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3471U - 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03471U
CN203803471U CN201420124086.4U CN201420124086U CN203803471U CN 203803471 U CN203803471 U CN 203803471U CN 201420124086 U CN201420124086 U CN 201420124086U CN 203803471 U CN203803471 U CN 203803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er
reaction system
bean paste
sweetened bean
slid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240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玉慧
何剑飞
张卫明
历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ufangzha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ufangzha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ufangzha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ufangzha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240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03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03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0347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包括两个反应釜,还包括架设于两反应釜之间的放料斗和用于向放料斗填料的倒料装置;放料斗底面由两斜面拼接而成,底面的最低处位于两斜面的交接处,每个斜面设有与反应釜对应的放料口,放料口外壁衔接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包括与斜面连接的衔接段和与衔接段铰接的活动段,活动段设有朝向反应釜的出料口,活动段的顶部连接有向放料口延伸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用于封闭或开启放料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电机能自动完成原料的添加,降低劳动强度,并实现两台反应釜共用一套加料装置,以减少设备的配备,降本设备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因各地习俗的不同,人们给粽子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在南方与北方就有着较大的差别。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称为广东碱水粽。同时期出现少量裹馅粽子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猪肉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珍禽兽肉、板栗等,品种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豆沙为粽子馅料的一种,深受食用者的喜爱。豆沙通常是指红豆沙,做法是将红豆磨成粉,煮熟之后下糖胶(事先煮成液体状的糖浆)再煮成糊状。
在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企业中,豆沙制作的各道工序均引入现代的机械设备,包括用于豆沙加工的反应釜,可向反应釜内加入红豆等原料,由于反应釜的尺寸较大,各种原料需从反应釜顶部加入,生产加工人员首先将红豆等原料抬到高处,再从反应釜顶部倒入,同时,针对每台反应釜,均需要重复同样的加料过程,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需要较高的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反应系统内的两反应釜共用同一放料斗,该放料斗可根据需要向任一反应釜内加料,以降低加料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包括两个反应釜,还包括架设于两反应釜之间的放料斗和用于向放料斗填料的倒料装置;
放料斗底面由两斜面拼接而成,底面的最低处位于两斜面的交接处,每个斜面设有与反应釜对应的放料口,放料口外壁衔接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包括与斜面连接的衔接段和与衔接段铰接的活动段,活动段设有朝向反应釜的出料口,活动段的顶部连接有向放料口延伸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用于封闭或开启放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系统工作时,首先由倒料装置将原料加入放料斗内,此时活动段处于抬起的位置,挡板将放料口封闭,选择其中一个反应釜作为加料目标,放下导料通道的活动段,挡板离开放料口,原料经放料口进入导料通道内,并依次通过导料通道的衔接段与活动段,最后由活动段的出料口进入反应釜内,反应釜满足加料要求后,重新抬起反应釜,使活动段的挡板封闭放料口,完成一次加料过程。
作为优选的,两反应釜之间设有安装所述放料斗的支架,支架顶部抵住所述衔接段的底部。
支架用于安装和支撑放料斗,以固定放料斗的位置,使其位于两反应釜之间,便于加料。
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动段的两侧设有抬动用的手柄,且活动段与放料斗之间可通过挂钩固定。
挂钩用于保持活动段处于抬起位置,使挡板处于封闭放料口的状态,挂钩拆除后,放料口被打开,实现向反应釜加料,然后通过手柄抬高活动段的位置,继续用挂钩固定活动段的位置,以保持放料口的封闭。
作为优选的,所述倒料装置包括底座和竖立在底座上的导轨架,设有与所述导轨架升降的滑动座,滑动座上固定有支撑轴;
滑动座上安装有用于安放料斗的料斗支架,料斗支架上连接有套设于支撑轴外并与支撑轴转动配合的套筒,所述套筒上安装有导向轮,导轨架顶部设有与导向轮配合并用于料斗翻转倒料的导向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座沿导轨架升降运动,将料斗支架内的物料送至符合倒料的高度,到达预定的高度后,导向轮沿导向件滑动配合,并利用滑动座上升来带动套筒相对支撑轴转动,实现料斗支架的翻转,翻转一定角度后,完成倒料过程。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轨架包括架体,安装在架体内的升降链和纵向设置在架体表面的两条导向槽;
所述的滑动座与升降链连接,并沿所述的导向槽运动;
