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7258U - 一种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7258U
CN203717258U CN201320775532.3U CN201320775532U CN203717258U CN 203717258 U CN203717258 U CN 203717258U CN 201320775532 U CN201320775532 U CN 201320775532U CN 203717258 U CN203717258 U CN 203717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central shaft
storage device
main body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755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豆社安
刘晓东
李金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oer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oer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755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7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7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72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和中心轴,其中:所述中心轴插装在所述主体中,所述中心轴能够绕其轴心相对于所述主体往复转动;所述主体内具有并列排布的两个腔室,所述两个腔室中分别安装有弹性储能组件和阻尼组件;所述弹性储能组件和所述阻尼组件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相连接,所述弹性储能组件用于存储和释放所述中心轴的转动机械能,所述阻尼组件用于对所述中心轴的转动产生阻尼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装置,实现了一体机的设计,实现了在保证储能装置结构紧凑和体积尽可能小的前提下,更进一步的提高运动平稳度。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阻尼功能且体积小的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储能装置的用途很广,例如电视、电脑、手机、手表等设备中,储能装置的动能包括电机驱动和手动驱动两种方式。
以手动驱动为例,手动驱动一般用弹簧做储能件,按压或者转动运动部件,弹簧受力变形,运动部件的动能转化为储能件的弹性势能,实现能量储存;松开运动部件,储能件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部件的动能,通过驱动运动部件的移动或者转动,实现能量释放。能量释放时,弹性势能的变化具有递减特性,因此产生的运动不平稳,且易产生碰撞声。
为尽量保证运动平稳,目前的做法是,在储能装置的外部增加齿轮,即通过设置多个与运动部件直接或者间接联动的齿轮,增加运动机构的负载,以此起到阻尼作用,以减缓上述的弹性势能变化递减的趋势,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动的平稳度。
上述增加齿轮的方案,阻尼力和弹簧回弹力的平衡受多个部件以及多种因素影响,力的计算和调节较为复杂,占用很多设计资源,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也会降低;尤其是,增加齿轮,会致使体积庞大且结构更加复杂、不紧凑。而对于手表等小型、精密设备,对于储能装置的运动平稳度和体积尽可能小的要求极为严格,上述增加外部齿轮的方案,显然无法满足该要求。
综上,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在保证储能装置结构紧凑和体积尽可能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储能装置运动的平稳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装置,用于实现储能装置的一体机设计,进而实现在保证储能装置结构紧凑和体积尽可能小的前提下,更进一步的提高运动平稳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和中心轴,其中:
所述中心轴插装在所述主体中,所述中心轴能够绕其轴心相对于所述主体往复转动;
所述主体内具有并列排布的两个腔室,所述两个腔室中分别安装有弹性储能组件和阻尼组件;
所述弹性储能组件和所述阻尼组件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相连接,所述弹性储能组件用于存储和释放所述中心轴的转动机械能,所述阻尼组件用于对所述中心轴的转动产生阻尼作用。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位于所述主体外部,另一端贯穿一个所述腔室并延伸至另一个所述腔室中。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固定座、中盖和上盖,所述中盖封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上盖封装在所述中盖上;
所述两个腔室分别形成于所述中盖和所述固定座之间,以及所述上盖和所述中盖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所述中盖和所述上盖分别设置为圆台式结构,且所述固定座、所述中盖和所述上盖的外径设置为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所述中盖或者所述上盖的任一个的圆周侧设置有凸耳,所述凸耳上具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弹性储能组件为螺旋状的弹片或者扭簧,所述弹片或者扭簧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弹片或者扭簧的一端插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槽中。
