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33735U - 漆渣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漆渣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33735U
CN203833735U CN201420159546.7U CN201420159546U CN203833735U CN 203833735 U CN203833735 U CN 203833735U CN 201420159546 U CN201420159546 U CN 201420159546U CN 203833735 U CN203833735 U CN 203833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paint slag
district
paint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595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雷
许恒
李凯
王君
万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Dongguan Souther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Shenzhen Southern CIMC Eastern Logistics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Shenzhen Southern CIMC Eastern Logistics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595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33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33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337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漆渣处理系统。其包括循环水池、吸渣装置、分离水槽和刮渣装置。分离水槽包括入口区、漆渣聚集区和出口区。入口区通过入口管道连接至吸渣装置,入口区由横截面为U型的第一隔板围绕形成,第一隔板包括第一竖直部、第二竖直部和连接在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之间的水平部,其中第二竖直部低于第一竖直部,且高于入口管道的出水口,漆渣聚集区设置在入口区的邻近第二竖直部的一侧,漆渣聚集区设置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在漆渣聚集区的远离入口区的一侧倾斜地连接至分离水槽的侧壁;出口区设置在分离水槽的下部,且与循环水池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漆渣处理系统能够实现漆渣分离,且劳动强度低。

Description

漆渣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漆渣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喷漆工艺是涂装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喷漆工艺(例如集装箱的喷漆工艺)中没有突破传统的喷涂生产模式,喷漆工艺中会产生有机废气及过喷漆雾。目前处理这些有机废气和过喷漆雾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使有机废气和过喷漆雾与循环水充分接触,并在循环水池中加入絮凝剂,形成漆渣。循环水池中形成的漆渣需要通过人工打捞,劳动强度大,而且作业过程中有害气体较多,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漆渣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漆渣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内依次设置回流区、浮渣区、抽水区,所述回流区和所述浮渣区之间设置溢流板;吸渣装置,所述吸渣装置设置在所述浮渣区的靠近所述抽水区的一端;分离水槽,所述分离水槽包括入口区、漆渣聚集区和出口区,其中,所述入口区通过入口管道连接至所述吸渣装置,所述入口区由横截面为U型的第一隔板围绕形成,所述第一隔板包括第一竖直部、第二竖直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之间的水平部,其中所述第二竖直部低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且高于所述入口管道的出水口,所述漆渣聚集区设置在所述入口区的邻近所述第二竖直部的一侧,所述漆渣聚集区设置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漆渣聚集区的远离所述入口区的一侧倾斜地连接至所述分离水槽的侧壁;所述出口区设置在所述分离水槽的下部,且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以及刮渣装置,所述刮渣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水槽的上部,所述刮渣装置上设置有刮片,所述刮片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或等于所述漆渣聚集区的液面高度。
优选地,所述分离水槽还包括液面调节区,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的所述水平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分离水槽的底壁,以使所述液面调节区与所述漆渣聚集区的下部连通,所述液面调节区与所述入口区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隔板的所述第一竖直部隔离开。
