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0923U - 一种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0923U
CN203780923U CN201420174369.XU CN201420174369U CN203780923U CN 203780923 U CN203780923 U CN 203780923U CN 201420174369 U CN201420174369 U CN 201420174369U CN 203780923 U CN203780923 U CN 203780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acking chest
cover
upper cover
strength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743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side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743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0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0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09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装箱,包括:顶盖部分、侧板部分和底板部分,所述顶盖部分和底板部分分别连接于所述侧板部分,还包括有强化板,所述强化板折合铺设于所述底板部分的内侧,所述顶盖部分具有三层结构并通过连接于侧板部分实现包装箱的封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创新设计三层顶盖、双层底板和防盗线,保证了包装箱的抗压强度,降低了包装箱搬运过程中出现开箱或货物被盗的风险,通过使用具有初粘性好、持粘性强且剥离强度高的双面胶或热熔胶达到了快速封箱的效果,通过在包装箱上设计高强度撕拉线结构,达到了快速、轻松开箱的效果,大幅提高了包装箱的回收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并保证了搬运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抗压强度大、使用便捷的包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快递业的迅速发展,包装箱被大量使用,现有的包装箱不仅种类数量多,而且结构各异,但是在现有的这些包装箱中,普遍存在着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包装箱整体的包装强度和安全性较差,多数包装箱的顶板和底板都仅包括一层箱板结构,尤其是现有包装箱的底板部分几乎都是一层对折封底结构,在包装箱搬运的过程中不但容易开裂,而且极容易通过底板盗取包装箱内物品,即这种现有包装箱的底板设计结构没有任何防盗措施,尽管有些包装箱的顶板包括有双层板结构,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包装箱搬运过程中的抗压强度要求。而且现有包装箱的包箱和拆箱操作极不方便,多数包装箱的包封中用到了大量胶带或者扎紧绳,包箱操作繁杂,即浪费了封箱时间,而且在开箱的时候还需要再次将胶带或扎紧带解开,甚至要借助剪刀等工具,使得开箱操作极为不便,而且大量使用胶带或扎紧绳会造成包装物料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创新的提出一种全新结构的包装箱,通过创新设计三层顶盖、双层底板和防盗线,保证了包装箱的抗压强度,降低了包装箱搬运过程中出现开箱或货物被盗的风险,通过使用具有初粘性好、持粘性强且剥离强度高的双面胶或热熔胶达到了快速封箱的效果,通过在包装箱上设计高强度撕拉线结构,达到了快速、轻松开箱的效果,大幅提高了包装箱的回收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并保证了搬运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装箱,包括:顶盖部分、侧板部分和底板部分,所述顶盖部分和底板部分分别连接于所述侧板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强化板17,所述强化板17折合铺设于所述底板部分的内侧,所述顶盖部分具有三层结构并通过连接于侧板部分实现包装箱的封箱。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侧板部分包括按序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前侧板7、左侧板9、后侧板8和右侧板10,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内底板21、外底板22、左底板23和右底板24,所述顶盖部分包括上盖11、左盖13和右盖14,所述强化板17连接于所述前侧板7的顶侧,所述前侧板7的底侧连接于所述外底板22,所述左侧板9的顶侧连接于所述左盖13,所述左侧板9的底侧连接于所述左底板23,所述后侧板8的顶侧连接于所述上盖11,所述后侧板8的底侧连接于所述内底板21,所述右侧板10的顶侧连接于所述右盖14,所述右侧板10的底侧连接于所述右底板24。