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3679U -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3679U
CN203743679U CN201420106103.1U CN201420106103U CN203743679U CN 203743679 U CN203743679 U CN 203743679U CN 201420106103 U CN201420106103 U CN 201420106103U CN 203743679 U CN203743679 U CN 203743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ing ring
seal packing
wiper seal
abutting connection
pressure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061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
李祖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 Xin Fabricated Met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 Xin Fabricated Met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 Xin Fabricated Met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 Xin Fabricated Met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061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43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3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36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所述压力密封垫圈为橡胶一体成型,结构上包括有与卡槽配合连接的卡接部以及与另一个压力密封垫圈密封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外端为倾斜的抵接面,抵接面内高外低,抵接面的内端向内延伸形成一个内凸部,内凸部的内壁面为一凸弧面,凸弧面与定位平面之间的部分形成与凸弧面平滑过渡连接的凹弧面;连接在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上的压力密封垫圈的抵接面相互抵紧之后形成垂直于压力密封垫圈轴向的抵接表面。当管道内的高压流体经过快速接头位置时,高压流体对压力密封垫圈的凸弧面位置产生压力,使两个压力密封垫圈之间的压力增大,两个压力密封垫圈之间的抵接表面不会产生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输送管路的快速接头结构领域,具体涉及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结构。
背景技术
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源自美国军方AA-59326标准和欧盟EN14420-7标准,用于流体输送管路的连接。由于其拆装快速便捷,现已广泛用于流体输送领域。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由母头本体、公头本体、凸轮锁紧把手组件和密封件等组成。在我国,也制定了相类似产品的使用标准,如“舰船注入头接头 GJB1122-91”和“软管快速接头 GB/T 16693-1996”。由于流体输送的量越来越大,效率要求越高,故大口径的管道使用量加大,而连接两段管道的接头使用更普遍。大口径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现有的标准和快速连接使用的要求而衍生的。本方案中所指的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为6英寸、8英寸、10英寸、12英寸及以上大规格接头产品,并且每组必须装配4只把手(每个把手成90°分布)锁紧压合。
现有市场上的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所用使用的密封垫圈为平垫,由于横截面积大,在保证不泄漏的情况下,那么使用的压力就偏小,能达到的最高测试压力为0.6MPa。
目前市场上所生产的产品配用的平垫压力密封垫圈,只能是在低压的状态下或者是对泄漏要求不高的环境下使用,对于需要大口径的管道输送并且要求严禁泄漏的流体输送时,只能增加使用者的成本,使用其它类型的连接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强,且能够经受高压流体冲击而不产生泄漏的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所述压力密封垫圈为橡胶一体成型,结构上包括有与卡槽配合连接的卡接部以及与另一个压力密封垫圈密封抵接的抵接部;所述压力密封垫圈的外壁面为圆柱面;所述卡接部的内侧向压力密封垫圈内周凸出,凸出部分的外端形成一垂直于压力密封垫圈轴向的定位平面,凸出部分的内端形成一弧形的卡入弧面;所述抵接部的外端为倾斜的抵接面,抵接面内高外低,抵接面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外凸部,抵接面的内端向内延伸形成一个内凸部,内凸部的内壁面为一凸弧面,凸弧面与定位平面之间的部分形成与凸弧面平滑过渡连接的凹弧面;连接在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上的压力密封垫圈的抵接面相互抵紧之后形成垂直于压力密封垫圈轴向的抵接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力密封垫圈的内端面上开设有一个环形的凹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槽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3.2以上,压力密封垫圈为丁腈耐油橡胶,硬度为55±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压力密封垫圈连接在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端面上,压力密封垫圈的凹弧面部位与公连接头或母连接头配合的位置形成了第一道密封;压力密封垫圈的内端面与公连接头、母连接头外端面上卡槽的底部配合压紧形成第二道密封;两个压力密封垫圈的抵接面之间形成第三道密封,并且,当管道内的高压流体经过快速接头位置时,高压流体对压力密封垫圈的凸弧面位置产生压力,使两个压力密封垫圈之间的压力增大,两个压力密封垫圈之间的抵接表面不会产生泄漏。另外,由于抵接面初始状态是倾斜的,两个抵接面压紧后具有足够大的预紧力,密封性强。所述的外凸部夹紧在公连接头与母连接头端面的间隙之间,更增强了密封效果。所述卡槽内的卡定圈一方面使压力密封垫圈能够良好地卡定在卡槽内,所述压力密封垫圈内端面的凹圈使得内端面部分具有较好的弹性,与卡槽底部密封性更佳,同时凹圈也利于安装压力密封垫圈时将卡接部卡入卡槽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快速接头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快速接头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压力密封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所述的压力密封垫圈为橡胶一体成型,结构上包括有与卡槽配合连接的卡接部22以及与另一个压力密封垫圈密封抵接的抵接部21;所述压力密封垫圈的外壁面201为圆柱面;所述卡接部的内侧向压力密封垫圈内周凸出,凸出部分的外端形成一垂直于压力密封垫圈轴向的定位平面205,凸出部分的内端形成一弧形的卡入弧面206;所述抵接部的外端为倾斜的抵接面202,抵接面内高外低,抵接面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外凸部24,抵接面的内端向内延伸形成一个内凸部25,内凸部的内壁面为一凸弧面203,凸弧面与定位平面之间的部分形成与凸弧面平滑过渡连接的凹弧面204;连接在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上的压力密封垫圈的抵接面相互抵紧之后形成垂直于压力密封垫圈轴向的抵接表面。所述压力密封垫圈的内端面上开设有一个环形的凹圈23。所述卡槽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3.2以上,压力密封垫圈为丁腈耐油橡胶,硬度(邵氏A度)55±5度。
