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0332U - 开关结构 - Google Patents

开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0332U
CN203760332U CN201420063064.1U CN201420063064U CN203760332U CN 203760332 U CN203760332 U CN 203760332U CN 201420063064 U CN201420063064 U CN 201420063064U CN 203760332 U CN203760332 U CN 203760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ouch
switch
control unit
emitting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630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锦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630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0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0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03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结构,包含一具有触摸部之的本体、一金属检测片、一控制单元、一导电元件、一反光杯、一金属壳体、一底盖、第一发光二极体及第二发光二极体。触摸部提供多种触摸模式至金属检测片检测并发出检测信号,经由导电元件传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依据检测信号的不同对电子装置进行相应的控制,并配合第一及第二发光二极体的发光反应触摸动作的执行,借此强化开关结构的结构强度并有效遮蔽电磁波干扰,提供电子装置的多样化控制功能。

Description

开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强化结构,能遮蔽电磁波干扰且提供多样化控制功能的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式开关的规格与尺寸大小种类非常繁多,应用范围也相当的广泛,而一般精密设备、小型设备或小型电器较常使用的电子式开关,大都称为机敏开关或微型开关,由于此类开关的体积相当的短小与轻薄,因此可应用于空间有限或仅能设置小型或微型开关的电子装置或仪器上,举如3C电子产品或微型电脑等产业应用。
且知,传统的微型开关,主要是由一基座、一活动轴与一按钮所组成,且基座的一容置槽内设置一电极组及一导电弹片,其动作方式是经由按压按钮而带动活动轴驱使电极组的正、负电极相互接触而导通,以达到开启与关闭电源的用途。但传统微型开关是于前述活动轴、导电弹片与电极组之间采用机械方式互动而启、闭电源,因此在长期频繁使用下,容易造成微型开关的内部构件之间产生作动不良或损坏的问题。
然而,传统触摸式微型开关仅能对所控制的电子装置或电器装置提供单一功能的操作,如以灯光控制而言,传统开关仅能进行单纯启闭功能,或者以连续启闭方式切换同组灯光不同灯泡的启闭,并无具有其他功能控制,如明暗调节等。
此外,传统微型开关的体积较小,且外壳为塑胶材质所制,其结构强度不足,在组装时容易因和对接物的组固而造成壳体损坏。再者,由于传统微型开关不具有遮蔽电磁波干扰的构造,容易受电磁波干扰而影响开关运作,而无法正常控制电子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强化结构、能遮蔽电磁波干扰并提供多样化控制功能的开关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关结构,用以控制至少一电子装置,包括:一金属套壳,包括一干涉壁,及一形成于该干涉壁内并穿透该金属套壳的套孔,该金属套壳用以固接于一对接物;一本体,内部形成一容置槽,且顶部形成一供给触摸的触摸部,该本体套入该金属套壳的套孔;一金属检测片,设于该容置槽内邻近该触摸部,用以检测该触摸部的若干触摸模式,进而根据该若干触摸模式输出一检测信号;一反光杯,设于该金属检测片下方,该反光杯的底端周缘向上渐扩延伸形成一反光锥形槽,且该反光杯内呈中空状;一导电元件,设于该反光杯内,其一端电连接于该金属检测片,用以传输该检测信号;及一控制单元,设于该容置槽内,该导电元件的另一端连接至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包括一电路元件,用以接收该导电元件所传输的检测信号,并依据该检测信号产生一控制信号并传送至该至少一电气设备,以执行若干控制功能控制该至少一电子装置,该控制功能至少包括开启及关闭该电子装置及切换不同电子装置之一。
进一步,该本体的触摸部可接收不同的触摸模式,其至少包括于一第一时间内触摸的时间长短、触摸的次数及触摸次数之间隔时间,而该金属检测片可依据该触摸模式发出相对应的检测信号。