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上盖11被压折线114对折分为上盖顶115和上盖侧116两部分,所述左盖13和右盖14对折合盖后,所述上盖顶115折叠覆盖于所述左盖13和右盖14之上,所述上盖侧116沿压折线114折叠覆盖于所述前侧板7的外侧。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前侧板7的外侧具有胶粘区6,通过所述上盖侧116粘贴于所述胶粘区6实现包装箱的封箱,所述上盖侧116上设置有撕拉条111和防盗线113,通过撕拉所述撕拉条111实现包装箱的开箱。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撕拉条111通过沿上盖侧116上的两条平行线相互间隔的开设若干短线切孔、弯折切孔或者贯穿圆孔而形成,在所述撕拉条111上设置有加强筋112,所述防盗线113通过沿上盖侧116顶部的左右两组三条平行线相互间隔地开设若干短线切孔、弯折切孔或者贯穿圆孔而形成,所述上盖侧116的长度略窄于所述上盖顶115的长度,使得所述上盖侧116能够直接插进包装箱的箱体内形成收纳结构。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前侧板7的左侧连接有连接凸缘5,所述连接凸缘5在包装箱封箱时连接于右侧板10,所述侧板部分与顶盖部分、底板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通过压折线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内底板21和外底板22上均设置有压折线211、221和涂胶区212、222,所述左底板23和右底板24对折后分别粘贴于所述外底板22的涂胶区222和所述内底板21的涂胶区212。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强化板17被压折线174对折分为强化侧板175和强化底板176两部分,在包装箱封箱时所述强化侧板175向内折叠覆盖于所述前侧板7的内表面,所述强化底板176沿压折线174折叠覆盖于所述底板部分的内侧表面。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强化底板176的前端设置有插头173,所述内底板21的底部设置有插口213,所述强化底板176沿压折线174折叠覆盖于所述内底板21的内侧表面,同时所述插头173插入所述插口213之内。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强化底板17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缺口171、172,所述左盖13和右盖14结构相同且在其前端均设置有缺口131、141,所述缺口131、141、171、172的形状为半圆形、方形或梯形,所述上盖11、左盖13、右盖14、内底板21、外底板22、左底板23、右底板24和强化板17的所有拐角均具有圆角结构。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使用具有初粘性好、持粘性强和剥离强度高的双面胶或热熔胶进行封箱,节省了大量胶带的浪费,而且提高了封箱的效率;
2)、通过基于撕拉线开启包装箱,提高了包装箱的开封效率,并减少了安全隐患,且高强度撕拉线的创新设计有效避免了包装箱开箱过程中撕拉线被拉断的问题,提高了包装箱的实用化程度;
3)、通过创新设计三层顶盖、双层底板和防盗线,保证了包装箱的抗压强度,降低了包装箱搬运过程中出现开箱或货物被盗的风险,提高了包装箱的运输安全性;
4)、所述包装箱具有收纳功能,撕拉开箱后,箱子整体并没有被破坏,仍然可以二次利用,提高了包装箱的回收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5)、所述包装箱整体抗压强度大、拆封操作方便、能被有效回收利用,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箱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5-连接凸缘、6-胶粘区、7-前侧板、8-后侧板、9-左侧板、10-右侧板;
11-上盖、13-左盖、14-右盖、111-撕拉条、112-加强筋、113-防盗线、114-压折线、115-上盖顶、116-上盖侧、131-缺口、141-缺口;
17-强化板、171-缺口、172-缺口、173-插头、174-压折线、175-强化侧板、176-强化底板;
21-内底板、211-压折线、212-涂胶区、213-插口、22-外底板、221-压折线、222-涂胶区、23-左底板、24-右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装箱整体包括:顶盖部分、侧板部分和底板部分,所述顶盖部分和底板部分通过侧板部分连接。所述顶盖部分包括上盖11、左盖13和右盖14,所述侧板部分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前侧板7、左侧板9、后侧板8和右侧板10,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内底板21、外底板22、左底板23和右底板24,其中在所述前侧板7的顶侧一体连接于强化板17,所述前侧板7的底侧一体连接于外底板22,在所述左侧板9的顶侧一体连接于所述左盖13,所述左侧板9的底侧一体连接于所述左底板23,在所述后侧板8的顶侧一体连接于所述上盖11,所述后侧板8的底侧一体连接于所述内底板21,在所述右侧板10的顶侧一体连接于所述右盖14,所述右侧板10的底侧一体连接于所述右底板24,下面给出具体结构。
