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0504U - 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 - Google Patents

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50504U
CN203850504U CN201420126321.1U CN201420126321U CN203850504U CN 203850504 U CN203850504 U CN 203850504U CN 201420126321 U CN201420126321 U CN 201420126321U CN 203850504 U CN203850504 U CN 203850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er
slotting
insert
shutters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263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伟杰
郑立清
刘宏飞
厉身
郑立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263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50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50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505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压板装在盖板与基座间,其上设有允许插头的各插脚通过的过孔,L/N/E极插套安装在基座内,两插和三插保护门各以直动方式装在盖板与压板间,盖板上有两插和三插火线、零线、火线和地线插孔。在未用状态,两个两插斜面门分别遮住两插火和零线插孔、同时限位孔对着三插地线插孔,并且三插保护门上的两第一凸筋分别遮住三插火线和零线插孔、E极斜面门遮住三插地线插孔,压板通过弹簧与三插保护门连接,两插与三插保护门抵接配合。在两插插头插入状态,两插保护门下移并使三插保护门下移到另一位置,两辅助门在该位置处分别遮挡住三插火线和零线插孔。在三插插头插入状态,三插的E极插脚插入两插保护门的限位孔。

Description

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座,特别是一种适于工业、民用建筑电器使用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甚至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带保护门的两插与三插组合的插座,也称为一种带保护门的两极或两极双用、两极带接地组合式插座。
然而,必须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非仅仅应用于固定式墙壁或地面插座,也适用于移动式插座,本发明还可以与目前市场上的固定式和转换器带保护门的国标孔五孔电源插座的各种类型的应用相关联地使用。
背景技术
电源插座按其构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能同时允许一个插头插入的单一型插座,另一类是由多个单一型插座组合在一起可同时允许多个插头插入的组合型插座。在单一型插座中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只允许一个两插插头插入的两孔插座,它只包括一个火线插孔和一个零线插孔;第二种是只适合三插插头插入的三孔插座,它包括一个火线插孔、一个零线插孔和一个地线插孔,不允许两插插头插入;第三种是小五孔插座,由于它在三孔插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火线插孔和一个零线插孔,所以能很好适合两插插头或三插插头插入,但由于其两插和三插之间的中心距比较小,如在使用三插时,二插插孔有一部分会被正在使用时的三插插头盖住;反之,当使用二插时,三插插孔有一部分会被正在使用时的二插插头盖住,因此,同一时间只能择一选用其中一种插座形式,人们有时也将这类小五孔插座称为两插插头或三插插头。而组合型插座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大五孔插座,它虽然与上述的小五孔插座一样包括两个火线插孔、两个零线插孔和一个地线插孔,但它的两插插孔与三插的地线插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可同时允许一个两插插头和一个三插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五孔电源插座主要是指小五孔单一型插座(如图1所示)及包括小五孔单一型插座的组合型插座(如图2所示),当然不排除按大五孔方式布局设置插孔的单一型插座。
CN202817435U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小五孔插座,采用“接地孔设置在中间,接地孔的一侧设置两个火线孔,另一侧设置两个零线孔,其中的一个零线孔和一个火线孔与接地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插孔布局结构,由于火线插孔与地线插孔挨得太近了,在插入操作过程中,三插插头的地线插脚很容易误插入火线插孔,特别是视力不好的老年人误插入的几率很高,如果没有保护门,那么这种小五孔插座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安全用电要求的日益提高,保护门在电源插座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在小五孔插座中,保护门的作用尤为重要。现有的五孔电源插座上使用的保护门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结构。一种如CN202352901U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小空间布置的五孔插座,采用两个分体的安全门和两条安全门弹簧,其中一个安全门用于两插插座,另一个安全门用于三插插座,两个安全门之间无联动关系,并且打开过程的移动方向相反,均朝向插座中心移动。由于受两插插孔与三插插孔之间的距离小的结构限制,无法对地线插孔设置保护门,所以存在保护不全的问题;由于三插插头的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分别与保护门的斜面存在侧滑问题,所以三插的插入操作很费劲。