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6370U - 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6370U
CN203786370U CN201420019456.8U CN201420019456U CN203786370U CN 203786370 U CN203786370 U CN 203786370U CN 201420019456 U CN201420019456 U CN 201420019456U CN 203786370 U CN203786370 U CN 203786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yeglass
barrel
plane
camera lens
len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94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言俊杰
韦传冬
万良伟
房春环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Opt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Changzhou Co Ltd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Changzhou Co Ltd,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194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6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6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6370U/zh
Priority to JP2014174081A priority patent/JP6054347B2/ja
Priority to US14/559,122 priority patent/US9465184B2/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3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其包括具有第一筒壁和第二筒壁的镜头筒以及设置在镜头筒的收容空间内的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第一筒壁上开设有通光孔,且第一筒壁朝向收容空间的表面具有第一斜面,第一镜片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设有与第一斜面抵接的第二斜面,第二表面上具有第一圆弧面。第二镜片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表面上具有与第一圆弧面抵接的第二圆弧面。镜片的第二斜面与第一筒壁的第一斜面抵接能够保证第一镜片与通光孔具有高的同心度,第一镜片的第一圆弧面与第二镜片的第二圆弧面抵接能够保证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具有较高的同轴度,而且镜片组与镜头筒、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的装配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镜头模组。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对镜头模组拍摄的出的物体的影像质量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拍摄出的物体的影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镜头模组内各镜片的光轴的同轴度有关。 
相关技术中的镜头模组包括开设有透光孔的镜头筒和设于镜头筒内的镜片组,镜片组包括至少两片光学镜片,过透光孔几何中心的直线以及这些光学镜片的光轴应当重合,即应当保证有高的同轴度。此外,各光学镜片相互之间的连接也应该具有高的稳定性。但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光学镜片间偏心比较敏感,因此比较难保证有高的同轴度和稳定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镜头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度和稳定性高的镜头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头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镜头筒内且与所述镜头筒相连的镜片组,所述镜头筒具有若干筒壁和由若干所述筒壁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镜片组包括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筒壁相连的第一镜片和位于所述第一镜片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镜片相连的第二镜片, 
所述筒壁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以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近所述通光孔且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沿靠近所述第一镜片的方向形成有第一斜面; 
所述第一镜片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平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三平面和以所述第一镜片的光轴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圆弧面; 
所述第二镜片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三平面抵接的第一承载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圆弧面抵接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圆弧面抵接使得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共光轴,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使得所述通光孔的中心落在所述光轴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以所述通光孔的中心为中心呈环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表面还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相连的第四平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上表面还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相连的第二承载面和第三光学面,所述第四平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光学面与所述第三光学面相隔一定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均垂直于所述第二镜片的光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抵接,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镜片还具有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二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相隔一定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角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表面还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一斜面相连的第二平面以及第一光学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均垂直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光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构造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头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镜头筒内且与所述镜头筒相连的镜片组,所述镜头筒具有若干筒壁和由若干所述筒壁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镜片组包括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筒壁相连的第一镜片和位于所述第 一镜片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镜片相连的第二镜片, 
所述筒壁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以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近所述通光孔且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沿靠近所述第一镜片的方向形成有第一斜面; 
所述第一镜片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平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使得所述镜头模组具有第一配合精度;所述第二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三平面和以所述第一镜片的光轴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圆弧面; 
所述第二镜片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三平面抵接的第一承载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圆弧面抵接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圆弧面配合使得所述镜头模组具有第二配合精度; 
