信信道连接(S802)。然后,触控电子装置B采用触控连接通过第一通信信道连接从触控电子装置A接收属性信息(S804)。 
接着触控电子装置B的匹配模块290会根据属性信息来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的控制权限(S806)。更具体来说,触控电子装置B内部存有用户设定的数据库250,匹配模块290会使用属性信息比对数据库250内的数据以找到匹配项。若匹配模块290在数据库250内有找到属性信息的匹配项即会根据匹配项设定的对应权限级别判定触控电子装置A的控制权限。若匹配模块290在数据库250内找不到属性信息的匹 配项,即会将触控电子装置A的控制权限设为最受限的控制权限。 
判定控制权限后,触控电子装置B会根据判定的控制权限对触控电子装置A开放相应的访问和控制功能组(S808)。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子装置包括: 
触控面板; 
触控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触控面板建立与第二触控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信道,并通过所述通信信道接收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发送的信号;其中,所述触控连接模块包括:感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触控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之间的物理邻近;以及连接模块,当所述感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物理邻近时,通过所述触控面板建立所述通信信道,以及 
控制模块,耦接于所述触控连接模块,用于从所述触控连接模块接收所述信号,并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判定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的权限信息,其中,所述权限信息表示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对所述第一触控电子装置的操作权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毫米时,所述感测模块判断所述触控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是物理邻近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承载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的属性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判定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的所述权限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子装置还包括: 
数据库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信号中的信息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的数据进行匹配,以判定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的所述权限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数据库模块中找不到与所述信息匹配的数据时,所述控制模块判定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的所述权限信息为最受限的权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更包括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属性信息以获得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的属性值,使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属性值来判定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的所述权限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子装置通过所述 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赋予所述操作权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所述触控电子装置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回传信号至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回传信号指示所述权限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所述触控电子装置通过所述通信信道接收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所发送的信号,其中所述信号指示执行至少一个操作的指令;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权限信息而判断是否执行所述指令; 
其中,当所述权限信息与所述操作相对应时,则所述触控电子装置执行所述指令。 
11.一种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子装置包括: 
触控面板; 
触控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触控面板建立与第一触控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信道,并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信号至所述第一触控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触控连接模块包括:感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触控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之间的物理邻近;以及连接模块,当所述感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物理邻近时,通过所述触控面板建立所述通信信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触控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一触控电子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毫米时,所述感测模块判断所述触控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一触控电子装置是物理邻近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承载所述触控电子装置的属性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子装置通过所述通信信道接收所述第二触控电子装置所发送的回传信号,其中,所述回传信号承载权限信息,且其中所述权限信息表示所述触控电子装置对所述第一触控电子装置的操作权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子装置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信号至所述第一触控电子装置,其中信号承载指令,所述指令指示所述第一触控电子执行至少一操作。 
CN201420057655.8U 2014-01-30 2014-01-30 触控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0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7655.8U CN203870587U (zh) 2014-01-30 2014-01-30 触控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7655.8U CN203870587U (zh) 2014-01-30 2014-01-30 触控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70587U true CN203870587U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51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765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0587U (zh) 2014-01-30 2014-01-30 触控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705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6465A (zh) * 2017-08-28 2017-11-03 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车主联络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6465A (zh) * 2017-08-28 2017-11-03 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车主联络方法及系统
CN107316465B (zh) * 2017-08-28 2020-03-31 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车主联络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3077B2 (en)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coupling modes
US86305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external interface device using contactless
CN102832976B (zh) Nfc通信方法及装置
TWI449397B (zh) 近場通訊電子裝置、使用此裝置的登入系統及其方法
US20160379262A1 (en)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ush message based on user loc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having computer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US10057744B2 (en)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KR20150014316A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nfc) 기능을 지원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nfc 디바이스, 화상형성장치 및 nfc 디바이스에서 인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US20140074722A1 (en) Use of state objects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transactions
CN104093218A (zh) 利用nfc技术构建的移动物联网络及其信息交换方法
CN101025782A (zh) 支持高速接口的icc上的非接触接口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15814A (zh) 增强型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KR20160014357A (ko)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04348875A (zh) 用于群发数据的方法、云端服务器和系统
CN112188458A (zh) 一种nfc社交软件系统
CN103327467A (zh)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系统
CN105099512A (zh) 移动设备、服务设备、以及其服务请求处理方法
CN106255074B (zh) 一种群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4820509A (zh) 权限控制方法以及触控电子装置
CN104640112A (zh) 一种身份鉴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3870587U (zh) 触控电子装置
JP3332221B2 (ja) モバイル端末の接続管理方法及び方式
CN104794788A (zh)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互联网应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1590829U (zh) 一种可更新的通用智能卡及其系统
CN10907642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3870583U (zh) 触控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