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3223U - 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3223U
CN203743223U CN201320884352.9U CN201320884352U CN203743223U CN 203743223 U CN203743223 U CN 203743223U CN 201320884352 U CN201320884352 U CN 201320884352U CN 203743223 U CN203743223 U CN 203743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nnular groove
axle
installing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843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843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43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3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32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所述零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周壁内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配合有轴承,所述轴承为具有开口的环形且可弹性变形,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轴承在自然状态下的轴承外径,所述轴配合在所述轴承内且相对于所述轴承可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所述轴承为具有开口的环形且可弹性变形,所述凹槽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轴承在自然状态下的轴承外径,安装时通过外力使轴承发生弹性变形而收缩一定的尺寸,装入凹槽内后自动弹开卡在凹槽内,起到了稳固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不会发生轴承窜动,或轴承脱出安装位置失效的风险。

Description

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滑动轴承在使用中需要固定位置,以防止轴承窜动,或者需要承受轴向力的轴承都需要对轴承轴向加以固定。目前使用的方法有:
1.过盈配合,通过轴承与安装零件的尺寸设计,使轴承与安装零件成过盈配合状态,通过压力设备将轴承与安装零件安装到一起后,可由其相互间的摩擦力固定轴承并能承受一定的轴向力。过盈配合对轴承及安装零件的尺寸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增加了制造的难度和成本。过盈配合的轴承需要有一定的刚度,材料或结构较软的轴承如:薄壁轴承、轴套、复合自润轴承、塑胶轴承等不适宜采用过盈配合,如果这类轴承采用过盈配合来固定其能承受的轴向力会比较小,可靠性也很差,有较高失效的风险。
2.通过弹性挡圈固定,在轴承可活动的端面位置设置弹性挡圈,通过弹性挡圈固定轴承以防止轴承窜动或承受轴向力。通过弹性挡圈固定轴承的方法需要有一定空间来布置弹性挡圈,如果空间较为紧凑无法布置弹性挡圈的时候就不适用,或者在较深的孔内会导致装配困难。同时增加的弹性挡圈也需要一定成本。
3.使用压紧螺母固定,在轴承可活动的端面位置设置压紧螺母,安装零件上加工出螺纹,螺母与安装零件通过螺纹连接后压紧轴承,通过压紧螺母固定轴承来防止轴承窜动或承受轴向力。通过压紧螺母固定轴承的方法需要有较大的空间来布置螺母,对结构较薄的轴承可能因为螺母比轴承本身还要大导致完全不适用。同时增加的螺母也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所述零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周壁内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配合有轴承,所述轴承为具有开口的环形且可弹性变形,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轴承在自然状态下的轴承外径,所述轴配合在所述轴承内且相对于所述轴承可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所述轴承为具有开口的环形且可弹性变形,所述凹槽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轴承在自然状态下的轴承外径,安装时通过外力使轴承发生弹性变形而收缩一定的尺寸,装入凹槽内后自动弹开卡在凹槽内,起到了稳固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不会发生轴承窜动,或轴承脱出安装位置失效的风险。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轴承的壁厚小于所述轴承外径的十分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轴承的壁厚为1.5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环形凹槽在所述通孔的径向上的深度为2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轴承为钢质轴承、铜合金轴承、塑胶轴承和复合子润滑轴承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的零件的示意图;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的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由轴100、零件200和轴承300构成。
零件200具有通孔201。通孔201的周壁内设有环形凹槽202。环形凹槽202内配合有轴承300。
轴承300为具有开口301的环形且可弹性变形。对应轴承300的材质不做特别限定,例如轴承300可以为钢质轴承、铜合金轴承、塑胶轴承和复合子润滑轴承之一,只要能实现弹性形变即可。
环形凹槽202的直径小于等于轴承300在自然状态下的轴承外径。所谓自然状态,是指轴承300在没有收到外力作用时所呈现的状态。有利地,环形凹槽在通孔201的径向上的深度可以为2毫米。
轴100配合在轴承300内且相对于轴承300可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轴承为具有开口的环形且可弹性变形,环形凹槽的直径小于等于轴承在自然状态下的轴承外径,安装时通过外力使轴承发生弹性变形而收缩一定的尺寸,装入环形凹槽内后自动弹开卡在环形凹槽内,起到了稳固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不会发生轴承窜动,或轴承脱出安装位置失效的风险。
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轴承300的壁厚小于所述轴承外径的十分之一。例如,轴承300的壁厚可以为1.5毫米。
举例来说,轴承300在自然状态时的外径是50毫米,在安装时通过外力使其外径收缩到48毫米,然后将其装入到直径为48毫米的通孔201内,通孔20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直径为50毫米的环形凹槽202,当把收缩后的轴承300推至环形凹槽202后,由于轴承300可弹性形变,使轴承300自动回弹到直径为50毫米的状态,从而刚好卡入到了环形凹槽中,起到了稳固轴承300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轴承300为具有开口301的环形且可弹性变形,安装时可通过外力使其发生弹性变形而收缩一定直径尺寸后安装到零件200的环形凹槽202内,解决了薄壁轴承安装紧固困难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5)

