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44760U -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44760U
CN203844760U CN201320816247.1U CN201320816247U CN203844760U CN 203844760 U CN203844760 U CN 203844760U CN 201320816247 U CN201320816247 U CN 201320816247U CN 203844760 U CN203844760 U CN 203844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onnecting portion
train
attaching parts
l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162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银生
刘志勇
刘伟
马云双
王冰松
刘成永
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162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44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44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447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车靠座,靠座包括固定端、连接件、扶手以及倚靠部,固定端用于与列车的车体相固定设置;连接件的第一端与固定端相连接,连接件的第二端与倚靠部相连接,扶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列车,包括残疾人区,所述残疾人区设置有如上文所述的列车靠座。如此,乘坐轮椅的乘客通过握紧扶手,可以固定身体所在位置,可以避免在行车的过程中由于惯性而发生危险。同时,通过在连接件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倚靠部,没有座位的普通乘客可以倚靠于倚靠部,可以保证站立乘客利用该区同时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可以保证残疾人区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在避免残疾人区空间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使用轮椅的乘客的乘车安全,在列车的车厢内通常会设置有残疾区。残疾人区通常设置在靠近洗手间或开水房的位置,如此可以便于行动不便的乘客使用洗手间或开水房。 
在残疾人区会沿着车厢设置有扶手,该扶手为钢管,利用紧固件将钢管与车厢固定设置,乘坐轮椅的乘客的手掌握紧钢管,可以固定身体,避免在列车行进的过程中由于惯性而发生危险。 
但是,根据目前的乘车情况来看,残疾人区的利用率很低,残疾人区往往没有人使用,当站立的乘客数量较多时,残疾人区的设置就显得十分浪费。 
因此,如何设置残疾人区,使残疾人区得到充分的利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及其靠座,可以保证充分利用残疾人区,避免残疾人区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列车靠座,所述靠座包括固定端、连接件、扶手以及倚靠部,所述固定端用于与列车的车体相固定设置;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倚靠部相连接,所述扶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部为弧形连接部,且所述弧形连接部所形成的弧面为凹形弧面,所述扶手的端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凹形弧面的中心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倚靠部包括倚靠本体和置于所述倚靠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倚靠本体为弧形倚靠本体,所述弧形倚靠本体所形成的弧面为凸形弧面。 
优选的,所述弧形倚靠本体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所述弧形倚靠本体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所述第一端和 所述第二端相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朝向所述弧形倚靠本体的中心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弧形倚靠本体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弧形倚靠本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均与所述弧形倚靠本体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弧形倚靠部相贴合的位置靠近所述弧形倚靠本体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接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弧形倚靠本体相贴合的位置靠近所述弧形倚靠本体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接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设置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设置位置均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 
优选的,所述倚靠部包括钢架结构和设置于所述钢架结构的覆盖层,所述钢架结构和所述覆盖层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 
优选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沿着所述倚靠部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残疾人区,所述残疾人区设置有列车靠座,所述列车靠座为如上文所述的列车靠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列车靠座,包括固定端、连接件、扶手以及倚靠部,固定端用于与列车的车体相固定设置;连接件的第一端与固定端相连接,连接件的第二端与倚靠部相连接,扶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相连接。如此,扶手的设置位置能够满足乘坐轮椅的乘客握紧扶手,当有乘坐轮椅的乘客上车后,乘坐轮椅的乘客通过握紧扶手,可以固定身体所在位置,可以避免在行车的过程中由于惯性而发生危险。同时,通过在连接件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倚靠部,当没有乘坐轮椅的乘客使用残疾人区时,没有座位的普通乘客可以倚靠于倚靠部,可以保证站立乘客利用该区同时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如此,通过设置扶手和与扶手相固定连接的倚靠部,可以保证残疾人区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在避免残疾人区空间的浪费。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残疾人区,残疾人区设置有如上文所述的列车靠座。在上文中对列车靠座的设置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两者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推导过程相类似,故在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列车靠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列车靠座安装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 
