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9403U - 一种腕带式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腕带式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9403U
CN203799403U CN201420125708.5U CN201420125708U CN203799403U CN 203799403 U CN203799403 U CN 203799403U CN 201420125708 U CN201420125708 U CN 201420125708U CN 203799403 U CN203799403 U CN 203799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st strap
lower cover
wrist
electronic tag
type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257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大成
吴克利
赵璟
李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HK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H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HK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HK
Priority to CN2014201257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9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9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94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腕带式标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RFID电子标签、腕带和腕表壳,腕带包括与佩戴者接触的保护层和用于显示佩戴者的信息的识别层,既可以对佩戴者进行身份识别又可以保护佩戴者,该腕带能够穿过腕表壳并被腕表壳固定,使得佩戴者可以自由调节腕带的长度,并且腕表壳的腔体内设有RFID电子标签,可以有效对佩戴者进行信息采集、定位和跟踪等,方便管理,是一种多功能的腕带式标签。

Description

一种腕带式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腕带式标签。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定场所下,例如,医院、监狱和物流业等,一般需要对人或设备等特定目标进行识别。目前,普遍采用给目标对象佩戴腕带式标签以对目标进行智能身份识别,例如,在医院中,通常给新生儿、病人等佩戴腕带式标签,医生或护士可以根据该腕带式标签显示的信息对病人、新生儿进行识别、管理,确保准确用药,快速用药。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腕带式标签只能对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身份识别,功能单一,并且该腕带式标签的防拆剪性能一般,很容易被人为破坏,对目标对象的管理容易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腕带式标签,用于身份识别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信息采集、跟踪、定位等功能,是一种多功能的腕带式标签。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腕带式标签,该腕带式标签可以包括:
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腕带和腕表壳;
腕表壳包括上盖、下盖和底壳,下盖与底壳连接,上盖与下盖配合并形成腔体,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腔体内;
腕带包括与佩戴者接触的保护层和用于显示佩戴者的信息的识别层,保护层和识别层粘压在一起,腕带能够穿过腕表壳并被腕表壳固定。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下盖的一端与底壳的一端通过折胶位连接,底壳的另一端能够沿折胶位转动并与下盖的另一端连接;腕表壳包括锁扣,腕带上包括至少一个通孔,腕带穿过下盖和底壳之间,且腕带上的通孔与锁扣扣接使得腕带被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护层和识别层之间还设有导电回路层,腕带上还包括导电孔,导电孔穿过设有导电回路层的识别层;RFID电子标签包括:第一导电接触点和第一检测电路;第一导电接触点穿过下盖并与腕带上的导电孔连接;第一检测电路,用于当第一导电接触点与腕带上的导电孔断开连接时,发出警报信号。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FID电子标签上还包括: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用于当腕带异常运动时,发出警报信号。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FID电子标签上还包括:第二导电接触点和第二检测电路,且上盖上包括:导电片,第二导电接触点与导电片连接;第二检测电路,用于当第二导电接触点与导电片断开连接时,发出警报信号。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FID电子标签还包括:非门芯片模块;非门芯片模块,用于将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报警电平统一。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腕带式标签还包括:报警按钮;报警按钮用于当按下报警按钮时,发出警报。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腕表壳还包括:防水硅胶片,防水硅胶片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佩戴者的信息通过热敏打印机或热转印设备打印在识别层的表面,或手写在识别层的表面。