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3803U - 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3803U
CN203793803U CN201420209533.6U CN201420209533U CN203793803U CN 203793803 U CN203793803 U CN 203793803U CN 201420209533 U CN201420209533 U CN 201420209533U CN 203793803 U CN203793803 U CN 203793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rotating disk
idler roller
rotating dis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095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Orien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Orien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Orien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Orient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095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3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3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38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转盘,转盘内凹形成凹槽,凹槽均与转盘连通,转盘外部设置有进料机构和粘贴机构,进料机构和粘贴机构均安装在工作台上,进料机构与转盘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端面靠近转盘的侧壁,粘贴机构的一端靠近转盘的侧壁,粘贴机构包括旋转盘一、旋转盘二、标签加热机构、标签分离机构以及标签粘贴机构,标签粘贴机构靠近凹槽的开口位置,标签分离机构设置在标签加热机构和标签粘贴机构之间,标签加热机构设置在标签分离机构和旋转盘一之间。该系统利用机械结构实现自动对试剂管贴附标签,提高了工作效率,标签贴附的质量稳定,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属于生物制药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制药产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目前,各国、各组织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很不统一,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目前,各国、各组织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很不统一,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界定为: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及其细胞的、亚细胞的和分子的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学、信息学等手段开展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进而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手段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生物技术产业涉及医药、农业、海洋、环境、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应用生物技术生产出相应的商品,这类商品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规模后才能形成产业,因此,生物技术产业的内涵应包括生物技术产品研制、规模化生产和流通服务等。一般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时都是采用人工手动一个一个地贴附,贴附效率低,而且存在着贴附的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试剂管标签贴附采用人工手动贴附,贴附的效率低,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该系统利用机械结构实现自动对试剂管贴附标签,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标签贴附的质量稳定,解决了现有试剂管标签贴附采用人工手动贴附,贴附的效率低,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且呈圆盘结构的转盘,转盘的端面内凹形成若干个凹槽,凹槽均与转盘的侧壁连通,转盘外部设置有进料机构和粘贴机构,进料机构和粘贴机构均安装在工作台上,且进料机构的一端与转盘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另一端设置在转盘的上方,进料机构与转盘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端面靠近转盘的侧壁,粘贴机构的一端靠近转盘的侧壁,粘贴机构包括均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旋转盘一、旋转盘二、标签加热机构、标签分离机构以及标签粘贴机构,旋转盘一和旋转盘二之间存在间隙,旋转盘一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柱一,旋转盘二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柱二,标签粘贴机构靠近转盘中的其中一个凹槽的开口位置,标签分离机构设置在标签加热机构和标签粘贴机构之间,标签加热机构设置在标签分离机构和旋转盘一之间。
