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5050U -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25050U
CN203725050U CN201420092245.7U CN201420092245U CN203725050U CN 203725050 U CN203725050 U CN 203725050U CN 201420092245 U CN201420092245 U CN 201420092245U CN 203725050 U CN203725050 U CN 203725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blind plate
nozzle
diameter
humidif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922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闯
杨燕
王树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0922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25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25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250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该管道式加湿系统包括管道、高压水泵、进水管、喷嘴、捕雾器、干气入口管道、湿气出口管道和排水管;管道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盲板和第二盲板,管道、第一盲板、第二盲板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干气入口管道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湿气出口管道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排水管安装在管道的底部;管道内的上部安装有捕雾器,喷嘴沿管道中心轴线均匀布置,高压水泵通过进水管与喷嘴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管道内布置高压喷嘴的方式产生水雾,每个喷嘴配置一个针型阀,可以方便调节喷雾量,对小流量和大流量的气体均有较好的加湿效果;该系统对气体的加湿在管道中完成,是一种密闭的加湿系统,可以实现在较高压力条件下对气体进行加湿。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加湿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气体脱水和湿空气除湿工艺中,通常需要使来气达到饱和状态。但一般来讲,从压缩机出口流出的气体一般达不到饱和状态,需要通过其它手段对压缩机出口的气流进行加湿,使其达到饱和状态。特别是由于管线系统的压力较高,迫切需要开发出较高压力条件下的加湿系统。
专利ZL01814052.1提出一种通过蒸发产生蒸汽的蒸发式加湿器,该装置在一个底座上安装有一个水罐用于容纳一定量的水及鼓风组件,在中间安装一个圆筒形的吸芯过滤器,然后将蒸发的蒸汽流经吸芯圆筒侧壁而从排气口排出。专利ZL200610065844.X提出一种超声波型空气加湿器,该装置利用超声换能器使储水箱内的水发生震动以在与机盒开口连通的坚管内产生水汽,并在机盒开口上设置有排气口,超声产生蒸汽最终从排气口排出。
上述蒸发式和超声波式加湿器均仅适用于对大气空间进行加湿,无法实现对带压的管道设备系统进行加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针对压力管线气体加湿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该系统能实现较高定压力条件下对管道气体的加湿,使气体能达到饱和状态,形成饱和湿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管道式加湿系统,包括:管道、高压水泵、进水管、喷嘴、捕雾器、干气入口管道、湿气出口管道和排水管;管道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盲板和第二盲板,管道、第一盲板、第二盲板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干气入口管道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湿气出口管道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排水管安装在管道的底部;管道内的上部安装有捕雾器,喷嘴沿管道中心轴线均匀布置,高压水泵通过进水管与喷嘴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采用管道内布置高压喷嘴的方式产生水雾,每个喷嘴配置一个针型阀,可以方便调节喷雾量,对小流量和大流量的气体均有较好的加湿效果;该系统对气体的加湿在管道中完成,是一种密闭的加湿系统,可以实现在较高压力条件下对气体进行加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式加湿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气入口管道,2、喷嘴,3、针型阀,4、进水管,5、高压水泵,6、管道,7、捕雾器,8、湿气出口管道,9、第一盲板,10、排水管,11、第二盲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管道式加湿系统,包括:管道6、高压水泵5、进水管4、喷嘴2、捕雾器7、干气入口管道1、湿气出口管道8和排水管10;
管道6为不锈钢圆管,管道6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盲板9和第二盲板11,第一盲板9和第二盲板11通过焊接方式与管道6固定连接,管道6、第一盲板9、第二盲板11形成一个封闭系统;管道6的直径为200mm~1000mm,长度为2000mm~8000mm,壁厚为2mm~12mm;第一盲板9的直径为200mm~1000mm,厚度为4mm~26mm;第二盲板11的直径为200mm~1000mm,厚度为4mm~26mm。
干气入口管道1安装在管道6的顶部,湿气出口管道8安装在管道6的顶部,排水管10安装在管道6的底部;干气入口管道1中心到第二盲板11的水平距离为40mm~120mm,湿气出口管道8中心到第一盲板9的水平距离为40mm~120mm,排水管10中心到第一盲板9的水平距离为80mm~200mm。
管道6内的上部安装有捕雾器7,捕雾器7采用1~4层的不锈钢过滤网,网孔大小为100~8000目,捕雾器7呈水平状设置,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盲板9、第二盲板11、管道内壁固定连接,管道6内部顶面与捕雾器7的距离为0.12~0.16倍的管道6的直径;多层不锈钢过滤网可以有效地降低气体对液滴的夹带,保证饱和湿气的稳定。
干气入口管道1的出口距离捕雾器7下方10mm~50mm,干气入口管道1的直径为25mm~200mm,壁厚为1mm~4.5mm;湿气出口管道8的入口位于捕雾器7的上方15mm~130mm,湿气出口管道8的直径为25mm~200mm,壁厚为1mm~4.5mm;排水管10的直径为10mm~50mm,壁厚为1mm~4.5mm。
喷嘴2沿管道中心轴线均匀布置,喷嘴2在竖直方向上设置,高压水泵5通过进水管4与喷嘴2连通;喷嘴2的出口位于捕雾器7的下方120mm~260mm,喷嘴2的出口直径为0.1mm~1.2mm,喷嘴2的数目为2~16个;喷嘴2距离管道6内部顶面的高度为0.25~0.6倍的管道直径;喷嘴2水平方向上布置于干气入口管道1和湿气出口管道8之间,距离第一盲板9最近的喷嘴到湿气出口管道8的水平距离为300mm~3200mm,距离第二盲板11最近的喷嘴到干气入口管道1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20mm~300mm;高压水泵5的压力为2.0~6.4MPa,流量为0.2m3/h~8.5m3/h,进水管4的直径为5mm~20mm;每个喷嘴2上安装一个针型阀3。