进一步,该控制单元更可依据该触摸部的若干触摸模式的检测信号多段控制一车辆的启动及关闭电子装置,用以提供电力于该车辆、发动该车辆引擎及关闭该车辆引擎。
进一步,该金属套壳的干涉壁具有复数螺纹,用以螺锁于该对接物并增加和该对接物的干涉接触力。
进一步,更包括一第一发光二极体,设于该控制单元顶部,其中该反光杯设于该第一发光二极体外围的该容置槽内,而使该第一发光二极体位于该锥形槽内;该第一发光二极体发出的光线接受该锥形槽反射聚光而通过所述镂空图形及触摸部往该本体上方投射。
进一步,更包括复数第二发光二极体,设于该控制单元顶部,其中该本体的触摸部呈透光型态,该反光杯外壁形成一反光环面,该反光杯设于该第二发光二极体之间的该容置槽内,而使该第二发光二极体位于该反光环面外围,该第二发光二极体发出的光线接受该反光环面反射而通过该触摸部。
进一步,该本体的一外周壁上形成有多个足以形成干涉作用的凸阶。
进一步,该本体底部形成一连通该容置槽的槽口,其内罩盖有一底盖。
进一步,更包括一震动器,该底盖的顶部设有一凸座,用以容置该震动器,其可依据该检测信号产生震动。
进一步,该反光杯的底部周边形成有至少一勾部,该控制单元上对应该勾部形成一定位孔,以供该勾部卡勾定位。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新型开关结构利用触摸部不同的触摸模式产生感测信号,进而传送至控制单元使其对电子装置执行多样化的功能控制,并搭配第一及第二发光二极体的发光及震动器作为确认控制的依据,且金属套壳可强化开关结构并有效遮蔽电磁波干扰,借此改善传统开关单一功能控制、结构强度不足且受电磁波干扰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开关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前视图。
图5为图4的5-5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新型开关结构嵌入一对接物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如下:
1 本体
10 外周壁
11 容置槽
111 槽口
12 触摸部
121 凸缘
13 凸阶
14 肋块
2 金属检测片
21 透光片
3 控制单元
30 电路元件
31 电源线
32 信号线
33 定位孔
4 导电元件
51 第一发光二极体
52 第二发光二极体
6 反光杯
61 锥形槽
62 反光环面
63 勾部
7 金属套壳
71 干涉壁
72 卡缘
73 套孔
8 底盖
81 振动器
80 凸座
82 出孔
9 预设位置
91 容置孔 。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新型公开一种开关结构,尤指一种触摸式微型开关,用以控制一个或多个电子装置或电器设备(未图式),如汽车的电子启动装置,用于照明的灯光设备或音响设备等,并可借由触摸该微型开关的触摸模式作为控制电子装置的多种功能。
续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新型开关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包含一呈圆柱型态的本体1、一圆形金属检测片2、一控制单元3、一金属制导电元件4、一反光杯6、一金属壳体7及一底盖8。
金属套壳7包括一干涉壁71,一设于干涉壁71顶部的卡缘72,其向外突出该干涉壁71,及一形成于该干涉壁71内并穿透该金属套壳71的套孔73,该金属套壳7用以固接于一对接物的预设位置9,并且套接于本体1用以遮蔽电磁波对内部元件造成的干扰。
本体1为采用塑胶材料一体射出成型,内部形成一容置槽11,且本体1顶部形成一供给人手触摸的平坦触摸部12,底部形成一连通容置槽11的槽口111。本体1套入金属套壳7的套孔73。
金属检测片2设于容置槽11内邻近触摸部12底部而足以检测人手触摸的位置,能够经由触摸部12检测人手触摸的多种触摸模式而输出一检测信号;由于人手接触触摸部12时于所述人手与金属检测片2之间会产生电容效应,因此该电容效应所产生的电位差即形成该检测信号。
控制单元3设于容置槽11内邻近槽口111的位置,且控制单元3具有圆形电路板的电路元件30,该电路元件30上具有积体电路或晶片,且电路元件30电连接有复数组电源线31及信号线32,所述复数电源线31及复数信号线32分别通过底盖8的出孔82,经由本体1底部的槽口111延伸至容置槽11外,而电连接外界电源及其他电子装置或电器设备(未图示)。
所述电器可为一般室内、外家电,特别是浴室内的电灯,也可以是用来启、闭水龙头或开启马桶进行冲水的电子控制器。该反光杯6介设于金属检测片2底部与控制单元3顶部之间,而间隔金属检测片2与控制单元3。
导电元件4电连接于金属检测片2底部及控制单元3之间,用以传递金属检测片2的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3,使控制单元3输出一控制信号以控制一电子装置或电器设备。
借由上述结构组成,可供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该金属壳体7可插置于一预设位置9表面的一容置孔91内(如图6所示),该预设位置9可为室内、外利于人手接触的墙面,也可以是家电或卫浴设备的表面,且容置孔91可连通外界电源与其他电器。