另一种如CN202759065U号实用新型公开的小五孔插座结构,其两插、三插采用一个连体式保护门,在两插使用的情况下,插头不能盖住三插插孔,而三插插孔的保护门又同时被两插插头的插入驱动而打开;在三插使用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插头全部盖住两插插孔,而两插插孔的保护门又同时被三插插头的插入驱动而打开,存在防触电保护不符合要求的缺陷。目前市场上的固定式和转换器带保护门的国标孔五孔电源插座还可以有以下两种结构:一种是两插和三插分体式保护门,此种结构的两插或三插保护门在探针安全检测时,存在保护要求不合格的问题;另一种是两插和三插分体式保护门结构,其两插保护门由两片叠加的保护门组成,此种结构的保护门虽然比较安全,但需要组合式使用,需要采用三根弹簧,零件较多。而且由于两种保护门运动路径不重叠,上述两种两插和三插分体式保护门结构的共同缺陷是需要基座的外型尺寸(即长度)相对比较大,结构难以实现模块化,并且插入操作比较困难和费劲,特别是在尘埃较多的环境中,两插保护门变得十分难插。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这种两插保护门与三插保护门组合式插座的外形尺寸较小,易于实现模块化,无论使用两插还是三插保护门都能完全盖住插孔,而且保护门插拔顺畅,防尘效果优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包括与盖板3固定连接的基座9、安装在基座9内的L极插套1、N极插套2和E极插套7、固定安装在盖板3与基座9之间的压板6、弹簧8以及安装在盖板3与压板6之间的两插保护门4和三插保护门5,通透的两插火线插孔35a、两插零线插孔36a、三插火线插孔35b、三插零线插孔36b和三插地线插孔37b分别设置在所述盖板3上,所述压板6上设有允许两插插头20和三插插头30的各插脚通过的过孔,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上设有两个两插斜面门40、一个限位孔41和两个辅助门42,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上设有两个第一凸筋51和一个E极斜面门52,在用户未使用的状态下,两插保护门4上的两个两插斜面门40分别对着并遮挡住两插火线插孔35a和两插零线插孔36a、同时所述的限位孔41对着三插地线插孔37b,并且三插保护门5上的两个第一凸筋51分别对着并遮挡住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同时所述的E极斜面门52对着并遮挡住三插地线插孔37b,所述的压板6通过弹簧8与三插保护门5连接,两插保护门4与三插保护门5抵接配合;在两插插头20插入的状态下,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下移并驱动装在其上的三插保护门5下移到另一位置,并且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上的2个辅助门42在该位置处分别遮挡住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以及在三插插头30插入的状态下,所述的三插插头的E极插脚插入两插保护门4上的限位孔41,以限定两插保护门4保持在对应无插头插入的所述未使用的状态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的压板6上设有与弹簧8的一端连接的弹簧槽65,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上设有与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的弹簧柱53和与第一抵接面5b,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上还设有长条滑块54,其上带有导向平面540,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上设有限位端面4a和可与第一抵接面5b抵接配合的第二抵接面4b,以实现三插保护门5随两插保护门4的联动,通过所述的限位端面4a与压板6的接触配合以及所述的第一抵接面5b与第二抵接面4b的抵接配合,共同实现在无插头插入状态下的三插保护门5和两插保护门4的定位,所述的限位端面4a和第二抵接面4b分别位于两插保护门4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3上设有两个滑动块33,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上设有滑槽44、滑筋45、滑动凹槽410和滑动平面411,所述的压板6上设有导向用的两个平行筋63和滑动筋64,所述的滑动块33与滑槽44滑动配合形成第一滑动副,所述的滑动平面411与滑动筋64滑动配合形成第二滑动副,所述的导向用平行筋63与滑动凹槽410滑动配合形成第三滑动副,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的长条滑块54上的导向平面540与滑筋45滑动配合形成第四滑动副,所述的长条滑块54在两个滑动块33之间与滑槽44滑动形成第五滑动副,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和三插保护门5分别以直线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盖板3与压板6之间,它们的直线移动轨迹由所述的第一滑动副、第二滑动副、第三滑动副、第四滑动副和第五滑动副共同限定。
进一步,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凸筋48,所述的压板6的四周设有侧板61,由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的两侧分别设有的两个第一凸筋51、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分别设有的两个第二凸筋48与所述的侧板61共同围成两个隔离区G,两个隔离区G分别对着盖板3上的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
进一步,在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与其上面的盖板3之间各设有上间隙Hs,在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与其下面的压板6之间各设有下间隙Hx,在盖板3上的两插火线插孔35a和两插零线插孔36a上分别设有限位孔壁32,在压板6上设有两个防移凸筋62,两插保护门4两侧的每一侧均设有限位凸台46和限位角49,所述的限位凸台46与限位孔壁32之间仅在两插保护门4向一侧发生偏转时相互接触阻挡,同时所述限位角49与所述的防移凸筋62接触阻挡。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两插斜面门40包括大斜面40a和小斜面40b。
