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1986U - 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1986U
CN203821986U CN201420200344.2U CN201420200344U CN203821986U CN 203821986 U CN203821986 U CN 203821986U CN 201420200344 U CN201420200344 U CN 201420200344U CN 203821986 U CN203821986 U CN 203821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ad bolt
door lock
unlocking mechanism
lock
compulsive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003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003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1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1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19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包括锁壳,可作伸出或回缩动作的锁舌,用于驱动所述锁舌的传动机构,用于限制或放开所述锁舌的回缩通道的锁止片,它还包括强制解锁机构,所述强制解锁机构包括解锁凸轮,与所述解锁凸轮抵持配合的复位板,所述复位板具有台阶部和旋转部,所述台阶部抵持所述锁止片随所述解锁凸轮的转动向外移动以脱离所述回缩通道,以实现强制解锁。能满足各种场合使用,有效防止锁死事故,可以强制解锁,同时具有结构可靠、制造成本低、便于安装维护等优点。它是一种技术性和经济性方面均具有优越性能的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门锁,特别是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
背景技术
经市场调查和专利检索,电子门锁是较为常用的锁具,已被普遍使用到普通的家庭或者是一些特殊的场合(如银行、监狱等),但现有的电子门锁结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420038505.9),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非机械手段操纵或控制的锁,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电力操纵或控制的锁,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减速电机和由减速电机驱动的锁舌,减速电机的传动轴设置一个摇杆,在锁舌的一侧设置与缩舌移动方向垂直的拨槽,其中摇杆的自由端插入锁舌的拨槽中,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通过齿轮驱动锁舌的开关,使门锁的使用寿命更长,并且使用过程中的噪音比较低。
但,这类结构,在电子锁不具有强制开锁的机构,在电子部分出现故障或损坏时,整锁无法打开,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采用专用的工具才能打开,在打开过程破坏门体,给用户造成不便,而且存在结构复杂不可靠、成本高,安装不方便,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能满足各种场合使用,有效防止锁死事故,可以强制解锁,同时具有结构可靠、制造成本低、便于安装维护等优点。它是一种技术性和经济性方面均具有优越性能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包括锁壳,可作伸出或回缩动作的锁舌,用于驱动所述锁舌的传动机构,用于限制或放开所述锁舌的回缩通道的锁止片,它还包括强制解锁机构,所述强制解锁机构包括解锁凸轮,与所述解锁凸轮抵持配合的复位板,所述复位板具有台阶部和旋转部,所述台阶部抵持所述锁止片随所述解锁凸轮的转动向外移动以脱离所述回缩通道,以实现强制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导向板、锁舌推板、拔动片、扇形齿轮和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7啮合微电机的输入轮以提供动力,所述齿轮组件啮合所述扇形齿轮带动所述拔动片转动以使所述锁舌推板往复动作,以实现所述锁舌伸出或回缩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具有导向长孔,所述锁舌推板3具有导向销和拔止缺囗,所述导向销位于所述导向长孔内运动;所述拔动片与所述拔止缺囗活动配合,以带动所述锁舌推板在所述导向长孔的长度范围内往复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凸轮具有抵持部,所述复位板具有与所述抵持部活动抵持的倾斜表面;所述锁止片具有转动臂,该转动臂由电磁铁组件驱动并以销柱为中心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凸轮具有钥匙孔。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的方案,使用时,当锁具的电子部门出现故障不能时,强制解锁机构包括解锁凸轮,与解锁凸轮抵持配合的复位板,复位板具有台阶部和旋转部,台阶部抵持所述锁止片随所述解锁凸轮的转动向外移动以脱离所述回缩通道,以实现强制解锁。当然更进一步地,解锁凸轮可以设有钥匙孔,配专用钥匙提高强制解锁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的锁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的强制开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参照图1-图3中所示的,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提供的实施例,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包括锁壳1,可作伸出或回缩动作的锁舌5,用于驱动所述锁舌5的传动机构,用于限制或放开所述锁舌5的回缩通道的锁止片8,它还包括强制解锁机构,所述强制解锁机构包括解锁凸轮15,与所述解锁凸轮抵持配合的复位板9,所述复位板具有台阶部92和旋转部93,所述台阶部92抵持所述锁止片8随所述解锁凸轮15的转动向外移动以脱离所述回缩通道,以实现强制解锁。回缩通道如图2中箭头所示的那样,锁舌5的动作平移往复。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导向板2、锁舌推板3、拔动片18、扇形齿轮20和齿轮组件7,所述齿轮组件7啮合微电机6的输入轮61以提供动力,所述齿轮组件7啮合所述扇形齿轮20带动所述拔动片18转动以使所述锁舌推板3往复动作,以实现所述锁舌伸出或回缩动作。
所述导向板2具有导向长孔21,所述锁舌推板3具有导向销11和拔止缺囗19,所述导向销11位于所述导向长孔31内运动;所述拔动片18与所述拔止缺囗19活动配合,以带动所述锁舌推板3在所述导向长孔31的长度范围内往复动作。