本体1的一外周壁10紧靠于金属壳体7的干涉壁71的内壁面。金属壳体7的卡缘72靠底于容置孔91的顶部(如图6所示),进而使金属壳体7塞住容置孔91,其中触摸部12显露于容置孔91外的预设位置9表面,并于安装金属壳体7期间,将金属壳体7底部的电源线31及信号线32经由容置孔91电连接至外界电源及其他电器。
本新型开关结构于使用时,当使用者的手指触摸该预设位置9表面的开关触摸部12时,能使金属检测片2产生出检测信号,且控制单元3经由导电元件4接收该检测信号,进而经由该电源线31及复数信号线32对外界其他电子装置或电器设备输出控制信号,以启、闭及控制所述电子装置或电器设备。特别说明的是,控制单元3包括一电路元件30,用以接收导电元件4所传输的检测信号,并依据该检测信号执行至少一控制功能以控制该至少一电子装置,该控制功能至少包括开启及关闭该电子装置及切换不同电子装置之一。
本体1的触摸部12的触摸模式至少包括于一第一时间内触摸的时间长短、触摸的次数、及触摸次数的间隔时间,该第一时间可设定为10秒(惟不以此为限),而金属检测片2可依据该触摸模式发出相对应的检测信号。该控制单元3更可依据触摸部12的若干触摸模式的检测信号多段控制一车辆的启动及关闭电子装置(未图示),用以提供电力于该车辆、发动该车辆引擎及关闭该车辆引擎,其具体实施方式例如:触摸该触摸部12达2秒后可启动该车辆的启动及关闭电子装置,用以提供电力于该车辆,若再短触摸该触摸部12一次可发动引擎,而短触摸一次再行触摸达2秒可熄火,惟前述触摸模式仅为示例,并不以其为限。
又于另一实施例中,本新型的开关结构可用于一电器设备,其可为具有一照明功能的电器设备,该控制单元3的电路元件30可依据该检测信号控制该电器设备的照明明暗亮度,而当电器设备具有一音量输出功能,该控制单元3可依据该检测信号控制该电器设备的音量大小。以灯光控制为例,具体实施的作法可为:如单独触摸1次触摸部12可用以启闭灯光电源、连续触摸3次触摸部12可用以切换不同盏灯、触摸时间3秒可启动明暗调整控制、或长按3秒再短按一次可切换不同场合(如客厅和厨房)的灯具。所述控制信号都经由复数信号线32传送至各电器设备。
此外,本实用新型触摸式微形开关更包括一震动器80,该底盖8的顶部设有一凸座81,该震动器80容置于该凸座81内。震动器80可依据检测信号产生震动,而使震动器80驱使所述本体1与触碰件12同步震动,使使用者察觉触摸开关1正在进行启闭或其他控制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当泼撒水或其他液体至该预设位置8表面时,由于本体1的触摸部12与金属壳体7的干涉壁71之间并无可供水或其他液体渗透进入容置槽11内的接缝或空隙,因此能够防止水或其他液体影响及损害本体1内部的检测片2、控制单元3及导电元件4。
除上述构造之外,本体1的外周壁10上形成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凸阶13,而使本体1外周壁10形成阶层式型态,以利套合于金属壳体7的干涉壁71并形成较佳的干涉作用,进而防止本体1松动或脱落,并利用多层凸阶13防止水或其他液体渗入容置孔81内。触摸部12周边延伸至本体1的外周壁10外而形成一环状凸缘121,该凸缘121能够遮蔽下方外周壁10上的所述凸环13,且凸缘121更加能够遮蔽容置孔91,以更进一步防止水或其他液体渗入容置孔91内。
本体1的外周壁10上形成有至少一方向指示用肋块14,以指示套入金属壳体7的定位位置,该肋块14在本实施上可为二个,分别形成于邻近凸缘121的外周壁10上,且所述肋块14相对称。
续请参阅图1及图5,本实用新型也包含一第一发光二极体51,该触摸部12可呈透光型态,且触摸部12在本实施上可为半透明的透光型态;该第一发光二极体51设于控制单元3顶部中央,而使第一发光二极体51位于容置槽11底部中央。第一发光二极体51本实施上可采用RGB全彩型的发光二极体,该控制单元3接收该检测信号时,能够启、闭第一发光二极体51。
反光杯6具有一由下而上扩径的反光锥形槽61,且反光杯6设于第一发光二极体51外围的容置槽11内,而使第一发光二极体51位于锥形槽61内。是以,当使用者未触摸该触摸部12时,该第一发光二极体51可经由控制单元3控制而发出一种色彩(如绿色)的光线,且该绿色光线能接受锥形槽61反射而聚光,而使光线更加均匀,并通过半透明的触摸部12往本体1上方投射。
当使用者触摸该触摸部12时,该第一发光二极体51可经由控制单元3控制而发出另一种色彩(例如红色)的光线,而使该红色光线往本体1上方投射,同时于触摸部12形成红色光线;如此,可利用所述绿色与红色光线产生照明及指示的作用,并显示微型开关结构所属的电灯、家电或卫浴设备的使用状态。特别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光二极体51可依据触摸部12的触摸模式而反应,使用者可借由第一发光二极体51的发光而得知其触摸模式的切换是否成功。