管道式加湿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为:液态水通过高压水泵5加压后经过进水管4流入喷嘴2,经过喷嘴2在管道6内产生高压水雾;气体由干气入口管道1进入管道6,气体在管道6内与水雾产生充分的界面接触,形成饱和湿气;捕雾器7将饱和湿气中直径较大的液滴过滤出来,经过过滤的饱和湿气从湿气出口管道8流出。

Claims (9)

1.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包括:管道、高压水泵、进水管、喷嘴、捕雾器、干气入口管道、湿气出口管道和排水管;其特征在于:管道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盲板和第二盲板,管道、第一盲板、第二盲板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干气入口管道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湿气出口管道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排水管安装在管道的底部;管道内的上部安装有捕雾器,喷嘴沿管道中心轴线均匀布置,高压水泵通过进水管与喷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管道为不锈钢圆管,第一盲板和第二盲板通过焊接方式与管道固定连接,管道的直径为200mm~1000mm,长度为2000mm~8000mm,壁厚为2mm~12mm;第一盲板的直径为200mm~1000mm,厚度为4mm~26mm;第二盲板的直径为200mm~1000mm,厚度为4mm~2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湿气出口管道中心到第一盲板的水平距离为40mm~120mm,干气入口管道中心到第二盲板的水平距离为40mm~120mm,排水管中心到第一盲板的水平距离为80mm~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捕雾器采用1~4层的不锈钢过滤网,网孔大小为100~8000目,捕雾器呈水平状设置,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盲板、第二盲板、管道内壁固定连接,管道内部顶面与捕雾器的距离为0.12~0.16倍的管道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干气入口管道的出口距离捕雾器下方10mm~50mm,干气入口管道的直径为25mm~200mm,壁厚为1mm~4.5mm;湿气出口管道的入口位于捕雾器的上方15mm~130mm,湿气出口管道的直径为25mm~200mm,壁厚为1mm~4.5mm;排水管的直径为10mm~50mm,壁厚为mm~4.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嘴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喷嘴的数目为2~16个;每个喷嘴上安装一个针型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嘴水平方向上布置于干气入口管道和湿气出口管道之间,距离第一盲板最近的喷嘴到湿气出口管道的水平距离为300mm~3200mm,距离第二盲板最近的喷嘴到干气入口管道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20mm~3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嘴的出口位于捕雾器的下方120mm~260mm,喷嘴的出口直径为0.1mm~1.2mm,喷嘴距离管道内部顶面的高度为0.25~0.6倍的管道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式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水泵的压力为2.0~6.4MPa,流量为0.2m3/h~8.5m3/h,进水管的直径为5mm~20mm。
CN201420092245.7U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5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2245.7U CN203725050U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2245.7U CN203725050U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25050U true CN203725050U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95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9224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5050U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250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5315A (zh) * 2014-02-28 2014-05-14 常州大学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5315A (zh) * 2014-02-28 2014-05-14 常州大学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CN103785315B (zh) * 2014-02-28 2016-09-07 常州大学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5112A (zh) 一种排气扇
CN108043134A (zh) 一种室内甲醛处理装置
CN203731611U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管道系统的带压加湿装置
CN201610878U (zh) 压缩空气精密过滤器
CN103776121B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管道系统的带压加湿装置
CN203725050U (zh)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CN104747227A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网式泡沫膜除尘系统
CN206965396U (zh) 一种水雾除尘系统
CN208812694U (zh) 一种复合纸板防弯翅内喷淋装置
CN203315955U (zh) 粉尘过滤扇
CN203990180U (zh) 一种水罐除尘装置
CN103316558A (zh) 工厂空气净化器
CN103785315A (zh) 一种管道式加湿系统
CN203598647U (zh) 往复式烟尘湿式过滤净化装置
CN205340471U (zh) 一种造纸废气高效处理装置
CN206660825U (zh) 一种空气净化槽
CN203725095U (zh) 一种蒸发式管道系统加湿装置
CN104913390B (zh) 空气净化送风装置
CN103611403A (zh) 集成式高效废气净化系统
CN203704232U (zh) 轿车喷漆线新风空调的喷淋加湿设备
CN203447926U (zh) 工厂空气净化器
CN201959685U (zh)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CN204583092U (zh) 预混机投料降尘装置
CN205710187U (zh)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自动净水系统设备
CN103432853A (zh) 一种空气过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