进一步,所述的基座9上设有卡槽90,所述的盖板3上还设有可与卡槽90卡接的以形成盖板3与基座9的固定连接的卡凸38和定位筋31,所述的压板6上设有允许定位筋31插入的定位槽66,以形成盖板3与压板6之间的定位连接,并将压板6固定在盖板3与基座9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为对称于中轴线A-A设置的形状结构,所述的E极斜面门52、弹簧柱53、长条滑块54及其上的导向平面540设置在该中轴线A-A上,所述的第一抵接面5b和第一凸筋51分别以对称于中轴线A-A的方式设置在三插保护门5的两侧,所述的长条滑块54位于三插保护门5的上端,第一抵接面5b和弹簧柱53分别位于三插保护门5的下端,E极斜面门52设置在长条滑块54上,第一凸筋51设置在三插保护门5的上面,长条滑块54的导向平面540位于三插保护门5的下面。
进一步,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为对称于中轴线A-A的蝶形结构,所述的限位孔41、滑槽44、滑筋45、滑动凹槽410和滑动平面411设置在中轴A-A上,在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分别以对称于中轴线A-A的方式设有两插斜面门40、辅助门42、限位凸台46、第二凸筋48、限位端面4a、第二抵接面4b和限位角49,所述的滑槽44、滑筋45、两插斜面门40、辅助门42、限位凸台46和第二凸筋48分别位于两插保护门4的上面,所述的限位角49、滑动凹槽410和滑动平面411分别位于两插保护门4的下面。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3上的两插火线插孔35a、两插零线插孔36a和三插地线插孔37b均设置在一条线上,并且三插地线插孔37b位于两插火线插孔35a与两插零线插孔36a之间。
本申请人已经设计、测试并实施了本实用新型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获得了这些和其他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单一型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的立体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盖板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两插保护门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展示了两插保护门4的上面的结构。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两插保护门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展示了两插保护门4的下面的结构。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三插保护门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展示了三插保护门5的上面的结构。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三插保护门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展示了三插保护门5的下面的结构。
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压板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五孔电源插座在无插头插入的未使用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盖板3已移去。
图11是图1的B-B平面剖视图,是两插保护门处在可以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体现两插保护门处于平行状态。
图1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五孔电源插座在两插插头20插入的使用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盖板3已移去。
图13图1所示实施例的五孔电源插座在三插插头30插入的使用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盖板3已移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给出的实施例。
图1展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是一种只能同时允许一个三插插头或一个两插插头插入的单一型插座的实施例。图2展示的插线板实施例包含了四个图1所示的单一型插座和四个两插插座。为方便说明,下面以如图1和3所示的单一型插座的基本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这是一种小五孔插座,它包括盖板3、与盖板3固定连接的基座9、安装在基座9内的L极插套1、N极插套2和E极插套7、固定安装在盖板3与基座9之间的压板6、分别以直线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盖板3与压板6之间的两插保护门4和三插保护门5以及弹簧8。盖板3上设有通透的两插火线插孔35a、两插零线插孔36a、三插火线插孔35b、三插零线插孔36b和三插地线插孔37b,其中两插火线插孔35a和两插零线插孔36a用于承接标准的两插插头20(见图12)插入,三插火线插孔35b、三插零线插孔36b和三插地线插孔37b用于承接标准的三插插头30(见图13)插入。优选将盖板3上的两插火线插孔35a、两插零线插孔36a和三插地线插孔37b设置在一条线上,并且将三插地线插孔37b设置在两插火线插孔35a与两插零线插孔36a之间。这种布局的优点在于节省单一型插座的工作面的面积,使得在用作如图2所示的插线板的情况下能在有限的面积中容纳更多的单一型插座。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上设有两个两插斜面门40、一个限位孔41和两个辅助门42,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上设有两个第一凸筋51和一个E极斜面门52,所述的弹簧8的一端与压板6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三插保护门5连接。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与三插保护门5抵接配合,这里“抵接配合”是指两插保护门4与三插保护门5之间可以抵接也可以分离的配合,具体是指:在无插头插入的未使用状态下,或者在有两插插头20插入的状态下,两插保护门4与三插保护门5抵接,而在三插插头30插入的状态下,两插保护门4与三插保护门5分离。