所述旋转盘一和旋转盘二之间设置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均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张紧辊一、张紧辊二、张紧辊三以及张紧辊四,张紧辊一和张紧辊二设置在旋转盘一和标签加热机构之间,张紧辊一靠近转盘一,张紧辊二靠近标签加热机构,张紧辊三和张紧辊四设置在旋转盘二和标签分离机构之间,张紧辊三靠近标签分离机构,张紧辊四靠近旋转盘二。
所述标签粘贴机构包括粘贴滚筒以及与粘贴滚筒连接的驱动电机二,驱动电机二和粘贴滚筒之间设置有皮带二,且皮带二的两端分别套合在驱动电机二和粘贴滚筒上,粘贴滚筒靠近转盘中的其中一个凹槽的开口位置,粘贴滚筒安装在工作台上。
所述标签加热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滚筒和一个从动滚筒,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之间相互平行且存在间隙,主动滚筒连接有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和主动滚筒之间设置有皮带一,皮带一的两端分别与套合在驱动电机一和主动滚筒上,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均安装在工作台上。
所述标签分离机构包括分离块以及安装在分离块上的空位检测机构,分离块为至少有一个锐角的多面体结构,其中锐角顶部指向粘贴滚筒的中心线,空位检测机构安装在形成锐角的侧壁上,空位检测机构的中心、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连线的中心以及粘贴滚筒的中心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分离块安装在工作台上。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进料挡板,进料挡板之间存在间隙,进料挡板的一端靠近转盘的侧壁,进料挡板上均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支撑螺柱,支撑螺柱的底端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撑螺柱的顶端穿过对应的进料挡板,支撑螺柱的外壁上套合有螺母,螺母的底端与进料挡板的端面接触,且进料挡板的中心线和转盘的顶端面呈30°至45°的夹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利用机械结构实现自动对试剂管贴附标签,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标签贴附的质量稳定,适合企业的批量生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现有试剂管标签贴附采用人工手动贴附,贴附的效率低,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支撑螺柱;2—进料挡板;3—旋转盘二;4—支撑柱二;5—张紧辊四;6—支撑柱一;7—张紧辊一;8—旋转盘一;9—张紧辊二;10—从动滚筒;11—皮带一;12—驱动电机一;13—主动滚筒;14—分离块;15—空位检测机构;16—驱动电机二;17—皮带二;18—粘贴滚筒;19—凹槽;20—转盘;21—张紧辊三;22—标签带;23—底层带;24—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包括设置在工作台24上且呈圆盘结构的转盘20,转盘20的端面内凹形成若干个凹槽19,凹槽19均与转盘20的侧壁连通,转盘20外部设置有进料机构和粘贴机构,进料机构和粘贴机构均安装在工作台24上,且进料机构的一端与转盘20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另一端设置在转盘20的上方,进料机构与转盘20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端面靠近转盘20的侧壁,粘贴机构的一端靠近转盘20的侧壁,粘贴机构包括均安装在工作台24上的旋转盘一8、旋转盘二3、标签加热机构、标签分离机构以及标签粘贴机构,旋转盘一8和旋转盘二3之间存在间隙,旋转盘一8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柱一6,旋转盘二3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柱二4,标签粘贴机构靠近转盘20中的其中一个凹槽19的开口位置,标签分离机构设置在标签加热机构和标签粘贴机构之间,标签加热机构设置在标签分离机构和旋转盘一8之间。转盘20的底端连接有旋转电机,保持转盘20的转动,标签带22是贴附在底层带23上,底层带具有足够的弹性,来保证张紧力,操作人员将标签带卷在旋转盘一8上的支撑柱一6外壁上,标签分离后的底层带23是卷在旋转盘二3上的支撑柱二4外壁上,在电机带动旋转盘二3转动后,拉动整个贴附过程,将标签通过标签加热机构加热后再通过标签分离机构分离为标签和底层带,底层带卷在支撑柱二4外壁上,标签进入到标签粘贴机构位置处进行与对应凹槽19中的试剂管粘贴,保证贴附过程的连贯性,该系统利用机械结构实现自动对试剂管贴附标签,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标签贴附的质量稳定,适合企业的批量生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现有试剂管标签贴附采用人工手动贴附,贴附的效率低,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所述旋转盘一8和旋转盘二3之间设置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均安装在工作台24上的张紧辊一7、张紧辊二9、张紧辊三21以及张紧辊四5,张紧辊一7和张紧辊二9设置在旋转盘一8和标签加热机构之间,张紧辊一7靠近转盘一8,张紧辊二9靠近标签加热机构,张紧辊三21和张紧辊四5设置在旋转盘二3和标签分离机构之间,张紧辊三21靠近标签分离机构,张紧辊四5靠近旋转盘二3。由于标签带22和底层带23都是柔性带,需要保证在标签贴附过程中保持绷紧状态,使得标签的贴附更加方便,所以需要设置多个张紧装置,利用标签带22和底层带23不断地从对应的张紧装置上的穿过,使得标签带22和底层带23能够保持有张紧力,在贴附与收紧时更加方便。
