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9553U -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 Google Patents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19553U
CN203819553U CN201420188704.1U CN201420188704U CN203819553U CN 203819553 U CN203819553 U CN 203819553U CN 201420188704 U CN201420188704 U CN 201420188704U CN 203819553 U CN203819553 U CN 203819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ing
replacement head
inner core
replacement
midd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887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文捷
陈敏
潘炜华
廖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filed Critic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Priority to CN2014201887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19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19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195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多种尺寸中的其中一种尺寸的多个替换头规整后朝同一方向装填到与其中一种尺寸相对应的消毒盒内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分离部,包括中体外壳,和由在中体外壳内贯穿卡设可被更换与多种尺寸相匹配的多个中体内芯;在输料分离部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装填部,分别用于接收同朝一向的替换头和同朝另一向的替换头,分别包括装填外壳,和由在装填外壳内贯穿卡设可被更换与多种尺寸相匹配的多个装填内芯,其中,中体内芯、位于两个装填部的两个装填内芯共形成与其中一种尺寸相配套的一套内芯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具有与多种尺寸相配套的多套内芯组。

Description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生化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多种尺寸中的其中一种尺寸的多个替换头规整后朝同一方向装填到相对应的消毒盒的插孔内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背景技术
往往在生化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实验人员通常会较高频率地使用到移液器,与移液器相配套使用的替换头也会被大量使用到。在移液器和替换头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替换头套在移液器的替换头管口上,通过操作移液器可以吸取一定量的液体然后排出,那么,在被套上替换头管口之前,许多替换头被整齐插在消毒盒内进行消毒,消毒盒中插孔规格也有10行6列、12行8列等,具有与替换头的尺寸相对应的插孔。
然而,在生化实验室中大量需要替换头的情况下,由于替换头为管状体,该管状体具有用于吸液的呈椎体的尖端和被移液器夹持的呈圆管的尾端,比较不规则,并且,大量的替换头被采购时被容纳在一个包装袋内为无序乱向地任意被堆放,为了能够大量使用替换头进行消毒或按序摆放好,实验人员就需要特别麻烦地将散落的各个替换头逐个插入到消毒盒的插孔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另外,在进行生化实验时往往不仅需要使用某种单一尺寸型号的替换头,最优为一次性的消毒尽可能多的某种尺寸型号的替换头,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并不存在一种能够对应于多种尺寸型号的替换头分别进行规整和装填的相关设备,难以满足生化实验中大量的多尺寸替换头的实际规整装填需要。
因此,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一种可以将与移液器相配套使用的多种尺寸中的其中一种尺寸的多个替换头规整后朝同一方向装填到与其中一种尺寸相对应的消毒盒的插孔内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与移液器相配套使用的多种尺寸中的其中一种尺寸的多个替换头规整后朝同一方向装填到与其中一种尺寸相对应的消毒盒的插孔内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具有这样的特征:一种将与移液器相配套使用的多种尺寸中的其中一种尺寸的多个替换头规整后朝同一方向装填到与其中一种尺寸相对应的消毒盒的插孔内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替换头具有用于吸液的尖端和被移液器夹持的尾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分离部,包括中体外壳,和由在中体外壳内贯穿卡设可被更换与多种尺寸相匹配的多个中体内芯;在