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6032U - 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6032U
CN203826032U CN201420155198.6U CN201420155198U CN203826032U CN 203826032 U CN203826032 U CN 203826032U CN 201420155198 U CN201420155198 U CN 201420155198U CN 203826032 U CN203826032 U CN 203826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traceable
indicating device
receiving element
traceabl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551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斌
王文清
林旻
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lle Stol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to CN2014201551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6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6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60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追踪线缆。该可追踪线缆包括线缆主体,所述线缆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器。在所述线缆主体上分别设置有靠近每个所述连接器的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包括发光单元和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适于以无线耦合方式接收外置的发射单元的电能以点亮所述发光单元。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追踪线缆组件,该线缆组件包括上述可追踪线缆和外置的发射单元。

Description

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跳线、电缆和通信光纤缆等的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络中,通常通过两端具有接插头的线缆连接不同的设备或端口以实现路由的交叉连接或变换。实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通信设备或端口之间所应用的线缆的数量会逐步增加,同时,由于不同线缆具有不同的长度和端口距离,经常会导致多余的线缆互相缠绕,最终导致无法区分每根线缆的实际路由。因此,为了便于线路间路由的变换或者维护,通常采用在线缆上设置标签并对此作相应资料记录的方法实现线缆的查找,然而在实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维护量的增加,经常发生标签和/或记录资料的遗失和/或未及时变更,使得这种查找线缆的方法变得颇为累赘,很难有效实现对设备及线缆的维护。
基于上述情况,有人提出了一些可追踪的线缆机构和/或方法。
例如,US20110034068公开了一种采用光路追踪来实现线缆的追踪和查找。具体地,当线路间的路由需要变换或者维护,维护人员首先找到需要变换或者维护的线缆的一端,并通过激光发生器从线缆的这一端射入光源,然后逐个拔出这些线缆的另一端以找出有光射出的另一端。此外,还通过系统连接提供电源。非常适用于有源的电子系统。显然地,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需要耗费大量的维护时间,而且存在可能中断重要通信的风险。
又例如,欧洲专利EP2448071公开了一种用于查找远程通信线缆的机构。具体地,利用外接电源通过电气连接的方式为通信线缆上的电子指示装置供电,并通过电子指示装置的指示查找通信线缆的两端。
又例如,专利WO200644177公开了一种可追踪光线缆。其中,利用外接电源通过电气连接的方式为发光元件供电,并通过发光元件的发光指示查找线缆的两端。
又例如,专利WO2011139341公开了一种具有线缆追踪功能的方法和机构,其中利用结合到线缆的电源为指示电路供电,并且提供RFID技术实现信息记录和追踪。
但是,在上述提及的各种线缆追踪方法中,均采用了电气连接和/或有源系统的方式。在实践中,由于通信设备所处的环境中湿度和/或灰尘等想影响,大大制约了产品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寿命,甚至短时间的金属腐蚀也会使得线缆追踪功能失效或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或者减轻上述现有使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无线供电且具有可见指示功能的可追踪线缆和/或线缆组件。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读写功能的可追踪线缆和/或线缆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追踪线缆,该线缆包括:
线缆主体,该线缆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器;
其中,在线缆主体上分别设置有靠近每个连接器的指示装置,该指示装置包括:
用于发光指示的发光单元;和
接收单元,适于以无线耦合方式接收外置的发射单元的电能以点亮发光单元。
进一步地,指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适于通过接收单元和发射单元之间的无线耦合记录和修改数据的数据读写单元。
具体地,指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其中,发光单元、接收单元和数据读写单元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而印刷电路板被固定至线缆主体。指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印刷电路板和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单元、接收单元和数据读写单元被密封地容纳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指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金属导线,金属导线连接线缆两端的所述指示装置以将两端的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指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接收单元和发光单元、数据读写单元之间的整流电路。
优选地,接收单元可以是接收天线,发射单元可以是发射天线,而数据读写单元可以是射频识别芯片。还优选地,发光单元可以是LED,而连接器可以是插头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追踪线缆组件,该线缆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可追踪线缆;和,独立于上述线缆被提供的发射单元,该发射单元适于无线耦合至可追踪线缆中的接收单元。
具体地,发射单元具有自带电源。
本实用新型至少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中,指示装置中的接收单元和外置的发射单元分别采用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并且两者之间采用无线耦合的方式实现非接触式无线传输,从而在追踪线缆时点亮对应线缆的发光单元以查找所需线缆。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线缆的追踪指示部分需要电气连接外部电源所带来的制约了产品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寿命、甚至短时间的金属腐蚀也会使得线缆追踪功能失效或不良等技术问题,从而确保了线缆产品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中,还设置了具备读写功能的数据读写单元(例如RFID芯片),使得在需要时可以在接收单元和发射单元之间进行无线耦合时可以实现数据的记录、传输和修改,从而进一步帮助查找所需的线缆,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其它实用新型目的以及可以取得的其它技术效果将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对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和附图的示意进行阐述。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可追踪线缆组件中的可追踪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可追踪线缆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可追踪线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可追踪线缆中的指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可追踪线缆中的指示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和
