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0532U -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0532U
CN203820532U CN201420140765.0U CN201420140765U CN203820532U CN 203820532 U CN203820532 U CN 203820532U CN 201420140765 U CN201420140765 U CN 201420140765U CN 203820532 U CN203820532 U CN 203820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ct
mud
wall
reactor
water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407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贵宾
刘献玲
张建成
何庆生
曹玉红
田小峰
范景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inopec Luoyang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pec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1407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0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0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05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由反应器器壁(1)、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组成,其特征在于: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设置在反应器器壁(1)内,好氧区(I)分别与反应器器壁(1)和空气释放区(II)连接,空气释放区(II)分别与好氧区(I)和生物过滤区(III)连通,生物过滤区(III)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泥水分离区(Ⅳ)连通,泥水分离区(Ⅳ)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反应器器壁(1)连接,该反应器可降低能耗30%。

Description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生大量难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工业污水处理领域,污水排放量大,水质复杂,毒性大,氨氮、COD比较高。传统的好氧污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曝气池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运行稳定,但是能耗和运行费用较高,污水处理成本大,对于生化性差、降解困难的工业污水,达标排放比较困难,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曝气池池体大,空气利用率低,污泥负荷比较低,抗冲击能力差,池体内部气液两相没有很好流化,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困难。很多企业生产装置经过不断扩建改造,原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已经满足不了污水水量增多和水质恶化的现状,急需寻找新的污水工艺来代替。
中国专利CN1609015,公开了一种折流曝气增压重力出流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不需要泵即可实现混合液在生化反应区和膜组件之间循环,降低了运行能耗。但该发明对反应器精密度要求较高,维修复杂,不适合工业化。
中国专利CN203256094U,该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一体化的污水调节池、生物反应池、MBR生化反应池和清水池,达到甚至超过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可同时进行硝化、反硝化,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只有传统工艺的1/3~1/2,适合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场所。但该设备造价和维修费用较昂贵,不适合用于高浓度工业污水处理。
中国专利CN102951735A,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折流水处理生物膜反应器,在一个矩形的池体内,由进流隔板、出流隔板、平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相对独立的缺氧区、好氧区和平流区,本发明好氧区和缺氧区分开独立控制,可减少相互干扰,但是该设备容积负荷小,不适合用于工业污水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曝气池工艺气水比大,能耗高,达标困难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采用折流封闭流化的方式,对空气进行充分利用,优化传质效果,并将活性污泥和处理后的水进行生物过滤式分离,保证了出水效果,减少污泥流失。该反应器可以实现装置化,搬运和拆卸方便,有利于工业化推广,该设备适合处理高浓度的炼油和化工污水,也可以处理轻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特别是对于处理小股工业污水有较好的灵活性。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由反应器器壁1、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组成,其特征在于: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设置在反应器器壁1内,好氧区I分别与反应器器壁1和空气释放区II连接,空气释放区II分别与好氧区I和生物过滤区III连通,生物过滤区III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泥水分离区Ⅳ连通,泥水分离区Ⅳ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反应器器壁1连接。
所述的反应器器壁1顶部设有进料口26,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出料口8。
所述的好氧区I包括进料口26、进水挡板19、下折流板2、上折流板3、回流入口18,进风口17和曝气管20,其特征在于:上折流板3上均匀分布直径为5~15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5%~30%,通过两侧和上部的边缘与反应器内壁连接,下部悬空,与设备底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50~500mm,下折流板2通过两侧和下部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部与设备顶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50~500mm,长度与两壁间距相等,进水挡板19设置在接近进料口1处,曝气管20位于好氧区I下部,曝气管20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或曝气头24,在上折流板3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以及在进水挡板19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进风口17位于好氧区侧面的下部,可以有1个或多个,与连接曝气管20连通,曝气管20数量与进风口17相对应,回流入口18位于反应器器壁1的侧面。