输料分离部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装填部,分别用于接收同朝一向的替换头和同朝另一向的替换头,分别包括装填外壳,和由在装填外壳内贯穿卡设可被更换与多种尺寸相匹配的多个装填内芯,其中,中体内芯、位于两个装填部的两个装填内芯共形成与其中一种尺寸相配套的一套内芯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具有与多种尺寸相配套的多套内芯组,每一个中体内芯,至少用于将无序平行叠放且相反方向放置的替换头分别朝各自尖端方向推移从而分离,设有与型号相对应的消毒盒中每行包含插孔的数量相匹配的至少一个分离体,每个分离体具有:底板、卡嵌在底板的滑槽内用于抵住尾端从而推动沿相反方向设置的替换头分别朝各自尖端方向移动的分离用推件、以及分别在底板的两侧形成的两个抵卡出料口,分离用推件的凸起高度略小于尖端与底板之间高度,卡出料口与底板之间宽度略小于尾端的直径,每套内芯组中的两个装填内芯分别具有:与抵卡出料口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待装腔体,分别位于待装腔体最底侧的至少一个填装用推件,以及分别与填装用推件相对应的朝外侧开口的至少一个装填出料口,装填出料口与消毒盒每行中插孔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中体内芯的高度小于中体外壳的高度,中体内芯的顶面与中体外壳合围形成堆料体,用于容纳乱向堆放的至少一个替换头,中体内芯还设有:与分离体相匹配的至少一个斜坡滑道,设置中体内芯的内壁,使得替换头被引导滑入分离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装填部分别还设有弹性定位单元,在被装填入消毒盒之前,通过弹性定位单元,分别位于两个装填部内的替换头的尖端的朝向方向和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完成装填后,通过弹性定位单元,已装填有替换头的消毒盒被朝内按压装填部旋转一定角度后,在插孔朝上时脱离装填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抵卡出料口设有靠近替换头的抵卡端,该抵卡端为具有一定形变的软质体、弹簧体以及弹片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个分离用推件在伸出滑槽处于托板的外侧设有第一外基底,每个第一外基底之间一体连接,每个填装用推件在伸出待装腔体的外侧设有第二外基底,每个第二外基底之间一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个填装用推件还设有与第二外基底连接的弹簧,第二外基底通过弹簧与待装腔体的靠近和远离装填出料口的两侧面中的任意一侧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装填部部分别具有推盒导轨部,该推盒导轨部包括:承板,沿着装填外壳朝外方向延伸一定距离而形成,用于承托消毒盒;限位条,与装填外壳的外侧缘相平行,将消毒盒始终对应面向装填出料口被推进;以及推进刻度,在承板上形成,用于指示消毒盒被推进一次时的单次推进距离,推进刻度的格数和单次推进距离,和消毒盒每列中插孔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中体外壳和中体内芯的整体造型均为互相对应的上宽下窄敞口型,中体内芯在被更换时由中体外壳远离装填部的一侧方向被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装填部分别还包括外向顶抵板单元,外向顶抵板单元设有:外向顶抵板,夹设于装填内芯和装填外壳在朝内方向上相对靠近的两侧面之间;弹力体,分别被压缩在外向顶抵板和装填外壳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替换头的多种尺寸为1ML、2ML、20ML、100ML以及1000ML中任意一种,相对应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具有的内芯组的套数为五套,该五套内芯组分别与1ML替换头、2ML替换头、20ML替换头、100ML替换头、1000ML替换头相配套。
实用新型的作用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也是为了应对不同尺寸的替换头,相对应地分别在同一个中体外壳中匹配可拆装的卡设了不同的中体内芯,在同一个装填外壳中匹配可拆装的卡设了不同的装填内芯,内芯组的套数就和替换头尺寸的数量相对应,因此,对不同尺寸的替换头进行规整装填时就可以不移动改变中体外壳、两个装填外壳,进行更换相应的中体内芯、两个装填内芯即可,进一步的,由于分离体的数量与消毒盒每行中插孔的数量相匹配,在每个分离体中平行叠放着无序相反方向放置的各个替换头,这些替换头接触到底板上时,由于分离用推件的凸起高度略小于替换头尖端与底板之间高度,抵卡出料口与底板之间宽度略小于替换头尾端的直径,因而分离用推件在由尖端向尾端推动替换头时由于推动力度足够小,使得尾端被卡出料口抵卡,分离用推件在由尾端向尖端推动替换头时由于推动力度足够大,使得尖端先离开抵卡出料口后尾端被稍稍挤压也相继离开了抵卡出料口,也就是,两个相反方向的替换头只能分别朝各自尖端方向推移出抵卡出料口从而被分离,进一步的,两个装填部分别在分离体的两侧由待装腔体来接收依次容纳已经分离了的同朝一向的替换头和同朝另一向的替换头,填装用推件位于待装腔体最底侧通过一一对应的装填出料口将替换头一行一行逐步打入消毒盒的每行插孔中,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将与移液器相配套使用的多种尺寸中的其中一种尺寸的多个替换头规整后朝同一方向装填到与其中一种尺寸相对应的消毒盒的插孔内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中体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