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下盖的另一端包括公扣,底壳的另一端包括母扣;或下盖的另一端包括母扣,底壳的另一端包括公扣;公扣与母扣配合,使得下盖和底壳配合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腕带包括与佩戴者接触的保护层和用于显示佩戴者的信息的识别层,既可以对佩戴者进行身份识别又可以保护佩戴者,该腕带能够穿过腕表壳并被腕表壳固定,使得佩戴者可以自由调节腕带的长度,并且腕表壳的腔体内设有RFID电子标签,可以有效对佩戴者进行信息采集、定位和跟踪等,方便管理,是一种多功能的腕带式标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腕带式标签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腕表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腕带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腕带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腕表壳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腕带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腕带式标签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腕带式标签,用于身份识别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信息采集、跟踪、定位等功能,是一种多功能的腕带式标签。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腕带式标签可适用需要对目标进行信息采集、跟踪或定位等功能的场所或行业中,例如医院、监狱或物流业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应用于医院为例对腕带式标签进行分析说明,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施例中腕带式标签的爆炸示意图。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腕带式标签,具体可以包括: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电子标签10、腕带20和腕表壳;腕表壳包括上盖31、下盖32和底壳33,下盖32与底壳33连接,上盖31与下盖32配合并形成腔体,RFID电子标签10设置在腔体内;腕带20包括与佩戴者接触的保护层和用于显示佩戴者的信息的识别层,保护层和识别层粘压在一起,腕带20能够穿过腕表壳并将腕表壳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盖31和下盖32的配合方式具体可以为:上盖31和下盖32通过凹凸扣位配合。例如,在上盖31上设有凹扣位,在下盖32上设有凸扣位,或者在上盖31上设有凸扣位,在下盖32上设有凹扣位,该凹扣位和该凸扣位可以相互扣接,使得上盖31和下盖32配合在一起。上盖31和下盖32通过凹凸扣位配合,可以减小零件数量,并且方便拆装。需说明的是,还可以采用螺丝紧固的方式将上盖31和下盖32配合,本实施例中对上盖31和下盖32的配合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上盖31和下盖32配合在一起后,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个腔体,本实施例中的RFID电子标签10位于该腔体内。其中,RFID电子标签10设置在该腔体内的方式可以为:在上盖31与下盖32配合连接后形成的腔体内设有烫胶柱,例如,在上盖31或下盖32上设有至少2个烫胶柱,采用这些烫胶柱将RFID电子标签10稳固安装在腕表壳的腔体内。例如,可以设有4个烫胶柱将RFID电子标签10稳固安装在腔体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盖32与底壳33的连接方式具体可以为:下盖32的一端与底壳33的一端通过折胶位34连接,底壳33的另一端能够沿折胶位34转动并与下盖32的另一端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下盖32与底壳33均可以沿折胶位34转动,通过折胶位34灵活变动两者之间的位置。底壳33的另一端与下盖32的另一端的连接方式具体可以为:底壳33的另一端(即非折胶位的一端)与下盖32的另一端(即非折胶位的一端)可以采用扣位连接方式配合在一起。例如,在下盖32的另一端包括公扣,底壳33的另一端包括母扣,或者在下盖32的另一端包括母扣,底壳33的另一端包括公扣,公扣与母扣可以相互扣接,从而将底壳33的另一端与下盖32的另一端连接。需说明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下盖32与底壳33配合,具体的配合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腕表壳的防水性能,腕表壳还可以包括:防水硅胶片。该防水硅胶片可以位于上盖31和下盖32的配合处,当佩戴者不小心溅水到腕表壳时,防水硅胶片可以有效防水,更好的保护腕表壳内的RFID电子标签10。
在一个实施例中,腕带20与腕表壳的扣接方式具体可以为:腕表壳包括锁扣331,腕带20上包括至少一个通孔23(腕带20的具体实施在下面将详细说明),其中,该通孔23穿过腕带,腕带20可以穿过下盖32和底壳33之间,且腕带20上的通孔23可以与锁扣331扣接使得腕带20被固定。具体可参阅图2,图2是腕表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底壳33上设有锁扣331,该锁扣331可以用于与腕带20上的通孔23连接,使得腕带20的长度被固定。
此外,也可以在下盖32上设有锁扣,该锁扣可以与腕带20上的通孔23连接以将腕带20的长度被固定。具体的实现方式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择,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佩戴者被刮伤,腕表壳的各组成部分均采用圆角边设计。
请参阅图3,图3是腕带的一个结构示意图。该腕带20包括保护层21和识别层22,腕带20上的保护层21和识别层22紧密粘压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腕带20可热敏打印,柔软透气性好,佩戴舒适,具抗拉强度,不易变形,长久佩戴不掉字,且耐腐蚀抗油污。
