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1273U - 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1273U
CN203761273U CN201320765813.0U CN201320765813U CN203761273U CN 203761273 U CN203761273 U CN 203761273U CN 201320765813 U CN201320765813 U CN 201320765813U CN 203761273 U CN203761273 U CN 203761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installation component
base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658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曲娥
李永红
胡孔红
陶高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658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1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1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12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包括逆变器本体和底座,该底座用于支撑逆变器本体并将其落地安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挂接方式安装逆变器的弊端,令逆变器在各种情形下都可实现固定安装。尤其是当现场电池板下没有足够的空间将逆变器挂于电池板支架上,同时也没有混凝土墙壁的情况下,以及,当现场电池板的支架上没有按照逆变器的挂板尺寸安装和开孔,同时又没有开孔工具的情况下,也可以仅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将逆变器固定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一种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H交流电H的变压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各种办公设备和生活电器中。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逆变器除了应用于电站,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屋顶的电池板。而逆变器的传统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利用电池板1的安装架2,将用于固定逆变器本体3的挂板4固定于安装架2上,然后将逆变器本体3竖直安装于挂板4上,并置于电池板1的下方。这种安装方式要求:
(1)电池板1的下方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如果电池板1在屋顶或者在电池板1安装较矮的场合,上述安装方式就无法使用;
(2)电池板1上的安装架2需要根据挂板4的开孔尺寸来组装和打孔,由于一般现场安装时工具和材料都是比较缺少的,因此,上述安装方式可能会给现场工作带来麻烦。
目前,对于屋顶上使用的电池板,为了减轻设备重量,电池板的安装架很矮,甚至没有安装架;此外,有的电站根据实际的地理情况,电池板也会贴近地面安装。从而导致在上述情形下逆变器的安装不能实现。
因此,如何令逆变器的安装方式适应多种情形下的实际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可以将逆变器本体落地安装,以令逆变器的安装方式适应多种情形下的实际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包括逆变器本体,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逆变器本体将其落地安装的底座,所述底座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逆变器本体的底面的两端,且与所述逆变器本体固连,还包括与所述底面固连的垫脚,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所述逆变器本体的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垫脚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垫脚插入所述定位孔内且与其固连。
优选地,在上述逆变器安装组件中,所述底座为方形钢管,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方形钢管的一个侧壁上。
优选地,在上述逆变器安装组件中,所述垫脚为梯形块,所述梯形块面积较大的下端面与所述底面固连,所述梯形块面积较小的上端面位于所述定位孔内。
优选地,在上述逆变器安装组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逆变器本体的背面固连。
优选地,在上述逆变器安装组件中,所述底座包括两个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背面的两端。
优选地,在上述逆变器安装组件中,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两个所述支架之间且与其固连。
优选地,在上述逆变器安装组件中,所述背面上设置有异型孔和螺孔,所述底座通过T型钉与所述异型孔连接,且通过普通螺钉与所述螺孔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逆变器安装组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安装孔。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安装组件中,底座用于支撑逆变器本体并将其落地安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挂接方式安装逆变器的弊端,令逆变器在各种情形下都可实现固定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的传统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逆变器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型钢管底座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型钢管底座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型钢管底座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型钢管底座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垫脚的右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垫脚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垫脚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逆变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逆变器安装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逆变器安装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形钢管底座的主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形钢管底座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形钢管底座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为电池板,2为安装架,3为逆变器本体,31为底面,32为背面,4为挂板,51为第一具体实施例中的底座,511为定位孔,52为垫脚,61为支架,62为加强板,7为螺孔,8为T型钉,10为安装孔,63为异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可以将逆变器本体落地安装,以令逆变器的安装方式适应多种情形下的实际需求。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安装组件,包括逆变器本体和底座,该底座用于支撑逆变器本体并将其落地安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挂接方式安装逆变器的弊端,令逆变器在各种情形下都可实现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2至图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逆变器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型钢管底座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型钢管底座的左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型钢管底座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型钢管底座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垫脚的右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垫脚的主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垫脚的立体图。