中体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输料分离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用推件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替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实施例中第一分离体的分离用推件处于未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实施例中第一分离体的分离用推件处于正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c)是实施例中第一分离体的分离用推件处于拨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实施例中第二分离体的分离用推件处于未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实施例中第二分离体的分离用推件处于正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c)是实施例中第二分离体的分离用推件处于拨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装填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装填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体与装填部的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替换头插入消毒盒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是实施例中替换头刚插入时填装部与分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是实施例中替换头逐步插入填装部与分离体的结构示意图;
以及
图11(c)是实施例中替换头插入完成填装部与分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替换头插入消毒盒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100用于分别将多种尺寸中的其中一种尺寸的多个替换头1,进行规整后朝同一方向装填到与其中一种尺寸相对应的如图10中消毒盒200的插孔201内。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100包括:位于图1中间位置的一个输料分离部11和位于图1两边位置的第一装填部12、第二装填部13。
在输料分离部11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堆料体14、平料体15以及分离体16。在第一装填部12、第二装填部13中,分别都包括待装腔体17、填装用推件18以及装填出料口19。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即将要插入的消毒盒200的规格为10行6列,共计设有60个插孔201。因此,图1为侧视方向所呈现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100,仅仅显示出了对应其中一个插孔201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100的结构。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中体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中体内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输料分离部包括一个中体外壳50和多个中体内芯,中体外壳50和中体内芯的整体造型均为互相对应的上宽下窄敞口型,图2(b)仅仅显示了其中一个尺寸型号的中体内芯60,多个中体内芯可相匹配的在该一个中体外壳50中被贯穿卡设或者被更换。
如图2(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中体外壳50的整体造型为上宽下窄敞口型,由上到下,大径的立方体逐步缩小形成为小径的立方体,中体外壳50的四壁中的左侧壁可通过四个固定部件50a沿着侧墙壁进行固定,中体外壳50的上侧面为镂空的装料口501,多个替换头1就从这个无盖板的装料口501从包装袋中被倒入,中体内芯60在被更换时由中体外壳50远离所述装填部的上侧方向通过装料口501被取出。
中体外壳50的图2(a)方位中的前、后两侧面的前下缘、后下缘位置上开设有前壳上分离凹槽502、后壳上分离凹槽503。
如图2(b)所示,中体内芯60的整体造型为与中体外壳50互相对应的上宽下窄敞口型,其中某一中体内芯60的前后面之间的厚度与该中体内芯60所匹配的替换头1的长度是相对应的。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替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替换头插入其中一个消毒盒中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替换头通常尺寸类型至少为五种,分别为1ML替换头、2ML替换头、20ML替换头、100ML替换头以及1000ML替换头,如图5所示,替换头1具有用于吸液的尖端2和被移液器夹持的尾端3,替换头1具有全长度A、尾直径B以及尾长度即、被夹持的露出高度C,图10显示了一个替换头1插入其中一个消毒盒200中,那么,如图10所示,消毒盒200具有盒宽度D、盒厚度E以及替换头1露出消毒盒200外的露出高度C。
在这里,列举其中三种替换头以及相匹配的消毒盒的具体尺寸:
第一尺寸替换头:全长度A1为7.0cm;尾直径B1为0.9cm;尾长度C1为1.9cm。
第二尺寸替换头:全长度A2为5cm;尾直径B2为0.7cm;尾长度C2为1.6cm。
第三尺寸替换头:全长度A3为3.1cm;尾直径B3为0.6cm;尾长度C3为0.4cm。
相匹配的第一尺寸消毒盒、第二尺寸消毒盒以及第三尺寸消毒盒的盒宽度D都为11.7cm;盒厚度E都为8.4cm,仅露出高度不同。其中,第一尺寸消毒盒具有10行6列共计60个插孔201,第二尺寸消毒盒、第三尺寸消毒盒都具有12行8列共计96个插孔201。
在这里,采用第一尺寸的替换头、第一尺寸消毒盒和与之匹配的如图2(b)所示的中体内芯60来进行说明,中体内芯60具有中芯宽F、中芯厚G、中芯高H,中体外壳50具有外壳宽I、外壳厚J、外壳高K。
其中,中体内芯60的中芯厚G应与上述的全长度A相匹配,中体内芯60的中芯宽F应与上述的盒宽度D相匹配,中体内芯60的中芯高H小于上述的外壳高K,中体内芯60的顶面与中体外壳50合围形成了上述堆料体,用于容纳乱向堆放的多个替换头。
中体内芯60的顶面上设有八个落槽口601,替换头1就通过这八个落槽口601进入到中体内芯60的内腔当中。由于图10中的消毒盒200的每行中包含十个插孔201,那么,为了与这十个插孔201相对应匹配,因此,中体内芯60中沿中芯宽F的方向上设有十个分离体16,和与分离体16相匹配位于上方的10个长、短不一的斜坡滑道602,设置中体内芯60的内壁上,一旦出现替换头以斜立、横跨的角度落下时,斜坡滑道602就能够稍稍托住该替换头一段短距离,使得替换头在中体内芯60的内腔中落下时被不卡塞地引导滑入各个分离体16。为了进一步稳固中体内芯60和替换头的顺利落下,中体内芯60的内腔中间设有一个竖直设置的隔板603。
每个分离体16具有:底板161、分离用推件162、以及分别在底板161的前、后侧形成的两个抵卡出料口163。中体内芯60的左、右两个侧面为镂空,前、后两个侧面设有前、后挡板,该两个抵卡出料口163就设置在前挡板的下边侧、后挡板的下边侧,需确保的为在中体外壳50和中体内芯60卡设时,两个抵卡出料口163分别与前壳上分离凹槽502、后壳上分离凹槽503位置是相对应的,以确保替换头的落出。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输料分离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其中一个分离用推件162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底板161中沿上述中芯厚G方向设有滑槽1610,分离用推件162就在滑槽1610中来回移动。如图3所示,中体内芯60的顶面与中体外壳50合围形成了上述堆料体14的上方就是装料口501,多个替换头1从包装袋拆开后被无序地倒入了这个装料口501中,被容纳装入到了堆料体14中。在图3中用“大直径圆”代表了替换头1较粗的移液器夹持的尾端3,用“小直径圆”代表了较尖细的尖端2,可以得知,位于堆料体14中的这些替换头在重力方向上互相往下挪落,并且是没有规律的被堆放。
如图4所示,10个分离体16设有上、下两排替换头1,该上、下两排替换头1无序平行叠放且相反方向放置,即图4中所示的分别朝内、朝外。
图6(a)、图6(b)以及图6(c)显示的都是同一个分离体内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为由图3中字母Y方向所指的顺次排列第一的第一分离体1600;图7(a)、图7(b)以及图7(c)显示的也都是同一个分离体内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为由图3中字母Y方向所指的顺次排列第二的第二分离体1601,其他分离体中的结构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图6(a)、图6(b)、图6(c)分别是第一分离体1600的分离用推件162处于未拨时、正拨时以及拨完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中显示了,分离体16具有:底板161、分离用推件162以及位于左、右的两个抵卡出料口163。
如图6(a)所示,分离用推件162在滑槽内,首先是处于位于最下方接触底板161的替换头1的靠近尖端2的左边侧位置上,由于该分离用推件162从底板161上凸起的凸起高度略小于替换头1的尖端2与底板161之间高度,如图6(b)所示,该分离用推件162就沿着最下方接触底板161的替换头1的下侧壁滑过,又由于图6(b)虚线圈中所示,抵卡出料口163与底板161之间宽度略小于替换头1的尾端3的直径的,此时的尾端3却被右边的抵卡出料口163抵卡住了,这种情况下,分离用推件162在由替换头1的尖端2向尾端3推动该替换头1时,由于推动力度足够小,如图6(c)所示,分离用推件162沿着滑槽内,最终处于位于最下方接触底板161的替换头1的靠近尾端3的右边侧位置上。结合图6(a)、图6(b)、图6(c)总体来说,分离用推件162由尖端2向尾端3推动时根本无法推移这个最下方接触底板161的替换头1。
与图6相应的,图7(a)、图7(b)、图7(c)分别是第二分离体1601中对应所设置的分离用推件162处于未拨时、正拨时以及拨完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a)所示,分离用推件162在滑槽内,首先是处于位于最下方接触底板161的替换头1的靠近尾端3的左边侧位置上,由于分离用推件162在尾端3推动该替换头1时由于推动力度足够大,如图7(b)所示,推动着该替换头1由右边的抵卡出料口163掉落而出,是该替换头1的尖端2先离开抵卡出料口163后,紧接着该尾端3被稍稍挤压也相继离开了右边的抵卡出料口163,如图7(c)所示,图7(a)中最下方接触底板161的替换头1分离后,那么叠设在上方的替换头111则由于重力落下与底板161相接触,此时,分离用推件162在滑槽内处于了上一个替换头111的靠近尖端2的右边侧位置上。结合图7(a)、图7(b)、图7(c)总体来说,分离用推件162能够由尾端3端向尖端2推动、推移最下方接触底板161的替换头的。