在一个实施例中,腕带20上的保护层21的材料可以是不干胶合成纸,该保护层21柔软透气性好,佩戴舒适,与佩戴者接触时具有很好的亲肤性,可以很好的保护佩戴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腕带20上的识别层22可以是裱胶,该识别层22可以有效防水,耐腐蚀抗油污,使用寿命长,更方便使用。识别层22可以显示佩戴者的信息,对佩戴者进行身份识别。其中,可以通过热敏打印将佩戴者的信息打印在识别层22的表面,或者将佩戴者的信息手写在识别层22的表面。例如,可以通过与电脑连接的热敏打印机或热转印设备将佩戴者的信息打印在识别层22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腕带20上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孔23。而为了更好的调节腕带20的长度,使得该腕带20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佩戴者,可以在腕带20上设有多个通孔23。腕带20可以穿过下盖32和底壳33之间,根据自身需要将腕带20上的不同通孔23与锁扣331连接,使得腕带20被固定。由前述可知,下盖32和底壳33的一端采用折胶位连接,另一端扣接,腕带20可以方便穿过下盖32和底壳33之间的空隙。具体可参阅图3,图3中的白色圆孔为通孔23,该腕带设有多个通孔23。
在一个实施例中,腕带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4所示,图4是腕带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该腕带的识别层22上可以显示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和病床号等信息,还可以包括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取更加详细的病人信息。关于识别层22上显示的信息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打印或手写,不限于图4中所示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腕表壳中安装腕带20的过程可以如下:具体可参阅图2和图5,图2是腕表壳中的下盖32和底壳33分开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腕表壳中的下盖32和底壳33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首先可以将下盖32和底壳33分开一定角度,例如30度,然后将腕带20穿过下盖32和底壳33之间分开的角度,并且将腕带20上的其中一个通孔23与锁扣331连接,将腕带20固定,然后让下盖32沿着折胶位34旋转,使得下盖32与底壳33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RFID电子标签10采用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环境,具有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等功能。每个RFID电子标签10有唯一的编码,若RFID电子标签10发出的无线信号是在RFID读取器的有效测量距离内,则该无线信号通过RFID读取器上的天线被RFID读取器接收并解码,然后RFID读取器将RFID电子标签10的信息发送给控制中心。RFID电子标签10只要被置于RFID读取器形成的电磁场内就可以准确读到,可以减少甚至排除因人工干预数据采集而带来的人力资源、效率降低和产生差错以及纠错的成本。若佩戴RFID电子标签10的佩戴者离开监控区域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RFID电子标签10和腕带20为各自独立的两部分,两者配合使用对佩戴者进行身份识别、信息采集、定位和跟踪等。腕带20部分成本低廉,可一次性使用,可以有效减低疾病传播的可能性,而RFID电子标签10可循环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腕带包括与佩戴者接触的保护层和用于显示佩戴者的信息的识别层,既可以对佩戴者进行身份识别又可以保护佩戴者,该腕带能够穿过腕表壳并被腕表壳固定,使得佩戴者可以自由调节腕带的长度,并且腕表壳的腔体内设有RFID电子标签,可以有效对佩戴者进行信息采集、定位和跟踪等,方便管理,是一种多功能的腕带式标签。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腕带式标签还可以包括:
在保护层21和识别层22之间设有导电回路层24,腕带20上还包括导电孔25,导电孔25穿过设有导电回路层24的识别层22,也就是说,导电孔25设在设有导电回路层24的识别层22上,该导电孔25穿过识别层22。RFID电子标签10包括:第一导电接触点11和第一检测电路;第一导电接触点11穿过下盖32并与腕带20上的导电孔25连接;第一检测电路,用于当第一导电接触点11与腕带20上的导电孔25断开连接时,发出警报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腕带式标签可以在腕带20或RFID电子标签10异常时导致RFID电子标签10与腕带20的电连接断开时发出警报。
可以理解的是,腕带20上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孔25。当该腕带20上设有多个导电孔25时,导电孔25设在设有导电回路层24的识别层22上,并穿过识别层22,由于识别层22为绝缘体,则各个导电孔25之间相互绝缘,从而在腕带20上形成位置不连续的导电孔25,可实现防止拉扯的功能。
导电回路层24可以为导电铝箔,该导电回路层24设在保护层21和识别层22之间,分别与保护层21和识别层22紧密粘压在一起。其中,腕带20上包括有导电孔25,该导电孔25设在设有导电回路层24的识别层22上,该导电孔25穿过识别层22,RFID电子标签10上的第一导电接触点11可以穿过该导电孔25与该导电回路层24连接,形成RFID电子标签10与腕带20的导电回路。其中,对导电孔25的数量具体不做限制,该导电孔25的数量可以与第一导电接触点11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
需说明的是,导电回路层24的大小可以与保护层21和识别层22同样大小,也可以是连接各导电孔25的具有特定布局的电路层,本实施例中对导电回路层24的大小、面积、图案和形状等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实施例中腕带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该腕带20包括保护层21、导电回路层24和识别层22,三层结构均一一对应,大小一致,保护层21、导电回路层24和识别层22紧密粘压在一起,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腕带20轻薄、佩戴舒适、具抗拉强度、不易变形、并且长久佩戴不掉字。其中,为了区别通孔23与导电孔25,图6中以黑色圆孔示意为导电孔25,实际该导电孔25穿过识别层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导电回路层24上布置电路,使得腕带20的全部都与RFID电子标签10实现电连接,可以有效提高报警的效率和准确率。