在第一具体实施例中,逆变器本体3的底面31上固连有两个垫脚52,两个垫脚52分别位于该底面31的两端,且分别与一个底座51位置对应。底座51上用于安装逆变器本体3的安装面上设置有与垫脚52形状适配的定位孔511,组装时将垫脚52插入定位孔511内,再用螺栓拧紧即可。如图7和图10所示,底座51侧面和垫脚52侧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螺孔7,优选地,该螺孔7有两个,且水平高度一致。进一步地,底座为方形钢管,定位孔511位于方形钢管的一个侧壁上;垫脚52为梯形块,梯形块面积较大的下端面与底面31固连,梯形块面积较小的上端面位于定位孔内511,如图3所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上述垫脚52和逆变器本体3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螺孔7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垫脚52和底座51的结构也可以有多种样式,例如,上述垫脚5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可以有其它多种结构形式,“梯形块”结构的垫脚52仅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因此,对于上述具体细节的设置,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具体限定。
现场使用时,逆变器本体3竖直放置,并且将逆变器本体3的正面朝北(阴面),以避免阳光直射逆变器本体3的正面,减少了遮阳板的使用。这种固定方式简单、可靠,并且用材料最少,故成本最低。
上述逆变器安装组件的现场安装方式为:将两个底座51置于地面上,并相距一定的距离;将逆变器本体3的两个垫脚52分别置于底座51上设置的定位孔511内;通过底座51侧边的螺孔7和垫脚52(与逆变器本体底面31固连)侧边上的螺孔7,用螺钉将逆变器本体3和底座51固定连接;将逆变器本体3的正面朝北(阴面),避免阳光直射逆变器的正面。可见,上述安装过程简单方便,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二具体实施例,用于将逆变器本体平躺地落地安装。请参阅图11至图17,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逆变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逆变器安装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逆变器安装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形钢管底座的主视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形钢管底座的俯视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形钢管底座的立体图,图17为图16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中,底座由两个支架61和两个加强板62组装成,两个支架61为方形钢结构,且分别位于逆变器本体3的背面32的两端,两个加强板62位于两个支架61之间且与其固连。其中,逆变器本体3的背面32上设置有异型孔63和螺孔7,该异型孔63一头大另一头小或一端开口(如图11中所示为一端开口的异型孔),以便于底座与逆变器本体现场安装,组装时,支架61通过T型钉8与异型孔63连接,且通过普通螺 钉与螺孔7连接。
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安装组件的安装步骤为:将逆变器本体3竖直放置,将支架61上的T形钉8插入逆变器本体背面的异形孔63中(当异型孔63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异型孔时,T形钉8从异型孔63的大孔端插入,然后将T形钉8推至小孔端);将支架61上的螺孔7与逆变器本体上的螺孔7连接,从而将逆变器本体3与一个底座固定;同样的方式安装另一底座;将加强板62从支架61的槽口中插入;将逆变器本体3连同底座翻转90度使其平躺放置于地面,从而使逆变器本体3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以便于通风及外部风扇的使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具体实施例和第二具体实施例,以及其他扩展方案中提供的逆变器安装组件)中,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安装孔10(请参见图7和图12),在现场安装逆变器时,通过该安装孔10将逆变器安装组件固定于地面上,从而更增加了可靠性。
综上可见,当现场电池板下没有足够的空间将逆变器挂于电池板支架上,同时也没有混凝土墙壁的情况下,以及,当现场电池板的支架上没有按照逆变器的挂板尺寸安装和开孔,同时又没有开孔工具的情况下,就可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安装方式。上述逆变器安装组件的现场安装过程不仅更加方便简单,而且无需现场安装支架和开孔,减少了现场安装的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
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将第一具体实施例和第二具体实施例同时采用,如图13所示,逆变器本体3的底面31上设置有垫脚52,背面32上设置有底座(由支架61和加强板62组装而成),这样不仅令安装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而且,在现场组装底座时,垫脚52可以起到暂时的支撑作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 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包括逆变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逆变器本体(3)将其落地安装的底座,所述底座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逆变器本体(3)的底面(31)的两端,且与所述逆变器本体(3)固连,还包括与所述底面(31)固连的垫脚(52),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所述逆变器本体(3)的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垫脚(52)适配的定位孔(511),所述垫脚(52)插入所述定位孔(511)内且与其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方形钢管,所述定位孔(511)位于所述方形钢管的一个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脚(52)为梯形块,所述梯形块面积较大的下端面与所述底面(31)固连,所述梯形块面积较小的上端面位于所述定位孔内(5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逆变器本体(3)的背面(32)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两个支架(61),分别连接于所述背面(32)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62),所述加强板(62)位于两个所述支架(61)之间且与其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32)上设置有异型孔(63)和螺孔(7),所述底座通过T型钉(8)与所述异型孔(63)连接,且通过普通螺钉与所述螺孔(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安装孔(10)。
CN201320765813.0U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1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5813.0U CN203761273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5813.0U CN203761273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1273U true CN203761273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6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65813.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1273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1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02074B2 (en) Photovoltaic attachment system
CN204282671U (zh) 一种用于建筑一体化屋顶发电系统的维护走廊结构
CN207303750U (zh) 一种多功能配电装置
CN203761273U (zh) 一种逆变器安装组件
CN205960987U (zh) 一种壁挂逆变器
CN218938318U (zh) 一种检测安装大型锂电池的固定支架的检具及检具组合
CN202081666U (zh) 电缆附件安装工作棚架
CN213979514U (zh) 一种吊顶
CN203821903U (zh) 一种拼装式配电房
CN211714196U (zh) 一种可调节式檩托
CN207827663U (zh) 一种单列扶梯装饰板安装结构及扶梯
CN202917819U (zh) 一种配电箱导轨
CN203654534U (zh) 一种幕墙用光伏组件固定装置
CN203475673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屋面顺坡气楼支座组件
CN204876637U (zh) 一种移动式活动房
CN207382228U (zh) 一种太阳能板固定用可调挂钩
CN20832918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梁及吊顶连接件
CN216973856U (zh) 一种安装稳定的组装式室内隔断墙板
CN103993663A (zh) 一种活动太阳能房
CN21776012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安装定位辅助支架
CN202416852U (zh) 建筑铝合金模板组件
CN204425828U (zh) 机柜
CN204517639U (zh) 抽屉式矿用变频器电容组模块
CN216239430U (zh) 一种光伏屋顶
CN214478721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底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