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48572U -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48572U
CN203848572U CN201420262351.5U CN201420262351U CN203848572U CN 203848572 U CN203848572 U CN 203848572U CN 201420262351 U CN201420262351 U CN 201420262351U CN 203848572 U CN203848572 U CN 203848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ylinder
cavity
oil
central tub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623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贤
熊从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jiang, Taizhou chemical machin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JIANG 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JIANG 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JIANG 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623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48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48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485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属于油气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高温制冷剂蒸汽中润滑油的油雾的分离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本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筒体,主筒体的内部通过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依次将主筒体的内腔自上而下分隔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上隔板为密封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为有孔的透气板,主筒体的上端部开设有出气管和进气管,第三腔体填充有用于将制冷剂蒸汽中的油雾聚集并分离出来的填料,主筒体的下端部开设有和第四腔体相连通的放油管。本油分离器通过填料的阻隔和聚集作用,使得油雾能够有效的从高温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大大提高了其分离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分离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润滑油在制冷压缩机中不仅具有润滑作用,还有降低机械温度、在轴封及气缸与活塞间起到密封作用。润滑油在制冷压缩机排气温度下汽化为油雾,随制冷剂进入换热设备中,润滑油进入换热设备后,在传热表面形成油膜,增加传热热阻,传热系数降低,可能导致冷凝温度升高,蒸发温度降低,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大。
现有的类似装置如专利(CN 200949965 Y)所公开的一种油分离器结构,主要由高压级油分离器套筒、高压级油分离器伞帽、高压级油位控制器、中间隔板、低压级油分离器套筒、低压级油分离器伞帽、视油镜、低压级油位控制器、油加热器、底座、筒体、封头、高压级油出口、低压级油出口、低压级制冷剂气油混合物入口、低压级制冷剂气体出口、高压级制冷剂气油混合物入口、高压级制冷剂气体出口组成。
上述专利的油分离装置分为高压区和低压区,每个区域都有一套机构,相对来说结构复杂,零部件很多,同时并没有对油雾进行有效的阻隔,分油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高温制冷剂蒸汽中润滑油的油雾的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固定有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依次将主筒体的内腔自上而下分隔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上隔板为密封板,所述中隔板和下隔板为有孔的透气板,所述主筒体的上端部开设有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和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进气管和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主筒体的中部还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上端口和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中心管的下端口和第四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填充有用于将制冷剂蒸汽中的油雾聚集并分离出来的填料,所述主筒体的下端部开设有和所述第四腔体相连通的放油管。
其原理如下:高温制冷剂蒸汽从进气管进入第二腔体内,由于上隔板是密封板,所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是隔离的,由于中隔板和下隔板是有孔的透气板,所以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是可以透气的。高温制冷剂蒸汽通过第二腔体内时,由于填料对高温制冷剂蒸汽中油雾的阻隔和聚集作用,使得油雾附着在填料中,而高温制冷剂蒸汽则通过下隔板进入到第四腔体内,再经过中心管进入第一腔体,再通过出气管排出。本油分离器通过填料的阻隔和聚集作用,使得油雾能够有效的从高温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大大提高了其分离的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中心管的下端部固定有用于聚集制冷剂蒸汽的伞形板,所述伞形板位于第四腔体内且该伞形板的大径端朝下,所述伞形板的小径端的边缘和所述中心管的下端侧面环形密封连接,所述伞形板的大径端的边缘和第四腔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伞形板的作用是通过其自身的伞形形状来汇总制冷剂蒸汽,使其汇总后通过出气管排出,伞形板和中心管之间密封连接能够防止其内部的蒸汽泄漏,提高汇总的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下隔板的形状为伞形,所述下隔板的大径端朝下,所述下隔板和伞形板的母线相平行。下隔板的形状呈伞形的作用是对高温制冷剂蒸汽起到导向作用,下隔板和伞形板的平行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排气通道,让蒸汽从中间往边缘排出。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主筒体的外侧面套设有一个环形夹套,所述夹套和主筒体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环形的密封腔体,所述夹套上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与所述密封腔体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上方。将冷水通过进水口输送环形夹套内,使得冷水在环形夹套内循环后通过上方的出水口排出,从而对主筒体内的高温制冷剂蒸汽起到冷却的作用,促进了油雾在填料处的附着效果,另外也降低了整个装置的热负荷。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中心管的管壁贯穿所述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中心管和所述上隔板、中隔板及下隔板分别固定连接。