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4102A - 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4102A
CN106154102A CN201610610766.0A CN201610610766A CN106154102A CN 106154102 A CN106154102 A CN 106154102A CN 201610610766 A CN201610610766 A CN 201610610766A CN 106154102 A CN106154102 A CN 106154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module
cable
composite cable
identifica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107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云钊
王金殿
李卫可
姚文浩
刘乃常
胡凯
王旭涛
刘涛
徐耕
寇晋华
申金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107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41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4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4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8Testing of lines, cables or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01R31/065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with built-in electric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复合线缆的识别线路上连接有线缆识别模块和电源接口,当电源通过电源接口与识别线路接通后,线缆识别模块上的识别元件就会发出识别信号,这样,就可以根据识别信号快速识别出复合线缆上识别模块与电源接口的对应关系,这种识别方式不需要从线缆的两端接线,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数据系统中,包含有多个设备和机柜,这些设备之间以及机柜之间的通过线缆连接,线缆中设有用于传输信号的线芯。由于这些连接线缆数量较多,而且相互交错,很难快速找到同一线缆的两个端头,这样严重影响线路检修时的效率。现有技术中,在线缆的两端头上设置标签,通过比对标签快速识别出线缆的两端,但标签易损坏,一旦标签损坏,这种识别线缆的操作难度就会大大增加,而且容易出错。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用于识别线缆的装置,例如,申请公布号为 CN 104034993A,申请公布日为 2014.09.1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缆芯线识别仪,该电缆芯线识别仪包括母机和子机,母机上有电池、选线器和识别元件,子机上设有选线器和识别元件,识别元件包括指示灯和蜂鸣器,使用时,选择电缆的屏蔽层作为公用线,将电缆的各条芯线的两端分别与母机和子机的选线器上的接线柱连接,转动母机上的旋钮使其与接线柱中的一个导电接触,然后转动子机上的旋钮依次与各个接线柱导电接触,当接触到与母机端相同的芯线连接的接线柱时,子机和母机上的识别元件被接入电路中,发出识别信号,这样即可识别一条线芯的相应的两端。但是这种识别仪使用时,需要连接在线缆的两端,造成操作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线缆识别模块;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线缆及复合线缆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线缆识别模块的技术方案是:线缆识别模块,包括用于与相应的复合线缆配合固定的识别模块基体,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用于与相应复合线缆上的识别线路导电连接的识别元件,所述识别元件能够在适配电源向识别线路供电时发出识别信号。
所述线缆识别模块上设有用于与适配电源导电连接的电源接口。
所述识别元件为发光元件和/或发声元件。
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供复合线缆穿装的线缆安装通道,所述识别模块基体在所述线缆安装通道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识别线路连接的接线引脚,该接线引脚与所述识别元件连接且连接有用于将识别元件供电的电源与所述识别线路连接的电源引脚。
所述电源引脚为弹爪结构,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弹爪结构适配的、用于插入电源接头或电池的卡槽,所述电源引脚与所述卡槽构成所述电源接口。
复合线缆组件,包括复合线缆和至少一个识别模块,所述复合线缆中设有主线芯和识别线路,所述识别模块包括与所述复合线缆配合固定的识别模块基体,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识别线路导电连接的识别元件,复合线缆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向识别元件供电的电源的电源接口,该电源接口设于识别线路上和/或识别模块上,所述识别元件能够在电源向识别线路供电时发出识别信号。
所述识别模块和所述电源接口相互独立且分别设在所述识别线路的两端;或者所述识别模块设有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识别线路的两端,所述电源接口设在所述识别模块上。
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供复合线缆穿装的线缆安装通道,所述识别模块基体在所述线缆安装通道的一侧设有与识别线路连接的接线引脚,该接线引脚与所述识别元件连接且连接有用于将识别元件供电的电源与所述识别线路连接的电源引脚。
所述电源引脚为弹爪结构,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弹爪结构适配的、用于插入电源接头或电池的卡槽,所述电源引脚与所述卡槽构成所述电源接口。