所述解锁凸轮15具有抵持部16,所述复位板9具有与所述抵持部16活动抵持的倾斜表面91;所述锁止片8具有转动臂81,该转动臂81由电磁铁组件10驱动并以销柱21为中心转动。
所述解锁凸轮15具有钥匙孔151。
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有附图,描述具体实施的结构和原理:
锁壳1由金属板组成一方形盒,盒的一端有与锁舌推板3配合锁舌孔使锁舌推板3自由伸缩。锁壳1的底面的有导柱12,锁舌推板3上的导槽14与导柱12配合,锁舌推板3一端的导向销11与导向板2上的导槽配合使锁舌推板3可在轴线上往返运动,锁壳1的底面装有解锁凸轮15,解锁凸轮15上有抵持部16,解锁凸轮15上套装有锁舌拔动板4。锁舌拔动板4上的销柱17与凸轮15上有抵持部16配合。锁舌拔动板4上的拔动片18与锁舌推板3上拔止缺囗19配合。手动旋动解锁凸轮15通过解锁凸轮15上拔片16带动锁舌拔动板4上的销柱17使锁舌拔动板4转动,锁舌拔动板4通过拔动片18拔动锁舌推板3的拔止缺囗19使锁舌推板3往返运动。锁舌拔动板4上有扇形齿轮20与齿轮组件7和盒內装有的微电机6的齿轮齿合安装。微电机6转动带动齿轮组件7和拔动片18,最后使锁舌推板3往返运动。锁舌推板3上装有磁铁与控制电路板的霍尔元件相对应。锁壳1上的销柱21上套装有锁止板8和复位板9,锁止板8-端与锁舌推板3配合另-端与电磁铁组件10配合安装。当锁舌推板3伸出到位时电磁铁组件10吸合时带动锁止板8转动,锁止板8与锁舌推板3配合的一端止定锁舌推板3,使锁舌推板3无法缩回。电磁铁组件10释放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锁止板8解除止定。复位板9的-端与锁止板8配合另一端与解锁凸轮15上拔片16配合安装。当电磁铁组件10出现故障不能释放锁止板8时,转动解锁凸轮15解锁凸轮15上的拔片16使复位板9转动,复合板9的-端使锁止板8转动而使得锁止板8回到释放状态而保证能顺利开锁。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Claims (5)

1.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包括锁壳,可作伸出或回缩动作的锁舌,用于驱动所述锁舌的传动机构,用于限制或放开所述锁舌的回缩通道的锁止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强制解锁机构,所述强制解锁机构包括解锁凸轮,与所述解锁凸轮抵持配合的复位板,所述复位板具有台阶部和旋转部,所述台阶部抵持所述锁止片随所述解锁凸轮的转动向外移动以脱离所述回缩通道,以实现强制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导向板、锁舌推板、拔动片、扇形齿轮和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啮合微电机的输入轮以提供动力,所述齿轮组件啮合所述扇形齿轮带动所述拔动片转动以使所述锁舌推板往复动作,以实现所述锁舌伸出或回缩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具有导向长孔,所述锁舌推板具有导向销和拔止缺囗,所述导向销位于所述导向长孔内运动;所述拔动片与所述拔止缺囗活动配合,以带动所述锁舌推板在所述导向长孔的长度范围内往复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凸轮具有抵持部,所述复位板具有与所述抵持部活动抵持的倾斜表面;所述锁止片具有转动臂,该转动臂由电磁铁组件驱动并以销柱为中心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凸轮具有钥匙孔。
CN201420200344.2U 2014-04-21 2014-04-21 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1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0344.2U CN203821986U (zh) 2014-04-21 2014-04-21 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0344.2U CN203821986U (zh) 2014-04-21 2014-04-21 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1986U true CN203821986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77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00344.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1986U (zh) 2014-04-21 2014-04-21 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19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7054A (zh) * 2016-06-02 2016-09-07 浙江王力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动机构的防盗门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7054A (zh) * 2016-06-02 2016-09-07 浙江王力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动机构的防盗门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0724B (zh) 门锁和具有该门锁的家用电器
CN104878995A (zh) 一种电子锁
CN204677007U (zh) 一种电子锁
CN2821071Y (zh) 收银箱中置币抽屉的控制装置
CN103774932A (zh) 一种室内门锁
CN203821986U (zh) 一种具有强制解锁机构的门锁
CN205277039U (zh) 一种电子锁的离合模块
CN201810074U (zh) 抽屉式保险箱的开关门机构
CN108204174A (zh) 一种可快速左右换向安装的智能锁体
US8967677B2 (en) Anti-intrusion lock
CN109610952A (zh) 一种斜舌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锁具
CN104818904A (zh) 嵌入式电机防盗锁
CN100416035C (zh) 锁紧装置
CN203867291U (zh) 一种推拉门锁
CN207960215U (zh) 可翻转单向斜舌的自动锁
CN201843442U (zh) 一种能四面锁定的保险门
JP4791523B2 (ja) 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CN105401790B (zh) 一种电动闸门用锁舌孔构件
CN104878999B (zh) 多方位防盗锁及多方位锁止的防盗门
CN205476973U (zh) 一种用于快递箱柜的电子锁
CN203462852U (zh) 电子锁
CN2695562Y (zh) 一种门框安装型旋舌全收式智能防盗锁
CN205206520U (zh) 多方位防盗锁及多方位锁止的防盗门
CN2707924Y (zh) 一种保险箱门板锁定机构
CN112144988B (zh) 一种锁及抽屉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