在无插头插入的未使用的状态下,两插保护门4上的两个两插斜面门40分别对着并遮挡住两插火线插孔35a和两插零线插孔36a、同时所述的限位孔41对着三插地线插孔37b,并且三插保护门5上的两个第一凸筋51分别对着并遮挡住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同时所述的E极斜面门52对着并遮挡住三插地线插孔37b。在两插插头20插入的状态下,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下移并驱动三插保护门5下移到另一位置,并且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上的2个辅助门42在该位置处分别遮挡住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以及在三插插头30插入的状态下,所述的三插插头的E极插脚插入两插保护门4上的限位孔41,以限定两插保护门4保持在对应所述未使用的状态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两插和三插分体式保护门联动结构,不仅能确保在两插插头插入的状态下三插插孔的保护门可靠关闭、在三插插头插入的状态下两插插孔的保护门可靠关闭,而且结构简单,安全保护性能好,探针安全检测通过率高,插拔操作省力方便,即使在尘埃较多的环境中长期使用,也不会使插入操作变得难插。
参见图1、3和图4,基座9上设有卡槽90,盖板3上设有可与卡槽90卡接的卡凸38和定位筋31,压板6上设有允许定位筋31插入的定位槽66,将定位筋31插入定位槽66,形成盖板3与压板6之间的定位连接,将卡凸38与卡槽90卡接,形成盖板3与基座9的固定连接,并将压板6固定在盖板3与基座9之间。通过上述的将压板6固定在盖板3与基座9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即可装配成图1所示的单一型插座中的小五孔插座的成品,这种成品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作为如图2所示的插线板(属于可移动插座)中一个组件,或者其它组合型插座、单一型插座(如墙壁插座、地面插座等)中的一个组件。上述固定连接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在压板6与基座9之间形成封闭的空腔91(见图11),所述L极插套1、N极插套2和E极插套7分别采用已知的结构固定在所述空腔91内的基座9上。应当能理解到:在L极插套1上设有L极的两插插接部(图中未标注,下述的其它插接部均未在图中标注))和L极三插插接部,在N极插套2上设有N极两插插接部和N极三插插接部,在E极插套7上设有E极三插插接部。L极的两插插接部和N极两插插接部分别对着盖板3上的两插火线插孔35a和两插零线插孔36a,而L极三插插接部、N极三插插接部和E极三插插接部分别对着盖板3上的三插火线插孔35b、三插零线插孔36b和三插地线插孔37b。在盖板3与基座9之间的压板6上设有允许两插插头20和三插插头30的各插脚通过的过孔(图中未示出),使从各插孔插入的各插脚通过该过孔后能对应插接到各插接部。
下面参见图4至图13说明两插保护门4和三插保护门5抵接配合的具体结构,两插保护门4的两插斜面门40的上面设有斜面,当两插插头20(见图12)的两个插脚的端头挤压所述的斜面时,两插斜面门40就会带动整个两插保护门4自动移动,移动的方向为图12所示的向下方向。为了满足各种插脚形状的两插插头20的使用要求,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两插斜面门40的两个斜面为大斜面40a和小斜面40b,大斜面40a用于承接圆形插脚的插入,而小斜面40b用于承接扁形的插脚插入。同理,三插保护门5的E极斜面门52的上面设有斜面,当三插插头30(见图13)的E极插脚的端头挤压该斜面时,E极斜面门52就会带动三插保护门5自动移动,移动的方向为图12所示的向下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连接关系,即“弹簧8的一端与压板6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三插保护门5连接,两插保护门4与三插保护门5抵接配合”,其实就构成了两插保护门4、三插保护门5、弹簧8依次串联连接的方式。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五孔电源插座的保护门的打开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在打开过程中,两插保护门4的移动方向与三插保护门5的移动方向一致;两插保护门4采用两个两插斜面门40驱动打开,而三插保护门5仅采用一个E极斜面门52驱动打开;在两插插头20插入过程中,由于两插保护门4与三插保护门5之间的抵接和弹簧8的弹力作用,所以三插保护门5随两插保护门4移动;但是,在三插插头30插入过程中,由于两插保护门4与三插保护门5之间是分离的,使得三插保护门5的移动不能驱动两插保护门4的移动,即两插保护门4不能随三插保护门5的移动而移动。在无插头插入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两插保护门4上的两个两插斜面门40分别对着并遮挡住两插火线插孔35a和两插零线插孔36a、同时所述的限位孔41对着三插地线插孔37b,并且三插保护门5上的两个第一凸筋51分别对着并遮挡住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同时所述的E极斜面门52对着并遮挡住三插地线插孔37b,使得从两插火线插孔35a或两插零线插孔36a插入的插入物分别被两插保护门4上的两个两插斜面门40遮挡住而不能穿过两插保护门4,从三插火线插孔35b、三插零线插孔36b、三插地线插孔37b插入的插入物分别被三插保护门5上的两个第一凸筋51和E极斜面门52遮挡住而不能穿过三插保护门5。在两插插头20插入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两插保护门4下移并驱动三插保护门5下移到另一位置,在该位置处,两插保护门4上的2个辅助门42分别遮挡住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使得从三插火线插孔35b或三插零线插孔36b插入的插入物分别被两插保护门4上的2个辅助门42分别遮挡住而不能穿过两插保护门4,同时两插火线插孔35a、两插零线插孔36a和三插地线插孔37b均被两插插头20盖住,因此杜绝了从两插火线插孔35a、两插零线插孔36a和三插地线插孔37b插入其他插入物的可能性。在三插插头30插入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三插插头的E极插脚插入两插保护门4上的限位孔41以限定两插保护门4保持在无插头插入的状态位置,即图10所示的位置,使得从两插火线插孔35a或两插零线插孔36a插入的插入物分别被两插保护门4上的两个两插斜面门40遮挡住而不能穿过两插保护门4,同时三插火线插孔35b、三插零线插孔36b和三插地线插孔37b均被三插插头30盖住,因此排除了从三插火线插孔35b、三插零线插孔36b和三插地线插孔37b插入其他插入物的可能性。