所述识别元件为发光元件和/或发声元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复合线缆的识别线路上连接有线缆识别模块和电源接口,当电源通过电源接口与识别线路接通后,线缆识别模块上的识别元件就会发出识别信号,这样,就可以根据识别信号快速识别出复合线缆上识别模块与电源接口的对应关系,这种识别方式不需要从线缆的两端接线,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进一步的,识别模块和电源接口设在靠近复合线缆的连接端的位置上,这样,就可以根据电源接口与线缆识别模块的对应关系快速识别出复合线缆的两个相互对应的端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复合线缆组件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复合线缆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线缆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拆装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线缆识别模块的接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复合线缆组件的具体实施例二中的线缆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复合线缆组件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复合线缆组件包括复合线缆1和两个识别模块2,复合线缆1的两端设有用于与相应连接器适配连接的连接器3,两个识别模块2分别设在复合线缆1靠近连接器3的位置上。复合线缆1中设有用于传输信号的主线芯11和识别线路12,两个识别模块2通过识别线路12导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识别线路12还可以设在线缆的外表面上。识别模块2包括识别模块基体,识别模块基体包括上基体21和下基体22,上基体21的侧面上设有卡槽211,下基体22的侧面上设有与卡槽211配合的卡扣221,上基体和21下基体22通过卡槽211与卡扣221构成的扣合结构固定贴合。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线缆安装通道26,在本实施例中线缆安装通道26设在在上基体21与下基体22贴合固定的贴合面上,线缆穿过线缆安装通道26后,上下基体配合扣合固定,将线缆与识别模块固定在一起。
识别模块2的上基体21的内部安装有识别模块线路27,识别模块线路27上导电连接有识别元件,识别元件在接通电源后可以发出相应的识别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该识别信号是光信号和声波信号,识别元件就是相应的发声元件23和发光元件2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识别元件还可以只发出光信号或者声波信号,此时识别元件就是相应的发声元件或者发光元件;识别元件还可以是可以发出振动信号的振动元件或者其他可以发出其他类型的识别信号的识别元件。识别线路12上设有用于与电源导电连接的接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识别模块线线路27设有与识别线路12导电连接的接线引脚271,识别模块线路27上还设有弹爪结构的电源引脚25,接线引脚271通过电源引脚25与电源导电连接,电源引脚25接通电源后,导电连接在识别线路12上的识别元件就会发出相应的识别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识别模块2上还可以没有电源引脚25。接线引脚271处于线缆安装通道26的上侧,这样便于线缆安装时接线。识别模块2的上基体21上设有与电源引脚25适配的卡槽,电源采用外接电源,通过引线方式接入,引线的接头与卡槽适配插入卡槽中,接头的两极与电源引脚导电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还可以采用便携式电池,如普通干电池、纽扣电池等,此时卡槽的形状与相应的电池的形状适配,电池扣装到卡槽中,且电池的正负极与电源引脚导电接触。
线缆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由于数量多和距离远,经常相互交错,很难识别出线缆的两个对应的端头。使用本发明的复合线缆时,需要识别复合线缆的两个对应的端头时,只需要将靠近一端位置上的识别模块接通电源,复合线缆的另一端的识别模块就会发出光信号和声波信号,通过这些识别信号很直观的就快速识别出复合线缆的两个对应的端头,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线芯11是用来传输光信号的光纤,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线芯还可以是用来传出电信号的导线;发声元件和发光元件并联接入到识别模块线路中,这样,即使某一识别元件出现故障也可以通过另一个识别元件进行识别,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生元件和发光元件也可以串联接入到识别模块线路中。
本发明的复合线缆组件的具体实施例二,复合线缆组件包括复合线缆和识别模块4,识别模块4如图8所示,识别模块4包括识别模块基体,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识别元件,识别元件包括发声元件41和发光元件42,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识别模块基体为一体式结构,线缆穿过识别模块基体并将相应的线路连接后,采用塑封或者其他方式将识别模块与线缆固定在一起,这样可以提升识别模块与线缆安装处的密封性能。
本发明的复合线缆组件的具体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复合线缆的识别线路上连接有多个识别模块,每个识别模块在复合线缆上间隔一定的距离,这样,将一个识别模块接通电源后,就可以根据识别信号识别出整根复合线缆的其他部分。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复合线缆的中间位置处发生异常时,需要识别出复合线缆的两端以便将该复合线缆拆除掉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时,在异常位置处找到该复合线缆上的识别模块,接通电源,该复合线缆上的识别模块就会发出识别信号,可以快速识别出复合线缆的两个端头。