可以得知,根据上述的图6和图7中第一分离体1600、第二分离体1601,其他图3中字母Y方向所指的顺次排列第三分离体至第十分离体中的结构原理都是相同的,也就是,朝内或朝外方向的替换头1只能分别朝各自尖端2方向推移出抵卡出料口163从而被分离。
如图2(b)、图3所示,其中,10个分离用推件162分别在底板161的下方侧即伸出滑槽1610处设有第一外基底1620,10个第一外基底1620之间是一体连接的,这样的话,通过同步来回拨动10个第一外基底1620,使得十个分离体16内的替换头1同步达到分离。
那么,在图1、图2(b)、图3、图6以及图7中,只要不断的来回拨动十个分离用推件162的一体连接的第一外基底1620,图1在输料分离部11中的各个尖端2朝左方向的替换头1,都会通过位于左边的抵卡出料口163即朝本身尖端2方向,相继的落入位于左边的第一装填部12,相反方向的,在输料分离部11中的各个尖端2朝右方向的替换头,都会通过位于右边的抵卡出料口1631即朝本身尖端2方向,相继的落入位于右边的第二装填部13,最终实现分离。
在图6和图7中,抵卡出料口163设有抵卡端163a,该抵卡端163a靠近替换头1被设置,为了进一步使得替换头1通过抵卡出料口163掉落时,该替换头1的尾端3被稍稍挤压地更加顺利,该抵卡端163a为具有一定形变的软质体、弹簧体以及弹片中的任意一种,让尾端3不至于过于形变,以免对替换头1的质量产生影响。
图8(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装填部的装填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与第一装填部的装填外壳配套的其中一个装填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装填部12和第二装填部13的结构是相对称的,这里利用第一装填部12进行说明,装填外壳70和多个中的其中一个装填内芯80的卡设、更换结构原理,与中体外壳50和多个中的其中一个中体内芯60的原理是相一致的。
如图8所示,第一装填部12包括装填外壳70和多个装填内芯,装填外壳70和装填内芯的整体造型均为互相对应的矩形立方体,如图8(b)所示,仅仅显示了其中一个尺寸型号的装填内芯80,多个装填内芯相匹配的在这一个装填外壳70中贯穿卡设或者被更换。
如图8(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装填外壳70的上侧面与10个抵卡出料口163相对,设有的镂空的接料口701,由十个抵卡出料口163分别落出的同朝一个方向的替换头1就是从这个接料口701落入被第一装填部12接受的,装填内芯80在被更换时通过接料口701被取出的。
装填外壳70的图8(a)方位中的前侧面的前下缘位置上开设有前壳填装凹槽702。
在这里,采用第一尺寸的替换头、第一尺寸消毒盒和与之匹配的如图8(b)所示的装填内芯80来进行说明,装填内芯80具有填装芯宽L、填装芯厚M、填装芯高N,装填外壳70具有填装壳宽O、填装壳厚P、填装壳高Q。
其中,装填内芯80的填装芯厚M应与上述的全长度A相匹配,装填内芯80的填装芯宽L应与上述的盒宽度D相匹配,装填内芯80的填装芯高N不高于上述的填装壳高Q,必要的是,装填外壳70所具有的填装壳厚P须比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所有尺寸类型的替换头的任意一个全长度A都要大,并且,装填外壳70所具有的填装壳宽O须比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所有尺寸类型的消毒盒的任意一个盒宽度D都要略宽。
如图8(b)所示,装填内芯80具有互相隔断独立的十个待装腔体17、分别位于十个待装腔体17的十个填装用推件18、以及分别与十个填装用推件18相对应的朝外侧开口的十个装填出料口19。
待装腔体17与图2(b)中抵卡出料口163之间一一对应,填装用推件18位于待装腔体17最底侧,同朝一个方向的替换头1在十个待装腔体17中顺次叠放后,由十个装填出料口19一并投射出,十个装填出料口19与消毒盒200每行中十个插孔201一一对应。
装填内芯80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为设有挡板,装填出料口19就设置在前挡板的下边侧,装填外壳70的下侧面两边分别设有用于在下方往上承托装填内芯80的承托条703,以露出最底侧的填装用推件18的操作空间,其中,十个填装用推件18具有与十个分离用推件162相类似结构,填装用推件18通过在滑槽内来回移动对替换头1进行推移,图9中,每个填装用推件18在伸出待装腔体17的外侧设有第二外基底181,每个第二外基底181之间一体连接。
在装填外壳70和装填内芯80卡设时,需确保装填出料口19与前壳填装凹槽702位置是相对应的,以确保替换头1的顺利投射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装填部12设有外向顶抵板单元120,该外向顶抵板单元120设有一块外向顶抵板120a和由四根弹簧形成的弹力体120b。外向顶抵板120a夹设于装填内芯80和装填外壳70在朝内方向上相对靠近的两侧面之间。弹力体120b分别被压缩在外向顶抵板120a和装填外壳70之间。那么这样的话,通过弹力体120b的压缩回伸顶推着外向顶抵板120a,使得当各个尺寸的装填内芯80任意一个在一个装填外壳70中时,都可以将装填出料口19始终朝前紧紧贴合着前壳填装凹槽702。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体与装填部的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由左往右侧的方向上观察第一装填部12与输料分离部11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第二填装部与输料分离部11之间具有与之相对称的结构。
如图9所示,第一装填部12的左外上侧、右外上侧分别设有两个插杆12a,输料分离部11在相对应的左外下侧、右外下侧设有两个分别供插杆12a贯穿过的插口11a,插杆12a可在插口11a内进行旋转。