所述标签粘贴机构包括粘贴滚筒18以及与粘贴滚筒18连接的驱动电机二16,驱动电机二16和粘贴滚筒18之间设置有皮带二17,且皮带二17的两端分别套合在驱动电机二16和粘贴滚筒18上,粘贴滚筒18靠近转盘20中的其中一个凹槽19的开口位置,粘贴滚筒18安装在工作台24上。驱动电机二16带动粘贴滚筒18转动,使得分离出来的标签能够顺利地进入到试剂管和粘贴滚筒18之间,粘贴滚筒18转动一圈,即刚好为试剂管的一周,将标签紧紧地压紧贴附在试剂管上。
所述标签加热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滚筒13和一个从动滚筒10,主动滚筒13和从动滚筒10之间相互平行且存在间隙,主动滚筒13连接有驱动电机一12,驱动电机一12和主动滚筒13之间设置有皮带一11,皮带一11的两端分别与套合在驱动电机一12和主动滚筒13上,主动滚筒13和从动滚筒10均安装在工作台24上。驱动电机一12带动主动滚筒13转动,而从动滚筒10中设置有发热装置,使得从动滚筒10产生高温,在主动滚筒13和从动滚筒10之间的缝隙恰好能够满足标签带22穿过,通过主动滚筒13的转动将标签带22从缝隙中拉过,使得标签带22有足够的拉力,标签带22能够绷紧,实现整个贴附过程,高温能够使得标签带中的胶层变软,在标签分离时更加容易与底层带23脱落。
所述标签分离机构包括分离块14以及安装在分离块14上的空位检测机构15,分离块14为至少有一个锐角的多面体结构,其中锐角顶部指向粘贴滚筒18的中心线,空位检测机构15安装在形成锐角的侧壁上,空位检测机构15的中心、主动滚筒13和从动滚筒10连线的中心以及粘贴滚筒18的中心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分离块14安装在工作台24上。分离块14一般采用直角梯形体结构,其中含有一个锐角边,锐角顶部指向粘贴滚筒18的中心线,锐角形成的顶线为梯形的侧壁,垂直与工作台,在标签带通过分离块14移动过程中,利用锐角边将标签与底层分离,标签进入到粘贴滚筒18处与对应的试剂管贴附,空位检测机构15为现有的部件,用于检测标签带上是否有标签的漏位,以免出现试剂管上出现漏贴的现象,如发现漏位,方便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进料挡板2,进料挡板2之间存在间隙,进料挡板2的一端靠近转盘20的侧壁,进料挡板2上均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支撑螺柱1,支撑螺柱1的底端固定在工作台24上,支撑螺柱1的顶端穿过对应的进料挡板2,支撑螺柱1的外壁上套合有螺母,螺母的底端与进料挡板2的端面接触,且进料挡板2的中心线和转盘20的顶端面呈30°至45°的夹角。进料挡板2之间的间隙即为进管通道,试剂管紧密地放置在进管通道中,随着转盘20的转动,凹槽19转动进料挡板2处时,试剂管自动从进管通道进入到凹槽19中,通过每一个工位的旋转,不断地自动将试剂管安装到凹槽中,实现循环的工作,进料挡板2相对于转盘20的倾斜角度,通过调整支撑螺柱1的长度来实现改变,使得试剂管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入到凹槽19中,实现自动添加试剂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工作台(24)上且呈圆盘结构的转盘(20),转盘(20)的端面内凹形成若干个凹槽(19),凹槽(19)均与转盘(20)的侧壁连通,转盘(20)外部设置有进料机构和粘贴机构,进料机构和粘贴机构均安装在工作台(24)上,且进料机构的一端与转盘(20)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另一端设置在转盘(20)的上方,进料机构与转盘(20)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端面靠近转盘(20)的侧壁,粘贴机构的一端靠近转盘(20)的侧壁,粘贴机构包括均安装在工作台(24)上的旋转盘一(8)、旋转盘二(3)、标签加热机构、标签分离机构以及标签粘贴机构,旋转盘一(8)和旋转盘二(3)之间存在间隙,旋转盘一(8)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柱一(6),旋转盘二(3)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柱二(4),标签粘贴机构靠近转盘(20)中的其中一个凹槽(19)的开口位置,标签分离机构设置在标签加热机构和标签粘贴机构之间,标签加热机构设置在标签分离机构和旋转盘一(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一(8)和旋转盘二(3)之间设置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均安装在工作台(24)上的张紧辊一(7)、张紧辊二(9)、张紧辊三(21)以及张紧辊四(5),张紧辊一(7)和张紧辊二(9)设置在旋转盘一(8)和标签加热机构之间,张紧辊一(7)靠近转盘一(8),张紧辊二(9)靠近标签加热机构,张紧辊三(21)和张紧辊四(5)设置在旋转盘二(3)和标签分离机构之间,张紧辊三(21)靠近标签分离机构,张紧辊四(5)靠近旋转盘二(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粘贴机构包括粘贴滚筒(18)以及与粘贴滚筒(18