所述的空气释放区II包含有锥段16、帽罩4、排气口5和排泥口15,其特征在于:锥段16位于空气释放区II下部,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20°~60°,帽罩4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帽罩4上设有排气口16,排气孔5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的中间有一个或多个,排泥口15位于锥段16上。
所述生物过滤区III包含有填料层25、填料下部挡板22、带孔进水挡板6、带孔出水挡板7、进风口10、曝气器9、锥段14和排泥口13,其特征在于:带孔进水挡板6与带孔出水挡7板结构相同,上半部布满直径为5~15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5%~30%,其外沿与反应器内壁相连接,填料层25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装填有可以漂浮在水上的拉西环填料,填料下部挡板22与填料层25连接,均匀分布直径为5~15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5%~30%,圆孔23直径小于填料的直径,曝气器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进风口10位于曝气器9下部,并与曝气器9相连接,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底部,排泥口1位于锥段14上,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平面坡度角为30°~60°。
所述的泥水分离区Ⅳ主要包括泥水分离区锥段11、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和挡板21与,其特征在于: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位于泥水分离区锥段11上,挡板21与反应器器壁1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
1)该装置为折流式封闭曝气,对氧气充分利用,相对于传统曝气池工艺,可以有效降低风机能耗30%左右;
2)废气集中处理,可避免二次污染;
3)该装置兼好氧,生物过滤和泥水分离一体化,占地面积省,安装和拆卸方便,灵活性强;
4)该装置抗冲击能力强,处理能力高,处理后的水质稳定;
5)装置泥水分离区前设置生物过滤区,可以将活性污泥截留在好氧区内,节省污泥回流泵能耗,提高好氧区污泥量;
6)该装置进行三级泥水分离,可以充分保证出水质量,适合处理高浓度工业污水。
附图及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内部结构图。
图3是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A向抛视图。
图4是好氧区I上折流板3示意图。
图5是生物过滤区III带孔进出水挡板6和7示意图。
图6是生物过滤区III填料下部挡板22示意图。
图中:I.好氧区,II.空气释放区,III.生物过滤区,Ⅳ.泥水分离区,1.反应器器壁,2.好氧区下折流板,3.好氧区上折流板,4.空气释放区帽罩,5.空气释放区排气口,6.生物过滤区带孔进水挡板,7.生物过滤区带孔出水挡板,8.出料口,9.曝气器,10.反冲洗进风口,11.泥水分离区锥段,12.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3.生物过滤区排泥出口,14.生物过滤区锥段,15.排泥口,16.空气释放区锥段,17.好氧区进风口,18.好氧区回流入口,19.进水挡板,20.曝气管,21.泥水分离区挡板,22.生物过滤区填料下部挡板,23.挡板上圆孔23,24.曝气孔或曝气头,25.填料层,26.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领域实施例说明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由反应器器壁1、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组成,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设置在反应器器壁1内,好氧区I分别与反应器器壁1和空气释放区II连接,空气释放区II分别与好氧区I和生物过滤区ⅡI连通,生物过滤区III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泥水分离区Ⅳ连通,泥水分离区Ⅳ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反应器器壁1连接,反应器器壁1顶部设有进料口26,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出料口8,好氧区I包括进料口26、进水挡板19、下折流板2、上折流板3、回流入口18,进风口17和曝气管20,上折流板3上均匀分布直径为5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30%,通过两侧和上部的边缘与反应器内壁连接,下部悬空,与设备底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50mm,下折流板2通过两侧和下部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部与设备顶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50mm,长度与两壁间距相等,进水挡板19设置在接近进料口1处,曝气管20位于好氧区I下部,曝气管20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或曝气头24,在上折流板3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以及在进水挡板19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进风口17位于好氧区侧面的下部,可以有1个或多个,与连接曝气管20连通,曝气管20数量与进风口17相对应,回流入口18位于反应器器壁1的侧面,空气释放区II包含有锥段16、帽罩4、排气口5和排泥口15,锥段16位于空气释放区II下部,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30°,帽罩4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帽罩4上设有排气口16,排气孔5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的中间有一个或多个,排泥口15位于锥段16上,生物过滤区III包含有填料层25、填料下部挡板22、带孔进水挡板6、带孔出水挡板7、进风口10、曝气器9、锥段14和排泥口13,带孔进水挡板6与带孔出水挡7板结构相同,上半部布满直径为5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30%,其外沿与反应器内壁相连接,填料层25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装填有可以漂浮在水上的拉西环填料,填料下部挡板22与填料层25连接,均匀分布直径为5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30%,圆孔23直径小于填料的直径,曝气器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进风口10位于曝气器9下部,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底部,排泥口1位于锥段14上,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平面坡度角为50°,泥水分离区Ⅳ主要包括泥水分离区锥段11、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和挡板21,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位于泥水分离区锥段11上,挡板21与反应器器壁1连接。
