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5634U - 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85634U CN203785634U CN201420124885.1U CN201420124885U CN203785634U CN 203785634 U CN203785634 U CN 203785634U CN 201420124885 U CN201420124885 U CN 201420124885U CN 203785634 U CN203785634 U CN 2037856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p
- product
- block
- logical light
- de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由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的检测定块、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下对射型光线传感器和检测动块,所述检测定块上设有上通光缝隙和下通光缝隙,所述检测动块上设有上检测缝隙和下检测缝隙,所述检测动块的下端伸出所述检测定块,所述检测动块连接有使自身与对应的待测产品相抵靠的弹性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市场上常见的对射型光纤传感器实现了待测产品高度的有效检测,方法新颖、结构简单、检测准确,有效降低设备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在3C产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连接器的产品,在价格要低的情况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如图1所示,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塑壳100和连接器端子200,连接器塑壳100通过连接器端子200与PCB电路板连接,连接器端子200高度尺寸就成为连接器产品生产中必要检测的项目。现在常用的方法是通过CCD检测的方式实现,但是CCD检测的成本高,仅进行高度检测不能充分发挥CCD检测仪的作用,造成成本的浪费。当然,在其它产品的高度检测过程中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采用CCD检测仪检测产品的高度造成成本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由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的检测定块,所述检测定块上设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上通光缝隙和下通光缝隙,所述上通光缝隙与下通光缝隙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和下对射型光线传感器,所述检测定块上竖向滑动安装有与待测产品位置相对应的检测动块,所述检测动块的下端伸出所述检测定块,所述检测动块连接有使自身与对应的待测产品相抵靠的弹性装置,所述检测动块上设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检测缝隙和下检测缝隙,所述上通光缝隙、下通光缝隙、上检测缝隙和下检测缝隙的竖向宽度均为待测产品的高度公差值;当所述检测定块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下到达设定位置时,如果待测产品高度为下限值,则所述下通光缝隙的下边缘与所述下检测缝隙的上边缘齐平,所述上通光缝隙位于所述上检测缝隙的上方,且所述上通光缝隙的下边缘与所述上检测缝隙的上边缘之间的竖向高度差为待测产品的高度公差值。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检测定块的下行极限位置的限位柱。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架上设有一固定块,所述限位柱与固定块之间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导轨和由气缸驱动的滑台,所述滑台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检测定块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台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光纤传感器固定座,所述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和下对射型光线传感器通过所述光纤传感器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检测定块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固定座与检测动块之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设计了由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的检测定块、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下对射型光线传感器和检测动块,所述检测定块上设有上通光缝隙和下通光缝隙,所述检测动块上设有上检测缝隙和下检测缝隙,所述检测动块的下端伸出所述检测定块,所述检测动块连接有使自身与对应的待测产品相抵靠的弹性装置,因而在检测时,首先通过治具对待测产品定位,然后升降驱动装置带动检测定块下移到设定位置,从而使检测动块接触待测产品,待测产品上顶检测动块,使检测动块在检测定块上滑动,上下两个对射型光纤传感器开启。
又由于装置设置为:在待测产品高度为下限值时,所述下通光缝隙的下边缘与所述下检测缝隙的上边缘齐平,所述上通光缝隙位于所述上检测缝隙的上方,且所述上通光缝隙的下边缘与所述上检测缝隙的上边缘之间的竖向高度差为待测产品的高度公差值,因此,当待测产品高度位于合格范围之内时,下通光缝隙与下检测缝隙会有叠合部分,下对射型光纤传感器会输出通光量大于零的信号,而上通光缝隙与上检测缝隙没有叠合,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会发出通光量为零的信号,此时判断产品合格;当待测产品高度低于下限值时,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和下对射型光纤传感器均发出通光量为零的信号,此时判断产品不合格;当待测产品高度高于上限值时,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会发出通光量大于零的信号,此时判断产品不合格。本实用新型利用市场上常见的对射型光纤传感器实现了待测产品高度的有效检测,方法新颖、结构简单、检测准确,有效降低设备生产成本。