)连接的驱动电机二(16),驱动电机二(16)和粘贴滚筒(18)之间设置有皮带二(17),且皮带二(17)的两端分别套合在驱动电机二(16)和粘贴滚筒(18)上,粘贴滚筒(18)靠近转盘(20)中的其中一个凹槽(19)的开口位置,粘贴滚筒(18)安装在工作台(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加热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滚筒(13)和一个从动滚筒(10),主动滚筒(13)和从动滚筒(10)之间相互平行且存在间隙,主动滚筒(13)连接有驱动电机一(12),驱动电机一(12)和主动滚筒(13)之间设置有皮带一(11),皮带一(11)的两端分别与套合在驱动电机一(12)和主动滚筒(13)上,主动滚筒(13)和从动滚筒(10)均安装在工作台(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分离机构包括分离块(14)以及安装在分离块(14)上的空位检测机构(15),分离块(14)为至少有一个锐角的多面体结构,其中锐角顶部指向粘贴滚筒(18)的中心线,空位检测机构(15)安装在形成锐角的侧壁上,空位检测机构(15)的中心、主动滚筒(13)和从动滚筒(10)连线的中心以及粘贴滚筒(18)的中心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分离块(14)安装在工作台(2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进料挡板(2),进料挡板(2)之间存在间隙,进料挡板(2)的一端靠近转盘(20)的侧壁,进料挡板(2)上均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支撑螺柱(1),支撑螺柱(1)的底端固定在工作台(24)上,支撑螺柱(1)的顶端穿过对应的进料挡板(2),支撑螺柱(1)的外壁上套合有螺母,螺母的底端与进料挡板(2)的端面接触,且进料挡板(2)的中心线和转盘(20)的顶端面呈30°至45°的夹角。
CN201420209533.6U 2014-04-28 2014-04-28 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93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9533.6U CN203793803U (zh) 2014-04-28 2014-04-28 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9533.6U CN203793803U (zh) 2014-04-28 2014-04-28 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3803U true CN203793803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76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09533.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93803U (zh) 2014-04-28 2014-04-28 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38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5920A (zh) * 2014-04-28 2014-07-02 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5920A (zh) * 2014-04-28 2014-07-02 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6971A (zh) 猪只智能饲喂系统及方法
CN203793803U (zh) 基于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
CN103895920A (zh) 自动对试剂管进行标签贴附的系统
CN205382099U (zh) 大型自旋式夹层加温充气发酵罐
CN103789194A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罐
CN103922133A (zh) 一种提高试剂管装卸效率的转盘结构
CN203094948U (zh) 一种称重检测系统
CN103922008B (zh) 一种加热机构
CN203793805U (zh) 一种基于在标签贴附过程中的加热机构
CN203794196U (zh) 一种能够自动控制试剂管装卸的转盘结构
CN101045915A (zh) 一种卵母细胞生发泡移植技术
CN206887093U (zh) 一种搅拌补料发酵罐
CN205710758U (zh) 一种仓储式微生物立体培养系统
CN206011421U (zh) 可调工作面宽度的物料表面刮平机
CN206645567U (zh) 一种用于生产有机肥的自动配料装置
CN201653077U (zh) 一种高效微波中药材干燥装置
CN209098698U (zh) 一种新型滚筒
CN205381487U (zh) 自动贴标签机
CN103563759A (zh) 一种精确投料设备的出料口结构的制造方法
CN206506900U (zh) 一种可自动下料的菌菇培养架
CN207030404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
CN205274740U (zh) 一种上料输送装置
CN214115314U (zh) 一种对排泄物进行处理的微生物发酵盒
CN207143211U (zh) 一种圆孔式多功能培养箱隔板装置
TW200825168A (en) The automatic cell incubation device with an environment of micro-gravity and ster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