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70461U - 电磁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70461U
CN203770461U CN201320876989.3U CN201320876989U CN203770461U CN 203770461 U CN203770461 U CN 203770461U CN 201320876989 U CN201320876989 U CN 201320876989U CN 203770461 U CN203770461 U CN 203770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sheet
revolving part
slave end
magnetic clutch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769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en Huayu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den Beh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den Beh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den Beh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769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70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70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704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离合器,能简化装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用于与动力源连接的驱动侧旋转件;通电时励磁的电磁线圈;用于与从动侧的旋转机械连接的从动侧旋转件;通过电磁线圈励磁与驱动侧旋转件吸合的吸盘;以及与从动侧旋转件和吸盘分别连接的弹性片,弹性片和从动侧旋转件对接,并且弹性片和从动侧旋转件中的一方具有凸部,另一方具有凹部,该凸部和该凹部镶嵌配合,以使弹性片上的旋转扭矩能传递给从动侧旋转件。

Description

电磁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尤其涉及电磁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设置在动力源向执行件传递旋转力的路径上,实现动力传递继续或停止。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可将汽车发动机的转动传递到压缩机上的传动件,其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皮带轮、与压缩机主轴连接的吸盘、通电状态下将皮带轮励磁从而使皮带轮和吸盘吸合的线圈。 
专利号为US6286650的美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电磁离合器,如图7所示,吸盘包括内环圈5a和外环圈5b,内环圈5a、外环圈5b以及轮毂6三者径向排列,并分别采用铆钉62、63、64固定在单片的弹性片61上。该美国专利文献由于采用了单片的弹性片61,比更早的吸盘所采用的多片弹性片堆叠的结构体积小,因而节省了电磁离合器所占用的空间。 
虽然上述美国专利文献减小了离合器的体积,但并未节省装配步骤,也未明显节省零件数量,从实施例看共采用了9个铆钉,将内环圈5a、外环圈5b以及轮毂6等结合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离合器,能简化装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用于与动力源连接的驱动侧旋转件;通电时励磁的电磁线圈;用于与从动侧的旋转机械连接的从动侧旋转件;通过电磁线圈励磁与驱动侧旋转件吸合的吸盘;以及与从动侧旋转件和吸盘分别连接的弹性片,弹性片和从动侧旋转件对接,并且弹性片和从动侧旋转件中的一方具有凸部,另一方具有凹部,该凸部和该凹部镶嵌配合,以使弹性片上的旋转扭矩能传递给从动侧旋转件。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从动侧旋转件包括与弹性片相对设置的轮毂,弹性片和轮毂中的一方的端面具有凸台,另一方的端面具有凹槽,该凸台镶嵌在凹槽中,以使弹性片上的旋转扭矩能传递给从动侧旋转件。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从动侧旋转件包括与弹性片贴合的轮毂和与轮毂固定配合的主轴,弹性片具有沿中心轴向延伸的、套在主轴外侧的圆筒,该圆筒和主轴中的一方具有径向凸筋,另一方具有径向凹槽,该径向凸筋和该径向凹槽镶嵌配合,以使弹性片上的旋转扭矩能传递给从动侧旋转件。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吸盘具有外环圈、内环圈,外环圈、内环圈以及从动侧旋转件在径向由外向内有间隙地分布,电磁线圈位于驱动侧旋转件的线圈槽中,外环圈和内环圈之间的间隙和驱动侧旋转件的端面相对,并且外环圈和内环圈的端面分别与驱动侧旋转件的弧形槽相对,以使电磁线圈的磁通在吸盘和驱动侧旋转件之间传递时遇到该弧形槽和该间隙能绕行到对方材料内,弹性片具有第一铆接部和第二铆接部,第一铆接部和吸盘的内环圈铆接,第二铆接部和吸盘的外环圈铆接。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弹性片具有位于外周的外圈和位于中心的内圈,外圈和内圈之间由桥接部连接。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铆接部位于桥接部上。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铆接部从弹性片的外圈径向向内伸出。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铆接部、第二铆接部从弹性片的内圈分别径向向外伸出。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从动侧旋转件包括与弹性片贴合的轮毂和与轮毂固定配合的主轴,弹性片套在主轴外侧,弹性片和轮毂通过螺纹紧固件紧固在一起。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弹性片和从动侧旋转件中的一方的中部至少三处具有凸部,另一方的中部至少三处具有凹部,该凸部和该凹部对应镶嵌配合,以使弹性片上的旋转扭矩能传递给从动侧旋转件。 