由于所述支架上设有限位柱,从而可以方便的限定所述检测定块的下行极限位置,确保在每次检测时,检测定块和检测动块位置的准确,结构简单。
由于所述支架上设有一固定块,所述限位柱与固定块之间螺纹连接,因而可以通过螺纹方便的调节限位柱在固定块上的位置,便于调节检测定块和检测动块的竖向位置。
由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导轨和由气缸驱动的滑台,能够节省空间,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体积小巧,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检测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检测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连接器塑壳,200、连接器端子,1、支架,2、升降驱动装置,21、导轨,22、滑台,3、检测定块,31、上通光缝隙,32、下通光缝隙,4、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5、下对射型光纤传感器,6、检测动块,61、上检测缝隙,62、下检测缝隙,7、弹性装置,8、限位柱,9、固定块,10、安装板,11、光纤传感器固定座,12、弹簧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中,待测产品选择为连接器端子,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检测连接器端子高度是否合格。
如图2至图4共同所示,一种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安装有由升降驱动装置2驱动的检测定块3,检测定块3上设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上通光缝隙31和下通光缝隙32,上通光缝隙31与下通光缝隙32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4和下对射型光线传感器5,检测定块3上竖向滑动安装有与连接器端子200位置相对应的检测动块6,检测动块6的下端伸出检测定块3,检测动块6连接有使自身与对应的连接器端子200相抵靠的弹性装置7,检测动块6上设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检测缝隙61和下检测缝隙62,上通光缝隙31、下通光缝隙32、上检测缝隙61、下检测缝隙62、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4和下对射型光线传感器5的延伸方向均与检测定块3的运动方向相垂直,上通光缝隙31、下通光缝隙32、上检测缝隙61和下检测缝隙62的竖向宽度均为连接器端子200的高度公差值;当检测定块3在升降驱动装置2驱动下到达设定位置时,如果连接器端子200高度为下限值,则下通光缝隙32的下边缘与下检测缝隙62的上边缘齐平,上通光缝隙31位于上检测缝隙61的上方,且上通光缝隙31的下边缘与上检测缝隙61的上边缘之间的竖向高度差为连接器端子200的高度公差值。
上通光缝隙31与下通光缝隙32之间的距离设置大一些,使上检测缝隙61只在上通光缝隙31附近移动不会对下通光缝隙32造成干扰,下检测缝隙62只在下通光缝隙32附近移动不会对上通光缝隙31造成干扰。
优选的,支架1上设有限位柱8,可以方便的限定检测定块3的下行极限位置,确保在每次检测时,检测定块3和检测动块6位置的准确,结构简单。
优选的,支架1上设有一固定块9,限位柱8与固定块9之间螺纹连接,因而可以通过螺纹方便的调节限位柱8在固定块9上的位置,便于调节检测定块3和检测动块6的竖向位置。
为了节省空间,优选的,升降驱动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的导轨21和由气缸驱动的滑台22,滑台22滑动安装在导轨21上,检测定块3通过安装板10固定安装在滑台22上,使得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结构紧凑。当然,升降驱动装置2也可以选用齿轮齿条机构或丝杠螺母机构等等,都可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安装板10上设有光纤传感器固定座11,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4和下对射型光线传感器5通过光纤传感器固定座1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上。
优选的,弹性装置7包括压缩弹簧,安装板10上位于检测定块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座12,压缩弹簧设置在弹簧固定座12与检测动块6之间。当然,弹性装置7也可以选用弹性较好的硅胶体等等,都可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在检测时,首先通过治具(图中未示出)对连接器端子200定位,然后气缸驱动滑台22沿导轨21下移,从而带动检测定块3下移,直至检测定块3到达设定位置,在此过程中,检测动块6接触连接器端子200,连接器端子200上顶检测动块6,使检测动块6在检测定块3的滑槽内滑动,两个对射型光纤传感器开启检测对应的通光缝隙内的通光量,当连接器端子200高度位于合格范围之内时,下通光缝隙32与下检测缝隙62会有叠合部分,下对射型光纤传感器5会输出通光量大于零的信号,而上通光缝隙31与上检测缝隙61没有叠合,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4会发出通光量为零的信号,此时判断产品合格;当连接器端子200高度低于下限值时,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4和下对射型光纤传感器5均发出通光量为零的信号,此时判断产品不合格;当连接器端子200高度高于上限值时,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4会发出通光量大于零的信号,此时判断产品不合格。判断完毕后,气缸驱动滑台22带动检测定块3上移,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完成下一个被测连接器端子高度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利用市场上常见的对射型光纤传感器实现了连接器端子高度的有效检测,方法新颖、结构简单、检测准确,有效降低设备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由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的检测定块,所述检测定块上设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上通光缝隙和下通光缝隙,