优选的,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叶片和阻尼填充物,其中:
所述阻尼叶片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能够随所述中心轴同步转动;
所述阻尼填充物填充在相应的所述腔室中,用于增加所述阻尼叶片转动的摩擦阻力。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所述主体外部,且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齿轮与所述中心轴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力度指示盘,以及包括能够随所述中心轴同步转动的指针,所述指针与所述力度指示盘的刻度对应设置,用于指示扭转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装置,主要由主体和中心轴构成,将阻尼组件以及弹性储能组件分别内置于主体内相应的腔室中,将中心轴插装到主体中,并分别连接相应的组件,藉此,中心轴插装在所述主体中用以输入和输出能量,所述弹性储能组件用于存储和释放所述中心轴的转动机械能,所述阻尼组件用于对所述中心轴的转动产生阻尼作用,且阻尼组件和弹性储能组件各构件均无外置,实现了储能装置的结构紧凑的一体机设计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储能装置一体机的结构,不仅具备了结构紧凑和体积小的特点,而且简化了与机械设备的装配工艺,且能够实现,将储能装置作为独立生产和销售的标准化产品,实现批量化生产,以此,大幅降低了储能装置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装置,采用阻尼填充物的阻尼方式,并将阻尼组件和储能组件相结合且内置于主体中,在保证储能装置结构紧凑和体积尽可能小的基础上,兼备了填充物式的阻尼组件的作用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储能装置运动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在主体上设置有凸耳,该凸耳的型号与相应的机械设备相适配,提高了储能装置装配到机械设备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纵剖);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纵剖);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纵剖,且隐藏一半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隐藏齿轮和局部上盖);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固定座朝上,且隐藏局部固定座);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剖视示意图(纵剖);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100和中心轴200。所述主体100用于将储能装置结合为一体机,以实现储能装置的结构紧凑和体积尽可能小;所述中心轴200插装在所述主体100中,所述中心轴200能够绕其轴心相对于所述主体100往复转动。
所述主体100内具有并列排布的两个腔室,即沿所述中心轴200的轴向排列的两个腔室300,即图1所示的上下排列。优选的,所述两个腔室300分别设置为圆盘式腔室,且两个圆盘式腔室沿中心轴200的轴向并列排布,以简化主体100的设计和加工难度。所述两个腔室300中分别安装有弹性储能组件400和阻尼组件500,也就是说,其中一个腔室300内安装有弹性储能组件400,作为储能腔,而另一个腔室300内安装有阻尼组件500,作为阻尼腔。
所述中心轴200的一端或者两端位于所述主体1外部,用于能量输入和输出。为提高主体1的结构紧凑性,该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200的一端位于所述主体100外部,另一端贯穿作为储能腔的所述腔室300,并延伸至作为阻尼腔的所述腔室300中,即,该实施例中的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位于所述主体100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主体100内部。
所述弹性储能组件400和所述阻尼组件500分别与所述中心轴200相连接,所述弹性储能组件400用于将中心轴200的转动机械能转化为自身的弹性势能,实现中心轴200转动机械能的存储,以及用于将自身的弹性势能转化为中心轴200的转动机械能,实现中心轴200转动机械能的释放;所述阻尼组件500用于增加中心轴200的转动阻力,对所述中心轴200的转动产生阻尼作用,以减缓弹性势能加速变化,使得弹性储能组件400的弹性势能趋于匀速变化,提高储能装置的中心轴200转动的平稳度。
该实施例仅是优选方案,显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等同变形,例如,所述中心轴贯穿作为阻尼腔的所述腔室,并延伸至作为储能腔的所述腔室中。
实施例二
参见图2,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该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所述主体100,主要用于实现储能装置结构紧凑的一体机设计,以及用于将储能和阻尼功能结合为一体,其需要满足能够实现具有两个并列腔室,以及满足能够插装可转动的所述中心轴200,因此,所述主体100的加工难度较大。为了降低加工难度,进一步便于实现主体100的批量化和标准化生产,该实施例公开了主体100的一种优选方案。
具体而言,所述主体100包括固定座110、中盖120和上盖130,所述中盖120封装在所述固定座110上,所述上盖130封装在所述中盖120上;所述中盖120和所述固定座110之间形成有一个腔室300,所述上盖130和所述中盖120之间形成有另一个腔室300。