优选地,所述液面调节区内包括连通区和溢流区以及设置在所述连通区和所述溢流区之间的调节挡板,所述连通区与所述漆渣聚集区连通,所述溢流区的底部连接有溢流管,用于将所述液面调节区内的液体输送出去,其中所述调节挡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分离水槽的底壁,所述调节挡板的顶部高于所述刮渣装置的底部或与所述刮渣装置的底部齐平。
优选地,所述调节挡板的顶部高于所述刮渣装置的底部的高度为0mm~10mm。
优选地,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和/或所述浮渣区和所述抽水区之间设置过滤板。
优选地,所述入口管道上设置有去粘剂添加口,用于向所述分离水槽添加去粘剂。
优选地,所述吸渣装置包括浮动平台,所述浮动平台连接浮动件,所述浮动平台上设置渣浆泵。
优选地,所述渣浆泵的一端设置有切割刀头。
优选地,所述切割刀头包括对辊粉碎机。
优选地,所述浮渣区的靠近所述回流区的一端与所述吸渣装置之间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底部与所述浮渣区的底部间隔开,所述导流板的顶部高于所述浮渣区的液面,所述导流板设置为沿所述回流区至所述浮渣区的方向从所述循环水槽的侧壁向所述吸渣装置倾斜。
优选地,所述漆渣处理系统还包括接渣容器,所述接渣容器设置在所述刮渣装置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接渣容器的底部具有通孔,用于过滤来自于所述刮渣装置的漆渣,并将过滤出来的水导回所述循环水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漆渣处理系统将循环水池的浮渣区中形成的漆渣通过吸渣装置抽至分离水槽中进行漆渣分离。其中分离水槽中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能够使漆渣水在漆渣聚集区中形成漩涡状流向,最终,漆渣上浮至漆渣聚集区的表面,并通过刮渣装置将其带走。该漆渣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漆渣分离,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漆渣处理系统的剖视图;以及
图2为图1中示出的漆渣处理系统的循环水池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漆渣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漆渣处理系统100包括循环水池110、吸渣装置120、分离水槽130以及刮渣装置140。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漆渣处理系统100的各个部分。
如图1所示,循环水池110内依次设置回流区111、浮渣区112和抽水区113。回流区111用于接收来自喷漆室的含有漆雾的液体。其中,回流区111和浮渣区112之间可以设置溢流板114。通过溢流板114的高位溢流作用,可以降低浮渣区112内的液体的流速。此外,在浮渣区112和抽水区113之间还可以设置过滤板115。在这种情况下,浮渣区112未经过吸渣装置120吸走的液体经过过滤板115的进一步过滤之后,可以流至抽水区113。抽水区113的液体可以经抽水装置170(图2)抽走并可以循环使用。
来自回流区111的含有漆雾的液体经过溢流板的溢流作用之后,流入浮渣区112。浮渣区112内可以加入絮凝剂。来自回流区111的液体中包含的漆雾(包括其中的树脂、溶剂等)将在絮凝剂的作用下聚集成块状漆渣并上浮到液面处。浮渣区112的靠近抽水区113的一端设置有吸渣装置120,用于将上浮到液面处的漆渣抽至分离水槽130。需要说明的是,吸渣装置120将漆渣抽至分离水槽130时,不可避免地会将浮渣区112的部分水也抽至分离水槽130中。此外,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浮渣区112内的液体的流速,例如可以调节溢流板114的高度,以使漆渣在竖直方向上浮至液面时,在水平方向正好流至吸渣装置120。
分离水槽130用于接收来自吸渣装置120的漆渣水,并采用垂直分离方式使漆渣在液面聚集。如图1所示,分离水槽130包括入口区131、漆渣聚集区132和出口区133。下面将结合图1对分离水槽130进行详细说明。
入口区133由横截面为U型的第一隔板135围绕形成,并通过入口管道136连接至吸渣装置120。具体地,入口管道136的一端连接至吸渣装置120,另一端可以穿过第一隔板135。第一隔板135可以包括第一竖直部135A、第二竖直部135B以及连接在第一竖直部135A和第二竖直部135B之间的水平部135C。其中,第二竖直部135B低于第一竖直部135A,且高于入口管道136的出水口。入口管道136可以如图1所示地穿过第一竖直部135A。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入口管道136也可以穿过水平部135C。
漆渣聚集区132设置在入口区131的邻近第二竖直部135B的一侧,即漆渣聚集区132位于分离水槽130中,且位于入口区133的第二竖直部135B的一侧。通常,在分离水槽130中进行漆渣分离时,可以在分离水槽130中加入去粘剂等化学药剂。漆渣聚集区132设置第二隔板137,第二隔板137在漆渣聚集区132的远离入口区131的一侧倾斜地连接至分离水槽130的侧壁。
如图1所示,来自入口管道136的漆渣水进入入口区131后,在第一隔板135和第二隔板137的作用下,将在漆渣聚集区132内形成漩涡状,并在去粘剂的共同作用下,漆渣水中的漆渣将上浮至漆渣聚集区的液面上。
出口区133设置在分离水槽130的下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出口区133设置在分离水槽130的底壁上。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出口区还可以设置在分离水槽130的侧壁的下部。分离水槽130可以与循环水池110连通。即,分离水槽130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出口区流回循环水池110,以实现循环使用。
