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8645U - 不锈钢锅具 - Google Patents

不锈钢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8645U
CN203828645U CN201420204903.7U CN201420204903U CN203828645U CN 203828645 U CN203828645 U CN 203828645U CN 201420204903 U CN201420204903 U CN 201420204903U CN 203828645 U CN203828645 U CN 203828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pot
pot body
pot cover
stainless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049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勇
张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mpion energy saving kitchen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ANHUA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ANHUA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ANHUA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049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8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8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86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的外周面上设有手柄,所述锅盖的上端面上设有盖柄,所述手柄和盖柄均为由金属制成的浇铸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一环形槽,所述锅盖的外边缘固定嵌在该环形槽中,所述密封圈的外端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下端形成一定位槽,所述锅体的上端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抵靠部,当锅盖放置在锅体的开口处后,所述锅体上端位于定位槽中、且所述密封部的下端面与抵靠部的上端面相接触。该不锈钢锅具中手柄和盖柄均为浇铸件,从而增加手柄和盖柄的散热面积,达到手柄和盖柄防烫的效果;另外,锅体和锅盖之间通过增设密封圈来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不锈钢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锈钢锅具。
背景技术
锅具是用于烹煮食物或烧水的各种器具,如电饭煲、炒锅、电压力锅、煎锅等,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锅具的结构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以满足人们对烹饪多种不同食物的要求。锅具按材质可分为不锈钢锅、铁锅、铝锅、砂锅、不粘锅、复合材质锅等,其中,不锈钢锅具有外观漂亮、结构精美、经久耐用、耐腐蚀、防锈、易加工、不变形等优点,故其成为锅具市场中的主流产品。但是,不锈钢锅同时具有导热不均匀的缺陷,为了解决该问题,很多厂家所生产的不锈钢锅采用三层复合底结构。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1436943U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锅具,包括锅底和不锈钢锅体,所述锅底为三层复合结构,依次由不锈钢层、铝板层、不锈钢层压合而成,所述不锈钢锅锅体上部还设有手柄,该手柄为环形。该不锈钢锅具通过三层复合底结构使锅底能够受热均匀,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及储热性,以便于充分利用热能,节省能源。但是,该不锈钢锅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
1、手柄的材料为不锈钢,且手柄为短环形或者手柄采用扁状钢丝折成长环形,之后直接铆接在锅体上,该结构直接导致锅体在加热时,锅体的热量会快速的传递到手柄上,从而使得用户通过手柄端起锅体时,手柄会烫手,使用时倍加小心,进而引起使用上的不方便;
2、或者,有些手柄也采用胶木材料,之后直接或使用金属脚间接地将手柄固定在锅体上,该结构也会导致手柄受到锅体传递过来的热量而快速发烫,容易伤害人体皮肤,且该手柄不易清洁、寿命短;
3、该不锈钢锅配上锅盖后,锅盖会和锅体上端周边接触的不够紧密,从而导致锅盖与锅体之间的密封性差,且在烹饪过程中,锅体内的蒸汽会在锅盖的内表面上形成蒸馏水,而蒸馏水容易从锅盖和锅体的连接处的缝隙中溢出,非常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柄隔热效果好、且锅盖和锅体之间密封性也较好的不锈钢锅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锅具,包括锅体、设在锅体开口处的锅盖,所述锅体的外周面上设有手柄,所述锅盖的上端面上设有盖柄,所述手柄和盖柄均为由金属制成的浇铸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一环形槽,所述锅盖的外边缘固定嵌在该环形槽中,所述密封圈的外端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下端形成一定位槽,所述锅体的上端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抵靠部,当锅盖放置在锅体的开口处后,所述锅体上端位于定位槽中、且所述密封部的下端面与抵靠部的上端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有两个,对称固定在锅体的外周面上,所述手柄包括呈半环形的手柄本体、以及从手柄本体内端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锅体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的外端向上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有一个,包括呈长条扁平状的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的内端向内延伸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分支部,两个分支部之间形成一V形散热空间,所述分支部的内端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锅体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的外端向上倾斜。
优选地,所述锅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的底部为锅底,该锅底的底面上设有凹入的V形防滑槽。