所述第二配合精度使得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共光轴,所述第一配合精度使得所述通光孔的中心落在所述光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镜片的第二斜面与第一筒壁的第一斜面抵接能够保证第一镜片与通光孔具有高的同心度,第一镜片的第一圆弧面与第二镜片的第二圆弧面抵接能够保证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具有较高的同轴度,而且镜片组与镜头筒、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的装配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中第一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中第二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镜头模组100包括镜头筒101以及设置在镜头筒101内且与镜头筒101相连的镜片组103。 
镜头筒101具有第一筒壁101A和自第一筒壁101A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101B。第一筒壁101A和第二筒壁101B共同围设形成了一收容空间102, 第一筒壁101A的中央开设有通光孔101C。第一筒壁101A近通光孔101C且朝向收容空间102的表面形成有以通光孔101C的中心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第一斜面107。 
镜片组103包括第一镜片104和与第一镜片104相连的第二镜片105。 
如图2所示,第一镜片104具有第一表面104A、与第一表面104A相对的第二表面104B以及连接第一表面104A和第二表面104B的侧面104C。其中,第一表面104A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平面108、与第一斜面107抵接的第二斜面109、第二平面110和第一光学面111。其中,第一平面108与第一筒壁101A朝向收容空间102的表面抵接,且第一平面108和第二平面110均与光轴106垂直。侧面104C与第二筒壁101B朝向收容空间102的表面抵接,第一斜面107和第二斜面109相对于光轴106具有相同的倾斜角,第一光学面111为圆弧面。 
第二表面104B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三平面112、以第一镜片104的光轴106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圆弧面113、第四平面114以及第二光学面115。 
如图3所示,第二镜片105具有上表面105A、与上表面105A相对的下表面105B以及连接上表面105A和下表面105B的连接面105C。其中,上表面105B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承载面116、与第一圆弧面113抵接的第二圆弧面117、第二承载面118和第三光学面119。第二镜片105的第二圆弧面117与第一镜片104的第一圆弧面113抵接能够保证第二镜片105与第一镜片104的同轴度,也就是说,第二圆弧面117与第一圆弧面113抵接能够使得第一镜片104和第二镜片105共光轴106。 
第一承载面116与第三平面112抵接,第二承载面118与第四平面114相隔一定距离,第三光学面119与第二光学面115相隔一定距离。第一承载面116和第二承载面118均与光轴106垂直,第三光学面119也为圆弧面。第二承载面118与第四平面114相隔一定距离,第三光学面119与第二光学面115相隔一定距离是为放置遮光片,并且保证第一镜片104与第二镜片105之间的空气间隔由上述两种抵接结构确定,此外,遮光片的厚 度公差不会影响到第一镜片104和第二镜片105之间的空气间隔。另外,连接面105C与第二筒壁101B朝向收容空间102的表面相隔一定距离是为了保证第一镜片104和第二镜片105的同轴度由相互抵接的第一圆弧面113和第二圆弧面117确定,这样,筒壁的同轴度偏差就不会影响到镜片组的同轴度。 
第一镜片104与第二镜片105通过第一圆弧面113和第二圆弧面117的抵接来保证第一镜片104和第二镜片105具有共同的光轴,而后,镜片组103通过第一镜片104上的第二斜面109与第一筒壁101A上的第一斜面107抵接来保证通光孔101C的中心落在光轴106上,这样就克服了镜头筒与镜片组的同轴度很难保证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镜头模组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结构和功能均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镜片具有的第二斜面与第一筒壁具有的第一斜面抵接使得该镜头模组具有第一配合精度,第二镜片具有的第二圆弧面与第一镜片具有的第一圆弧面抵接使得该镜头模组具有第二配合精度。第二配合精度保证了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共光轴,第一配合精度保证了通光孔的中心能够落在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共同的光轴上。因而克服了镜头筒与镜片组的同轴度很难保证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头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镜头筒内且与所述镜头筒相连的镜片组,所述镜头筒具有若干筒壁和由若干所述筒壁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镜片组包括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筒壁相连的第一镜片和位于所述第一镜片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镜片相连的第二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壁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以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近所述通光孔且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沿靠近所述第一镜片的方向形成有第一斜面; 
所述第一镜片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平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三平面和以所述第一镜片的光轴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圆弧面; 
所述第二镜片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三平面抵接的第一承载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圆弧面抵接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圆弧面抵接使得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共光轴,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使得所述通光孔的中心落在所述光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以所述通光孔的中心为中心呈环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还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相连的第四平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上表面还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相连的第二承载面和第三光学面, 所述第四平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光学面与所述第三光学面相隔一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均垂直于所述第二镜片的光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抵接,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还具有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二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相隔一定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对于光轴的倾斜角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还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一斜面相连的第二平面以及第一光学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均垂直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光轴。 
9.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镜头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镜头筒内且与所述镜头筒相连的镜片组,所述镜头筒具有若干筒壁和由若干所述筒壁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镜片组包括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筒壁相连的第一镜片和位于所述第一镜片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镜片相连的第二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壁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以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近所述通光孔且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沿靠 近所述第一镜片的方向形成有第一斜面; 