分离水槽130的上部设置有刮渣装置140。刮渣装置140可以采用现有的带有传送带的刮渣装置。刮渣装置140上设置有刮片141,其中刮片141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或等于漆渣聚集区132的液面高度,以带走位于漆渣聚集区132的漆渣。
为了能够保证刮渣装置140的刮片141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或等于漆渣聚集区130的液面高度,优选地,在分离水槽130内还可以设置液面调节区134。其中,液面调节区134与入口区131之间通过第一隔板135的第一竖直部135A隔离开。第一隔板135的水平部135C的高度高于分离水槽130的底壁,以使液面调节区134与漆渣聚集区133的下部连通,因此可以通过液面调节区134来调节漆渣聚集区133的液面高度,以使刮渣装置140的刮片141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或等于漆渣聚集区133的液面高度。优选地,刮渣装置140的刮片141的底部的高度位于漆渣聚集区133的液面高度0mm~10mm以下。
通过液面调节区134调节漆渣聚集区132的液面高度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作为示例,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液面调节区134内包括连通区134A和溢流区134B以及设置在连通区134A和溢流区134B之间的调节挡板134C。其中,连通区134A与漆渣聚集区132连通,溢流区134B的底部连接有溢流管134D,用于将液面调节区内的液体输送出去。其中设置在连通区134A和溢流区134B之间的调节挡板134C的底部接触分离水槽130的底壁,以在下部将连通区134A和溢流区134B隔离开。且调节挡板134C的顶部高于刮渣装置140的刮片141的底部或与刮渣装置140的刮片141的底部齐平,以使漆渣聚集区132的液面高度高于刮渣装置140的刮片141的底部或与刮片141的底部齐平。
如上所述的,刮渣装置140的刮片141的底部的高度优选地位于漆渣聚集区133的液面高度0mm~10mm以下,相应地,调节挡板134C的顶部高于刮渣装置140的底部的高度可以为0mm~10mm。
液面调节区134内多余的液体可以通过溢流管134D排出。优选地,溢流管134D可以与循环水池110连通,以将液面调节区134内多余的水排至循环水池110中,实现循环利用。
如上所述的,在分离水槽130中进行漆渣分离时,通常需要加入去粘剂,以使漆渣能够在漆渣聚集区132的液面处聚集。去粘剂添加口可以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优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去粘剂添加口(未示出)可以设置在入口管道上,用于向分离水槽130中添加去粘剂。
此外,漆渣处理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接渣容器150。该接渣容器150设置在刮渣装置140的下方,用于接收来自刮渣装置140的漆渣。其中,来自刮渣装置140的漆渣还有可能附带水,因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接渣容器150的底部具有通孔(未示出)。该通孔的大小仅允许水通过,用于过滤来自刮渣装置140的漆渣,并将过滤过来的水导回至循环水池110中,既实现了漆渣分离,又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
如上所述的,吸渣装置120设置在循环水池110中的浮渣区112,用于将浮渣区112中的漆渣抽至分离水槽130中。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在浮渣区112内,漆渣一般会上浮在液体表面。而浮渣区112的液面高度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相应地,吸渣装置120的高度也可以根据液面的变化而变化。作为示例,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吸渣装置120可以包括浮动平台121。浮动平台121上可以连接浮动件122(图2)。浮动件122例如可以为浮球等。渣浆泵123可以设置在浮动平台121上,这样即使浮渣区112的液面高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渣浆泵122始终可以位于液面处,从而能够将漆渣抽至分离水槽130。
优选地,渣浆泵123的一端还可以设置切割刀头124。作为示例,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切割刀头124可以为对辊粉碎机。切割刀头124可以粉碎液面上的大块漆渣,方便渣浆泵123的叶轮将漆渣抽入分离水槽130中,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入一部分水,而在分离水槽130中可以进行进一步分离。