在一具体实施中,导电元件4实际上可呈锥状的螺旋型态,而使导电元件4沿着锥形槽61内壁螺旋延伸至所述检测片2及控制单元3,而闪避第一发光二极体51发出的光线,以避免导电元件4影响或遮蔽所述光线,且由于导电元件4呈螺旋型态而形同弹簧,因此导电元件4可弹性迫紧于所述检测片2底部及控制单元3顶部之间。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上,本实用新型更加包含有一圆形透光片21,介设于所述触摸部12底部与金属检测片2之间的容置槽11内,该触摸部12在本实施上可呈透明的透光型态,该透光片21呈半透明的透光型态,以遮蔽容置槽11内的金属检测片2、导电元件4与控制单元3。
借由上述,该第一发光二极体51发出的光线可接受锥形槽61反射而聚光,并通过所述透光片21及透明的触摸部12往本体1上方投射出套孔73,同时于触摸部12反映出透出的光线。
反光杯6底部周边形成有至少一勾部63,该控制单元3上邻近中央的位置形成至少一供给勾部63置入的定位孔33,而使反光杯6定位于透光片21底部与控制单元3顶部之间,且检测片2定位于锥形槽61顶部。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上,本实用新型更加包含有多个第二发光二极体52,其设于控制单元3顶部,且等间隔排列于第一发光二极体51四周,而使第二发光二极体52位于反光杯6外围,致使反光杯6间隔于第一发光二极体51、第二发光二极体52之间,以防止第一发光二极体51与第二发光二极体52产生的光线相互干扰,第二发光二极体52在本实施上可为单色型式。该反光杯6外壁形成一反光环面62,第二发光二极体52位于反光环面62外围;该控制单元3能够接收该检测信号而启、闭所述第二发光二极体52。
借由上述,第二发光二极体52可经由控制单元3控制而发出光线,且该光线能接受反光环面62反射,并往本体1上方四周投射,而产生一种圆环形态的光芒;如此,可利用所述光线作为背景光,或是产生照明及指示的作用,也可以用来显示微型开关所属的电灯、家电或卫浴设备的使用状态。
综上所述,本新型开关结构利用触摸部12不同的触摸模式产生检测信号,进而传送至控制单元3使其对电子装置或电器设备执行多样化的功能控制,并搭配第一发光二极体51及第二发光二极体52的发光及震动器作为确认控制的依据,且金属套壳7可强化开关结构并有效遮蔽电磁波干扰,借此改善传统开关单一功能控制、结构强度不足且受电磁波干扰的缺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开关结构,用以控制至少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金属套壳,包括一干涉壁,及一形成于该干涉壁内并穿透该金属套壳的套孔,该金属套壳用以固接于一对接物;
一本体,内部形成一容置槽,且顶部形成一供给触摸的触摸部,该本体套入该金属套壳的套孔;
一金属检测片,设于该容置槽内邻近该触摸部,用以检测该触摸部的若干触摸模式,进而根据该若干触摸模式输出一检测信号;
一反光杯,设于该金属检测片下方,该反光杯的底端周缘向上渐扩延伸形成一反光锥形槽,且该反光杯内呈中空状;
一导电元件,设于该反光杯内,其一端电连接于该金属检测片,用以传输该检测信号;及
一控制单元,设于该容置槽内,该导电元件的另一端连接至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包括一电路元件,用以接收该导电元件所传输的检测信号,并依据该检测信号产生一控制信号并传送至该至少一电气设备,以执行若干控制功能控制该至少一电子装置,该控制功能至少包括开启及关闭该电子装置及切换不同电子装置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触摸部可接收不同的触摸模式,其至少包括于一第一时间内触摸的时间长短、触摸的次数及触摸次数之间隔时间,而该金属检测片可依据该触摸模式发出相对应的检测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更可依据该触摸部的若干触摸模式的检测信号多段控制一车辆的启动及关闭电子装置,用以提供电力于该车辆、发动该车辆引擎及关闭该车辆引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套壳的干涉壁具有复数螺纹,用以螺锁于该对接物并增加和该对接物的干涉接触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一发光二极体,设于该控制单元顶部,其中该反光杯设于该第一发光二极体外围的该容置槽内,而使该第一发光二极体位于该锥形槽内;该第一发光二极体发出的光线接受该锥形槽反射聚光而通过镂空图形及触摸部往该本体上方投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复数第二发光二极体,设于该控制单元顶部,其中该本体的触摸部呈透光型态,该反光杯外壁形成一反光环面,该反光杯设于该第二发光二极体之间的该容置槽内,而使该第二发光二极体位于该反光环面外围,该第二发光二极体发出的光线接受该反光环面反射而通过该触摸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一外周壁上形成有多个足以形成干涉作用的凸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底部形成一连通该容置槽的槽口,其内罩盖有一底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震动器,该底盖的顶部设有一凸座,用以容置该震动器,其可依据该检测信号产生震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反光杯的底部周边形成有至少一勾部,该控制单元上对应该勾部形成一定位孔,以供该勾部卡勾定位。