快速接头包括有相匹配的公连接头1、母连接头3以及设置在公连接头、母连接头之间的压力密封垫圈2,所述的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相对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用以连接压力密封垫圈的环形的卡槽11,每个卡槽内连接有一个所述压力密封垫圈2,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端面上的两个压力密封垫圈相互紧抵使快速接头密封。所述母连接头外周安装有四个凸轮锁紧把手与公连接头连接。
所述公连接头或母连接头端面上的卡槽内侧壁外端一体设有一圈卡定圈12,所述卡定圈朝外的端面呈与压力密封垫圈上凹弧面配合的弧形,卡定圈朝内的端面与卡槽内侧壁垂直,该朝内的端面与压力密封垫圈上的定位平面配合。
所述的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5,连接在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上的压力密封垫圈的外凸部24夹紧在所述间隙之间。
所述快速接头在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端面上均连接了压力密封垫圈,使压力密封垫圈的凹弧面部位与公连接头或母连接头配合的位置形成了第一道密封;压力密封垫圈的内端面与卡槽的底部配合压紧形成第二道密封;两个压力密封垫圈的抵接面之间形成第三道密封,并且,当管道内的高压流体经过快速接头位置时,高压流体对压力密封垫圈的凸弧面位置产生压力,使两个压力密封垫圈之间的压力增大,两个压力密封垫圈之间的抵接表面不会产生泄漏。另外,由于抵接面初始状态是倾斜的,两个抵接面压紧后具有足够大的预紧力,密封性强。所述的外凸部夹紧在公连接头与母连接头端面的间隙之间,更增强了密封效果。所述卡槽内的卡定圈一方面使压力密封垫圈能够良好地卡定在卡槽内,另一方面卡定圈与压力密封垫圈上的凹弧面配合保证了卡槽与压力密封垫圈之间的密封效果。所述压力密封垫圈内端面的凹圈使得内端面部分具有较好的弹性,与卡槽底部密封性更佳,同时凹圈也利于安装压力密封垫圈时将卡接部卡入卡槽中。
安装所述压力密封垫圈时,由于压力密封垫圈的卡接部位置比卡槽开口位置宽,故在装配压力密封垫圈时可在压力密封垫圈外壁面和卡入弧面位置涂抹固体润滑脂或者石英粉,然后将垫圈由内向外翻,使定位平面及卡入弧面部分首先卡入卡槽开口中,接着再顺势将压力密封垫圈整个压入卡槽中。

Claims (3)

1.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密封垫圈为橡胶一体成型,结构上包括有与卡槽配合连接的卡接部以及与另一个压力密封垫圈密封抵接的抵接部;所述压力密封垫圈的外壁面为圆柱面;所述卡接部的内侧向压力密封垫圈内周凸出,凸出部分的外端形成一垂直于压力密封垫圈轴向的定位平面,凸出部分的内端形成一弧形的卡入弧面;所述抵接部的外端为倾斜的抵接面,抵接面内高外低,抵接面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外凸部,抵接面的内端向内延伸形成一个内凸部,内凸部的内壁面为一凸弧面,凸弧面与定位平面之间的部分形成与凸弧面平滑过渡连接的凹弧面;连接在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上的压力密封垫圈的抵接面相互抵紧之后形成垂直于压力密封垫圈轴向的抵接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密封垫圈的内端面上开设有一个环形的凹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3.2以上,压力密封垫圈为丁腈耐油橡胶,硬度为55±5度。
CN201420106103.1U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43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06103.1U CN203743679U (zh)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06103.1U CN203743679U (zh)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3679U true CN203743679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3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06103.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43679U (zh)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436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7822A (zh) * 2014-03-10 2014-06-18 浙江伟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CN105423026A (zh) * 2015-12-25 2016-03-23 四川绵竹科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管路连接器
CN109289987A (zh) * 2018-10-23 2019-02-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一种药物碾磨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7822A (zh) * 2014-03-10 2014-06-18 浙江伟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CN103867822B (zh) * 2014-03-10 2016-01-06 浙江伟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CN105423026A (zh) * 2015-12-25 2016-03-23 四川绵竹科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管路连接器
CN109289987A (zh) * 2018-10-23 2019-02-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一种药物碾磨机
CN109289987B (zh) * 2018-10-23 2024-04-3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一种药物碾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9909B2 (en) Seal structure for flow-path connection part
TWI753863B (zh) 密封件、連接管元件之接頭及耦合件
CN203880274U (zh) 一种高温管道法兰
CN107152575B (zh) 一种同轴式自封接头
CN203743679U (zh)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CN103867830A (zh)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
CN203847875U (zh)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
CN103867822B (zh) 一种大口径凸轮锁紧式快速接头的压力密封垫圈
CN203880290U (zh) 小口径快速联接管道接头
CN204664655U (zh) 一种连接管件
CN209604735U (zh) 一种汽车管路用快插接头组件
CN202100866U (zh) 管道用快速接头
CN103994287A (zh) 一种压缩空气管道的连接装置
US20120001425A1 (en) Fluid Line Connecting Fitting
CN207316278U (zh) 一种密封管件连接头
CN203907061U (zh) 一种压缩空气管道的连接装置
CN203907062U (zh) 一种用于压缩空气管道连接装置的密封元件
CN210218966U (zh) 一种扩口式管接头
WO2019204951A1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
CN110131507A (zh) 快速管接头及接头组件
CN104633111A (zh) 双重防护密封胶圈及使用该密封胶圈的电连接器
KR101673243B1 (ko) 힌지를 이용한 스테인리스 파이프를 체결하는 체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테인리스 파이프 체결 어셈블리
CN218914115U (zh) 一种快装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CN220082176U (zh) 一种活接皮管球阀
CN220688354U (zh) 一种自锁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10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