上述各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中心管的位置更加稳定,不会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进气管的轴线和主筒体的轴线相平行,所述进气管位于中心管和主筒体的侧壁之间,所述中心管和主筒体同心分布。中心管和主筒体同轴设置有利于空间布局,提高制造时的便利性。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主筒体的下端还开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为和所述主筒体同心的直管,所述放油管为连通在排污管上的径向支管,所述主筒体的下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圆弧面,该圆弧面的中心和排污管的中心相重合。圆弧面起到汇总至排污管的作用,排污管的作用是排出沉积在主筒体底部的杂质,排污管为直管的好处是能够让密度大的杂质直接排出。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中,所述填料为金属丝网或滤纸。采用金属丝网结实耐用;采用滤纸成本低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本油分离器通过填料的阻隔和聚集作用,使得油雾能够有效的从高温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大大提高了其分离的效果。本油分离器将冷水通过进水口输送环形夹套内,使得冷水在环形夹套内循环后通过上方的出水口排出,从而对主筒体内的高温制冷剂蒸汽起到冷却的作用,促进了油雾在填料处的附着效果,另外也降低了整个装置的热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油分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筒体;2上隔板;3中隔板;4下隔板;5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第三腔体;8第四腔体;9出气管;10进气管;11中心管;12填料;13放油管;14伞形板;15排污管;16环形夹套;17密封腔体;18出水口;19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筒体1,主筒体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固定有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板4,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板4依次将主筒体1的内腔自上而下分隔为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第三腔体7和第四腔体8。进气管10的轴线和主筒体1的轴线相平行,进气管10位于中心管11和主筒体1的侧壁之间,中心管11和主筒体1同心分布。中心管11和主筒体1同轴设置有利于空间布局,提高制造时的便利性。主筒体1的下端还开设有排污管15,排污管15为和主筒体1同心的直管,放油管13为连通在排污管15上的径向支管,主筒体1的下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圆弧面,该圆弧面的中心和排污管15的中心相重合。圆弧面起到汇总至排污管15的作用,排污管15的作用是排出沉积在主筒体1底部的杂质,排污管15为直管的好处是能够让密度大的杂质直接排出。主筒体1的外侧面套设有一个环形夹套16,夹套和主筒体1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环形的密封腔体17,夹套上分别开设有出水口18和进水口19,出水口18和进水口19分别与密封腔体17相连通,出水口18位于进水口19的上方。将冷水通过进水口19输送环形夹套16内,使得冷水在环形夹套16内循环后通过上方的出水口18排出,从而对主筒体1内的高温制冷剂蒸汽起到冷却的作用,促进了油雾在填料12处的附着效果,另外也降低了整个装置的热负荷。
上隔板2为密封板,中隔板3和下隔板4为有孔的透气板,主筒体1的上端部开设有出气管9和进气管10,出气管9和第一腔体5相连通,进气管10和第二腔体6相连通,主筒体1的中部还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中心管11,中心管11的上端口和第一腔体5相连通,中心管11的下端口和第四腔体8相连通,中心管11的下端部固定有用于聚集制冷剂蒸汽的伞形板14,伞形板14位于第四腔体8内且该伞形板14的大径端朝下,伞形板14的小径端的边缘和中心管11的下端侧面环形密封连接,伞形板14的大径端的边缘和第四腔体8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伞形板14的作用是通过其自身的伞形形状来汇总制冷剂蒸汽,使其汇总后通过出气管9排出,伞形板14和中心管11之间密封连接能够防止其内部的蒸汽泄漏,提高汇总的效果。下隔板4的形状为伞形,下隔板4的大径端朝下,下隔板4和伞形板14的母线相平行。下隔板4的形状呈伞形的作用是对高温制冷剂蒸汽起到导向作用,下隔板4和伞形板14的平行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排气通道,让蒸汽从中间往边缘排出。中心管11的管壁贯穿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板4,中心管11和上隔板2、中隔板3及下隔板4分别固定连接。上述各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中心管11的位置更加稳定,不会移动。第三腔体7填充有用于将制冷剂蒸汽中的油雾聚集并分离出来的填料12,填料12为金属丝网或滤纸,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金属丝,主筒体1的下端部开设有和第四腔体8相连通的放油管13。
高温制冷剂蒸汽从进气管10进入第二腔体6内,由于上隔板2是密封板,所以第一腔体5和第二腔体6是隔离的,由于中隔板3和下隔板4是有孔的透气板,所以第二腔体6和第三腔体7及第四腔体8是可以透气的。高温制冷剂蒸汽通过第二腔体6内时,由于填料12对高温制冷剂蒸汽中油雾的阻隔和聚集作用,使得油雾附着在填料12中,而高温制冷剂蒸汽则通过下隔板4进入到第四腔体8内,再经过中心管11进入第一腔体5,再通过出气管9排出。本油分离器通过填料12的阻隔和聚集作用,使得油雾能够有效的从高温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大大提高了其分离的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主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固定有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板(4),所述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板(4)依次将主筒体(1)的内腔自上而下分隔为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第三腔体(7)和第四腔体(8),所述上隔板(2)为密封板,所述中隔板(3)和下隔板(4)为有孔的透气板,所述主筒体(1)的上端部开设有出气管(9)和进气管(10),所述出气管(9)和第一腔体(5)相连通,所述进气管(10)和第二腔体(6)相连通,所述主筒体(1)的中部还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中心管(11),所述中心管(11)的上端口和第一腔体(5)相连通,所述中心管(11)的下端口和第四腔体(8)相连通,所述第三腔体(7)填充有用于将制冷剂蒸汽中的油雾聚集并分离出来的填料(12),所述主筒体(1)的下端部开设有和所述第四腔体(8)相连通的放油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1)的下端部固定有用于聚集制冷剂蒸汽的伞形板(14),所述伞形板(14)位于第四腔体(8)内且该伞形板(14)的大径端朝下,所述伞形板(14)的小径端的边缘和所述中心管(11)的下端侧面环形密封连接,所述伞形板(14)的大径端的边缘和第四腔体(8)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板(4)的形状为伞形,所述下隔板(4)的大径端朝下,所述下隔板(4)和伞形板(14)的母线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的外侧面套设有一个环形夹套(16),所述夹套和主筒体(1)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环形的密封腔体(17),所述夹套上分别开设有出水口(18)和进水口(19),所述出水口(18)和进水口(19)分别与所述密封腔体(17)相连通,所述出水口(18)位于进水口(19)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1)的管壁贯穿所述上隔板(2)、中隔板(3)和下隔板(4),所述中心管(11)和所述上隔板(2)、中隔板(3)及下隔板(4)分别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0)的轴线和主筒体(1)的轴线相平行,所述进气管(10)位于中心管(11)和主筒体(1)的侧壁之间,所述中心管(11)和主筒体(1)同心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的下端还开设有排污管(15),所述排污管(15)为和所述主筒体(1)同心的直管,所述放油管(13)为连通在排污管(15)上的径向支管,所述主筒体(1)的下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圆弧面,该圆弧面的中心和排污管(15)的中心相重合。