所述顶盖部分包括:上盖11、左盖13和右盖14,其中所述上盖11被压折线114对折分为上盖顶115和上盖侧116两部分,所述上盖侧116的中部附近设置有撕拉条111,所述撕拉条111通过沿上盖侧116上的两条平行线相互间隔的开设若干短线状切孔、弯折切孔或者贯穿孔的方式而形成。所述的撕拉条111优选横贯整个上盖11的宽度布置,这样只要沿着撕拉条111的方向撕拉,即可快速、轻松的完成包装箱的开箱。为了提高撕拉条111的强度,在所述撕拉条111上进一步设置有加强筋112,所述加强筋112的优选设置方式有:通过在撕拉条111内侧中央沿撕拉条延伸方向开设未贯穿的刀口,然后将一根或多根线绳或塑料条嵌入或粘贴于所述刀口中,或者在所述撕拉条111内侧中央沿撕拉条延伸方向直接粘贴一根或多根线绳或塑料条,利用具有超强韧性和拉力的线绳或塑料条作为所述加强筋112,从而有效避免了开箱过程中撕拉条被拉断的问题。所述上盖侧116的撕拉条111上方进一步设置有防盗线113,所述防盗线113通过沿着上盖侧116顶部的左右两组三条平行线相互间隔地开设若干贯穿上盖的短线切孔、弯折切孔或者圆孔而构成。所述上盖侧116的长度要比上盖顶115的长度略窄,这样也可以将上盖侧116直接插进箱体内形成收纳结构,尤其是当包装箱沿撕拉条被撕拉开箱后,处于所述撕拉条和压折线之间的上盖侧部分仍然可以被二次利用,将该部分沿压折线对折后直接插入箱体内(将左盖和右盖包折其内)可将包装箱继续作为一种包封要求低的快递箱使用。所述左盖13和右盖14结构相同且相互对称,并在前端均设置有缺口131和141,所述缺口131和141设计为便于左盖13和右盖14的开合,优选的所述缺口131和141形状为便于人手通过的半圆形、方形、梯形等。
所述侧板部分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前侧板7、左侧板9、后侧板8和右侧板10,其中在所述前侧板7的侧边缘上进一步设置有连接凸缘5,所述连接凸缘5在包装箱包封时用于与右侧板10连接。在所述前侧板7的底部外表面设有胶粘区6,所述胶粘区6为初粘性好、持粘性强和剥离强度高的双面胶或热熔胶,沿前侧板长度方向的狭长区域设置,这样既保证了包装强度,同时胶带使用量仅为普通物流箱的1/6—1/10,同时也大量节省人工封箱工时。
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内底板21、外底板22、左底板23和右底板24,在所述内底板21的底部设置有插口213,所述内底板21、外底板22上分别设置有压折线211、221,所述内底板21内侧的压折线211以外的区域形成有涂胶区212,所述外底板22内侧的压折线221以外的区域形成有涂胶区222,包箱时所述左底板23和右底板24对折并分别粘贴于外底板22的涂胶区222的表面和内底板21的涂胶区212的表面,具体的所述内底板21内侧的涂胶区212与右底板24外侧粘合形成一半底,所述外底板22内侧的涂胶区222和左底板23外侧粘合形成另一半底,完成包装箱底部包封。
所述的强化板17被偏底部的压折线174向内折合分为强化侧板175和强化底板176两部分,在所述强化底板176的前端设置有插头173,在所述强化底板17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缺口171和172,所述缺口171和172的形状为半圆形、方形或梯形,在包箱过程中所述强化侧板175向内折合于前侧板7的内表面,同时所述强化底板176经压折线174折合铺设于底板部分上,作为包装箱在底板部分上的新一层底板结构,同时所述插头173插于内底板21的插口213里,构成双层底结构,加强了抗压和防盗性能,因此所述强化侧板175的结构尺寸前侧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箱的具体包箱过程为:在附图1的基础上,将前侧板7、左侧板9、后侧板8和右侧板10按对折线合围,同时使底板部分的左底板23和右底板24对折并分别粘贴于外底板22的涂胶区222的表面和内底板21的涂胶区212的表面,形成第一底层结构,其中前侧板7上的连接凸缘5连接于右侧板10(胶粘或装订);然后将强化板17的强化侧板175部分向内折合于前侧板7的内表面,并沿其压折线174将强化底板176折合铺设于由所述底板部分形成的第一底层结构上,形成第二底层结构,并使插头173插设于所述内底板21的插口213内;最后将所述左盖13和右盖14合箱,待左盖13和右盖14合上后,将上盖11折叠覆盖于最上面,同时上盖11通过其压折线114内折后使其上盖侧116对准前侧板7外侧的胶粘区6,剥去胶粘区上的保护膜后,将上盖侧116内表面粘贴于前侧板7外侧的胶粘区6上,实现了包装箱的包封。在包装箱拆箱时,仅需将撕拉条111撕下即可实现拆箱,同时在拆箱后可通过将撕拉条下方的上盖侧部分沿压折线114对折后直接插入箱体内(将左盖和右盖包折其内),达到包装箱在一般包封要求下的重复利用。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包装箱上盖11、左盖13、右盖14、内底板21、外底板22、左底板23、右底板24和强化板17的所有拐角均采用圆角设计,以避免打包包装箱时操作人员可能会被现有拐角部位划伤以及包装箱可能会卡到机器或者其他阻碍物上的问题出现,更适于机械化生产。
