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3866U - 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混凝土泵送机械 - Google Patents

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混凝土泵送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3866U
CN203783866U CN201420079288.1U CN201420079288U CN203783866U CN 203783866 U CN203783866 U CN 203783866U CN 201420079288 U CN201420079288 U CN 201420079288U CN 203783866 U CN203783866 U CN 203783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ydraulic fluid
fluid port
switching device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92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千里
石峰
朱宝龙
宋文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792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3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3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38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混凝土泵送机械,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手动高低压切换过程中存在的漏油、污染、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该高低压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第一阀门与第三阀门为三通阀门,第二阀门为四通阀门;第一阀门的第一油口形成高低压切换装置的进油口;第三阀门的第一油口形成高低压切换装置的回油口;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至少其中之一为球阀。该混凝土泵送机械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切换装置。本实用新型进行高低压切换时更为方便、工作更为可靠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混凝土泵送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设置该高低压切换装置的混凝土泵送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混凝土输送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大。高低压切换功能作为混凝土泵送产品的主要技术功能之一越来越得到客户的重视。
现有技术中,高低压切换装置中采用的自动高低压切换阀需要一个电磁换向阀和六套插芯和盖板,并且要为之设计相应的阀块。虽然它具有很好的抗污能力和通流效果,自动控制水平高,但是其相应的也带来了成本的增加,由于结构的复杂为故障的排除带来一定的不便,同时也为阀块的加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现有技术中,高低压切换装置中采用的手动式高低压切换装置,其实现方式是通过转阀,即将液压管路集成在几块特殊设计的油路板中,使这些油路板形成两种连接组合,一种将压力油引向有杆腔,无杆腔相互连通,实现低压大排量工况;另外一种将压力油引向无杆腔,有杆腔相互连通,实现高压小排量工况。在切换时,只要将其中的油路板的相对位置转换,即可以改变前边所述连接的组合,实现高低压的切换。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现有技术中切换高低压工况时,需要将油路板拆卸后重新装配,由于泵送系统多为高压大通径大排量系统,拆卸过程中必然引起大量的漏油。
2、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拆装的过程,会使油路板的安装面和油路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泵送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油液易受污染,影响液压系统工作可靠性。
3、从上述控制过程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在泵送这种高压情况下,为了保证这种转阀的密封性,必然使各油路板之间的安装严密牢固,无论哪种方式,都会为转阀的拆装带来不便。
4、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来,由于转阀内部孔道众多,密封件数目大,在拆卸和装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因装配不当导致密封圈遗落、损坏、失效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设置该高低压切换装置的混凝土泵送机械,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手动高低压切换过程中存在的漏油、污染、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其中:
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为三通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为四通阀门;
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油口形成高低压切换装置的进油口;
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二油口以及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一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三油口以及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三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二油口以及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二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三油口以及所述第二阀门的第四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油口形成所述高低压切换装置的回油口;
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各自的工作状态均包括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
所述第一阀门处于第一状态时其第一油口与其第二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阀门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第一油口与其第三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三阀门处于第一状态时其第一油口与其第二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三阀门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第一油口与其第三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阀门处于第一状态时其第三油口与其第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阀门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第一油口与其第二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以及所述第三阀门三者至少其中之一为球阀。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以及所述第三阀门两者均为三通球阀。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门为四通球阀。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两者为油缸直径、活塞杆直径以及油缸最大行程均相同的油缸。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油口与液压油供应装置的液压油输出口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油口与油箱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以及所述第三阀门各自均包括阀体、阀芯以及阀柄,其中:
所述阀芯嵌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柄的其中一端与所述阀芯相连,所述阀柄的其中另一端延伸出所述阀体;