CN201420063064.1U 2014-02-12 2014-02-12 开关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0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3064.1U CN203760332U (zh) 2014-02-12 2014-02-12 开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3064.1U CN203760332U (zh) 2014-02-12 2014-02-12 开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0332U true CN203760332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5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6306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0332U (zh) 2014-02-12 2014-02-12 开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03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3865A (zh) * 2014-10-09 2016-04-2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磁式输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3865A (zh) * 2014-10-09 2016-04-2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磁式输入装置
CN105513865B (zh) * 2014-10-09 2018-12-0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磁式输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86187U (ja) スイッチ開閉振動提示装置
CN109074977A (zh) 能够方向检测的远程负载控制装置
US9605852B2 (en) Accessory for indicating status of stove burner
US10648163B2 (en) Sensor assembly for faucet
EP3373316B1 (en) Cooking apparatus
US10204513B2 (en) Accessory having a communication func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US8698609B2 (en) Switch-on/off vibrating alert device
US10110974B2 (en) Accessory having a communication func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CN203760332U (zh) 开关结构
KR102422006B1 (ko) 액세서리
US20170344058A1 (en) Accessory
CN207558181U (zh) 遥控器
US10139856B2 (en) Accessory assembly
JP3190539U (ja) スイッチ構造
CN109861680B (zh) 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感应开关结构
US10146255B2 (en) Accessory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945775B1 (ko) 주방가구의 조명장치
TWM554547U (zh) 燃氣爐具的全視角發光旋鈕
CN206179743U (zh) 发光薄膜开关
CN207705065U (zh) 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发光感应开关结构
CN202230898U (zh) 触摸式微型开关
CN208890779U (zh) 开关及烹饪器具
JP2019207771A (ja) 制御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CN210429205U (zh) 一种图标结构和具有其的家用电器
TWM480155U (zh) 開關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