从图9中也可以看出,第一装填部12具有:十个待装腔体17、十个填装用推件18以及未显示的十个装填出料口。其中,十个填装用推件18具有与十个分离用推件162相类似结构,其中,每个填装用推件18在伸出待装腔体17的外侧设有第二外基底181,十个第二外基底181之间一体连接。
为了与分离体16的数量相对应,能够完全接受到从十个抵卡出料口163中分别落出的替换头1,第一装填部12中待装腔体17数量为10个。
在输料分离部11本来无序反向叠放的各个替换头落入十个待装腔体17后则都为同朝一侧方向的替换头了。在第一装填部12中,装填出料口19的数量和相邻的两个装填出料口19之间的距离,与消毒盒200每行中插孔201的数量和两个插孔201之间的距离都是一一对应。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替换头插入消毒盒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仅省略的画出了第一尺寸的一个替换头1插入其中一种尺寸的为10行6列的消毒盒200中。该消毒盒200具有盒体202和盖子203,盒体202中设有一块遍布60个插孔201的插板204,盖子203与盒体202之间翻扣连接。
图11(a)、图11(b)、图11(c)是实施例中替换头刚插入、逐步插入、插入完成时填装部与分离体的结构示意图。这里仅省略显示出了一列中六个插孔201的插入过程,在图11(a)、10(b)10(c)厚度方向上具有一行十个插孔201。
图10中替换头1的尖端朝下,尾端3朝上,并且在替换头1插入消毒盒200中时,靠近尾端3的一侧往往必会露出消毒盒200的插孔201一段高度的。因此,如图8(a)、图11(a)、11(b)以及11(c)所示,第一装填部12具有推盒导轨部121,该推盒导轨部121包括:承板121a、限位条121b以及推进刻度121c。
消毒盒200由于具有盖子203,那么,对于消毒盒200被推进时被放入推盒导轨部121内的朝向角度就有所要求,需要图11中所示的,将平行于盖子203和盒体202之间的连接轴线的方向作为上述的行方向,垂直于该连接轴线的方向作为上述的列方向,那么,消毒盒200应该沿着该列方向被推进放入推盒导轨部121内。
承板121a沿着待装腔体17朝外方向延伸一定距离而形成,用于承托消毒盒200。限位条121b,与待装腔体17的外侧缘相平行,将消毒盒200始终对应面向装填出料口19被推进。推进刻度121c,在承板121a上形成,用于指示消毒盒200被推进一次时的单次推进距离,推进刻度121c的格数和单次推进距离,和消毒盒200每列中插孔201一一对应。
如图11(a)所示,刚刚将消毒盒200放置于装填出料口19时,消毒盒200中的第一行方向中所有10个插孔201一并对齐10个装填出料口19,此时,推拨10个填装用推件18的10个第二外基底,10个替换头就被一并打入了所有10个插孔201。如图11所示,每个填装用推件18还设有与第二外基底连接的弹簧18a,第二外基底181通过弹簧18a与待装腔体17的远离装填出料口19的侧面相连接,那么,10个填装用推件18被朝外推后能够自行压缩归位,等待下一次的推拨。
如图11(b)所示,沿着推进刻度121c所指示的单次推进距离,在10个装填出料口19的外部逐步四次推进消毒盒200,已完成了共计40个插孔201的替换头1的装填。
如图1、图11所示,第一装填部12、第二装填部13分别还设有弹性定位单元20,弹性定位单元20使得第一装填部12、第二装填部13分别可沿着插杆12a、插孔201旋转并以装填出料口19朝两侧上扬的角度来进行定位。
图11(a)、11(b)所示,那么在被装填入消毒盒200之前,通过弹性定位单元20,位于第一装填部12内的尖端2的朝向方向和底板161之间的夹角C为锐角,即第一装填部12、第二装填部13内的尖端2保持偏上,尾端3保持偏下。那么,如果上述的尖端2的朝向方向和底板161之间的夹角C为直角或者钝角,由于尖端2重量小、尾端3重量大的造型,因此,位于同一待装腔体17的各个替换头不互相平行不平衡,极易发生各个尖端2聚拢各个尾端3分散的状况,一旦这样,将严重影响同一待装腔体17替换头1顺次从装填出料口19中被打出的顺畅性。
如图11(c)所示,在10个装填出料口19的外部逐步六次推进消毒盒200,全部完成了共计60个插孔201的60个替换头1的装填后,通过弹性定位单元20,已装填有替换头1的消毒盒200被朝内、即由左朝右按压第一装填部12以插杆12a、插口为轴旋转一定角度后,在确保了所有60个插孔201都朝上时再来脱离第一装填部12,确保了60个替换头不会从60个插孔201中掉落。
一旦消毒盒200完全脱离第一装填部12后,第一装填部12通过弹性定位单元20又恢复到了如图11(a)、11(b)中尖端2的朝向方向和底板161之间的夹角C为锐角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图中未显示的,与中体外壳50相对应的为了适应其他尺寸的替换头的其他中体内芯60,与第一装填部12、第二装填部13的装填外壳相对应的为了适应其他尺寸的替换头的其他中体内芯,这些中体内芯、位于两个装填部的两个装填内芯共形成与其中一种尺寸相配套的一套内芯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100具有与多种尺寸相配套的多套内芯组。
由于,本实用新型涉及替换头的多种尺寸至少为1ML、2ML、20ML、100ML以及1000ML,相对应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100具有的上述内芯组的套数就为五套,该五套内芯组分别与1ML替换头1、2ML替换头1、20ML替换头1、100ML替换头1、1000ML替换头1相配套。