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3411U - 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 Google Patents

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3411U
CN203763411U CN201420066920.9U CN201420066920U CN203763411U CN 203763411 U CN203763411 U CN 203763411U CN 201420066920 U CN201420066920 U CN 201420066920U CN 203763411 U CN203763411 U CN 203763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ard
dwang
bed
frame
b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669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健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U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U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U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U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669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3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3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34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其包括床框以及安装在床框上端面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与床框之间安装有转动导向组,第一床板和床框之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铰接在床框的下端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床框后铰接在第一床板的下端面。通过在第一床板与床框之间安装有转动导向组,那么第一床板在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并在转动导向组的导向作用下,第一床板平放时,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之间的间隙为30~40毫米,第一床板升起时,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之间的间隙为110~120毫米,减轻对患者腰腹部位的挤压。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研究领域中的一种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医疗床一般包括床框以及设置在床框上的若干个床板,一般位于床头的床板与中间的床板铰接,并在电机或者手摇轮的驱动下,可以将床头的床板沿着其铰接的床板旋转一定的角度。为了适应某种治疗,需要将患者的上半身支起,可以通过调整床头的床板的角度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整。然而,床头的床板与中间的床板铰接方式,在床头的床板抬起一定角度时,由于床头的床板与中间的床板铰接处的空间小,会对患者的腰腹部位挤压。为了减轻对腰腹部位的挤压,现需要一种能自延位的床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其包括床框以及安装在床框上端面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与床框之间安装有转动导向组,第一床板和床框之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铰接在床框的下端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床框后铰接在第一床板的下端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导向组包括安装在床框两侧边的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铰接在床框上,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床板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铰接在床框上,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床板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两个铰接点之间的床框部分、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两个铰接点之间的第一床板部分形成一个四杆转动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第二床板,所述第二转动杆靠近第二床板,第二转动杆比第一转动杆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框的下端面安装有电机固定梁,所述电机固定梁的两端设置有电机吊耳,所述驱动电机铰接在所述电机吊耳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床板贴合床框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床板之间铰接点位于驱动电机与电机吊耳之间铰接点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动杆与床框的铰接点和第二转动杆与床框的铰接点位于同一水平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床板平放时,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之间的间隙为30~40毫米,第一床板升起时,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之间的间隙为110~12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床板与床框之间安装有转动导向组,那么第一床板在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并在转动导向组的导向作用下,第一床板平放时,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之间的间隙为30~40毫米,第一床板升起时,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之间的间隙为110~120毫米,减轻对患者腰腹部位的挤压。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床板贴合床框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成夹角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图3,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其包括床框1以及安装在床框1上端面的第一床板2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2与床框1之间安装有转动导向组,第一床板2和床框1之间安装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一端铰接在床框1的下端面,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穿过床框1后铰接在第一床板2的下端面。
通过在第一床板2与床框1之间安装有转动导向组,那么第一床板2在在驱动电机4的驱动下,并在转动导向组的导向作用下,第一床板2平放时,第一床板2与第二床板3之间的间隙为30~40毫米,第一床板2升起时,第一床板2与第二床板3之间的间隙为110~120毫米,减轻对患者腰腹部位的挤压。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导向组包括安装在床框1两侧边的第一转动杆5以及第二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一端铰接在床框1上,第一转动杆5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床板2上,所述第二转动杆6的一端铰接在床框1上,第二转动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床板2上,所述第一转动杆5、第一转动杆5和第二转动杆6两个铰接点之间的床框1部分、第二转动杆6以及第一转动杆5和第二转动杆6两个铰接点之间的第一床板2部分形成一个四杆转动结构。通过第一转动杆5、第二转动杆6以及驱动电机4的配合,保证第一床板2抬升时的角度以及第一床板2后移的距离。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动杆5远离第二床板3,所述第二转动杆6靠近第二床板3,第二转动杆6比第一转动杆5短,便于第一床板2的升起。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床框1的下端面安装有电机固定梁,所述电机固定梁的两端设置有电机吊耳,所述驱动电机4铰接在所述电机吊耳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床板2贴合床框1时,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一床板2之间铰接点位于驱动电机4与电机吊耳之间铰接点上方,便于第一床板2的升起。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动杆5与床框1的铰接点和第二转动杆6与床框1的铰接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便于安装第一转动杆5和第二转动杆6。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床板2平放时,第一床板2与第二床板3之间的间隙为30~40毫米,第一床板2升起时,第一床板2与第二床板3之间的间隙为110~120毫米。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其包括床框以及安装在床框上端面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板与床框之间安装有转动导向组,第一床板和床框之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铰接在床框的下端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床框后铰接在第一床板的下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导向组包括安装在床框两侧边的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铰接在床框上,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床板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铰接在床框上,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床板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两个铰接点之间的床框部分、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两个铰接点之间的第一床板部分形成一个四杆转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第二床板,所述第二转动杆靠近第二床板,第二转动杆比第一转动杆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的下端面安装有电机固定梁,所述电机固定梁的两端设置有电机吊耳,所述驱动电机铰接在所述电机吊耳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板贴合床框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床板之间铰接点位于驱动电机与电机吊耳之间铰接点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与床框的铰接点和第二转动杆与床框的铰接点位于同一水平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板平放时,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之间的间隙为30~40毫米,第一床板升起时,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之间的间隙为110~120毫米。
CN201420066920.9U 2014-02-14 2014-02-14 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3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6920.9U CN203763411U (zh) 2014-02-14 2014-02-14 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6920.9U CN203763411U (zh) 2014-02-14 2014-02-14 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3411U true CN203763411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0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66920.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3411U (zh) 2014-02-14 2014-02-14 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34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6015A (zh) * 2014-02-14 2014-05-28 厚福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CN112022543A (zh) * 2020-09-27 2020-12-04 广东康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立康复的训练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6015A (zh) * 2014-02-14 2014-05-28 厚福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CN112022543A (zh) * 2020-09-27 2020-12-04 广东康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立康复的训练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70563U (zh)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臂托
CN205072223U (zh) 一种鞋定位旋转机构
CN203763411U (zh) 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CN103816015A (zh) 三角变量自延位床板
CN206052630U (zh) 一种新型除渣装置
CN206183526U (zh) 一种产科专用护理床
CN202061010U (zh) 多功能护理机械臂
CN202036748U (zh) 游泳器
CN203763413U (zh) 超低床升降机构
CN208454341U (zh) 一种便于内走绳大臂固定装置
CN205268437U (zh) 一种轮轨式背板升降机构
CN205419564U (zh) 一种新型纯电动自行式起重机
CN105030446A (zh) 一种老年人辅助站立座椅
CN205873726U (zh) 建筑悬臂吊装架
CN204744706U (zh) 一种老年人辅助站立座椅
CN203914160U (zh) 倾斜可调式床
CN209162596U (zh) 一种新型公路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CN203723740U (zh) 一种自动升降床
CN109179190B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液压式自动对接装置
CN209052346U (zh) 一种伺服升降调节装置
CN209520199U (zh) 一种轧钢轧辊端扁头结构
CN20755365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连接桥
CN205371052U (zh) 一种潜水泵支架
CN204822060U (zh) 一种横向角位移工装装置
CN206374923U (zh)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液压动力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