在所述固定座110、所述上盖130的一面可分别设置有凹槽,在所述中盖120的一面或者两面设置有凹槽,用于形成所述腔室300。
参见图2,在该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所述固定座110的上表面、在所述中盖120的上表面(上表面是指按照图示的朝上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上盖130无凹槽。当然,也可以对凹槽的位置进行适当变形,例如参见图8,所述中盖120的上、下表面上分别具有凹槽,所述固定座110和所述上盖130无凹槽。只要可以满足,所述固定座110和所述中盖120之间,以及所述中盖120和所述上盖130之间,分别具有凹槽,以封装成两个腔室300即可。
所述凹槽设置为圆盘式的凹槽,用于实现降低所述固定座110、所述中盖120和所述上盖130的加工难度,以及用于实现形成圆盘式腔型的所述腔室300,圆盘式腔型便于与阻尼组件500的转动构件相适配。
以及优选的,所述固定座110、所述中盖120和所述上盖130分别设置为圆台式结构,且所述固定座110、所述中盖120和所述上盖130的外径设置为相同,以实现主体100整体上呈等径的柱形,满足结构紧凑一体机的设计要求。
该实施例中,所述中盖120和所述上盖130的圆心处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中心轴200插装在所述通孔中,所述中心轴200与所述通孔之间可设置密封圈或者密封式轴承等构件,防止作为阻尼腔的所述腔室300中的阻尼油等渗入到作为储能腔的所述腔室300中。
所述固定座110和所述中盖120的封装方式,以及所述中盖120和所述上盖130的封装方式,优选采用螺接或者卡接等方式,便于拆装和维护。
另,在所述主体100的圆周侧,例如在所述固定座110、所述中盖120或者所述上盖130中的任一个的圆周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耳111,所述至少两个凸耳111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112,凸耳111和安装孔112的型号,通过相应机械设备安装参数而灵活设定,便于与相应机械设备的装配。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凸耳111设置为两个,对称的所述固定座110的圆周侧,且对称排布。
实施例三
参见图3~图6,该实施例也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该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二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施例,实施例二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所述弹性储能组件400,可以选用弹簧、弹片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构件。该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与圆盘式的腔室300相适配,以及进一步压缩结构和体积,优选的,所述弹性储能组件400采用螺旋状的弹片(例如卷簧),所述弹片位于作为储能腔的所述腔室300中,即,位于所述中盖120和所述上盖130之间的所述腔室300中。
所述弹片一端与所述中心轴2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100固定连接,具体安装时:
在所述中心轴200上设置有定位槽201,该定位槽201例如可以是,在所述中心轴200的端部,即位于主体100外部的端部中心处设置一沿轴向延伸的切口,所述弹片的内圈的端部沿中心轴200端部切口插入,继续插入至轴向的一定深度,即可实现对于弹片的夹紧。
所述弹片的另一端沿外径增大的螺旋线外旋,至接触到主体100,即接触到中盖120。所述中盖120的边侧设置有一开口121,所述弹片的外圈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121延伸至中盖120外部,即主体100外部,然后固定在中盖120的边侧。所述弹片延伸至主体100外部的设计方案,不仅便于弹片的固定安装,而且,能够从主体100外部实现弹片长度的调整,进而调整弹片的弹性形变量等参数,实现对弹性储能组件400的参数调整。
所述阻尼组件500,优选采用阻尼填充物520的阻尼方案,以实现在空间有限的圆盘式的腔室300内产生较佳的阻尼效果,且为了进一步实现结构紧凑和体积尽可能小,优选设置为:所述阻尼组件500包括阻尼叶片510和阻尼填充物520。其中:
所述阻尼叶片510安装在所述中心轴200上,随所述中心轴200同步转动,以增加中心轴200的负载,增加转动阻力。所述阻尼叶片510包括有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以所述中心轴200为中心对称排布,图示为四个叶片,呈十字形排布。
所述阻尼填充物520填充在作为阻尼腔的所述腔室300中,用于增加所述阻尼叶片510转动的摩擦阻力,进一步提高中心轴200的转动阻力,以实现所述弹片弹性势能趋于匀速降低,提高中心轴200转动的稳定性。所述阻尼填充物520为具有高粘和高阻力的流体,例如可以采用现有的阻尼油,所述阻尼油也称为阻力油、减震油、高粘润滑油、阻尼润滑油脂、高阻力润滑油、阻尼润滑油或者防震油,它是由高纯度无机稠化剂和特殊合成油配制而成的一种阻尼、缓冲、密封用的高质量宽温润滑油,阻尼油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另,该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齿轮600,所述齿轮600位于所述主体100外部,且安装在所述中心轴200上,所述齿轮600与所述中心轴200同步转动。所述齿轮600的中心处具有非圆形的安装孔,与之相对应的,所述中心轴200的端部横截面为非圆形,所述中心轴200插装在所述安装孔中,以确保所述齿轮600与所述中心轴200能够同步转动。所述齿轮600用于与相应机械设备的相应运动机构相连接,实现储能装置与所装配的机械设备中的相应运动装置联动,进行做功。同时,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齿轮600还可实现,提高所述中心轴200对于弹片的夹紧效果。