实施例2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由反应器器壁1、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组成,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设置在反应器器壁1内,好氧区I分别与反应器器壁1和空气释放区II连接,空气释放区II分别与好氧区I和生物过滤区III连通,生物过滤区III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泥水分离区Ⅳ连通,泥水分离区Ⅳ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反应器器壁1连接,反应器器壁1顶部设有进料口26,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出料口8,好氧区I包括进料口26、进水挡板19、下折流板2、上折流板3、回流入口18,进风口17和曝气管20,上折流板3上均匀分布直径为10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25%,通过两侧和上部的边缘与反应器内壁连接,下部悬空,与设备底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60mm,下折流板2通过两侧和下部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部与设备顶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60mm,长度与两壁间距相等,进水挡板19设置在接近进料口1处,曝气管20位于好氧区I下部,曝气管20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或曝气头24,在上折流板3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以及在进水挡板19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进风口17位于好氧区侧面的下部,可以有1个或多个,与连接曝气管20连通,曝气管20数量与进风口17相对应,回流入口18位于反应器器壁1的侧面,空气释放区II包含有锥段16、帽罩4、排气口5和排泥口15,锥段16位于空气释放区II下部,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30°,帽罩4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帽罩4上设有排气口16,排气孔5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的中间有一个或多个,排泥口15位于锥段16上,生物过滤区III包含有填料层25、填料下部挡板22、带孔进水挡板6、带孔出水挡板7、进风口10、曝气器9、锥段14和排泥口13,带孔进水挡板6与带孔出水挡7板结构相同,上半部布满直径为10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25%,其外沿与反应器内壁相连接,填料层25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装填有可以漂浮在水上的拉西环填料,填料下部挡板22与填料层25连接,均匀分布直径为10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25%,圆孔23直径小于填料的直径,曝气器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进风口10位于曝气器9下部,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底部,排泥口1位于锥段14上,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平面坡度角为40°,泥水分离区Ⅳ主要包括泥水分离区锥段11、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和挡板21,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位于泥水分离区锥段11上,挡板21与反应器器壁1连接。
实施例3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由反应器器壁1、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组成,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设置在反应器器壁1内,好氧区1分别与反应器器壁1和空气释放区II连接,空气释放区11分别与好氧区I和生物过滤区III连通,生物过滤区III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泥水分离区Ⅳ连通,泥水分离区Ⅳ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反应器器壁1连接,反应器器壁1顶部设有进料口26,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出料口8,好氧区I包括进料口26、进水挡板19、下折流板2、上折流板3、回流入口18,进风口17和曝气管20,上折流板3上均匀分布直径为7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20%,通过两侧和上部的边缘与反应器内壁连接,下部悬空,与设备底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30mm,下折流板2通过两侧和下部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部与设备顶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30mm,长度与两壁间距相等,进水挡板19设置在接近进料口1处,曝气管20位于好氧区I下部,曝气管20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或曝气头24,在上折流板3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以及在进水挡板19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进风口17位于好氧区侧面的下部,可以有1个或多个,与连接曝气管20连通,曝气管20数量与进风口17相对应,回流入口18位于反应器器壁1的侧面,空气释放区II包含有锥段16、帽罩4、排气口5和排泥口15,锥段16位于空气释放区II下部,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30°,帽罩4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帽罩4上设有排气口16,排气孔5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的中间有一个或多个,排泥口15位于锥段16上,生物过滤区III包含有填料层25、填料下部挡板22、带孔进水挡板6、带孔出水挡板7、进风口10、曝气器9、锥段14和排泥口13,带孔进水挡板6与带孔出水挡7板结构相同,上半部布满直径为7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20%,其外沿与反应器内壁相连接,填料层25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装填有可以漂浮在水上的拉西环填料,填料下部挡板22与填料层25连接,均匀分布直径为7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20%,圆孔23直径小于填料的直径,曝气器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进风口10位于曝气器9下部,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底部,排泥口1位于锥段14上,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平面坡度角为30°,泥水分离区Ⅳ主要包括泥水分离区锥段11、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和挡板21,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位于泥水分离区锥段11上,挡板21与反应器器壁1连接。