连接件1、固定端2、倚靠本体3、第一端3a、第二端3b、第一连接部4、第一连接端5a、第二连接端5b、扶手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列车及其靠座,可以保证充分利用残疾人区,避免残疾人区的浪费。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列车靠座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列车靠座,该靠座包括固定端2、连接件1以及倚靠部,其中连接件1的第一端与固定端2相固定连接,连接件1的第二端与倚靠部行固定连接。固定端2与列车的车体相固定连接,扶手6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相固定连接。 
如此,扶手6的设置位置能够满足乘坐轮椅的乘客握紧扶手6,当有乘坐轮椅的乘客上车后,乘坐轮椅的乘客通过握紧扶手6,可以固定身体所在位置,可以避免在行车的过程中由于惯性而发生危险。同时,通过在连接件1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倚靠部,当没有乘坐轮椅的乘客使用残疾人区时,没有座位的普通乘客可以倚靠于倚靠部,可以保证站立乘客利用该区同时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如此,通过设置连接件1和与连接件1相固定连接的倚靠部,可以保证残疾人区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在避免残疾人区空间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站立的乘客倚靠于倚靠部,倚靠部距离厢体底面的高度高于固定端2距离厢体底面的高度,如此可 以保证站立乘客的背部能够倚靠于倚靠部,保证站立乘客的舒适性。 
为了更进一步的保证站立乘客的舒适性,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倚靠部包括钢架结构和设置于钢架结构的覆盖层,钢架结构和覆盖层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如此,由于发泡材料具有很高的弹性,如此在站立乘客倚靠于倚靠部时,可以保证乘客相关部位的舒适性。 
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倚靠部沿着残疾人区的长度方向设置,倚靠部的长度与残疾人区的长度相一致,因此为了保证倚靠部安装的牢固性,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沿着倚靠部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件1,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分别与扶手6的两个端部相连接,如此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之间的间距满足放置轮椅的需求,进而可以保证乘坐轮椅的乘客利用扶手6固定身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倚靠部长度与残疾人区的长度相一致,利用多个连接件1进行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如倚靠部的长度较短,两个连接件分别设置于依靠部的两个端部,扶手6的两端分别与这两个连接件相固定连接,残接人区设置有多个如此设置的列车靠座。或者倚靠部的长度较短,倚靠部的中心位置处与连接件相连接,沿着残疾人区设置多个倚靠部,相邻的两个连接件分别与扶手6的两端相固定连接。 
此外,为了便于设置扶手6,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的第一端与连接件1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部为弧形连接部,且弧形连接部所形成的弧面为凹形弧面。如此设置,将弧形连接部所形成的弧面设置为凹形弧面即弧形连接部的中心位置与厢体底面的之间的高度小于连接件1的第一端和连接件1的第二端与厢体底面之间的高度,扶手6的端部与连接件1相连接的位置位于弧形连接部的中心位置处,如此可以保证扶手6的位置与厢体底面之间的高度满足乘坐轮椅的乘客的抓扶需求。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倚靠部包括倚靠本体和设置于倚靠本体两端的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其中倚靠本体为弧形倚靠本体3,弧形倚靠本体3所形成的弧面为凸形弧面。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弧形倚靠本体3所形成的弧面与人体的形体曲线相贴合,如此可以保证弧形倚靠本体3与人体充分接触,扩大人体的受力面,进而可以提高乘客的舒适性。 
此外,弧形倚靠本体3与第一端3a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弧形倚 靠本体3与第二端3b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相对设置,且第一端3a和第二均朝向弧形倚靠本体3的中心位置处。 
如此设置,由于弧形倚靠本体3与第一端3a和第二之间的过渡面均为弧形过渡面,且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均朝向弧形倚靠本体3中心位置处,可以保证乘坐轮椅的乘客在进行抓扶的过程中,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不会对乘坐轮椅的乘客的手臂等造成影响,可以保证乘坐轮椅的乘客的安全。 
再者,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与弧形倚靠本体3相连接,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4与连接件1的第二端相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弧形倚靠本体3相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的第二端所形成的表面为矩形平面,第一连接部4与矩形平面相配合,第一连接部4和连接件1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安装孔,紧固件贯穿两者的安装孔,可以将连接件1的第二端和第一连接部4相固定连接。进而可以保证连接件1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部4相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只是提供了一种连接件1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部4相连接的具体形式,当然,也不排除根据实际需求,将连接件1的第二端和第一连接部采用其他连接方式进行设置,如将连接件1的第二端焊接于第一连接部。 
为了保证第二连接部与弧形倚靠本体3之间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端5a和第二连接端5b,第一连接端5a和第二连接端5b均与弧形倚靠本体3相贴合,第一连接端5a与弧形倚靠本体3相贴合的位置靠近第一端3a与弧形倚靠本体3相连接的端部,第二连接端5b与弧形倚靠本体3相贴合的位置设置于靠近第二端3b与弧形倚靠本体3相连接的端部。 
如此设置,通过将第一连接端5a和第二连接端5b与弧形倚靠本体3相贴合且第一连接端5a和第二连接端5b均与弧形倚靠本体3相固定连接,可以扩大第一连接端5a和第二连接端5b与弧形倚靠本体3相贴合的面积,进而可以保证弧形倚靠本体3连接的牢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5a和第二连接端5b均通过粘结剂与弧形倚靠本体3相固定连接,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如焊接。 
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为了便于站立乘客抓扶弧形倚靠本体3,第一连接端5a和第二连接端5b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部4的两端,且第一连接端5a的设置位置以及第二连接端5b的设置位置均高于第一连接部4,第一连接端5a和第二连接端5b与第一连接部4之间的过渡面均为弧形过渡面,即第一连接端5a与第一连接部4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第二连接端5b与第一连接部4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 
如此设置,第一连接部4与弧形倚靠本体3之间会形成用于容纳站立乘客的手的空间,通过该空间,站立的乘客可以抓扶弧形倚靠部,保证站立乘客的乘车安全。 