由于弹性片与从动侧旋转件之间取消了多点铆接,而改用直接叠放,依靠凸部与凹部的配合实现扭矩传递,简化了装配步骤。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磁离合器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磁离合器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变形例电磁离合器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另一个变形例电磁离合器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磁离合器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磁离合器的左视图。 
图7为现有的电磁离合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至图4示出了实施例1,图5和图6示出了实施例2。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实施例1 
旋转机械的电磁离合器设置在发动机向旋转机械传递旋转力的路径上,实现动力传递继续或停止。如图1所示,作为旋转机械的压缩机包括受驱动而旋转的主轴10以及压缩机构(图中未示出)。电磁离合器吸合时,发动机(图中未示出)上的旋转力通过电磁离合器传递给主轴10。主轴10旋转工作中,压缩机构给予主轴一负载,该负载过大时,电磁离合器上的容易因吸合力不足而产生打滑。 
如图1所示,电磁离合器包括皮带轮11、轮毂18、弹性片20、吸盘40、线圈19。发动机通过皮带(图中未示出)来驱动皮带轮11。吸盘40与皮带轮11相 对设置。线圈19设在皮带轮11的环槽内。轮毂18套在压缩机主轴10外周,两者花键配合。轮毂18与吸盘40之间由单个弹性片20连接。皮带轮11安装在压缩机的缸盖30外,两者之间装有轴承31。离合器未吸合时,皮带轮11与吸盘40之间存在微小轴向间隙,因此虽然皮带轮11随发动机旋转,但是离合器中的其它零件仍保持静止;线圈19通电后,皮带轮11励磁,吸引吸盘40与之吸合,将动力传递给吸盘40。 
弹性片20的一端面(图中为右端面)包括3个或3个以上的朝轮毂18轴向凸出的凸台21,轮毂18上对应地形成凹槽13,凸台21镶嵌在凹槽13中;弹性片20上还设有3个或3个以上的铆接部14,铆接部14位于凸台21的径向外侧,用铆钉与吸盘40连接。通过弹性片20,吸盘40上的旋转扭矩可以传递给轮毂18。 
如图2所示,吸盘40包括相互独立的外环圈41和内环圈42。结合图1,外环圈41和内环圈42之间的环形间隙43与皮带轮11的两弧形槽12之间的端面17相对,而皮带轮11的弧形槽12则分别与内外环圈42、41相对,吸合时,磁通φ在吸盘40和皮带轮11之间穿行,遇到槽12或间隙43时则绕行到对方材料内。现有的一体吸盘的从连接臂位置因短路流失约15%的磁通量,导致磁力明显下降。隔磁的间隙和槽能增加磁力线的长度,相对独立的内环圈42和外环圈41能比较彻底地隔磁,避免了磁通从吸盘流失,有效增加磁力。 
轮毂18、内环圈42和外环圈41由内向外径向排列,互相之间存径向间隙,用于隔磁。弹性片20叠放在轮毂18、内环圈42、外环圈41的同侧(在图中为左侧),弹性片20包括外圈22和内圈23,外圈22和内圈23由桥接部24连通,铆接部14包括位于桥接部24上的第一铆接部25,以及位于外环圈41上的第二铆接部26第一铆接部25通过铆钉和吸盘40的内环圈42铆接,第二铆接部26通过铆钉和吸盘40的外环圈41铆接。凸台21是形成在内圈23上。在弹性片20的另一端面(左端面)叠放有圆环形的压板32,压板32的半径大于凸台21与轴心C的距离,使得压板32能施力于凸台21,采用螺母33将压板32、弹性片20、轮毂18拧紧配合在主轴10上,压板32将弹性片20压紧。 
弹性片20所传递的旋转扭矩的最大值,取决于凸台21可保持在凹槽13中的最大嵌合力、以及凸台21与轴心C的距离。可以通过设定压板32对弹性片20的压力,来限定最大嵌合力。 
由于弹性片20较薄且导磁率小于吸盘40,所以由其对内环圈42和外环圈41进行桥接,极少的磁通会从弹性片20损失,因此从产品性能看,本实施例的电磁离合器的吸合力较强。从装配的角度看,弹性片20与轮毂18之间取消了多点铆接,而改用直接叠放,依靠凸台21与凹槽13的配合实现扭矩传递,简化了装配步骤。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进行对换,将凹槽13设在弹性片20上,凸台21设在轮毂18上,两者嵌合可以达到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该实施例还具有多种变型。如图3所示,第一铆接部25也可不形成在桥接部24上,而是另外从外圈22径向向内延伸而成。或者如图4所示,也可以省去外圈22,从内圈23径向向外分别延伸出第一铆接部25和第二铆接部2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选择性地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片20与轮毂18、主轴10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弹性片20中心带有圆筒29,套设在主轴10上,圆筒29内周带有若干个径向凸筋28,主轴10上与之配合的位置设有相应的径向凹槽15,凸筋28在整个圆筒29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轮毂18的内周面也带有与主轴配合的第二凸筋16。弹性片20的一端面与轮毂18贴合,另一端面用压板32压紧,并用螺母33拧紧在主轴10上。 
实施例2也如同实施例一样可以具有如图3、图4所示的变型。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磁离合器,包括
驱动侧旋转件,用于与动力源连接;
通电时励磁的电磁线圈;
从动侧旋转件,用于与从动侧的旋转机械连接;
吸盘,通过电磁线圈励磁与驱动侧旋转件吸合;以及
弹性片,与从动侧旋转件和吸盘分别连接;
其特征在于,弹性片和从动侧旋转件对接,并且弹性片和从动侧旋转件中的一方具有凸部,另一方具有凹部,该凸部和该凹部镶嵌配合,以使弹性片上的旋转扭矩能传递给从动侧旋转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从动侧旋转件包括与弹性片相对设置的轮毂,弹性片和轮毂中的一方的端面具有凸台,另一方的端面具有凹槽,该凸台镶嵌在凹槽中,以使弹性片上的旋转扭矩能传递给从动侧旋转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从动侧旋转件包括与弹性片贴合的轮毂和与轮毂固定配合的主轴,弹性片具有沿中心轴向延伸的、套在主轴外侧的圆筒,该圆筒和主轴中的一方具有径向凸筋,另一方具有径向凹槽,该径向凸筋和该径向凹槽镶嵌配合,以使弹性片上的旋转扭矩能传递给从动侧旋转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吸盘具有外环圈、内环圈,外环圈、内环圈以及从动侧旋转件在径向由外向内有间隙地分布,电磁线圈位于驱动侧旋转件的线圈槽中,外环圈和内环圈之间的间隙和驱动侧旋转件的端面相对,并且外环圈和内环圈的端面分别与驱动侧旋转件的弧形槽相对,以使电磁线圈的磁通在吸盘和驱动侧旋转件之间传递时遇到该弧形槽和该间隙能绕行到对方材料内,弹性片具有第一铆接部和第二铆接部,第一铆接部和吸盘的内环圈铆接,第二铆接部和吸盘的外环圈铆