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也是为了应对不同尺寸的替换头,相对应地分别在同一个中体外壳中匹配可拆装的卡设了不同的中体内芯,在同一个装填外壳中匹配可拆装的卡设了不同的装填内芯,内芯组的套数就和替换头尺寸的数量相对应,因此,对不同尺寸的替换头进行规整装填时就可以不移动改变中体外壳、两个装填外壳,进行更换相应的中体内芯、两个装填内芯即可,进一步的,由于分离体的数量与消毒盒每行中插孔的数量相匹配,在每个分离体中平行叠放着无序相反方向放置的各个替换头,这些替换头接触到底板上时,由于分离用推件的凸起高度略小于替换头尖端与底板之间高度,抵卡出料口与底板之间宽度略小于替换头尾端的直径,因而分离用推件在由尖端向尾端推动替换头时由于推动力度足够小,使得尾端被卡出料口抵卡,分离用推件在由尾端向尖端推动替换头时由于推动力度足够大,使得尖端先离开抵卡出料口后尾端被稍稍挤压也相继离开了抵卡出料口,也就是,两个相反方向的替换头只能分别朝各自尖端方向推移出抵卡出料口从而被分离,进一步的,两个装填部分别在分离体的两侧由待装腔体来接收依次容纳已经分离了的同朝一向的替换头和同朝另一向的替换头,填装用推件位于待装腔体最底侧通过一一对应的装填出料口将替换头一行一行逐步打入消毒盒的每行插孔中,所以,本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将与移液器相配套使用的多种尺寸中的其中一种尺寸的多个替换头规整后朝同一方向装填到与其中一种尺寸相对应的消毒盒的插孔内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因为乱向堆放的某个替换头可能会斜立、横跨于中体内芯的上方所形成的堆料体中,斜坡滑道将用于将替换头由乱向堆放的状态整理形成为无序平行叠放且相反方向放置的状态,该斜坡滑道与分离体的位置和数量相一一匹配,设置在堆料体的内壁上,一旦出现替换头以斜立、横跨的角度落下时,斜坡滑道就能够稍稍托住该替换头一段短距离,使得替换头沿着斜坡滑道被引导滑入各个分离体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能够将中体内芯的顶面敞口,多个替换头预先收拢以无序平行叠放且相反方向放置的状态直接放入分离中也是可以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中还可以设有固定部件,输料分离部中的中体外壳通过该固件部件被固定于某一侧墙面上,使得两个装填部沿着墙面旋转,进一步稳定牢固。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填装用推件第二外基底通过弹簧也可以与待装腔体的靠近装填出料口的一侧面相连接,能够在由装填出料口打出替换头后实现归位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将与移液器相配套使用的多种尺寸中的其中一种尺寸的多个替换头规整后朝同一方向装填到与所述其中一种尺寸相对应的消毒盒的插孔内,所述替换头具有用于吸液的尖端和被所述移液器夹持的尾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料分离部,包括中体外壳,和由在所述中体外壳内贯穿卡设可被更换与所述多种尺寸相匹配的多个中体内芯; 
在所述输料分离部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装填部,分别用于接收同朝一向的所述替换头和同朝另一向的所述替换头,分别包括装填外壳,和由在所述装填外壳内贯穿卡设可被更换与所述多种尺寸相匹配的多个装填内芯, 
其中,所述中体内芯、位于两个所述装填部的两个所述装填内芯共形成与所述其中一种尺寸相配套的一套内芯组,所述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具有与所述多种尺寸相配套的多套所述内芯组, 
每一个所述中体内芯,至少用于将无序平行叠放且相反方向放置的替换头分别朝各自所述尖端方向推移从而分离,设有与所述型号相对应的所述消毒盒中每行包含所述插孔的数量相匹配的至少一个分离体, 
每个所述分离体具有:底板、卡嵌在所述底板的滑槽内用于抵住所述尾端从而推动沿相反方向设置的所述替换头分别朝各自所述尖端方向移动的分离用推件、以及分别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形成的两个抵卡出料口,所述分离用推件的凸起高度略小于所述尖端与所述底板之间高度,所述卡出料口与所述底板之间宽度略小于所述尾端的直径, 
每套所述内芯组中的两个所述装填内芯分别具有:与所述抵卡出料 口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待装腔体,分别位于所述待装腔体最底侧的至少一个填装用推件,以及分别与所述填装用推件相对应的朝外侧开口的至少一个装填出料口,所述装填出料口与所述消毒盒每行中所述插孔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中体内芯的高度小于所述中体外壳的高度,所述中体内芯的顶面与所述中体外壳合围形成堆料体,用于容纳乱向堆放的至少一个所述替换头, 
所述中体内芯还设有:与所述分离体相匹配的至少一个斜坡滑道,设置所述中体内芯的内壁,使得所述替换头被引导滑入所述分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两个所述装填部分别还设有弹性定位单元, 
在被装填入所述消毒盒之前,通过所述弹性定位单元,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装填部内的所述替换头的所述尖端的朝向方向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在完成装填后,通过所述弹性定位单元,已装填有所述替换头的所述消毒盒被朝内按压所述装填部旋转一定角度后,在所述插孔朝上时脱离所述装填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抵卡出料口设有靠近所述替换头的抵卡端, 
该抵卡端为具有一定形变的软质体、弹簧体以及弹片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每个所述分离用推件在伸出所述滑槽处于所述托板的外侧设有第一外基底,每个所述第一外基底之间一体连接, 
每个所述填装用推件在伸出所述待装腔体的外侧设有第二外基底,每个所述第二外基底之间一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每个所述填装用推件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基底连接的弹簧, 