优选地,所述盖柄呈半环形,且盖柄的两端均通过一固定螺丝和锅盖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上密封垫和下密封垫,所述盖柄下端和锅盖上端之间设有一上垫片,锅盖下端和固定螺丝下端之间设有一下垫片,所述上密封垫包括位于固定螺丝和锅盖之间的第一本体、以及位于上垫片和锅盖之间的第一凸缘,所述下密封垫包括位于固定螺丝和锅盖之间的第二本体、以及位于锅盖和下垫片之间的第二凸缘。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不锈钢锅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不锈钢锅具中手柄和盖柄均为浇铸件,从而增加了手柄和盖板的体积,故相对增加手柄和盖柄的散热面积,以在保证手柄和盖柄美观度的同时减少热量的传递,从而达到手柄和盖柄防烫的效果,便于用户使用;另外,锅体和锅盖之间通过增设密封圈来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蒸馏水从锅体和锅盖的连接处向外溢出,进而保证使用卫生,且提高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A圈放大图。
图4为图1的B圈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7为图5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向视图。
图9为图7的左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锅体
101                        抵靠部
2                          锅盖
3                          手柄
31                         手柄本体
32                         连接部
33                         分支部
34                         V形散热空间
4                          盖柄
5                          密封圈
51                         环形槽
52                         密封部
53                         定位槽
6                          刻度
7                          固定螺丝
8                          上密封垫
81                         第一本体
82                         第一凸缘
9                          下密封垫
91                         第二本体
92                         第二凸缘
10                         上垫片
11                         下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锅具,包括锅体1、设在锅体1开口处的锅盖2,所述锅体1的外周面上设有手柄3,所述锅盖2的上端面上设有盖柄4,所述手柄3和盖柄4均为由金属制成的浇铸件;还包括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一环形槽51,所述锅盖2的外边缘固定嵌在该环形槽51中,所述密封圈5的外端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密封部52,所述密封部52的下端形成一定位槽53,所述锅体1的上端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抵靠部101,当锅盖2放置在锅体1的开口处后,所述锅体1上端位于定位槽53中、且所述密封部52的下端面与抵靠部101的上端面相接触。优选地,所述密封圈5的材质为硅胶。
该不锈钢锅具中,所述手柄3和盖柄4均为浇铸件,故手柄3和盖柄4均为实心结构,而非空心管结构,从而增加了手柄3和盖板的体积,故相对增加手柄3和盖柄4的散热面积,且手柄3和盖柄4均由不锈钢、铝、铁等金属制成,即均为金属手柄和金属盖柄,从而可保证手柄3和盖柄4的美观度,使手柄3和盖柄4形状美观大方又不显笨重。故该不锈钢锅具在兼顾手柄3和盖柄4美观度的同时又有效减少锅体1至手柄3或盖柄4的热量传递,从而达到手柄3和盖柄4防烫的效果,便于用户使用;另外,锅体1和锅盖2之间通过增设密封圈5来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在烹饪过程中,由于密封圈5的密封部52紧紧抵靠住锅体1上端的抵靠部101,故有效防止蒸馏水从锅体1和锅盖2的连接处向外溢出,进而保证使用卫生,且还能提高热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柄3有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见图1和图2,所述手柄3有两个,对称固定在锅体1的外周面上,所述手柄3包括呈半环形的手柄本体31、以及从手柄本体31内端向下延伸的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和锅体1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31的外端向上倾斜,以便于用于通过手柄3端起锅体1时,手感比较舒服,且还能达到省力的效果。
实施例二、见图5至图9,所述手柄3有一个,包括呈长条扁平状的手柄本体31,所述手柄本体31的内端向内延伸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分支部33,两个分支部33之间形成一V形散热空间34,便于热量的散发;所述分支部33的内端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和锅体1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31的外端向上倾斜。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2与锅体1之间优选为焊接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
优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锅体1的外周面上设有刻度6,该刻度6用于表示容量,以便于用户清楚的知道锅体1内的烹饪食物的量。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1的底部为锅底,该锅底的底面上设有凹入的V形防滑槽,所述V形防滑槽的凹入深度优选为0.4-0.7mm。
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盖柄4呈半环形,且盖柄4的两端均通过一固定螺丝7和锅盖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盖柄4和锅盖2连接处的密封性,如图4所示,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由硅胶制成的上密封垫8和下密封垫9,所述盖柄4下端和锅盖2上端之间设有一上垫片10,锅盖2下端和固定螺丝7下端之间设有一下垫片11,所述上密封垫8包括位于固定螺丝7和锅盖2之间的第一本体81、以及位于上垫片10和锅盖2之间的第一凸缘82,所述下密封垫9包括位于固定螺丝7和锅盖2之间的第二本体91、以及位于锅盖2和下垫片11之间的第二凸缘9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不锈钢锅具,包括锅体(1)、设在锅体(1)开口处的锅盖(2),所述锅体(1)的外周面上设有手柄(3),所述锅盖(2)的上端面上设有盖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和盖柄(4)均为由金属制成的浇铸件;还包括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一环形槽(