另,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100上的力度指示盘,以及包括能够随所述中心轴200同步转动的指针,所述指针与所述力度指示盘的刻度对应设置,用于指示扭转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力度指示盘(图3和图5中上盖130表面的三角形标记表示力度)标刻在上盖130的上表面,所述中心轴200的切口作为所述指针。所述齿轮600带动指针转动,力度指示盘固定不动,中心轴200中心的切口同时起到对准力度指示盘上的三角形的作用,由此可以从主体100外部实现弹片长度的量化调整,进而量化调整弹片的弹性形变量等参数,实现对弹性储能组件400的参数可视性调整。装配时,按照图3中齿轮600上的转动箭头方向转动齿轮600,将其调节至所需的力值(即中心轴200中心的切口对准力度指示盘上的某个三角形)后固定到其使用位置,主体100中心的切口和中盖120边侧的开口可用于定位,由于在转动齿轮600的过程中,产品内部的弹片被卷起压缩,因此,当产品处于工作状态时,弹片的回复力通过中心轴200作用到齿轮600,驱使其产生自转运动。同时,中心轴200转动过程中会受到阻尼填充物520的阻尼作用,即可从产品外部体现为齿轮600缓慢的做回转运动,从而实现其使用效果。
实施例四
参见图7~图9,该实施例也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该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的、与实施例三相并列的另一种方案,实施例二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施例,实施例二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区别于实施例三,该实施例的所述弹性储能组件400,采用扭簧,扭簧可提供更大的扭矩,进而提高储能效果。所述扭簧位于作为储能腔的所述腔室300中,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腔是指位于所述中盖120和所述固定座110之间的所述腔室300,即图8中所示的自上而下是阻尼腔和储能腔。
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中心轴2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100固定连接,具体安装时:
在所述中心轴200上设置有定位槽201,该定位槽201例如可以是,在所述中心轴200的端部,即位于作为储能腔的所述腔室300中的端部中心处设置一沿轴向延伸的切口,所述扭簧的内圈的端部沿中心轴200端部切口插入,继续插入至轴向的一定深度,即可实现对于扭簧的夹紧。
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沿外径增大的螺旋线外旋,至接触到主体100,即接触到固定座110,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10上。优选的,在所述固定座110上具有定位块113,用于固定所述扭簧的外旋的端部。具体的,所述定位块113位于所述固定座110的凹槽的槽底,该凹槽是指用于形成腔室300的凹槽,该固定方式能够简化扭簧的拆装操作。且,为了便于所述中心轴200的找准和提高转动的稳定性,在所述固定座110的圆心处设置有固定盲孔114,所述中心轴200的端部位于所述固定盲孔114内。
所述阻尼组件500位于作为阻尼腔的腔室300中,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阻尼腔是指位于所述中盖120和所述上盖130之间的所述腔室300,其包括阻尼叶片510和阻尼填充物520。其中:
所述阻尼叶片510安装在所述中心轴200上,随所述中心轴200同步转动,以增加中心轴200的负载,增加转动阻力。所述阻尼叶片510包括有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以所述中心轴200为中心对称排布,图示为四个叶片,呈十字形排布,且在所述四个叶片的最外径固接有圆环,用于提高所述四个叶片的牢固性,以及提高阻尼效果。
所述阻尼填充物520填充在作为阻尼腔的所述腔室300中,用于增加所述阻尼叶片510转动的摩擦阻力,进一步提高中心轴200的转动阻力,以实现所述弹片弹性势能趋于匀速降低,提高中心轴200转动的稳定性。所述阻尼填充物520采用阻尼油,所述阻尼油在实施例三中已有描述,不再赘述。
另,与实施例三相同,该实施例也包括齿轮600,所述齿轮600位于所述主体100外部,且安装在所述中心轴200上,所述齿轮600与所述中心轴200同步转动。所述齿轮600用于与相应机械设备的相应运动机构相连接,实现储能装置与所装配的机械设备中的相应运动装置联动,进行做功。
另,与实施例三相同,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100上的力度指示盘,以及包括能够随所述中心轴200同步转动的指针,所述指针与所述力度指示盘的刻度对应设置,用于指示扭转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力度指示盘标刻在所述上盖130的上表面(图7和图9中上盖130表面的刻度块和刻度值表示力度),所述指针标刻在齿轮600的上表面(即图7和图9中齿轮600表面的箭头)。齿轮600带动指针转动,力度指示盘固定不动,齿轮600转动时其指针依次指示到力度指示盘上的刻度值,由此可以从主体100外部实现弹片长度的量化调整,进而量化调整弹片的弹性形变量等参数,实现对弹性储能组件400的参数可视性调整。装配时,按照图3中力度指示盘的刻度值增大的方向转动齿轮600,将其调节至所需的力值(即齿轮600上的箭头对准力度指示盘上的某个刻度值)后固定到其使用位置,由于在转动齿轮600的过程中,产品内部的扭簧被压缩,因此,当产品处于工作状态时,扭簧的回复力通过中心轴200作用到齿轮600,驱使其产生自转运动。同时,中心轴200转动过程中会受到阻尼填充物520的阻尼作用,即可从产品外部体现为齿轮600缓慢的做回转运动,从而实现其使用效果。进一步的,通过调整内部扭簧的零件参数与阻尼填充物520的参数(例如阻尼油脂浓度)等,以及齿轮600运转时的力值设置,可精确调整产品的使用效果,避免了产品需多次计算调整的工作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主体和中心轴,其中: 