所述导轨架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链的驱动电机。
导轨架的原理类似于普通的提升机,用于驱动滑动座的升降运动,将物料由低位输送至高位,以满足倒料高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轨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滑动座的上升高度,并发出控制驱动电机反转的信号;
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滑动座的下降位置,并发出控制驱动电机停止的信号。
为实现整个倒料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流畅连贯的完成倒料过程,在导轨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两个传感器可采用行程开关;第一传感器处于滑动座上升的极限位置,当滑动座处于此位置时,表示料斗已完成翻转倒料,第一传感器被触动后,电机根据第一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反转,带动滑动座下降,料斗支架在导向件的作用下复位,在滑动座下降至极限位置时,触动第二传感器,电机接受第二传感器的信号停止驱动滑动座继续下降,完成倒料至复位的整个过程。
作为优选的,设有与套筒外壁连接的导向杆,导向轮安装在导向杆的自由端部。
导向杆的一端接连套筒外壁,导向轮位于导向杆的另一端,导向轮沿导向件滑动时,由导向杆带动料斗支架翻转,完成倒料。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导向件为固定在导轨架上的直角导轨,所述的导向轮沿直角导轨滑动配合。
直角导轨分为竖直段和水平段,导向轮进入竖直段时,料斗支架处于上升状态,在导向轮进入水平段后,料斗支架的高度保持不变,由于滑动座还处于继续上升状态,此时料斗支架开始翻转,滑动座上升至极限位置时,料斗翻转至极限角且已完成倒料。
作为优选的,料斗支架包括两个支撑臂,分别连接在套筒的两端,两支撑臂相对的面设有插槽,料斗插设在两支撑臂之间,且料斗两侧设有与插槽配合的导向板。
料斗以抽屉式插设在料斗支架内,便于料斗的放置与抽出,料斗两侧的导向板插入对应的插槽内,同时,为防止料斗在上升过程中滑出,料斗支架倾斜布置。
同时,为便于料斗的放置操作,所述料斗侧面连接有用于抽拉的拉杆。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座上安装有支撑所述支撑臂用的支撑板。
由于料斗支架与滑动座转动配合,为保持料斗支架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滑动座上安装了支撑板,为料斗支架的支撑臂提供支撑,以固定料斗支架在升降过程中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电机能自动完成原料的添加,降低劳动强度,并实现两台反应釜共用一套加料装置,以减少设备的配备,降本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倒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包括两个反应釜1,架设于两反应釜1之间的支架2,安装在支架2上的放料斗3和用于向放料斗3加料的倒料装置。
放料斗3底面由两斜面拼接而成,底面的最低处位于两斜面的交接处,每个斜面设有与反应釜1对应的放料口4,放料口4外壁衔接有导料通道。导料通道包括与斜面连接的衔接段5和与衔接段5铰接的活动段6,活动段6设有朝向反应釜1的出料口7,活动段6的顶部连接有向放料口4延伸的挡板8,该挡板用于封闭或开启放料口。活动段6与放料斗3之间通过挂钩22固定,两侧设有便于抬起活动段6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系统工作时,首先由倒料装置将原料加入放料斗3内,此时活动段6处于抬起的位置,挡板8将放料口4封闭,选择其中一个反应釜1作为加料目标,拆除活动段6连接的挂钩22,活动段6被放下,挡板8离开放料口4,原料经放料口4进入导料通道内,并依次通过衔接段5与活动段6,最后由活动段6的出料口7进入反应釜1内,加料完成后,握持手柄,重新抬起活动段6,使挡板8封闭放料口4,并将挂钩22挂持住活动段6,保持其位置固定,从而完成一次加料过程。
如图2所示,倒料装置包括底座9,竖立在底座9上的导轨架10,沿导轨架10升降移动的滑动座12,该滑动座12上固定有支撑轴13。滑动座12上安装有用于放置料斗19的料斗支架15,料斗支架15上连接有套设于支撑轴13外并与支撑轴13转动配合的套筒14,套筒14周面连接有导向杆17,导向杆17的自由端安装有导向轮16,导轨架10顶部设有与导向轮16配合并用于料斗19翻转倒料的导向件。
导轨架10包括架体,安装在架体内的升降链和纵向设置在架体表面的两条导向槽。滑动座12与升降链连接,并沿导向槽运动,导轨架10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升降链的电机11。
料斗支架15包括两个支撑臂,分别连接在套筒14的两端,两支撑臂相对的面设有插槽,料斗19以抽屉式插设在两支撑臂之间,料斗19两侧设有与插槽配合的导向板(图中省略),便于料斗的放置与抽出,为防止料斗19在上升过程中滑出,料斗支架15倾斜布置。同时,为便于料斗19的放置,料斗19侧面连接有用于抽拉的拉杆20。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持料斗支架15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滑动座12上安装有支撑板,用于支撑料斗支架15的其中一条支撑臂。导向件18为固定在导轨架10上的直角导轨,可分为竖直段和水平段,竖直段和水平段之间圆弧过渡,导向轮16进入竖直段时,料斗支架15处于上升状态,在导向轮16进入水平段后,料斗支架15的高度保持不变,滑动座12还处于继续上升状态,在导向件18和滑动座12的共同作用下,料斗支架15开始翻转,在滑动座12上升至极限位置时,料斗19翻转至极限角且已完成倒料。
同时,为实现整个倒料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导轨架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21用于感应滑动座12的上升极限高度,并发出控制电机11反转的信号;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滑动座12的下降位置,并发出控制电机11停止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传感器可采用行程开关,第一传感器21处于滑动座12上升的极限位置,当滑动座12移动至此位置时,表示料斗19已完成翻转倒料,第一传感器21被触动后,电机11根据第一传感器21发出的信号反转,带动滑动座12下降,料斗支架15在导向件18的作用下复位,在滑动座12下降至极限位置时,触动第二传感器,电机11接受第二传感器的信号停止驱动滑动座12继续下降,完成倒料至复位的整个过程,可进行下一次倒料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包括两个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设于两反应釜之间的放料斗和用于向放料斗填料的倒料装置;