两插保护门4和三插保护门5以直线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盖板3与压板6之间的结构可有多种方案,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盖板3上设有两个滑动块33,两插保护门4上设有滑槽44、滑筋45、滑动凹槽410和滑动平面411,压板6上设有导向用的两个平行筋63和滑动筋64,三插保护门5上设有其上具有导向平面540的长条滑块54,盖板3上的滑动块33与两插保护门4上的滑槽44滑动配合形成第一滑动副,两插保护门4上的滑动平面411与压板6上的滑动筋64滑动配合形成第二滑动副,压板6上的平行筋63与两插保护门4上的滑动凹槽410滑动配合形成第三滑动副,三插保护门5上的长条滑块54的导向平面540与两插保护门4上的滑筋45滑动配合形成第四滑动副,该长条滑块54在盖板3上的两个滑动块33之间与两插保护门4上的滑槽44滑动形成第五滑动副,并由第一滑动副、第二滑动副、第三滑动副、第四滑动副和第五滑动副共同限定两插保护门4和三插保护门5的移动形式为直线移动轨迹。应当能理解到,在限定两插保护门4直线移动的第一滑动副、第二滑动副和第三滑动副中,由于可以将第二滑动副的滑动平面411与滑动筋64的滑动配合中的滑动筋64设计成很窄的长条形,或者将滑动筋64与滑动平面411滑动配合的那个面设计成弧形(如图9所示),所以滑动筋64与滑动平面411可形成能有效减少摩擦阻力的线面接触的滑动结构。此外,采用两插保护门4的滑动平面411置于压板6的滑动筋64上的方式,使滑动配合处不积灰尘到凹槽,显著提高了防尘效果。
在两插火线插孔35a与两插零线插孔36a中的一个插孔插入插入物时,为了实现让两插保护门4仍不能打开的安全保护功能(即确保探针安全检测时保持两插保护门4不能打开),参见图4至图11,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在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与其上面的盖板3之间各设有上间隙Hs,在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与其下面的压板6之间各设有下间隙Hx,在盖板3上的两插火线插孔35a和两插零线插孔36a上分别设有限位孔壁32,在压板6上设有两个防移凸筋62,两插保护门4两侧的每一侧均设有限位凸台46和限位角49。在有探针或插入物插入时,即在两插保护门4向一侧发生偏转时,其上的限位凸台46与对应插孔上的限位孔壁32接触阻挡,同时两插保护门4上的限位角49与压板6上的防移凸筋62接触阻挡,以确保两插保护门4不移动,并始终保持在遮挡住两插火线插孔35a与两插零线插孔36a的位置,使探针或插入物不能穿过两插保护门4。也就是说,所述的限位凸台46与限位孔壁32之间仅在两插保护门4向一侧发生偏转时相互接触阻挡,同时所述限位角49与所述的防移凸筋62接触阻挡。当然,在无探针或插入物插入时,此时两插保护门4无偏转,所述的限位凸台46与限位孔壁32不接触,并且限位角49与防移凸筋62也不接触,使得两插保护门4回到不影响正常插入两插插头插入的状态位置。上述的第二滑动副的线面接触结构可使两插保护门4绕该线面接触结构的接触线偏转(即以该接触线为支点作跷跷板式的运动),而这种偏转完全可通过在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与其上面的盖板3之间各设有的上间隙Hs(见图11)和在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与其下面的压板6之间各设有的下间隙Hx(见图11)的大小来控制,当然在极端情况下,例如在间隙Hs和下间隙Hx为零,或者间隙Hs和下间隙Hx中的一个为零的情况下,两插保护门4就不会做偏转动作。而且由于第一滑动副采用了两个滑动块33的结构,第三滑动副采用了两个平行筋63的结构,所以所述的偏转动作不会影响两插保护门4的直线移动,也不会使两插保护门4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失控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探针安全检测的通过率,防止探针在两插保护门4上滑动而误从两插保护门4与其它零件的结合部继续插入,一种可选用的方案是: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的第一凸筋51分别设在两侧,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二凸筋48,压板6四周设有侧板61,由所述的两个第一凸筋51、两个第二凸筋48与侧板61围成的两个隔离区G分别对着盖板3上的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当探针从两插火线插孔35a或两插零线插孔36插入时,必然先进入到上述的隔离区G,当探针在隔离区G滑动时,探针会受到第一凸筋51、第二凸筋48和侧板61的阻挡而不会滑出隔离区G,而探针在隔离区G内是不可能穿过两插保护门4的。
上述的弹簧8、三插保护门5与两插保护门4的串联连接结构可有多种具体方案,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压板6上设有弹簧槽65,三插保护门5上设有弹簧柱53和第一抵接面5b,两插保护门4上设有限位端面4a和第二抵接面4b,压板6上的弹簧槽65与弹簧8的一端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三插保护门5上的弹簧柱53连接,三插保护门5上的第一抵接面5b与两插保护门4上的第二抵接面4b实现抵接配合,由此实现三插保护门5随两插保护门4的联动,上述限位端面4a与压板6的接触配合、第一抵接面5b与第二抵接面4b的抵接配合共同实现了在无插头插入的未使用状态下的三插保护门5和两插保护门4的定位。由于采用了弹簧槽65和弹簧柱53的弹簧连接结构,因此两插保护门4的偏转动作不会影响弹簧8分别与三插保护门5、压板6之间的连接性能,由此可提高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两插保护门4的具体结构参见图5、6和10,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是:两插保护门4为对称于中轴线A-A的蝶形结构,它的限位孔41、滑槽44、滑筋45、滑动凹槽410和滑动平面411设置在中轴A-A上,在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分别以对称于中轴线A-A的方式设有两插斜面门40、辅助门42、限位凸台46、第二凸筋48、限位端面4a、第二抵接面4b和限位角49,所述的滑槽44、滑筋45、两插斜面门40、辅助门42、限位凸台46和第二凸筋48分别位于两插保护门4的上面,限位角49、滑动凹槽410和滑动平面411分别位于两插保护门4的下面,限位端面4a和第二抵接面4b分别位于两插保护门4的两端。