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39595U - 抗拉网尾 - Google Patents

抗拉网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39595U
CN203839595U CN201420235847.3U CN201420235847U CN203839595U CN 203839595 U CN203839595 U CN 203839595U CN 201420235847 U CN201420235847 U CN 201420235847U CN 203839595 U CN203839595 U CN 203839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tail
pull
tensile
wire guide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358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维
张承金
杨百玺
周冰彦
杨秀民
贺斌生
李小波
石六春
周彪
张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Xie K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Xie K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Xie K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Xie K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358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39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39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395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拉网尾,旨在提供一种抗拉网尾,能够在处于网尾末尾的电线被拉拽的时候,提高电线与网尾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网尾本体以及设于网尾本体中心的导线孔,网尾本体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两组开口槽与两组通槽,开口槽的两侧边沿上设置有开口,通槽与横向开口槽一一对应设置,网尾本体包括头部与尾部,导线孔的孔径从头部至尾部方向逐渐减小呈镂空的圆台形,导线孔内嵌设有防拉结构,防拉结构呈圆台形并沿自身轴线至少分成三瓣,防拉结构的上底相对尾部设置,防拉结构的沿自身轴线方向设有用于供电线穿设的通孔,防拉结构的外壁紧抵导线孔的孔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抗拉网尾。