一般来说,吸渣装置120仅占据浮渣区112的一部分区域。作为示例,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吸渣装置120位于浮渣区112的靠近抽水区113的一端的中部,如图2所示。当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吸渣装置120还可能位于浮渣区112的靠近抽水区113的一端的边缘区域。为了能够将上浮的漆渣聚集在吸渣装置120处,优选地,可以在浮渣区112的靠近回流区111的一端与吸渣装置120之间设置导流板116。具体地,导流板116的顶部高于浮渣区112的液面,导流板116的底部与浮渣区112的底部间隔开,因此,浮渣区112的下部的液体能够向前流动。其中,导流板116设置为沿回流区111至浮渣区的方向从循环水池110的侧壁向吸渣装置120倾斜。例如,当吸渣装置120位于浮渣区112的靠近抽水区113的一端的中部时,可以设置两个导流板116,且两个导流板116可以沿回流区111至浮渣区的方向从循环水池110的侧壁向吸渣装置120倾斜,即在两个导流板116沿回流区111至浮渣区112的方向从循环水池110的侧壁向中间倾斜,也即沿回流区111至浮渣区112的方向两个导流板116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当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当吸渣装置紧邻浮渣区的靠近抽水区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时,可以仅设置一个导流板,其沿回流区111至浮渣区112的方向从循环水池的远离吸渣装置的侧壁向吸渣装置倾斜。导流板116能够在不改变循环水池110内的水流动力的情况下,可以使上浮至液面的漆渣聚集在吸渣装置120处,方便吸渣装置120将漆渣抽至分离水槽130中进行进一步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漆渣处理系统100将循环水池110的浮渣区112中形成的漆渣通过吸渣装置抽至分离水槽130中进行漆渣分离。其中分离水槽130中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能够使漆渣水在漆渣聚集区132中形成漩涡状流向,最终,漆渣上浮至漆渣聚集区132的表面,并通过刮渣装置140将其带走。该漆渣处理系统100可以有效地实现漆渣分离,劳动强度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2)

1.一种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内依次设置回流区、浮渣区、抽水区,所述回流区和所述浮渣区之间设置溢流板;
吸渣装置,所述吸渣装置设置在所述浮渣区的靠近所述抽水区的一端;
分离水槽,所述分离水槽包括入口区、漆渣聚集区和出口区,其中,
所述入口区通过入口管道连接至所述吸渣装置,所述入口区由横截面为U型的第一隔板围绕形成,所述第一隔板包括第一竖直部、第二竖直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之间的水平部,其中所述第二竖直部低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且高于所述入口管道的出水口,
所述漆渣聚集区设置在所述入口区的邻近所述第二竖直部的一侧,所述漆渣聚集区设置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漆渣聚集区的远离所述入口区的一侧倾斜地连接至所述分离水槽的侧壁;
所述出口区设置在所述分离水槽的下部,且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以及
刮渣装置,所述刮渣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水槽的上部,所述刮渣装置上设置有刮片,所述刮片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或等于所述漆渣聚集区的液面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水槽还包括液面调节区,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的所述水平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分离水槽的底壁,以使所述液面调节区与所述漆渣聚集区的下部连通,所述液面调节区与所述入口区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隔板的所述第一竖直部隔离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调节区内包括连通区和溢流区以及设置在所述连通区和所述溢流区之间的调节挡板,所述连通区与所述漆渣聚集区连通,所述溢流区的底部连接有溢流管,用于将所述液面调节区内的液体输送出去,其中所述调节挡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分离水槽的底壁,所述调节挡板的顶部高于所述刮渣装置的底部或与所述刮渣装置的底部齐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挡板的顶部高于所述刮渣装置的底部的高度为0mm~10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和/或所述浮渣区与所述抽水区之间设置过滤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道上设置有去粘剂添加口,用于向所述分离水槽添加去粘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渣装置包括浮动平台,所述浮动平台连接浮动件,所述浮动平台上设置渣浆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浆泵的一端设置有切割刀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头包括对辊粉碎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区的靠近所述回流区的一端与所述吸渣装置之间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底部与所述浮渣区的底部间隔开,所述导流板的顶部高于所述浮渣区的液面,所述导流板设置为沿所述回流区至所述浮渣区的方向从所述循环水槽的侧壁向所述吸渣装置倾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漆渣处理系统还包括接渣容器,所述接渣容器设置在所述刮渣装置的下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漆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渣容器的底部具有通孔,用于过滤来自于所述刮渣装置的漆渣,并将过滤出来的水导回所述循环水池。