这种结构的两插保护门4不仅能全面满足上述的各种结构和功能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的小型模块化设计、易于规模化制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三插保护门5的具体结构参见图7、8和10,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是:三插保护门5为对称于中轴线A-A设置的形状结构,在中轴A-A上设有E极斜面门52、弹簧柱53、长条滑块54和其上的导向平面540,在三插保护门5的两侧分别以对称于中轴线A-A的方式设有第一抵接面5b和第一凸筋51,长条滑块54位于三插保护门5的上端,第一抵接面5b和弹簧柱53分别位于三插保护门5的下端,所述的E极斜面门52设置在长条滑块54上,第一凸筋51设置在三插保护门5的上面,长条滑块54的导向平面540处于三插保护门5的下面。这种结构的三插保护门5不仅能全面满足上述的各种结构和功能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的小型模块化设计、易于规模化制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图10至图1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3,在使用三插插头30的情况下,将三插插头的三个插脚分别插入三插火线插孔35b、三插零线插孔36b和三插地线插孔37b插座,其中三插插头的E极插脚先接触到三插保护门5的E极斜面门52,并由E极插脚的插入力驱动三插保护门5向下运动,从而打开三插插孔,使三插插头30的三个插脚分别经由三插火线插孔35b、三插零线插孔36b和三插地线插孔37b并穿过压板6上的过孔对应插接到L极插套1、N极插套2和E极插套7上。此时,三插插头的E极插脚插入两插保护门4上的限位孔41中,使两插保护门4保持在与无插头插入的状态相对应的位置,并与三插保护门5分离、失去弹簧8的弹力作用。
参见图12,在使用两插插头20的情况下,将两插插头的两个插脚分别插入两插火线插孔35a、两插零线插孔36a,并由两插插头20的两个插脚同时施加的插入力驱动两插保护门4向下移动而打开两插保护门4,两插保护门4的向下移动推动三插保护门5一起向下移动,使三插保护门5打开,但两插保护门4的两个辅助门42到达三插保护门5打开的位置,正好遮挡住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而三插地线插孔37b被两插插头20盖住。
如图10所示,当用细长的导电材料的探针(图中未示出)以任意角度斜向地插入两插插孔时,细长的探针的下端插在两插保护门4的大斜面40a或小斜面40b时,探针的下端最终正向下滑到保护门4的大斜面端部的筋板43处,或下滑到由两插保护门4和压板6的侧板61所形成的“V”形槽中,细长的探针的下端被挡住而无法插开两插保护门4.同时两插保护门4向一侧发生偏转,两插保护门4下沉一侧的限位角49与压板6的防移凸筋62接触来阻挡两插保护门4向下滑动,而两插保护门4的上翘一侧的限位凸台46插入到盖板3的限位孔壁32里,阻止两插保护门2向下滑动。如图11所示,当用细长的探针以任意角度斜向插入三插插孔时,三插保护门5的第一凸筋51与两插保护门2的第二凸筋48组合,使细长的探针无法插入或插到压板6上;且压板6的四周侧板61可以杜绝探针向左右两侧滑动,使两插保护门4与三插保护门5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避免细长的探针从一插孔任意角度插入时与L极插套1、N极插套2接触,防止了触电的可能性。

Claims (10)

1.一种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包括与盖板(3)固定连接的基座(9)、安装在基座(9)内的L极插套1、N极插套(2)和E极插套(7)、固定安装在盖板(3)与基座(9)之间的压板(6)、弹簧(8)以及安装在盖板(3)与压板(6)之间的两插保护门(4)和三插保护门(5),通透的两插火线插孔(35a)、两插零线插孔(36a)、三插火线插孔(35b)、三插零线插孔(36b)和三插地线插孔(37b)分别设置在所述盖板(3)上,所述压板(6)上设有允许两插插头(20)和三插插头(30)的各插脚通过的过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上设有两个两插斜面门(40)、一个限位孔(41)和两个辅助门(42),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上设有两个第一凸筋(51)和一个E极斜面门(52),在用户未使用的状态下,两插保护门(4)上的两个两插斜面门(40)分别对着并遮挡住两插火线插孔(35a)和两插零线插孔(36a)、同时所述的限位孔(41)对着三插地线插孔(37b),并且三插保护门(5)上的两个第一凸筋(51)分别对着并遮挡住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同时所述的E极斜面门(52)对着并遮挡住三插地线插孔(37b),所述的压板(6)通过弹簧(8)与三插保护门(5)连接,两插保护门(4)与三插保护门(5)抵接配合;
在两插插头(20)插入的状态下,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下移并驱动装在其上的三插保护门(5)下移到另一位置,并且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上的2个辅助门(42)在该位置处分别遮挡住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以及在三插插头(30)插入的状态下,所述的三插插头的E极插脚插入两插保护门(4)上的限位孔(41),以限定两插保护门(4)保持在对应无插头插入的所述未使用的状态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6)上设有与弹簧(8)的一端连接的弹簧槽(65),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上设有与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的弹簧柱(53)和与第一抵接面(5b),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上还设有长条滑块(54),其上带有导向平面(540),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上设有限位端面(4a)和可与第一抵接面(5b)抵接配合的第二抵接面(4b),以实现三插保护门(5)随两插保护门(4)的联动,通过所述的限位端面(4a)与压板(6)的接触配合以及所述的第一抵接面(5b)与第二抵接面(4b)的抵接配合,共同实现在无插头插入状态下的三插保护门(5)和两插保护门(4)的定位,所述的限位端面(4a)和第二抵接面(4b)分别位于两插保护门(4)