图6是图1所示的可追踪线缆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具体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追踪线缆100及线缆组件。具体地,可追踪线缆100包括柔性细长的线缆主体10,并且在线缆主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器20。并且,在线缆主体10上靠近每个连接器20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指示装置30。优选地,指示装置30固定地结合到线缆主体10。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线缆”是任何业界可以用作路由连接功能的公知的电缆,如铜质电缆或光纤电缆等。而根据需要,连接器20可以是业界公知的任何类型的连接器。优选地,连接器20可以是插头连接器。
如上所述,在线缆主体10上靠近每个连接器20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指示装置30。根据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线缆主体10两端的连接器20附近的两个指示装置30可以具有相同的构造和功能。因此,以下仅详细介绍设置在线缆主体10一端的一个连接器20附近的一个指示装置30的具体构造和功能。
参见图4和5,指示装置30包括印刷电路板35,其中,在印刷电路板35上分别设置有发光单元31、接收单元32和数据读写单元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发光单元31、接收单元32和数据读写单元34分别被封装在印刷电路板35上,而印刷电路板35则通过胶粘等方式被固定地结合到线缆主体10上。可追踪线缆还设置有金属导线38,金属导线38连接线缆两端的指示装置30以将两端的发光单元31电连接。可选择地,在制作可追踪线缆时,可在线缆的外护套内设置金属导线38,并在线缆的两端附近穿出外护套而外露出来与两端的指示装置30电连接,从而将两端的发光单元31连通。或者,对于已制备好的已有线缆,也可将金属导线38用绝缘材料包覆后用胶粘等方式被固定地结合到线缆上,并将金属导线38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指示装置30电连接。从而,实现两端的指示装置30电能导通,这样,当点亮任意一端的发光单元时另一端发光单元被同时点亮。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指示装置30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壳体36和第二壳体37,其中,封装有发光单元31、接收单元32和数据读写单元34的印刷电路板35被容纳在第一壳体36和第二壳体37之间,并且,可在第一壳体36和第二壳体37之间填充例如硅胶等密封剂以实现印刷电路板35以及其上部件的密封和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指示装置30中的发光单元31用于提供发光指示,这样可以通过可见光的形式准确找到对应的线缆的两端,以便维护人员查找对应的线缆。优选地,发光单元31可以是LED。当然,其也可以是能够实现发光指示功能的任何发光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以无线耦合方式配合的发射单元33和接收单元32来实现发光单元31的发光指示功能。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追踪线缆100及线缆组件中,接收单元32设置在线缆100的指示装置30中;而发射单元33则独立于可追踪线缆100之外,并成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组件的组成部件。当外置的发射单元33无线耦合到设置在线缆100的指示装置30中的接收单元32时,接收单元32接收外置的发射单元33的电能以点亮发光单元31。优选地,接收单元32可以是接收天线,发射单元33可以是发射天线。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射单元33具有自带电源,并且发射单元33通过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无线耦合为接收天线提供电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可追踪线缆100中,指示装置30中的数据读写单元34适于通过接收单元32和发射单元33之间的无线耦合来记录和修改数据。例如,数据读写单元34可以是射频识别(RFID)芯片。作为数据传输功能,所需的数据可以通过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的无线耦合被传输到芯片上,并进行记录、修改和/或保存。例如,在线缆首次使用时,操作者可以通过RFID读写装置40向芯片中记录备份信息并保存。而当需要维护或调整路由时,操作者在通过便携式发射单元33方便准确地找到所需线缆的任意一端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对芯片上的原信息进行核对或修改和保存。
图6显示了图1至5中所示的可追踪线缆的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发射单元33通过无线耦合的方式为设置在可追踪线缆100的连接器20附近的指示装置30中的接收单元32提供电能,而接收单元32上的电流经过整流电路39被传输至发光单元31,以致动发光单元31发光指示。此外,接收单元32上的电流经过整流电路39还被传输至数据读写单元34,以对芯片上的数据进行需要的记录、修改和/或保存。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追踪线缆组件,该线缆组件包括如前所述的可追踪线缆100以及独立于线缆100被提供的发射单元33(参见图5)。该发射单元33适于无线耦合至可追踪线缆100中的接收单元32。并且,在该线缆组件中,发射单元33可以具有便携式自带电源。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中,指示装置中的接收单元和外置的发射单元分别采用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并且两者之间采用无线耦合的方式实现非接触式无线传输,从而在追踪线缆时点亮对应线缆的发光单元以查找所需线缆。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线缆的追踪指示部分需要电气连接外部电源所带来的制约了产品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寿命、甚至短时间的金属腐蚀也会使得线缆追踪功能失效或不良等技术问题,从而确保了线缆产品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中,还设置了具备读写功能的数据读写单元(例如RFID芯片),使得在需要时可以在接收单元和发射单元之间进行无线耦合时可以实现数据的记录、传输和修改,从而进一步帮助查找所需的线缆,便于维护。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的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改变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申请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追踪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追踪线缆包括: 
线缆主体(10),所述线缆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器(20); 
其中,在所述线缆主体上分别设置有靠近每个所述连接器的指示装置(30),所述指示装置包括: 
用于发光指示的发光单元(31);和 
接收单元(32),适于以无线耦合方式接收外置的发射单元(33)的电能以点亮所述发光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踪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还包括: 
数据读写单元(34),适于通过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发射单元之间的无线耦合记录和修改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追踪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还包括: 