所述第一镜片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平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使得所述镜头模组具有第一配合精度;所述第二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三平面和以所述第一镜片的光轴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圆弧面; 
所述第二镜片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三平面抵接的第一承载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圆弧面抵接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圆弧面配合使得所述镜头模组具有第二配合精度; 
所述第二配合精度使得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共光轴,所述第一配合精度使得所述通光孔的中心落在所述光轴上。 
CN201420019456.8U 2014-01-13 2014-01-13 镜头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6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9456.8U CN203786370U (zh) 2014-01-13 2014-01-13 镜头模组
JP2014174081A JP6054347B2 (ja) 2014-01-13 2014-08-28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US14/559,122 US9465184B2 (en) 2014-01-13 2014-12-03 Lens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9456.8U CN203786370U (zh) 2014-01-13 2014-01-13 镜头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6370U true CN203786370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22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945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6370U (zh) 2014-01-13 2014-01-13 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65184B2 (zh)
JP (1) JP6054347B2 (zh)
CN (1) CN20378637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33229U (en) 2016-08-26 2016-1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path folding element, imaging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756441B2 (en) * 2017-02-21 2020-08-25 Taoglas Group Holdings Limited Radar lens antenna arrays and methods
JP2019012111A (ja) * 2017-06-29 2019-01-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TWI647480B (zh) 2018-01-30 2019-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雙色模造光學元件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208636526U (zh) * 2018-08-15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4316A (ja) * 1983-09-19 1985-04-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保持装置
JPS59177506A (ja) * 1983-03-28 1984-10-0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保持装置
JPS63204208A (ja) * 1987-02-20 1988-08-23 Ricoh Co Ltd レンズ保持機構
TWI403775B (zh) * 2007-07-13 2013-08-01 Asia Optical Co Inc A lens group with a chimeric structure and a lens module
JP5026198B2 (ja) * 2007-08-28 2012-09-12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レンズモジュール、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搭載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JP5118674B2 (ja) * 2009-08-28 2013-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素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情報機器
JP5474890B2 (ja) * 2011-08-09 2014-04-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1310104A (zh) * 2011-08-29 2013-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54347B2 (ja) 2016-12-27
US20150198777A1 (en) 2015-07-16
US9465184B2 (en) 2016-10-11
JP2015132802A (ja) 2015-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6370U (zh) 镜头模组
CN203811873U (zh) 镜头模组
CN203811872U (zh) 镜头模组
CN203745705U (zh) 镜头模组
CN203811871U (zh) 镜头模组
US9746634B2 (en) Lens module
US9746635B2 (en) Lens module
CN203811870U (zh) 镜头模组
CN205179151U (zh) 裸眼3d手机模组
CN102997133B (zh) 双视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70139176A1 (en) Lens Module
CN203811869U (zh) 镜头模组
CN208636526U (zh) 一种镜头模组
CN201757337U (zh) Led背光装置、液晶显示器及显示终端
CN208636502U (zh) 一种压环及镜头模组
CN208636537U (zh) 一种镜头模组
CN208636528U (zh) 镜头模组
CN206339758U (zh) 镜头模组
CN203745706U (zh) 镜头模组
CN203811875U (zh) 镜头模组
CN206339735U (zh) 镜头模组
US10338339B2 (en) Lens module
CN205210389U (zh) 镜头模组
CN206339736U (zh) 镜头模组
CN209728299U (zh) 一种成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167 Changzhou, Jiangsu City, Wujin province summer town villa

Co-patentee after: Ruishe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Patentee after: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C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67 Changzhou, Jiangsu City, Wujin province summer town villa

Co-patentee before: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uzhou) Co.,Ltd.

Patentee before: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Chang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03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133, Xin Lu,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Ruishe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67 Changzhou, Jiangsu City, Wujin province summer town villa

Co-patentee before: Ruishe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Patentee before: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Changzhou)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133, Xin Lu,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Chengrui optics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 133, Xin Lu,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Ruishe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