Description

抗拉网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拉网尾。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的结构由电源插头壳体、电源插脚和电源线所组成,其电源插脚的一端安装于电源插头壳体中与电源线电连接,电源插脚的另一端由电源插头的前部伸出,电源线则由电源插头壳体的尾部伸出。由于电源插头在被频繁插拔使用的过程中,靠近电源插头处的电源线承受着外力而产生较多的弯曲,因此,通常于电源插头尾部设置有网尾,网尾环包于电源线外部,起到保护电源线的作用,防止靠近插头部分的电源线因弯曲过多而出现断裂的现象。
目前,市场上的电线网尾结构通常都只具有防止电源线过多弯曲的功能,虽然能够对电线起到一定的保护,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插头在插座上插的有点紧,有些人为了图方便或是省力,便会在拔插头的时候,直接用手拽住连接在网尾末端的电线,长此以往,一些与网尾一体设置的电线外层或是穿设于网尾的电线,均很容易发生断裂,或是断开与插头的连接,十分不可靠,这种普通的网尾使电线得不到全面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网尾,能够在处于网尾末尾的电线被拉拽的时候,提高电线与网尾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拉网尾,包括网尾本体以及设于网尾本体中心的导线孔,所述网尾本体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两组开口槽与两组通槽,所述开口槽的两侧边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通槽与横向开口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网尾本体包括头部与尾部,所述导线孔的孔径从头部至尾部方向逐渐减小呈镂空的圆台形,所述导线孔内嵌设有防拉结构,所述防拉结构呈圆台形并沿自身轴线至少分成三瓣,所述防拉结构的上底相对尾部设置,所述防拉结构的沿自身轴线方向设有用于供电线穿设并紧贴电线的通孔,所述防拉结构的外壁紧抵导线孔的孔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带有这种网尾的插头,当为了图方便或是省力,在拔插头的时候,直接用手拽住连接在网尾末端的电线进行拉拽时,与防拉结构中的通孔孔壁紧抵的电线便会利用与其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防拉结构往网尾的尾部相对网尾运动,由于防拉结构的轴向截面的侧面为楔形面,而且导线孔的孔径从头部至尾部方向逐渐减小,因此,所述防拉结构便能够在运动过程中与电线夹得更加紧密,防止把电线从插头上拽出,同时提高电线与网尾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拉结构的外壁与导线孔的孔壁均设有若干环形凸沿,所述各环形凸沿均沿导线孔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形凸沿,能够增强防拉结构的外壁与导线孔孔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防拉结构工作的时候,由于网尾本体以及防拉结构因自身材料具有弹性的特点,被轻易得与电线一起被拉拽去导线孔,从而延长了所述网尾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拉结构朝向尾部的一端与尾部之间的距离大于5毫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拉结构与尾部之间保持大于5毫米的距离,保证了在拉拽电线的时候,分别至少三瓣的防拉结构在顺着电线被拉拽的方向相对网尾运动、夹紧电线的时候,不从网尾的尾部露出,保证网尾的结构紧凑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各环形凸沿的厚度均与相邻两个环形凸沿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防拉结构的外壁与导线孔的孔壁能够通过个环形凸沿嵌设在一起,从而防止所述防拉结构在导线孔内随意移动,也能够防止在电线被拉拽过快,直接通过与防拉结构之间的摩擦力轻易带出导线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拉网尾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拉网尾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尾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网尾本体;11、导线孔;12、开口槽;13、通槽;14、开口;15、头部;16、尾部;2、防拉结构;21、通孔;22、环形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抗拉网尾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抗拉网尾,包括网尾本体1以及设于网尾本体1中心的导线孔11,所述网尾本体1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两组开口槽12与两组通槽13,所述开口槽12的两侧边沿上设置有开口14,所述通槽13与横向开口槽1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网尾本体1包括头部15与尾部16,所述导线孔11的孔径从头部15至尾部16方向逐渐减小呈镂空的圆台形,所述导线孔11内嵌设有防拉结构2,所述防拉结构2呈圆台形并沿自身轴线至少分成三瓣,所述防拉结构2的上底相对尾部16设置,所述防拉结构2的沿自身轴线方向设有用于供电线穿设并紧贴电线的通孔21,所述防拉结构2的外壁紧抵导线孔11的孔壁(此处需说明的是,所述网尾本体1与防拉结构2均由橡胶材料构成,尽管橡胶材料均具有弹性,但是,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防拉结构2每一瓣与其相邻的那一瓣之间应留有间隙,具体的间隙大小视具体材料以及网尾的尺寸规格而定,且本实施例优选将所述防拉结构2分成四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带有这种网尾的插头,当为了图方便或是省力,在拔插头的时候,直接用手拽住连接在网尾末端的电线进行拉拽时,与防拉结构2中的通孔21孔壁紧抵的电线便会利用与其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防拉结构2往网尾的尾部16相对网尾运动,由于防拉结构2的轴向截面的侧面为楔形面,而且导线孔11的孔径从头部15至尾部16方向逐渐减小,因此,所述防拉结构2便能够在运动过程中与电线夹得更加紧密,防止把电线从插头上拽出,同时提高电线与网尾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拉结构2的外壁与导线孔11的孔壁均设有若干环形凸沿22,所述各环形凸沿22均沿导线孔11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此处需说明的是,为了防止所述环形凸沿22过厚使所述防拉结构2失去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凸沿22类似纹路,且厚度为0.1至0.3毫米即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形凸沿22,能够增强防拉结构2的外壁与导线孔11孔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防拉结构2工作的时候,由于网尾本体1以及防拉结构2因自身材料具有弹性的特点,被轻易得与电线一起被拉拽去导线孔11,从而延长了所述网尾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拉结构2朝向尾部16的一端与尾部16之间的距离大于5毫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拉结构2与尾部16之间保持大于5毫米的距离,保证了在拉拽电线的时候,分别至少三瓣的防拉结构2在顺着电线被拉拽的方向相对网尾运动、夹紧电线的时候,不从网尾的尾部16露出,保证网尾的结构紧凑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各环形凸沿22的厚度均与相邻两个环形凸沿22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防拉结构2的外壁与导线孔11的孔壁能够通过个环形凸沿22嵌设在一起,从而防止所述防拉结构2在导线孔11内随意移动,也能够防止在电线被拉拽过快,直接通过与防拉结构2之间的摩擦力轻易带出导线孔11。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抗拉网尾,包括网尾本体以及设于网尾本体中心的导线孔,所述网尾本体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两组开口槽与两组通槽,所述开口槽的两侧边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通槽与横向开口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网尾本体包括头部与尾部,其特征是:所述导线孔的孔径从头部至尾部方向逐渐减小呈镂空的圆台形,所述导线孔内嵌设有防拉结构,所述防拉结构呈圆台形并沿自身轴线至少分成三瓣,所述防拉结构的上底相对尾部设置,所述防拉结构的沿自身轴线方向设有用于供电线穿设并紧贴电线的通孔,所述防拉结构的外壁紧抵导线孔的孔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网尾,其特征是:所述防拉结构的外壁与导线孔的孔壁均设有若干环形凸沿,所述各环形凸沿均沿导线孔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拉网尾,其特征是:所述防拉结构朝向尾部的一端与尾部之间的距离大于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拉网尾,其特征是:所述各环形凸沿的厚度均与相邻两个环形凸沿之间的距离相等。
CN201420235847.3U 2014-05-09 2014-05-09 抗拉网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39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35847.3U CN203839595U (zh) 2014-05-09 2014-05-09 抗拉网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35847.3U CN203839595U (zh) 2014-05-09 2014-05-09 抗拉网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39595U true CN203839595U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17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3584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39595U (zh) 2014-05-09 2014-05-09 抗拉网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395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0116A (zh) * 2017-08-14 2019-02-26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线圈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0116A (zh) * 2017-08-14 2019-02-26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线圈及其生产工艺
CN109390116B (zh) * 2017-08-14 2022-03-08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线圈及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39595U (zh) 抗拉网尾
CN209561914U (zh) 一种埋线式户外高低压配电柜
CN202662899U (zh) 电线网尾结构
EP2357845A3 (en) Speaker box assembly
CN208203751U (zh) 一种射钉
CN201194426Y (zh) 引线不打节的耳机
EP2848149A3 (en) A split type hanging buckle
CN203839611U (zh) 防误拔插头
CN206764701U (zh) 滑销式转换接头
CN204041085U (zh) 填充式让压恒阻锚杆
CN204391434U (zh) 一种电线收纳器
CN203167903U (zh) 狩猎专用锁扣
CN203218725U (zh) 过线夹
CN201237187Y (zh) 一种新型led灯具上的插头
CN202789958U (zh) 一种定位销
CN207559119U (zh) 一种可拔插耳机线的拔插连接器
CN202578127U (zh) 用于帐篷的铁桩
CN203643643U (zh) 一种穿纤套件接头
CN202930692U (zh) 一种可伸缩插排
CN203859299U (zh) 带网尾的插头
CN204315788U (zh) 音响香蕉接头结构装置
CN203032309U (zh) 拖车球头
CN203066065U (zh) 一种具有螺旋片的地锚桩
CN201466302U (zh) 一种球形插座
CN205376831U (zh) 一种插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