印刷电路板(35),其中,所述发光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数据读写单元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而所述印刷电路板被固定至所述线缆主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追踪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壳体(36)和第二壳体(37),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发光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数据读写单元被密封地容纳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踪线缆,其中还设置有金属导线(38),所述金属导线连接线缆两端的所述指示装置(30)以将两端的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追踪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发光单元、所述数据读写单元之间的整流电路(39)。 
7.如权利要求2至4以及6中任一所述的可追踪线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是接收天线,所述发射单元是发射天线,而所述数据读写单元是射频识别芯片。 
8.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所述的可追踪线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单元是LED,而所述连接器是插头连接器。 
9.一种可追踪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追踪线缆组件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可追踪线缆(100);和 
发射单元(33),独立于所述线缆被提供,适于无线耦合至所述可追踪线缆中的所述接收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追踪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单元具有自带电源。 
CN201420155198.6U 2014-04-01 2014-04-01 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6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5198.6U CN203826032U (zh) 2014-04-01 2014-04-01 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5198.6U CN203826032U (zh) 2014-04-01 2014-04-01 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6032U true CN203826032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81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5519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6032U (zh) 2014-04-01 2014-04-01 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603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085A (zh) * 2015-05-20 2015-09-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铭牌及查找线缆的方法
CN105846365A (zh) * 2015-01-30 2016-08-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一体夹持标记及线束
CN106154102A (zh) * 2016-07-29 2016-11-2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
CN109313967A (zh) * 2016-06-08 2019-02-05 普睿司曼股份公司 可追踪电力缆线和方法
CN111871479A (zh) * 2020-07-31 2020-11-03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用试验台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365A (zh) * 2015-01-30 2016-08-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一体夹持标记及线束
CN104882085A (zh) * 2015-05-20 2015-09-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铭牌及查找线缆的方法
CN109313967A (zh) * 2016-06-08 2019-02-05 普睿司曼股份公司 可追踪电力缆线和方法
CN109313967B (zh) * 2016-06-08 2021-07-16 普睿司曼股份公司 可追踪电力缆线和方法
CN106154102A (zh) * 2016-07-29 2016-11-2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
CN111871479A (zh) * 2020-07-31 2020-11-03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用试验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6032U (zh) 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
US1020528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single localized read transaction in which multiple RFID tags are read
CA2797629A1 (en) Networking cable tracer system
US7552872B2 (en) Reader/writer,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and cable system
CN102227661B (zh) 具有光学信号路径的磁性连接器
CN100492983C (zh) 动态更新与网络有关的信息的自登记系统和方法
CN204177988U (zh) 智能清管器远程跟踪装置
US20100148747A1 (en) Traceable fiber optic jumpers
RU2005108037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ониторинга патч-полей в точках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в сетях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KR20090106489A (ko) 케이블 또는 도관의 전체 길이를 시각적으로 확인하기 위한 장치
CN106646773A (zh) 光电转换组件
ATE337823T1 (de) Implantat mit nah-und fernfeldtelemetrie
WO2007142805A3 (en) Fiber optic cable and fiber optic cable assembly for wireless access
CN104345051B (zh) 用于过程变量的光学测量的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测量设备
CN103917905A (zh) 基于套管的光学组件总成
CN105137546B (zh) 有源光缆连接器组件
KR101602621B1 (ko) 광섬유 케이블의 광선로 식별 케이블 기구
CN212366352U (zh) 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
CN207541989U (zh) 一种具有身份标识机构的智能电力电缆
CN204882943U (zh) 具电子标签的光纤连接器
CN113391414A (zh) 发光寻迹跳纤系统
JP2007221316A (ja) 配線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209342337U (zh) 一种可见光快速寻线系统
CN113391400A (zh) 一种通体发光易识别的跳接线缆系统
CN115776619A (zh) 一种基于信息传送跳纤的配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4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Patentee after: Corelle Stol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Minnesota

Patentee before: 3M Innovation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