RFID电子标签10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导电接触点11,本实施例中对该第一导电接触点11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制,第一导电接触点11的数量可以与导电孔25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导电接触点11可以穿过下盖32与腕带20上的导电孔25与导电回路层24连接,形成RFID电子标签10与腕带20的导电回路。具体可参阅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RFID电子标签10与腕带20形成了导电回路,当腕带20异常时,可以触发RFID电子标签10报警,具体的,当未授权者打开腕表壳取下腕带20,或者拉扯腕带20想将腕带20扯断或扯变形,此时,第一导电接触点11与腕带20上的导电孔25会错位,甚至断开连接,RFID电子标签10上的第一检测电路发出警报信号,监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及时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RFID电子标签10上还可以包括: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在拉扯腕带20欲将腕带20挣脱佩戴者,或者拆剪腕带20时,腕带20一般会异常震动,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可以模拟佩戴者的运动状态,例如,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可以模拟出佩戴者正常运动,快速运动或不动的状态,在模拟过程中,根据佩戴者的运动状态调整发射频率,提高定位精度,节省功耗。当佩戴者异常运动时,腕带20产生异常运动,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发出警报信号,监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及时处理。其中,该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可以为震动传感器,或者其他传感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RFID电子标签10上还可以包括:第二导电接触点12和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上盖和下盖是否被非法打开或破坏。可以理解的是,上盖31上可以包括导电片311,第二导电接触点12与导电片311连接,形成RFID电子标签10与上盖31的电连接,当拆开上盖31时,第二导电接触点12与导电片311断开连接,第二检测电路可以发出警报信号,监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及时处理。
RFID电子标签10上各个报警模块的报警电平不一致,正常情况下,腕带式标签的MCU会检测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对应的引脚,以上升沿触发报警,而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对应引脚则会以下降沿触发报警。因此,考虑到统一电平触发以及最省电方式,RFID电子标签10还可以包括:非门芯片模块,用于将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报警电平统一。具体可参阅图8,图8是本实施例中腕带式标签的电路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双非门芯片,把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报警电平取反。RFID电子标签10包括PCB板、天线和电源。其中,电源可以采用CR纽扣电池,一次性可更换,保证能正常工作两周以上。其中,RFID电子标签上的PCB板上包括第一导电接触点和第二导电接触点。
具体的,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一导电接触点11连接,即图中的接触点A和接触点B,电源正极通过接触点A和接触B与非门输入端连接,非门反向输出端与MCU端I/O口连接,当腕带20正常佩戴时,接触点A和接触B与腕带20上的导电孔25的电连接处于常闭状态,非门输出端为低电平,当腕带20被拉扯时,接触点A和接触B与导电孔25的电连接错位或断开,则会使反向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进而使得MCU端I/O口获得一个上升脉冲以触发腕带20报警。
第二检测电路与第二导电接触点12连接,即图中的接触点C和接触点D,电源正极通过接触点C和接触点D与非门输入端连接,非门反向输出端与MCU端I/O口连接,当腕带20正常佩戴时,上盖31与下盖32配合,接触点C和接触点D与导电片311连接的电连接处于常闭状态,非门输出端为低电平,当上盖31未被授权打开时,接触点C和接触点D与导电片311的电连接断开,则会使反向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进而使得MCU端I/O口获得一个上升脉冲以触发开盖报警。
需说明的就是,由于非门芯片的反向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容易受电路干扰,需要在反向输出端与MCU电平检测引脚(P1/P2)间加入下拉电阻,例如,分别在第一检测电路端加R1,在第二检测电路端加R2,下拉电阻R1和R2会造成一定的电流消耗,R1和R2的阻值可以尽量大,但还需要保证触发电平能被MCU正确识别,例如,R1和R2的阻值可以是10MΩ。
进一步地,为避免RFID电子标签10发出的警报信号出现碰撞,RFID电子标签10还可以在发出了一定数据的警报信号后,对报警信号周期进行适当延时,即RFID电子标签10发出的警报信号的周期可以是原预设周期加上延时时间,当警报周期到达时,RFID电子标签10发出警报信号,其中,延时时间可以为随机产生的时间,或者是预先设置的时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腕带式标签在正常使用情况下,RFID电子标签10每20秒(S)发射一个数据与控制中心常连信息,在第一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电路或振动传感器发出警报信号后,假设RFID电子标签10每1S发射一个数据,至少连续发射10个数据,以保证控制中心可以接收到RFID电子标签10发出的数据,当发射完10个数据后,为了防止RFID电子标签10出现连续的误报,可以加入适当的延时。此外,考虑到多个RFID电子标签10在同一个区域会产生空间信号碰撞,所以每次产生报警触发后,在上述两个报警信号周期,即20S或1S的定时器周期之后插入0-1S的随机延时时间,再发射报警信号,这样,信息的发射周期实际上为:T=ts±Δt(ts为20S或1S,Δt=0-1S),即RFID电子标签10的发射信号周期为19S-21S的随机数值(对于1S定时器为1-2S),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多个RFID电子标签10同时发射数据带来的信号冲突问题。