所述上通光缝隙与下通光缝隙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和下对射型光线传感器,
所述检测定块上竖向滑动安装有与待测产品位置相对应的检测动块,所述检测动块的下端伸出所述检测定块,所述检测动块连接有使自身与对应的待测产品相抵靠的弹性装置,所述检测动块上设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检测缝隙和下检测缝隙,所述上通光缝隙、下通光缝隙、上检测缝隙和下检测缝隙的竖向宽度均为待测产品的高度公差值;
当所述检测定块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下到达设定位置时,如果待测产品高度为下限值,则所述下通光缝隙的下边缘与所述下检测缝隙的上边缘齐平,所述上通光缝隙位于所述上检测缝隙的上方,且所述上通光缝隙的下边缘与所述上检测缝隙的上边缘之间的竖向高度差为待测产品的高度公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检测定块的下行极限位置的限位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一固定块,所述限位柱与固定块之间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导轨和由气缸驱动的滑台,所述滑台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检测定块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光纤传感器固定座,所述上对射型光纤传感器和下对射型光线传感器通过所述光纤传感器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检测定块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固定座与检测动块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24885.1U CN203785634U (zh) | 2014-03-19 | 2014-03-19 | 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24885.1U CN203785634U (zh) | 2014-03-19 | 2014-03-19 | 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85634U true CN203785634U (zh) | 2014-08-20 |
Family
ID=51321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24885.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85634U (zh) | 2014-03-19 | 2014-03-19 | 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856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68458A (zh) * | 2014-03-19 | 2014-06-18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 |
-
2014
- 2014-03-19 CN CN201420124885.1U patent/CN20378563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68458A (zh) * | 2014-03-19 | 2014-06-18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 |
CN103868458B (zh) * | 2014-03-19 | 2016-08-17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59201U (zh) | 飞针测试机及其飞针测试轴 | |
CN203630166U (zh) | 一种测试夹具 | |
CN203785635U (zh) | 产品高度单缝检测装置 | |
CN203785634U (zh) | 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 | |
CN204439777U (zh) | Lightning插头测试装置 | |
CN209167527U (zh) | 一种全兼容流水线用电能表检测装置 | |
CN103868459A (zh) | 产品高度单缝检测装置 | |
CN208420983U (zh) | 电路板功能测试装置 | |
CN208466561U (zh) | 一种纳米晶片电性能自动测试系统 | |
CN109342992A (zh) | 一种全兼容流水线用电能表检测装置 | |
CN203705553U (zh) | 一种受电弓滑板电阻的检测装置 | |
CN108414927B (zh) | 基于开关自动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 | |
CN103868458A (zh) | 产品高度双缝检测装置 | |
CN103323150B (zh) | 圆珠笔笔头集成测量装置 | |
CN214895647U (zh) | 一种全自动电子功能测试机 | |
CN205388626U (zh) | 腕带类阻值的测试工装 | |
CN210141841U (zh) | 针高上下限检测机构 | |
CN203337491U (zh) | 门板挠曲度检测装置 | |
CN209014707U (zh) |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测试设备 | |
CN203929054U (zh) | 汽车散热器检测装置 | |
CN203479922U (zh) | 一种测试压力对贴片陶瓷电容容量特性影响的装置 | |
CN202024846U (zh) | 一种脱扣器冲击力测试装置 | |
CN204902889U (zh) | 双工位风门电机性能检测装置 | |
CN202075241U (zh) | 一种抽屉式aoi检测运动控制系统 | |
CN203587727U (zh) | 一种功能玻璃假压测试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7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