51),所述锅盖(2)的外边缘固定嵌在该环形槽(51)中,所述密封圈(5)的外端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密封部(52),所述密封部(52)的下端形成一定位槽(53),所述锅体(1)的上端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抵靠部(101),当锅盖(2)放置在锅体(1)的开口处后,所述锅体(1)上端位于定位槽(53)中、且所述密封部(52)的下端面与抵靠部(101)的上端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有两个,对称固定在锅体(1)的外周面上,所述手柄(3)包括呈半环形的手柄本体(31)、以及从手柄本体(31)内端向下延伸的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和锅体(1)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31)的外端向上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有一个,包括呈长条扁平状的手柄本体(31),所述手柄本体(31)的内端向内延伸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分支部(33),两个分支部(33)之间形成一V形散热空间(34),所述分支部(33)的内端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和锅体(1)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31)的外端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外周面上设有刻度(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底部为锅底,该锅底的底面上设有凹入的V形防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柄(4)呈半环形,且盖柄(4)的两端均通过一固定螺丝(7)和锅盖(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锈钢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上密封垫(8)和下密封垫(9),所述盖柄(4)下端和锅盖(2)上端之间设有一上垫片(10),锅盖(2)下端和固定螺丝(7)下端之间设有一下垫片(11),所述上密封垫(8)包括位于固定螺丝(7)和锅盖(2)之间的第一本体(81)、以及位于上垫片(10)和锅盖(2)之间的第一凸缘(82),所述下密封垫(9)包括位于固定螺丝(7)和锅盖(2)之间的第二本体(91)、以及位于锅盖(2)和下垫片(11)之间的第二凸缘(92)。
CN201420204903.7U 2014-04-24 2014-04-24 不锈钢锅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8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4903.7U CN203828645U (zh) 2014-04-24 2014-04-24 不锈钢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4903.7U CN203828645U (zh) 2014-04-24 2014-04-24 不锈钢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8645U true CN203828645U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06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0490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8645U (zh) 2014-04-24 2014-04-24 不锈钢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86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1566A (zh) * 2017-08-18 2017-12-01 江门市盈德钢化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聚光玻璃盖的保温锅
CN107595157A (zh) * 2017-11-09 2018-01-19 江门市康百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面包机的把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1566A (zh) * 2017-08-18 2017-12-01 江门市盈德钢化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聚光玻璃盖的保温锅
CN107595157A (zh) * 2017-11-09 2018-01-19 江门市康百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面包机的把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8645U (zh) 不锈钢锅具
CN202874983U (zh) 烤涮一体水晶锅
CN204889585U (zh) 锅具
CN203314736U (zh) 一种两用不锈钢锅
CN205018785U (zh) 防烫锅具
CN204889680U (zh) 蒸煮锅具
CN202128299U (zh) 电磁炉用硅胶锅
CN20313805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3828734U (zh) 防溢锅
CN202723553U (zh) 一种带接水盘的烧水壶
CN203898002U (zh)
CN205457996U (zh) 一种家用隔热珐琅锅
CN204813458U (zh) 一种铸铁铝锅具复合内胆
CN209770022U (zh) 一种可同时烹饪两种不同口感米饭的多功能电饭锅装置
CN206197784U (zh) 红外功能平底锅盖及套装组合
CN202843277U (zh) 一种节能的防溢电饭锅
CN203828648U (zh) 多功能锅
CN206390823U (zh) 锅具
CN205359168U (zh) 一种兼具锅和盆的纳米陶瓷盘
CN205053725U (zh) 一种锅具
CN208463721U (zh) 一种电饭煲内胆
CN203802241U (zh) 椭圆形鱼锅
CN218186291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漏锅
CN202122458U (zh) 电炖锅结构
CN211748943U (zh) 一种可蒸、热一体的锅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19

Address after: 202172, 1, 800 Xinzhou Road, Xin Cun, Chongming County,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hampion energy saving kitchen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2172, Xinzhou village, Chongming County,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Guanhua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