转动所述阀柄以及所述阀芯能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以及所述第三阀门,所述阀柄周围设置有能指示所述第一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阀柄位置的指示标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送机械,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高低压切换装置。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高低压切换装置的所述第一油缸以及所述第二油缸均为混凝土泵送机械的泵送油缸。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泵送机械还包括混凝土输送缸以及位于所述混凝土输送缸内的输送缸活塞杆,所述第一油缸以及所述第二油缸各自的活塞杆均与所述输送缸活塞杆相连接且能带动所述输送缸活塞杆作往复运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切换装置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三者至少其中之一为球阀,优选为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三者均为球阀,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调节球阀的状态以实现混凝土泵送机械的低压大排量泵送工况(简称:低压工况)以及高压小排量的泵送工况(简称:高压工况)之间的切换时,仅需要将阀柄旋转一定角度,不需要拆卸管路,方便、快捷,同时避免了油液的泄漏和污染,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手动高低压切换过程中存在的漏油、污染、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的液压管路连接方式,进行高低压工况切换时,仅需要将阀柄旋转一定角度,不需要拆卸管路,方便、快捷,同时避免了油液的泄漏和污染。
2、本实用新型采用通用球阀实现高低压工况的切换功能,由于球阀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易于保证该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采用通用球阀实现高低压工况切换功能,所以具有易于实施、互换性好,经济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实现低压大排量泵送工况时其内的主要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实现高压小排量泵送工况时其内的主要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第一油缸;12、第二油缸;21、第一阀门;M11、第一油口;M12、第二油口;M13、第三油口;22、第二阀门;M21、第一油口;M22、第二油口;M23、第三油口;M24、第三油口;23、第三阀门;M31、第一油口;M32、第二油口;M33、第三油口;P、进油口;T、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2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控制,且可以有效避免液压油泄露的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设置该高低压切换装置的混凝土泵送机械。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油缸11、第二油缸12、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以及第三阀门23,其中:
第一阀门21与第三阀门23为三通阀门,第二阀门22为四通阀门。
第一阀门21的第一油口M11形成高低压切换装置的进油口P。
第一油缸11的有杆腔与第一阀门21的第二油口M12以及第二阀门22的第一油口M21相连通。
第一油缸11的无杆腔与第一阀门21的第三油口M13以及第二阀门22的第三油口M23相连通。
第二油缸12的有杆腔与第三阀门23的第二油口M32以及第二阀门22的第二油口M22相连通。
第二油缸12的无杆腔与第三阀门23的第三油口M33以及第二阀门22的第四油口M24相连通。
第三阀门23的第一油口M31形成高低压切换装置的回油口T。
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与第三阀门23各自的工作状态均包括如图1所示第一状态以及如图2所示第二状态。
第一阀门21处于第一状态时其第一油口M11与其第二油口M12相连通。第一阀门21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第一油口M11与其第三油口M13相连通。
第三阀门23处于第一状态时其第一油口M31与其第二油口M32相连通。第三阀门23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第一油口M31与其第三油口M33相连通。
第二阀门22处于第一状态时其第三油口M23与其第四油口M24相连通。第二阀门22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第一油口M21与其第二油口M22相连通。
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以及第三阀门23三者至少其中之一为球阀。第一阀门21以及第三阀门23两者可以均为三通球阀。第二阀门22可以为四通球阀。
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调节球阀的状态以实现混凝土泵送机械的低压大排量泵送工况以及高压小排量的泵送工况之间的切换时,仅需要将阀柄旋转一定角度,不需要拆卸管路,方便快捷,同时避免了油液的泄漏和污染。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油缸11与第二油缸12两者为油缸直径、活塞杆直径以及油缸最大行程均相同的油缸。第一油缸11与第二油缸12两者的技术参数(可以通过型号来体现)优选为相同。此时高低压切换装置不仅便于控制,而且第一油缸11与第二油缸12这两个油缸工作时协调性好。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阀门21的第一油口M11与液压油供应装置的液压油输出口相连通。由第一阀门21的第一油口M11输入的来自于液压油供应装置的液压油可以驱动图1中的第一油缸11的活塞杆伸出,同时驱动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缩回。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三阀门23的第一油口M31与油箱相连通。油箱对液压油可以回收再利用。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以及第三阀门23各自均包括阀体、阀芯以及阀柄,其中:
阀芯嵌于阀体内,阀柄的其中一端与阀芯相连,阀柄的其中另一端延伸出阀体。
转动阀柄以及阀芯能切换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以及第三阀门23,阀柄周围设置有能指示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时阀柄位置的指示标记。
当操作人员转动阀柄时可以通过阀柄位置的指示标记查看阀柄是否已经转动到位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送机械,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高低压切换装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具有上述优点,所以适宜应用于混凝土泵送机械上以避免混凝土泵送机械在切换高低压工况时发生漏油。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高低压切换装置的第一油缸11以及第二油缸12均为混凝土泵送机械的泵送油缸。
第一阀门21(优选为三通球阀)的进油口P和液压油供应装置的液压油输出口(优选为系统压力油口)相通,工作油口(包括第一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分别和泵送主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四通球阀2使两泵送主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可以分别相通。第三阀门23的进油口作为回油口T使用。
如图1所示,第一阀门21的第一油口M11即进油口P(或称:P口)和第一油缸21的有杆腔接通,第二油缸22的有杆腔和回油口T接通,四通球阀使两无杆腔相通,以实现低压大排量的泵送工况。如图2所示,第一阀门21的第一油口M11和第一油缸21的无杆腔接通,第二油缸22的无杆腔和回油口T接通,四通球阀使两有杆腔相通,以实现高压小排量的泵送工况。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混凝土泵送机械还包括混凝土输送缸以及位于混凝土输送缸内的输送缸活塞杆,第一油缸11以及第二油缸12各自的活塞杆均与输送缸活塞杆相连接且能带动输送缸活塞杆作往复运动。
第一油缸11以及第二油缸12各自的活塞杆均与输送缸活塞杆相连接的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多赘述。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切换装置的混凝土泵送机械的泵送油缸可以稳定、可靠的带动输送缸活塞杆作往复运动,实现对混凝土的输送。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高低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其中:
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为三通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为四通阀门;
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油口形成高低压切换装置的进油口;
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二油口以及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一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三油口以及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三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二油口以及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二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三油口以及所述第二阀门的第四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油口形成所述高低压切换装置的回油口;
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各自的工作状态均包括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
所述第一阀门处于第一状态时其第一油口与其第二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阀门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第一油口与其第三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三阀门处于第一状态时其第一油口与其第二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三阀门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第一油口与其第三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阀门处于第一状态时其第三油口与其第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阀门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第一油口与其第二油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以及所述第三阀门三者至少其中之一为球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以及所述第三阀门两者均为三通球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为四通球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两者为油缸直径、活塞杆直径以及油缸最大行程均相同的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油口与液压油供应装置的液压油输出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油口与油箱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以及所述第三阀门各自均包括阀体、阀芯以及阀柄,其中:
所述阀芯嵌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柄的其中一端与所述阀芯相连,所述阀柄的其中另一端延伸出所述阀体;
转动所述阀柄以及所述阀芯能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以及所述第三阀门,所述阀柄周围设置有能指示所述第一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阀柄位置的指示标记。
8.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高低压切换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压切换装置的所述第一油缸以及所述第二油缸均为混凝土泵送机械的泵送油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泵送机械还包括混凝土输送缸以及位于所述混凝土输送缸内的输送缸活塞杆,所述第一油缸以及所述第二油缸各自的活塞杆均与所述输送缸活塞杆相连接且能带动所述输送缸活塞杆作往复运动。
CN201420079288.1U 2014-02-25 2014-02-25 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混凝土泵送机械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83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9288.1U CN203783866U (zh) 2014-02-25 2014-02-25 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混凝土泵送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9288.1U CN203783866U (zh) 2014-02-25 2014-02-25 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混凝土泵送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3866U true CN203783866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20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9288.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83866U (zh) 2014-02-25 2014-02-25 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混凝土泵送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38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153A (zh) * 2015-06-26 2015-09-23 黄泽明 液控变速装置、变速方法及包含该变速装置的液压泥浆泵
CN105134542A (zh) * 2015-08-17 2015-12-09 镇江长城注浆设备有限公司 高压大流量注浆泵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153A (zh) * 2015-06-26 2015-09-23 黄泽明 液控变速装置、变速方法及包含该变速装置的液压泥浆泵
CN105134542A (zh) * 2015-08-17 2015-12-09 镇江长城注浆设备有限公司 高压大流量注浆泵
CN105134542B (zh) * 2015-08-17 2019-03-22 镇江长城注浆设备有限公司 高压大流量注浆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3011A (zh) 液压阀、液压阀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41354U (zh) 油路换向装置
CN203783866U (zh) 高低压切换装置以及混凝土泵送机械
CN103671316B (zh) 泵送液压系统及泵送设备
CN106546421A (zh) 一种调距桨桨毂试验装置
CN102606559B (zh) 液压故障检测仪
CN204572609U (zh) 一种静力压桩机用多功能液压集成阀块
CN104033438B (zh) 一种多功能防液压卡紧电液换向阀先导阀
CN201891688U (zh) 液压阀、液压阀组、液压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03365246U (zh) 油压耐受性检测装置
CN203551399U (zh) 液压管试压系统
CN108708888A (zh) 液压管路防爆阀
CN202939098U (zh) 测试不同管径钢管压力的水压试验机
CN204828778U (zh) 一种水介质两位三通换向阀
CN101876314A (zh) 一种工程机械及其多路同步润滑装置
CN204003712U (zh) 高低压切换装置
CN105508329B (zh) 泵送液压控制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CN209960088U (zh) 一种实用型阀门堵漏工具
CN206329857U (zh) 复合打压端堵
CN202791073U (zh) 防泄漏的液压旋转接头
CN104696303A (zh) 一种静力压桩机多功能液压集成阀块
CN102865264B (zh) 一种液压阀及液压阀组
CN103867530A (zh) 一种液压马达测试系统
CN203809419U (zh) 液压马达测试系统
CN201313013Y (zh) 压力式滤油机进出油换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