同时,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残疾人区,残疾人区设置有如上文所述的列车靠座。在上文中详细介绍了列车靠座的设置形式,故在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列车及其靠座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列车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座包括固定端(2)、连接件(1)、扶手(6)以及倚靠部,所述固定端(2)用于与列车的车体相固定设置;所述连接件(1)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端(2)相连接,所述连接件(1)的第二端与所述倚靠部相连接,所述扶手(6)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件(1)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部为弧形连接部,且所述弧形连接部所形成的弧面为凹形弧面,所述扶手(6)的端部与所述连接件(1)相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凹形弧面的中心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倚靠部包括倚靠本体和置于所述倚靠本体的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其中所述倚靠本体为弧形倚靠本体(3),所述弧形倚靠本体(3)所形成的弧面为凸形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倚靠本体(3)与所述第一端(3a)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所述弧形倚靠本体(3)与所述第二端(3b)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所述第一端(3a)和所述第二端(3b)相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端(3a)和所述第二端(3b)均朝向所述弧形倚靠本体(3)的中心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弧形倚靠本体(3)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连接件(1)的第二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弧形倚靠本体(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端(5a)和第二连接端(5b),所述第一连接端(5a)与所述第二连接端(5b)均与所述弧形倚靠本体(3)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端(5a)与所述弧形倚靠部相贴合的位置靠近所述弧形倚靠本体(3)与所述第一端(3a)相连接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端(5b)与所述弧形倚靠本体(3)相贴合的位置靠近所述弧形倚靠本体(3)与所述第二端(3b)相连接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列车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5a)和第二连接端(5b)相连接,且所述第 一连接端(5a)的设置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端(5b)的设置位置均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第一连接端(5a)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第二连接端(5b)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条所述的列车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倚靠部包括钢架结构和设置于所述钢架结构的覆盖层,所述钢架结构和所述覆盖层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列车靠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1),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1)沿着所述倚靠部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10.一种列车,包括残疾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残疾人区设置有列车靠座,所述列车靠座为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条所述的列车靠座。 
CN201320816247.1U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44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16247.1U CN203844760U (zh)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16247.1U CN203844760U (zh)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44760U true CN203844760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57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16247.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44760U (zh)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447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3056A (zh) * 2013-12-11 2014-04-0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3056A (zh) * 2013-12-11 2014-04-0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CN103693056B (zh) * 2013-12-11 2017-01-04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3056A (zh)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CN203844760U (zh) 一种列车及其靠座
CN204319096U (zh) 一种方便移动病人的轮椅
CN208003373U (zh) 一种肩部支撑式运动健身器
CN205871798U (zh) 一种车载按摩气垫
CN209208556U (zh) 一种电动车用减震机构
CN203293939U (zh) 一种光伏车按摩椅子
CN104743004A (zh) 电动车座凳
CN202288687U (zh) 一种助力器
CN202911598U (zh) 一种公交车扶手杆
CN201520237U (zh) 一种客车靠椅
CN205365308U (zh) 翻转座椅
CN202063047U (zh) 一种新型长途客车座椅
CN204378663U (zh) 长途汽车专用睡枕
CN202739211U (zh) 一种桌子
CN204092369U (zh) 一种带座便器的轮椅
CN203142455U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
CN204379580U (zh) 心内科用急救椅
CN203032442U (zh) 客车、客车座椅和座椅靠背
CN203252578U (zh) 便于体弱者使用马桶的辅助装置
CN204132866U (zh) 前滑零重力椅架结构
CN205801525U (zh) 一种座盆
CN203254998U (zh) 一种带颈枕的客车座椅
CN204713288U (zh) 一种儿童乘坐的减震自行车
CN206374593U (zh) 一种双层扶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after: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befor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1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