本发明的复合线缆组件的具体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复合线缆的识别线路上设有一个识别模块,在识别线路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电源导电连接的电源接口,此时识别模块上可以不设置电源接口。需要识别复合电缆的两端时,将电源接通到电源接口上,与其对应的识别模块就会发出识别信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识别线路上设置多个电源接口,这样就可以在不同位置上的电源接口接通电源时,复合线缆上对应的识别模块就会发出识别信号,以识别出复合线缆设有识别元件的位置,方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本发明的线缆识别模块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线缆识别模块的结构与上述的复合线缆组件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识别模块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Claims (10)

1.线缆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相应的复合线缆配合固定的识别模块基体,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用于与相应复合线缆上的识别线路导电连接的识别元件,所述识别元件能够在适配电源向识别线路供电时发出识别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识别模块上设有用于与适配电源导电连接的电源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元件为发光元件和/或发声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供复合线缆穿装的线缆安装通道,所述识别模块基体在所述线缆安装通道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识别线路连接的接线引脚,该接线引脚与所述识别元件连接且连接有用于将识别元件供电的电源与所述识别线路连接的电源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引脚为弹爪结构,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弹爪结构适配的、用于插入电源接头或电池的卡槽,所述电源引脚与所述卡槽构成所述电源接口。
6.复合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线缆和至少一个识别模块,所述复合线缆中设有主线芯和识别线路,所述识别模块包括与所述复合线缆配合固定的识别模块基体,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识别线路导电连接的识别元件,复合线缆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向识别元件供电的电源的电源接口,该电源接口设于识别线路上和/或识别模块上,所述识别元件能够在电源向识别线路供电时发出识别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和所述电源接口相互独立且分别设在所述识别线路的两端;或者所述识别模块设有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识别线路的两端,所述电源接口设在所述识别模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复合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供复合线缆穿装的线缆安装通道,所述识别模块基体在所述线缆安装通道的一侧设有与识别线路连接的接线引脚,该接线引脚与所述识别元件连接且连接有用于将识别元件供电的电源与所述识别线路连接的电源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引脚为弹爪结构,所述识别模块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弹爪结构适配的、用于插入电源接头或电池的卡槽,所述电源引脚与所述卡槽构成所述电源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元件为发光元件和/或发声元件。
CN201610610766.0A 2016-07-29 2016-07-29 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 Pending CN1061541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0766.0A CN106154102A (zh) 2016-07-29 2016-07-29 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0766.0A CN106154102A (zh) 2016-07-29 2016-07-29 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4102A true CN106154102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27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0766.0A Pending CN106154102A (zh) 2016-07-29 2016-07-29 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410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2913A (zh) * 2018-05-30 2018-11-1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识别链路的aoc线缆
CN109698423A (zh) * 2017-10-23 2019-04-3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端部识别器及使用该对应识别器的线缆组件
CN111871479A (zh) * 2020-07-31 2020-11-03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用试验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63995Y (zh) * 2003-08-29 2004-12-15 上海欣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电缆线对识别器
WO2006044177A2 (en) * 2004-10-13 2006-04-2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Fiber tracer patch cord