实施例4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由反应器器壁1、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组成,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设置在反应器器壁1内,好氧区I分别与反应器器壁1和空气释放区II连接,空气释放区II分别与好氧区I和生物过滤区III连通,生物过滤区III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泥水分离区Ⅳ连通,泥水分离区Ⅳ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反应器器壁1连接,反应器器壁1顶部设有进料口26,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出料口8,好氧区I包括进料口26、进水挡板19、下折流板2、上折流板3、回流入口18,进风口17和曝气管20,其特征在于:,上折流板3上均匀分布直径为12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15%,通过两侧和上部的边缘与反应器内壁连接,下部悬空,与设备底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40mm,下折流板2通过两侧和下部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部与设备顶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50mm,长度与两壁间距相等,进水挡板19设置在接近进料口1处,曝气管20位于好氧区I下部,曝气管20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或曝气头24,在上折流板3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以及在进水挡板19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进风口17位于好氧区侧面的下部,可以有1个或多个,与连接曝气管20连通,曝气管20数量与进风口17相对应,回流入口18位于反应器器壁1的侧面,空气释放区II包含有锥段16、帽罩4、排气口5和排泥口15,锥段16位于空气释放区II下部,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50°,帽罩4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帽罩4上设有排气口16,排气孔5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的中间有一个或多个,排泥口15位于锥段16上,生物过滤区III包含有填料层25、填料下部挡板22、带孔进水挡板6、带孔出水挡板7、进风口10、曝气器9、锥段14和排泥口13,带孔进水挡板6与带孔出水挡7板结构相同,上半部布满直径为12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20%,其外沿与反应器内壁相连接,填料层25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装填有可以漂浮在水上的拉西环填料,填料下部挡板22与填料层25连接,均匀分布直径为12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20%,圆孔23直径小于填料的直径,曝气器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进风口10位于曝气器9下部,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底部,排泥口1位于锥段14上,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平面坡度角为40°,泥水分离区Ⅳ主要包括泥水分离区锥段11、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和挡板21,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位于泥水分离区锥段11上,挡板21与反应器器壁1连接。

Claims (6)

1.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由反应器器壁(1)、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组成,其特征在于:好氧区(I)、空气释放区(II)、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Ⅳ)设置在反应器器壁(1)内,好氧区(I)分别与反应器器壁(1)和空气释放区(II)连接,空气释放区(II)分别与好氧区(I)和生物过滤区(III)连通,生物过滤区(III)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泥水分离区(Ⅳ)连通,泥水分离区(Ⅳ)分别与空气释放区(II)和反应器器壁(1)连接。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器壁(1)顶部设有进料口(26),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出料口(8)。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区(I)包括进料口(26)、进水挡板(19)、下折流板(2)、上折流板(3)、回流入口(18),进风口(17)和曝气管(20),上折流板(3)上均匀分布直径为5~15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5%~30%,通过两侧和上部的边缘与反应器内壁连接,下部悬空,与设备底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50~500mm,下折流板(2)通过两侧和下部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部与设备顶部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50~500mm,长度与两壁间距相等,进水挡板(19)设置在接近进料口(1)处,曝气管(20)位于好氧区(I)下部,曝气管(20)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或曝气头(24),在上折流板(3)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以及在进水挡板(19)和下折流板(2)中间位置,进风口(17)位于好氧区侧面的下部,可以有1个或多个,与连接曝气管(20)连通,曝气管(20)数量与进风口(17)相对应,回流入口(18)位于反应器器壁(1)的侧面。