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3)上设有两个滑动块(33),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上设有滑槽(44)、滑筋(45)、滑动凹槽(410)和滑动平面(411),所述的压板(6)上设有导向用的两个平行筋(63)和滑动筋(64),所述的滑动块(33)与滑槽(44)滑动配合形成第一滑动副,所述的滑动平面(411)与滑动筋(64)滑动配合形成第二滑动副,所述的导向用平行筋(63)与滑动凹槽(410)滑动配合形成第三滑动副,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的长条滑块(54)上的导向平面(540)与滑筋(45)滑动配合形成第四滑动副,所述的长条滑块(54)在两个滑动块(33)之间与滑槽(44)滑动形成第五滑动副,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和三插保护门(5)分别以直线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盖板(3)与压板(6)之间,它们的直线移动轨迹由所述的第一滑动副、第二滑动副、第三滑动副、第四滑动副和第五滑动副共同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凸筋(48),所述的压板(6)的四周设有侧板(61),由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的两侧分别设有的两个第一凸筋(51)、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分别设有的两个第二凸筋(48)与所述的侧板(61)共同围成两个隔离区G,两个隔离区G分别对着盖板(3)上的三插火线插孔(35b)和三插零线插孔(36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在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与其上面的盖板(3)之间各设有上间隙Hs,在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与其下面的压板(6)之间各设有下间隙Hx,在盖板(3)上的两插火线插孔(35a)和两插零线插孔(36a)上分别设有限位孔壁(32),在压板(6)上设有两个防移凸筋(62),两插保护门(4)两侧的每一侧均设有限位凸台(46)和限位角(49),所述的限位凸台(46)与限位孔壁(32)之间仅在两插保护门(4)向一侧发生偏转时相互接触阻挡,同时所述限位角(49)与所述的防移凸筋(62)接触阻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两插斜面门(40)包括大斜面(40a)和小斜面(40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9)上设有卡槽(90),所述的盖板(3)上还设有可与卡槽(90)卡接的以形成盖板(3)与基座(9)的固定连接的卡凸(38)和定位筋(31),所述的压板(6)上设有允许定位筋(31)插入的定位槽(66),以形成盖板(3)与压板(6)之间的定位连接,并将压板(6)固定在盖板(3)与基座(9)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插保护门(5)为对称于中轴线A-A设置的形状结构,所述的E极斜面门(52)、弹簧柱(53)、长条滑块(54)及其上的导向平面(540)设置在该中轴线A-A上,所述的第一抵接面(5b)和第一凸筋(51)分别以对称于中轴线A-A的方式设置在三插保护门(5)的两侧,所述的长条滑块(54)位于三插保护门(5)的上端,第一抵接面5b和弹簧柱(53)分别位于三插保护门(5)的下端,E极斜面门(52)设置在长条滑块(54)上,第一凸筋(51)设置在三插保护门(5)的上面,长条滑块(54)的导向平面(540)位于三插保护门(5)的下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插保护门(4)为对称于中轴线A-A的蝶形结构,所述的限位孔(41)、滑槽(44)、滑筋(45)、滑动凹槽(410)和滑动平面(411)设置在中轴A-A上,在两插保护门(4)的两侧分别以对称于中轴线A-A的方式设有两插斜面门(40)、辅助门(42)、限位凸台(46)、第二凸筋(48)、限位端面(4a)、第二抵接面(4b)和限位角(49),所述的滑槽(44)、滑筋(45)、两插斜面门(40)、辅助门(42)、限位凸台(46)和第二凸筋(48)分别位于两插保护门(4)的上面,所述的限位角(49)、滑动凹槽(410)和滑动平面(411)分别位于两插保护门(4)的下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3)上的两插火线插孔(35a)、两插零线插孔(36a)和三插地线插孔(37b)均设置在一条线上,并且三插地线插孔(37b)位于两插火线插孔(35a)与两插零线插孔(36a)之间。
CN201420126321.1U 2014-03-19 2014-03-19 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50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6321.1U CN203850504U (zh) 2014-03-19 2014-03-19 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6321.1U CN203850504U (zh) 2014-03-19 2014-03-19 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50504U true CN203850504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63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2632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50504U (zh) 2014-03-19 2014-03-19 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50504U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6458A (zh) * 2015-10-12 2016-01-06 黄华道 具有电源适配器的墙壁插座
CN105261876A (zh) * 2015-11-10 2016-01-20 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防水插座
CN105406246A (zh) * 2015-12-24 2016-03-16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插座