以上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制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公知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范畴,本实用新型具体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部分、侧板部分和底板部分,所述顶盖部分和底板部分分别连接于所述侧板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强化板(17),所述强化板(17)折合铺设于所述底板部分的内侧,所述顶盖部分具有三层结构并通过连接于侧板部分实现包装箱的封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侧板部分包括按序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前侧板(7)、左侧板(9)、后侧板(8)和右侧板(10),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内底板(21)、外底板(22)、左底板(23)和右底板(24),所述顶盖部分包括上盖(11)、左盖(13)和右盖(14),所述强化板(17)连接于所述前侧板(7)的顶侧,所述前侧板(7)的底侧连接于所述外底板(22),所述左侧板(9)的顶侧连接于所述左盖(13),所述左侧板(9)的底侧连接于所述左底板(23),所述后侧板(8)的顶侧连接于所述上盖(11),所述后侧板(8)的底侧连接于所述内底板(21),所述右侧板(10)的顶侧连接于所述右盖(14),所述右侧板(10)的底侧连接于所述右底板(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盖(11)被压折线(114)对折分为上盖顶(115)和上盖侧(116)两部分,所述左盖(13)和右盖(14)对折合盖后,所述上盖顶(115)折叠覆盖于所述左盖(13)和右盖(14)之上,所述上盖侧(116)沿压折线(114)折叠覆盖于所述前侧板(7)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前侧板(7)的外侧具有胶粘区(6),通过所述上盖侧(116)粘贴于所述胶粘区(6)实现包装箱的封箱,所述上盖侧(116)上设置有撕拉条(111)和防盗线(113),通过撕拉所述撕拉条(111)实现包装箱的开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条(111)通过沿上盖侧(116)上的两条平行线相互间隔的开设若干短线切孔、弯折切孔或者贯穿圆孔而形成,在所述撕拉条(111)上设置有加强筋(112),所述防盗线(113)通过沿上盖侧(116)顶部的左右两组三条平行线相互间隔地开设若干短线切孔、弯折切孔或者贯穿圆孔而形成,所述上盖侧(116)的长度略窄于所述上盖顶(115)的长度,使得所述上盖侧(116)能够直接插进包装箱的箱体内形成收纳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前侧板(7)的左侧连接有连接凸缘(5),所述连接凸缘(5)在包装箱封箱时连接于右侧板(10),所述侧板部分与顶盖部分、底板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通过压折线一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内底板(21)和外底板(22)上均设置有压折线(211、221)和涂胶区(212、222),所述左底板(23)和右底板(24)对折后分别粘贴于所述外底板(22)的涂胶区(222)和所述内底板(21)的涂胶区(212)。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强化板(17)被压折线(174)对折分为强化侧板(175)和强化底板(176)两部分,在包装箱封箱时所述强化侧板(175)向内折叠覆盖于所述前侧板(7)的内表面,所述强化底板(176)沿压折线(174)折叠覆盖于所述底板部分的内侧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底板(176)的前端设置有插头(173),所述内底板(21)的底部设置有插口(213),所述强化底板(176)沿压折线(174)折叠覆盖于所述内底板(21)的内侧表面,同时所述插头(173)插入所述插口(213)之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底板(17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缺口(171、172),所述左盖(13)和右盖(14)结构相同且在其前端均设置有缺口(131、141),所述缺口(131、141、171、172)的形状为半圆形、方形或梯形,所述上盖(11)、左盖(13)、右盖(14)、内底板(21)、外底板(22)、左底板(23)、右底板(24)和强化板(17)的所有拐角均具有圆角结构。
CN201420174369.XU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包装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0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4369.XU CN203780923U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4369.XU CN203780923U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0923U true CN203780923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17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7436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0923U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092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3304A (zh) * 2014-04-11 2015-10-14 北京一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箱