此外,腕带式标签还可以包括:报警按钮,当佩戴者发现异常时,可以按下报警按钮,发出警报,及时通知控制中心,监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及时处理。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腕带式标签可以应用在医院、监狱和物流业中。例如,在医院中一般采用管理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来对病人进行身份识别,管理医院里的各项工作,本实施例中的腕带式标签可以使用原来的这套HIS系统,就可以实现对病人或新生儿的信息采集、定位、跟踪、监护、监管和管理等,医院无需更替系统,可沿用原来的HIS系统,直接进行升级就可,使用方便,成本低。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RFID电子标签10和腕带20为各自独立的两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腕带20包括与佩戴者接触的保护层21和用于显示佩戴者的信息的识别层22,即可以保护佩戴者又可以对佩戴者进行身份识别,并且腕带20上的通孔23可与位于下盖32或底壳33上的锁扣331连接,使得佩戴者可以自由调节腕带20的长度,腕表壳的腔体内设有RFID电子标签10,可以有效对佩戴者进行信息采集、定位和跟踪等,方便管理,使用方便,并且腕带20部分成本低廉,可一次性使用,可以有效减低疾病传播的可能性,而RFID电子标签10可循环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的,该RFID电子标签10穿过下盖32与腕带20电连接,并且RFID电子标签10与上盖31形成导电回路,使得非法拆卸腕带20、上盖31、下盖32和底壳33中的任一者都会触发警报,监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及时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提高了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腕带式标签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腕带式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腕带和腕表壳;
所述腕表壳包括上盖、下盖和底壳,所述下盖与底壳连接,所述上盖与下盖配合并形成腔体,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所述腕带包括与佩戴者接触的保护层和用于显示佩戴者的信息的识别层,所述保护层和识别层粘压在一起,所述腕带能够穿过所述腕表壳并被所述腕表壳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式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的一端与所述底壳的一端通过折胶位连接,所述底壳的另一端能够沿所述折胶位转动并与所述下盖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腕表壳包括锁扣,所述腕带上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腕带穿过所述下盖和底壳之间,且所述腕带上的通孔与所述锁扣扣接使得所述腕带被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腕带式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层和识别层之间还设有导电回路层,所述腕带上还包括导电孔,所述导电孔穿过设有所述导电回路层的识别层;
所述RFID电子标签包括:第一导电接触点和第一检测电路;
所述第一导电接触点穿过下盖并与所述腕带上的导电孔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用于当所述第一导电接触点与所述腕带上的导电孔断开连接时,发出警报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带式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还包括: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
所述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用于当所述腕带异常运动时,发出警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带式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还包括:第二导电接触点和第二检测电路,且所述上盖上包括: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点与所述导电片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用于当所述第二导电接触点与所述导电片断开连接时,发出警报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腕带式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RFID电子标签还包括:非门芯片模块;
所述非门芯片模块,用于将运动状态检测传感器、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报警电平统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带式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腕带式标签还包括:报警按钮;
所述报警按钮用于当按下所述报警按钮时,发出警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腕带式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腕表壳还包括:防水硅胶片,所述防水硅胶片设置在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腕带式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佩戴者的信息通过热敏打印机或热转印设备打印在所述识别层的表面,或手写在所述识别层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腕带式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的另一端包括公扣,所述底壳的另一端包括母扣;或所述下盖的另一端包括母扣,所述底壳的另一端包括公扣;