放料斗底面由两斜面拼接而成,底面的最低处位于两斜面的交接处,每个斜面设有与反应釜对应的放料口,放料口外壁衔接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包括与斜面连接的衔接段和与衔接段铰接的活动段,活动段设有朝向反应釜的出料口,活动段的顶部连接有向放料口延伸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用于封闭或开启放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两反应釜之间设有安装所述放料斗的支架,支架顶部抵住所述衔接段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料装置包括底座,竖立在底座上的导轨架和位于导轨架顶部的驱动电机;
设有与所述导轨架升降的滑动座,滑动座上固定有支撑轴,滑动座上安装有用于安放料斗的料斗支架,料斗支架上连接有套设于支撑轴外并与支撑轴转动配合的套筒,所述套筒上安装有导向轮,导轨架顶部设有与导向轮配合并用于料斗翻转倒料的导向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滑动座的上升高度,并发出控制驱动电机反转的信号;
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滑动座的下降位置,并发出控制驱动电机停止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与套筒外壁连接的导向杆,导向轮安装在导向杆的自由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件为固定在导轨架上的直角导轨,所述的导向轮沿直角导轨滑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料斗支架包括两个支撑臂,分别连接在套筒的两端,两支撑臂相对的面设有插槽,料斗插设在两支撑臂之间,且料斗两侧设有与插槽配合的导向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上安装有支撑所述支撑臂用的支撑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段的两侧设有抬动用的手柄,且活动段与放料斗之间可通过挂钩固定。
CN201420124086.4U 2014-03-19 2014-03-19 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3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4086.4U CN203803471U (zh) 2014-03-19 2014-03-19 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4086.4U CN203803471U (zh) 2014-03-19 2014-03-19 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03471U true CN203803471U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42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24086.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3471U (zh) 2014-03-19 2014-03-19 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034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1408A (zh) * 2016-03-01 2016-06-1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薯泥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1408A (zh) * 2016-03-01 2016-06-1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薯泥机
CN105661408B (zh) * 2016-03-01 2022-12-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薯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4295B (zh) 一种面条制煮一体机
CN101904470B (zh) 米粉自动配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3085993A (zh) 一种米饭分装机
CN201630213U (zh) 米粉自动配制系统
CN203806710U (zh) 用于豆沙加工的倒料装置
CN109720644A (zh) 一种食品自动加工方法
CN203803471U (zh) 用于制作豆沙的反应系统
CN211188298U (zh) 中药智能化煎制系统
CN201018868Y (zh) 半自动饼馍烙烤机
CN106235870A (zh) 一种全自动炒菜装置
CN207793067U (zh) 一种玻璃瓶制备生产线
CN202873669U (zh) 巧克力涂层艺术饼干成型机
CN108325468A (zh) 一种糕点加工中的原料输送装置
CN208837645U (zh) 一种普洱茶自动沏茶洗杯机的洗杯机构
CN216020477U (zh) 一种面条或粉条煮制装置
CN215814368U (zh) 一种面条的点餐、烹煮与配餐智能化系统
CN203922708U (zh) 用于罐装饮料的多途径添加装置
CN211155155U (zh) 一种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
CN205433330U (zh) 一种面条制煮一体机
CN203546012U (zh) 一种沼气池活动顶盖
CN112716278A (zh) 一种全自动食物加工系统
CN208876006U (zh) 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炒锅装置
CN208740046U (zh) 一种火锅底料调配炒制装置
CN107313334B (zh) 一种桥面维护设备
CN207312003U (zh) 一种猪血蛋白粉灌装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Peng Yuhui

Inventor after: He Jianfei

Inventor after: Zhang Weiming

Inventor after: Li Jianping

Inventor before: Peng Yuhui

Inventor before: He Jianf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iming

Inventor before: Li Jianpi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