1.一种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周壁内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配合有轴承,所述轴承为具有开口的环形且可弹性变形,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轴承在自然状态下的轴承外径,所述轴配合在所述轴承内且相对于所述轴承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壁厚小于所述轴承外径的十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壁厚为1.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在所述通孔的径向上的深度为2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钢质轴承、铜合金轴承、塑胶轴承和复合子润滑轴承之一。
CN201320884352.9U 2013-12-30 2013-12-30 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43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84352.9U CN203743223U (zh) 2013-12-30 2013-12-30 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84352.9U CN203743223U (zh) 2013-12-30 2013-12-30 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3223U true CN203743223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3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84352.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43223U (zh) 2013-12-30 2013-12-30 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432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8574B1 (ko) * 2018-08-23 2020-0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00023260A (ko) * 2018-08-23 2020-03-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KR20210128956A (ko) * 2019-11-18 2021-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8574B1 (ko) * 2018-08-23 2020-0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00023260A (ko) * 2018-08-23 2020-03-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TWI721512B (zh) * 2018-08-23 2021-03-11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馬達及其製造方法
KR102314113B1 (ko) 2018-08-23 2021-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US11431218B2 (en) 2018-08-23 2022-08-30 Lg Electronics Inc. Mo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KR20210128956A (ko) * 2019-11-18 2021-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KR102358176B1 (ko) 2019-11-18 2022-0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3223U (zh) 将零件安装到轴上的安装结构
WO2015045750A1 (ja) 筒型防振装置
CN101251141A (zh) 快速定位锁紧机构
CN102086907B (zh) 轴向保持组件
WO2008151885A3 (de) Lageranordnung
CN202926839U (zh) 带槽圆螺母
EP2975313A1 (en) Fluid-throttling member
KR102084287B1 (ko) 함께 끼움장착된 수형 부재와 암형 부재의 조임 및 체결 조립체
CN203942364U (zh) 电机及其电机壳体
JP3183490U (ja) 座金付ナット
EP2469688A3 (en) Leveling motor
KR101905815B1 (ko) 메탈 베어링 홀더
US20190043647A1 (en) Pull-Resistant Supply Line
JP2014214852A (ja) 袋ナ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ねじ込み式アンカー
KR101410458B1 (ko) 래치조립체
CN102882067A (zh) 一种方便插座
CN104565098A (zh) 用于驱动轴的连接装置
CN205715189U (zh) 一种防脱落且方便拆卸的异形螺母
KR102019481B1 (ko) 스프링 스트럿 장착부
CN102122584B (zh) 用于循环启动开关的更换装置及数控系统
CN104595355A (zh) 轴承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02545661U (zh) 卡簧
CN204284423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信号开关与定位机构一体组件
JP6530190B2 (ja) 二重筒体
CN203199559U (zh) 从动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