CN201420159546.7U 2014-04-02 2014-04-02 漆渣处理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33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9546.7U CN203833735U (zh) 2014-04-02 2014-04-02 漆渣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9546.7U CN203833735U (zh) 2014-04-02 2014-04-02 漆渣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33735U true CN203833735U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11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59546.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33735U (zh) 2014-04-02 2014-04-02 漆渣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3373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9150A (zh) * 2015-08-24 2015-12-16 南通普瑞特机械有限公司 喷漆室自动刮渣机
CN105540716A (zh) * 2016-01-19 2016-05-04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式汇集抽渣器
CN110606599A (zh) * 2019-09-21 2019-12-24 湖北方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漆渣自动清理干化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9150A (zh) * 2015-08-24 2015-12-16 南通普瑞特机械有限公司 喷漆室自动刮渣机
CN105540716A (zh) * 2016-01-19 2016-05-04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式汇集抽渣器
CN110606599A (zh) * 2019-09-21 2019-12-24 湖北方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漆渣自动清理干化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40190U (zh) 一种斜板沉淀池清污装置
CN203833735U (zh) 漆渣处理系统
CN202479096U (zh) 一种长效水帘喷漆室
CN103613157B (zh) 一种气浮除油装置
CN207660091U (zh) 一种新型化粪池
EA200601734A1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очистки резервуара
CN203796248U (zh) 一种天然气除尘除沙、消泡处理装置
CN206881242U (zh) 高效油水分离池
CN104772231A (zh) 一种预脱泥浮选成套设备
CN208163416U (zh) 一种水循环装置及带有该水循环装置的立磨机
CN203247165U (zh) 一种过滤、气浮与絮凝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
CN204251376U (zh) 一种小型气浮装置
CN203255995U (zh) 集过滤、气浮与絮凝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
CN204364957U (zh) 一种动态、静止沉淀相结合的煤泥初沉池系统
CN204897571U (zh) 一种校园食堂污水隔油池
CN203735229U (zh) 猪圈
CN207221397U (zh) 一种离心机上清液消泡装置
CN106219654A (zh) 一种高效气浮机装置
CN220385872U (zh) 一种推流处理漂浮物的装置
CN207632529U (zh) 一种油漆漆渣过滤装置
CN207169222U (zh) 一体化煤水处理设备
CN207341022U (zh) 一种环保低能耗过滤器
CN205023909U (zh) 一种用于生物除臭滤池的除油装置
CN204369625U (zh) 自循环洗井车
CN208975344U (zh) 浆液循环再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8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1, Jinlong Road, guanjingtou, Fengg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Nanfang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after: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9B, 3rd floor, Building 1, Innovation Science Park,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OUTHERN CIMC EASTERN LOGISTIC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