TW200909825A (en) * 2007-08-20 2009-03-01 Ernst Klees Cable
WO2012057980A2 (en) * 2010-10-28 2012-05-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elecommunication connecting device
CN102859807A (zh) * 2010-04-29 2013-01-02 克里斯多佛·布赖恩德·谢勒 联网电缆追踪器系统
CN104034993A (zh) * 2013-03-06 2014-09-10 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分公司 电缆芯线端头识别仪
CN203826032U (zh) * 2014-04-01 2014-09-10 3M创新有限公司 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
CN203870194U (zh) * 2014-06-12 2014-10-08 国家电网公司 电缆对线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63995Y (zh) * 2003-08-29 2004-12-15 上海欣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电缆线对识别器
WO2006044177A2 (en) * 2004-10-13 2006-04-2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Fiber tracer patch cord
TW200909825A (en) * 2007-08-20 2009-03-01 Ernst Klees Cable
CN102859807A (zh) * 2010-04-29 2013-01-02 克里斯多佛·布赖恩德·谢勒 联网电缆追踪器系统
WO2012057980A2 (en) * 2010-10-28 2012-05-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elecommunication connecting device
CN104034993A (zh) * 2013-03-06 2014-09-10 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分公司 电缆芯线端头识别仪
CN203826032U (zh) * 2014-04-01 2014-09-10 3M创新有限公司 可追踪线缆和线缆组件
CN203870194U (zh) * 2014-06-12 2014-10-08 国家电网公司 电缆对线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8423A (zh) * 2017-10-23 2019-04-3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端部识别器及使用该对应识别器的线缆组件
CN109698423B (zh) * 2017-10-23 2020-09-1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端部识别器及使用该对应识别器的线缆组件
CN108802913A (zh) * 2018-05-30 2018-11-1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识别链路的aoc线缆
CN111871479A (zh) * 2020-07-31 2020-11-03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用试验台
CN111871479B (zh) * 2020-07-31 2021-12-14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用试验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2293B (zh) 自动追踪电缆连接并且识别工作区设备的系统、装置和方法以及操作通信网络的相关方法
CN1983980B (zh) 用于转接线管理系统的智能电缆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WO2017000590A1 (zh) 光纤配线模块内无pcb板的光纤系统及光纤配线方法
CN102726056B (zh) 用于使用单独控制信道自动追踪网络设备的接线连接的系统及相关的接线装置和方法
CN102789273B (zh) 用于计算机终端的快速装配系统
CN106154102A (zh) 线缆识别模块及复合线缆组件
WO2010096544A1 (en) Patch panel cable information de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KR20110127213A (ko) 크로스커넥트 패치 안내 시스템
WO2005112341A1 (en) Power sourcing unit for power over ethernet system
CN102934295A (zh) 两件式模块化连接器以及使用该两件式模块化连接器的智能管理互联链路
EP2412169A1 (en) Physical layer management for interconnect configurations using rfid chip technology
CN104953313A (zh) 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光纤连接装置、电连接器、控制线
CN103748525A (zh) 用于容纳过电压保护模块的基本元件和模块化总线系统
CN105641942B (zh) 电子积木拼装车
CN109861749A (zh) 基于路由端口定位装置的定位系统和管理系统
CN101848106A (zh) 一种针对布线系统的电子智能控制方法及电子配线系统
US20220253617A1 (en) Electronic shelf labelling system with a power supply
CN107819517A (zh) 一种光纤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57033B (zh) 配线箱及其数据配线架
CN103199680B (zh) 串联型高压变频器及功率单元自主辨识方法
CN207782081U (zh) 一种荧光led智能网络跳线
CN206388853U (zh) 一种tr模块垂直互连结构件
CN105449409A (zh) 连接器基座、连接器组件及应用连接器组件的网络设备
CN210958170U (zh) 一种新型86盒线路布置
CN212623737U (zh) 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