CN201420262351.5U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48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62351.5U CN203848572U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62351.5U CN203848572U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48572U true CN203848572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61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6235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48572U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4857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3280A (zh) * 2015-02-28 2015-06-17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立式油气分离器
CN105716336A (zh) * 2016-04-14 2016-06-29 福建欣隆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用、商用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油分离器
CN106642848A (zh) * 2015-11-04 2017-05-10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立式油分离器以及包含该立式油分离器的换热系统
CN107192182A (zh) * 2017-06-21 2017-09-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分离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0702557A (zh) * 2019-11-06 2020-01-17 中山大学 一种制冷剂/润滑油vle可视化实验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3280A (zh) * 2015-02-28 2015-06-17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立式油气分离器
CN106642848A (zh) * 2015-11-04 2017-05-10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立式油分离器以及包含该立式油分离器的换热系统
CN106642848B (zh) * 2015-11-04 2019-04-19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立式油分离器以及包含该立式油分离器的换热系统
CN105716336A (zh) * 2016-04-14 2016-06-29 福建欣隆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用、商用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油分离器
CN107192182A (zh) * 2017-06-21 2017-09-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分离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07192182B (zh) * 2017-06-21 2023-10-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分离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0702557A (zh) * 2019-11-06 2020-01-17 中山大学 一种制冷剂/润滑油vle可视化实验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10702557B (zh) * 2019-11-06 2021-04-23 中山大学 一种制冷剂/润滑油vle可视化实验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48572U (zh)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
CN203848568U (zh) 一种氨液分离器
CN203146331U (zh) 一种新型旋转压缩机
CN203848573U (zh)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多重分离式的油分离器
CN201840936U (zh) 油气分离器
CN106052223A (zh) 一种双出气管气液分离器及其安装方法
CN102463006A (zh) 油气分离器
CN203848574U (zh)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液体过滤式油分离器
CN106196733B (zh) 用于热泵的集成装置
CN102654335A (zh) 填料式油分离器
CN209069064U (zh) 一种气气换热器
CN206831886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用节能分液器
CN207065945U (zh) 一种立式油分离器
CN104197593B (zh) 一种卧式精馏型油分离器
CN107859548A (zh) 一种可避免曲通管结冰的曲通系统
CN210510718U (zh) 一种管道式高效冷凝装置
CN206919475U (zh) 端盖、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04329979B (zh) 一种热管换热器隔板及其热管换热器蒸发端结构
CN208071658U (zh) 换热低温分离合一装置
CN209399558U (zh) 空调器
CN208567209U (zh) 带旋流引气分液头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
CN106870376B (zh) 一种卧式增焓压缩机
CN201819579U (zh) 第二代双三通玻璃冷凝器
CN205980443U (zh) 用于热泵的集成装置
CN203848571U (zh) 一种制冷系统用的中间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30

Address after: 317599, Zhejiang City, Taizhou province Wenling Taiping Street, South springs, two industrial zone (Wenling Qianjiang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Longjiang, Taizhou chemical machin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Two industrial zone, 317508 South springs, Taizhou, Zhejiang, Wenling

Patentee before: Qianjiang 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