CN105882201A (zh) * 2016-06-08 2016-08-24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文件夹及其折叠方法
WO2016138788A1 (zh) * 2015-03-03 2016-09-09 常江 微型双底双盖式防盗包装箱
CN106809462A (zh) * 2015-12-01 2017-06-09 力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用结构
CN109311558A (zh) * 2016-04-07 2019-02-05 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显启封闭件的可再封闭的折叠盒和用于制造其的折叠盒坯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3304A (zh) * 2014-04-11 2015-10-14 北京一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箱
WO2016138788A1 (zh) * 2015-03-03 2016-09-09 常江 微型双底双盖式防盗包装箱
CN106809462A (zh) * 2015-12-01 2017-06-09 力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用结构
CN109311558A (zh) * 2016-04-07 2019-02-05 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显启封闭件的可再封闭的折叠盒和用于制造其的折叠盒坯件
US11407554B2 (en) 2016-04-07 2022-08-09 Novartis Ag Reclosable folding box with a tamper-evident closure, and folding box blank for producing same
CN105882201A (zh) * 2016-06-08 2016-08-24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文件夹及其折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0923U (zh) 一种包装箱
CN104973304A (zh) 一种包装箱
CN203638270U (zh) 一种飞机盒式包装箱
CN207258191U (zh) 一种快速折叠纸板盒
CN204979601U (zh) 一种信封袋
CN203753544U (zh) 一种包装箱
CN205010625U (zh) 一种撕拉开启式包装箱
CN205345580U (zh) 一种易撕包装盒
CN207580363U (zh) 一种一片式折叠成型快递包装盒
CN204399639U (zh) 折叠式的盒子
CN207208862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v型快拆结构无缝防盗包装箱
CN203780978U (zh) 一种信封袋
CN207843594U (zh) 新型分体式纸箱
CN208429339U (zh) 一种带快递单贴层的纸箱
CN206125674U (zh) 可两次快速封装使用的包装箱
CN205327623U (zh) 一种包装箱
CN207759225U (zh) 新型纸箱
CN204453137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0047739U (zh) 一种底部两点支撑可重复使用的包装箱
WO2022057553A1 (zh) 一种去塑易开型包装箱
CN211281896U (zh) 物流运输箱
CN209492807U (zh) 环保型快递专用包装盒
CN207631668U (zh) 一种可完全回收环保纸箱
CN208325884U (zh) 一种包装箱
CN207712470U (zh) 一种节约纸材的撕开式包装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YISIDE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N MEIHUA

Effective date: 201507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27

Address after: 100070, Fengtai District Science City, 2038 Spark Road, 11, 3 Office Park, room (Park),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ISIDE LOGIST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malianwa Road No. 151

Patentee before: Han Meihu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