所述中心轴插装在所述主体中,所述中心轴能够绕其轴心相对于所述主体往复转动; 
所述主体内具有并列排布的两个腔室,所述两个腔室中分别安装有弹性储能组件和阻尼组件; 
所述弹性储能组件和所述阻尼组件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相连接,所述弹性储能组件用于存储和释放所述中心轴的转动机械能,所述阻尼组件用于对所述中心轴的转动产生阻尼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位于所述主体外部,另一端贯穿一个所述腔室并延伸至另一个所述腔室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固定座、中盖和上盖,所述中盖封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上盖封装在所述中盖上; 
所述两个腔室分别形成于所述中盖和所述固定座之间,以及所述上盖和所述中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所述中盖和所述上盖分别设置为圆台式结构,且所述固定座、所述中盖和所述上盖的外径设置为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所述中盖或者所述上盖的任一个的圆周侧设置有凸耳,所述凸耳上具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储能组件为螺旋状的弹片或者扭簧,所述弹片或者扭簧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弹片或者扭簧的一端插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叶片和阻尼填充物,其中: 
所述阻尼叶片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能够随所述中心轴同步转动; 
所述阻尼填充物填充在相应的所述腔室中,用于增加所述阻尼叶片转动的摩擦阻力。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所述主体外部,且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齿轮与所述中心轴同步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力度指示盘,以及包括能够随所述中心轴同步转动的指针,所述指针与所述力度指示盘的刻度对应设置,用于指示扭转力。 
CN201320775532.3U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储能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7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5532.3U CN203717258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5532.3U CN203717258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7258U true CN203717258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6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7553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7258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72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1658A (zh) * 2013-11-28 2014-04-09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1658A (zh) * 2013-11-28 2014-04-09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96505A1 (en) Outer cup rotary axial eddy current damper
CN104702073B (zh) 一体式螺杆空压机外转子永磁电机
CN204481589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转子结构
CN203717258U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103625233A (zh) 一种车辆一体式惯质悬架
CN102261992B (zh) 一种具有变刚度弹性支承的弧齿锥齿轮耦合传动试验台
CN209170121U (zh) 一种斯特林电机减振系统
CN103711658A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201461833U (zh) 一种旋转式密封阻尼器
CN203611678U (zh) 一种车辆一体式惯质悬架
CN202152827U (zh) 一种大功率三级平行轴硬齿面齿轮减速机
CN201615176U (zh) 一种传扭减振阻尼器
CN210770092U (zh) 一种旋转运动转化直线往复运动机构
CN205449484U (zh) 简易型气弹簧疲劳试验机
CN102996704B (zh) 一种高速齿轮箱用机械振动信号减振滤波装置
CN206830772U (zh) 一种新型同轴式面齿轮复合传动系统
CN201603690U (zh) 一种离心式微量供油器的筛选装置
CN202251780U (zh) 内平动可变廓线凸轮间歇传动装置
CN203009731U (zh) 一种减速器
CN200990532Y (zh) 电机转子与端盖定位支承结构
CN211624081U (zh) 一种静音平衡轴机构
CN214743157U (zh) 一种减噪型螺旋锥齿轮
CN204739200U (zh) 平行轴减速机
CN201851577U (zh) 旋转式阻尼器
CN205013208U (zh) 一种用于生物动能拖拉式发电系统的增速转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