所述公扣与母扣配合,使得所述下盖和底壳配合连接。
CN201420125708.5U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腕带式标签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99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5708.5U CN203799403U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腕带式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5708.5U CN203799403U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腕带式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9403U true CN203799403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81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25708.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99403U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腕带式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940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4110A (zh) * 2014-03-19 2014-05-28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腕带式标签
CN104616454A (zh) * 2014-12-23 2015-05-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使用习惯数据进行忘佩戴提醒的方法与装置
CN106251580A (zh) * 2016-09-20 2016-12-21 深圳市好年华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手环及防拆方法、加工模具和加工方法
CN110788702A (zh) * 2019-12-03 2020-02-14 迈微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滤波器打磨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4110A (zh) * 2014-03-19 2014-05-28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腕带式标签
CN103824110B (zh) * 2014-03-19 2017-05-1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腕带式标签
CN104616454A (zh) * 2014-12-23 2015-05-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使用习惯数据进行忘佩戴提醒的方法与装置
CN106251580A (zh) * 2016-09-20 2016-12-21 深圳市好年华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手环及防拆方法、加工模具和加工方法
CN110788702A (zh) * 2019-12-03 2020-02-14 迈微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滤波器打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9403U (zh) 一种腕带式标签
CN208273869U (zh) 电子耳标及耳标监测系统
EP3107043B1 (en) On-demand activ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CN202150126U (zh) 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
CN108617533A (zh) 基于耳标的畜牧监测方法、装置及耳标监测系统
KR100926577B1 (ko) 온도센서가 탑재된 가축용 이표를 이용한 가축 관리장치
CN102110242B (zh) 一种防拆卸的腕带式电子标签
CN204293141U (zh) 一种婴儿智能脚环及系统
US6459376B2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 remote communication devic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ndicating operation
CN102298719B (zh) 一种防脱落无线传输标签腕带装置与方法
EP3107042A1 (en) Person-centric activ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CN104200183A (zh) 腕带及腕带式管理终端系统
CN103824110A (zh) 一种腕带式标签
CN201628769U (zh) 一种监狱rfid电子腕带
CN102004938A (zh) 一种rfid新生儿电子监护标签
CN103914716A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定位的异常事件监测方法及系统
CN203520432U (zh) 用于资产监控的防撕rfid标签卡
CN112535113B (zh) 智能耳标及智能耳标系统
CN204087216U (zh) 腕带及腕带式管理终端系统
CN110025097A (zh) 电子手环和移动设备
CN106230459B (zh) 用于自动报警的手表
CN205721909U (zh) 一种rfid温度标签及rfid系统
KR101198090B1 (ko) 어린이 안심 서비스 기능을 구현하는 단말기
CN212629520U (zh) 一种监测生猪生理体征的电子耳标
CN201886503U (zh) 一种rfid新生儿电子监护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