所述第二外基底通过弹簧与所述待装腔体的靠近和远离所述装填出料口的两侧面中的任意一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两个所述装填部部分别具有推盒导轨部,该推盒导轨部包括: 
承板,沿着所述装填外壳朝外方向延伸一定距离而形成,用于承托所述消毒盒; 
限位条,与所述装填外壳的外侧缘相平行,将所述消毒盒始终对应面向所述装填出料口被推进;以及 
推进刻度,在所述承板上形成,用于指示所述消毒盒被推进一次时的单次推进距离, 
所述推进刻度的格数和所述单次推进距离,和所述消毒盒每列中所述插孔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中体外壳和所述中体内芯的整体造型均为互相对应的上宽下窄敞口型, 
所述中体内芯在被更换时由所述中体外壳远离所述装填部的一侧方向被取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两个所述装填部分别还包括外向顶抵板单元, 
所述外向顶抵板单元设有: 
外向顶抵板,夹设于所述装填内芯和所述装填外壳在朝内方向上相对靠近的两侧面之间; 
弹力体,分别被压缩在所述外向顶抵板和所述装填外壳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替换头的所述多种尺寸为1ML、2ML、20ML、100ML以及1000ML中任意一种,相对应的,所述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具有的所述内芯组的套数为五套, 
该五套所述内芯组分别与1ML替换头、2ML替换头、20ML替换头、100ML替换头、1000ML替换头相配套。 
CN201420188704.1U 2013-12-19 2014-04-17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19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8704.1U CN203819553U (zh) 2013-12-19 2014-04-17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2639 2013-12-19
CN201320842639.5 2013-12-19
CN201420188704.1U CN203819553U (zh) 2013-12-19 2014-04-17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19553U true CN203819553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75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88704.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19553U (zh) 2013-12-19 2014-04-17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195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4767A (zh) * 2013-12-19 2014-09-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4767A (zh) * 2013-12-19 2014-09-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CN104044767B (zh) * 2013-12-19 2016-09-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6349A (zh) 台阶螺母振动盘
CN104044767A (zh)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CN203819553U (zh)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CN103640732B (zh)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CN203612262U (zh) 替换头规整装填设备
CN107856996B (zh) 一种便携式变量取药瓶
CN201102634Y (zh) 一种西药片剂分装装置
CN202127955U (zh) 一种硬币分类储币罐
CN108940582B (zh) 原料除铁装置
CN208412740U (zh) 一种便携式变量取药瓶
CN212048797U (zh) 一种精准、快速药片数取器
CN202508372U (zh) 一种新型冻干粉药瓶包装盒
CN207698250U (zh) 一种便于拼装的塑料零件盒
CN209788818U (zh) 一种麻醉药品箱
CN209720059U (zh) 一种药房分药盒
CN203524183U (zh) 一种新型西药柜内分类夹板
CN113016370A (zh) 一种稻谷生产具有分层结构储料装置
CN202244458U (zh) 可拆卸式药品存放盒
CN205144735U (zh) 一种新型螺钉盒
CN220010355U (zh) 一种日常药片分装器
CN220309430U (zh) 一种兽药分料器
CN205457144U (zh) 嵌套式物品架
CN209177137U (zh) 装药分隔装置
CN206500170U (zh) 一种容量瓶盛放支架
CN219435359U (zh) 一种可拆卸的无螺纹出币套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1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