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释放区(II)包含有锥段(16)、帽罩(4)、排气口(5)和排泥口(15),锥段(16)位于空气释放区(II)下部,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20°~60°,帽罩(4)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帽罩(4)上设有排气口(16),排气孔(5)位于空气释放区(II)顶部的中间有一个或多个,排泥口(15)位于锥段(16)上。
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区(III)包含有填料层(25)、填料下部挡板(22)、带孔进水挡板(6)、带孔出水挡板(7)、进风口(10)、曝气器(9)、锥段(14)和排泥口(13),带孔进水挡板(6)与带孔出水挡(7)板结构相同,上半部布满直径为5~15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5%~30%,其外沿与反应器内壁相连接,填料层(25)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装填有可以漂浮在水上的拉西环填料,填料下部挡板(22)与填料层(25)连接,均匀分布直径为5~15mm的圆孔(23),开孔率为5%~30%,圆孔(23)直径小于填料的直径,曝气器(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进风口(10)位于曝气器(9)下部,并与曝气器(9)相连接,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底部,排泥口(1)位于锥段(14)上,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平面坡度角为30°~60°。
6.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水分离区(Ⅳ)主要包括泥水分离区锥段(11)、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和挡板(21),其特征在于:泥水分离区排泥口(12)位于泥水分离区锥段(11)上,挡板(21)与反应器器壁1连接。
CN201420140765.0U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0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40765.0U CN203820532U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40765.0U CN203820532U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0532U true CN203820532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76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40765.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0532U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05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9989A (zh) * 2016-12-07 2017-02-08 合肥学院 折流式生物膜反应器
CN107129116A (zh) * 2017-07-03 2017-09-05 南京天河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漂浮式综合水处理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水处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9989A (zh) * 2016-12-07 2017-02-08 合肥学院 折流式生物膜反应器
CN106379989B (zh) * 2016-12-07 2023-02-24 合肥学院 折流式生物膜反应器
CN107129116A (zh) * 2017-07-03 2017-09-05 南京天河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漂浮式综合水处理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水处理方法
CN107129116B (zh) * 2017-07-03 2023-09-19 南京天河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漂浮式综合水处理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水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1269C (zh) 一种高效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102249415B (zh) 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
CN103395874B (zh) 一种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的改良结构
CN104743745B (zh) 一种大蒜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01883000U (zh) 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09835892U (zh)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CN109231436B (zh) 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污水均布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820532U (zh) 一种折流式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
CN20382052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好氧池及污水处理装置
CN201433134Y (zh) 一种改进的uasb反应器
CN201056518Y (zh) 上流式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
CN202186922U (zh) 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
CN204752323U (zh) 一种竖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7162178B (zh) 一种全混合mbbr反应器
CN104961232A (zh) 一种竖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6116015B (zh) 一种旋流混合废水处理好氧反应器
CN108675453A (zh) 村镇分散式污水处理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01056519Y (zh) 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
CN110862149B (zh) 基于重力作用的强化分离柱状一体膜式生物反应器
CN103922550B (zh) 一种升流组合式二级生物膜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100436342C (zh) 一种旋转式多切片厌氧生物反应器
CN203653326U (zh) 一种曝气废水处理装置
CN208594093U (zh) 村镇分散式污水处理反应器
CN108046418B (zh) 好氧内循环生物分离反应器
CN208345852U (zh) 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