CN105742865A (zh) * 2014-12-11 2016-07-06 苏州璟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座防护门保护结构
CN107394474A (zh) * 2017-06-14 2017-11-24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防触电插座
CN107689505A (zh) * 2016-08-03 2018-02-13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插座用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CN108574166A (zh) * 2018-05-22 2018-09-25 温州维创电气有限公司 防触电墙壁插座
CN110176687A (zh) * 2019-05-10 2019-08-27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五孔插座
CN111180943A (zh) * 2020-02-27 2020-05-19 广西诚新慧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五孔插入检测功能的插座
CN113451824A (zh) * 2020-03-27 2021-09-28 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盖板及墙壁插座组件
CN114228524A (zh) * 2021-11-11 2022-03-25 浙江柯瑞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插座和充电桩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2865A (zh) * 2014-12-11 2016-07-06 苏州璟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座防护门保护结构
CN105742865B (zh) * 2014-12-11 2017-11-21 苏州璟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座防护门保护结构
CN105226458A (zh) * 2015-10-12 2016-01-06 黄华道 具有电源适配器的墙壁插座
CN105261876A (zh) * 2015-11-10 2016-01-20 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防水插座
CN105406246A (zh) * 2015-12-24 2016-03-16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插座
CN107689505A (zh) * 2016-08-03 2018-02-13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插座用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CN107689505B (zh) * 2016-08-03 2020-04-10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插座用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CN107394474A (zh) * 2017-06-14 2017-11-24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防触电插座
CN108574166A (zh) * 2018-05-22 2018-09-25 温州维创电气有限公司 防触电墙壁插座
CN110176687A (zh) * 2019-05-10 2019-08-27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五孔插座
CN111180943A (zh) * 2020-02-27 2020-05-19 广西诚新慧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五孔插入检测功能的插座
CN111180943B (zh) * 2020-02-27 2024-05-17 广西诚新慧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五孔插入检测功能的插座
CN113451824A (zh) * 2020-03-27 2021-09-28 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盖板及墙壁插座组件
CN114228524A (zh) * 2021-11-11 2022-03-25 浙江柯瑞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插座和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0504U (zh) 带保护门的五孔电源插座
CN101572361B (zh) 一种可转向电源插座安全门
CN103944019A (zh) 带保护门的插座五孔孔型模块
US20220255275A1 (en) Adapter
GB2579882A (en) Protective cover assembly for a socket and a socket
CN203631817U (zh) 一种具有锁紧功能的插座
CN104993267A (zh) 一种伸缩插片式移动插座
CN103915712A (zh) 隐式模块化插座
CN101980404B (zh) 两极插座保护门
CN203674459U (zh) 显式插座
CN102931514A (zh) 一种安全机构
CN203119249U (zh) 万用转换器
CN204632991U (zh) 一种五孔组合插座保护门结构
CN203645013U (zh) 带保护门的插座双孔孔型模块
CN211530248U (zh) 一种安全保护插座
WO2019109839A1 (zh) 一种电源转换器
CN202906044U (zh) 一种安全机构
CN216850655U (zh) 一种适配器的行程结构、适配器及电源分配装置
CN105071084B (zh) 插座
CN216850508U (zh) 一种轨道的密封结构及电源分配装置
CN204834956U (zh) 一种伸缩插片式移动插座
CN203674460U (zh) 隐式插座
CN204407566U (zh) 五孔插座保护门
CN104916947A (zh) 一种五孔组合插座保护门结构
JPS60162391U (ja) 分割型軸直角移動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