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弹性片具有位于外周的外圈和位于中心的内圈,外圈和内圈之间由桥接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铆接部位于桥接部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铆接部从弹性片的外圈径向向内伸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铆接部、第二铆接部从弹性片的内圈分别径向向外伸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从动侧旋转件包括与弹性片贴合的轮毂和与轮毂固定配合的主轴,弹性片套在主轴外侧,弹性片和轮毂通过螺纹紧固件紧固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弹性片和从动侧旋转件中的一方的中部至少三处具有凸部,另一方的中部至少三处具有凹部,该凸部和该凹部对应镶嵌配合,以使弹性片上的旋转扭矩能传递给从动侧旋转件。
CN201320876989.3U 2013-12-27 2013-12-27 电磁离合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70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76989.3U CN203770461U (zh) 2013-12-27 2013-12-27 电磁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76989.3U CN203770461U (zh) 2013-12-27 2013-12-27 电磁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70461U true CN203770461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7698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70461U (zh) 2013-12-27 2013-12-27 电磁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704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8725A (zh) * 2018-04-17 2018-08-31 苏州奥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电磁风扇离合器
CN108884881A (zh) * 2016-03-28 2018-11-23 株式会社电装 电磁离合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4881A (zh) * 2016-03-28 2018-11-23 株式会社电装 电磁离合机构
CN108884881B (zh) * 2016-03-28 2020-01-24 株式会社电装 电磁离合机构
CN108468725A (zh) * 2018-04-17 2018-08-31 苏州奥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电磁风扇离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41680B2 (en) Clutched driven device and associated clutch mechanism
WO2017107967A1 (zh) 一种防失效调速电控水泵
US11788582B2 (en) Torque limiter for a drivetrain
CN203770461U (zh) 电磁离合器
CN104553734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双驱动板阻尼器
US11578765B2 (en) Torque limiter for a drive train
CN115210484A (zh) 具有用于将两个子盘接合到从动轴上的彼此独立地作用的弹簧板单元的多盘式离合器装置
US8919510B2 (en) Lock-up clutch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torque capacity
AU2013237977A1 (en) Lock-up clutch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torque capacity
US20140299434A1 (en) Magneto rheological clutch
CN103221708A (zh) 扭矩传递装置
WO2007027501A1 (en) Variable speed supercharger
CN105774515A (zh) 油电混合动力发动机电机连接结构
US10975944B2 (en) Hybrid module with impact torque limiter
CN209370381U (zh) 一种轮边减速器的行星轮系单元结构总成
CN204437109U (zh) 电磁离合器
US10737567B2 (en) Hybrid module
US20180266496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20955752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离合器从动盘
CN103867600B (zh) 电磁离合器
CN204344748U (zh) 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的电磁线圈组件
CN206513738U (zh) 电磁离合器
CN205371368U (zh) 一种具有多种动力输出接口的自动离心式离合器
CN117261580B (zh) 电驱动桥、半轴轮端离合机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04236238U (zh) 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直联传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hanghai City 200025 Madang Road No. 347

Patentee after: SANDEN HUAYU AUTOMOTIVE AIR-CONDITION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25 Shanghai city Luwan District Madang Road No. 347

Patentee before: Sandian Beier Automobile Air-Conditioner Co., Ltd., Shangha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