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3795U - 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13795U CN203713795U CN201320735162.0U CN201320735162U CN203713795U CN 203713795 U CN203713795 U CN 203713795U CN 201320735162 U CN201320735162 U CN 201320735162U CN 203713795 U CN203713795 U CN 2037137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bag
- air bag
- automobile
- instrument carrier
- carrier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00059 Dyspne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3975 Dyspnoea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2211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108 pi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633 protec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817 safety factor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安全气囊不能确保正对乘客。从而保护效果较差等技术问题。本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设置在副驾驶座正前方的仪表板处,本气囊包括用于支撑目标人员且能够充气的气袋,气袋充气后呈长条枕头状,气袋横向设置在仪表板上且该气袋的长度方向和仪表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确保正对乘客,能够起到较高的保护作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来越拥挤,使得事故更为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为了减小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现代汽车在驾驶员前端方向盘中央普遍装有安全气囊系统,有些汽车在驾驶员副座前的工具箱上端也装有安全气囊系统
在专利(CN102806886A)中公开了一种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具体而言,气囊内部布置了将上述气囊的腔室分割成多个腔室的分割面板,通过分割面板不仅可以维持气囊的展开形状,还可以使气囊分多个步骤膨胀,减轻气囊的展开力量,可以避免副驾驶座上的幼儿或儿童被气囊打开的力量受伤。为此,本发明提供的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包括,配备填满气体所需腔室的气囊;为了让气囊分多个步骤膨胀,位于气囊的内部,将上述的腔室分割成多个腔室的至少一个分割面板;但是,该副驾驶安全气囊呈圆形,横向长度较小,对于非规范乘坐的乘员,无法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当副驾驶为小孩、妇女等体形较小的乘客时,副驾驶座相对乘员具有较大的活动量,位于座椅正前方的副驾驶安全气囊不一定能够正好与乘员的脸部正面接触,导致保护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确保副驾驶座处的安全气囊能够正对乘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本气囊设置在副驾驶座正前方的仪表板处,其特征在于,本气囊包括用于支撑目标人员且能够充气的气袋,所述的气袋充气后呈长条枕头状,所述的气袋横向设置在仪表板上且该气袋的长度方向和仪表板的长度方向一致。
位于副驾驶座正前方的安全气囊是对副驾驶座上的乘员进行保护的重要安全工具,传统的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呈圆饼状,而副驾驶座处由于空间较大,乘员在汽车发生撞击之间可能处于非规范坐姿状态,当汽车发生撞击时,副驾驶处的安全气囊不能正对乘员的头部和颈部,从而对人体起不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本安全气囊将气袋制成长条枕头状,其长度方向和仪表板的长度方向一致,能够覆盖整个副驾驶座前方的仪表板,无论在汽车发生撞击的前一刻,乘员处于何种坐姿均能够确保气囊与乘员正面接触,很好的对乘员进行保护;特别是体形较小的乘员,其在副驾驶座处的可活动空间较大,在汽车发生非正面碰撞时(如碰撞位置为汽车左右大灯处时,乘员受到的惯性力致使乘员向与汽车正前方呈一定夹角的方向前倾),即使乘员坐姿标准,传统的安全气囊也不能确保能够与乘员正面接触,而本安全气囊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中,所述的气袋充气后的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所述仪表板的下端设置有能够向气袋内充气的发生器。本安全气囊的气囊容积较传统的气囊小,截面呈圆形、方向或椭圆形,充气时间较短,能够快速反应并对乘客进行保护;由于容积较小,与气囊配套的发生器也可以相应的减小尺寸,能够节省成本;与此同时,气囊的充气压力也相对较小,即使发生气囊误爆或起爆延迟现象,乘员可能受到的意外伤害也相对较小,气囊自身的安全系数更高。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中,所述的气袋充气后的长度为仪表板的长度的70%-100%。由于本文描述的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所以本文中提到的仪表板也指的是汽车副驾驶座正前方处的仪表板。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中,所述的气袋充气后的内侧面和仪表板的凸起部相贴靠,该气袋充气后的内侧面为与所述的凸起部相配合的凹进面。气囊在充气后能够受到仪表板的支撑,在与乘员发生接触时能够起到更好的缓冲和吸能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中,所述的气袋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放气孔。由于气囊在展开后需要迅速的将气体释放,防止人体受气囊的反弹而出现二次碰撞,而气囊内的气体一般为氮气等,会迅速的稀释乘员所需的氧气,放气孔设置在气囊的两侧,尽量的防止被乘员直接呼吸释放的气体,从而使乘员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安全气囊将气袋制成长条枕头状,其长度方向和仪表板的长度方向一致,能够覆盖整个副驾驶座前方的仪表板,无论在汽车发生撞击的前一刻,乘员处于何种坐姿均能够确保气囊与乘员正面接触,很好的对乘员进行保护。
2、本安全气囊的放气孔设置在气袋的两侧,尽量的防止被乘员直接呼吸释放的气体,从而使乘员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安全气囊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安全气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仪表板;2、气袋;3、发生器;4、放气孔;5、凸起部;6、凹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本气囊设置在副驾驶座正前方的仪表板1处,本气囊包括用于支撑目标人员且能够充气的气袋2,气袋2充气后呈长条枕头状,气袋2横向设置在仪表板1上且使该气袋2的长度方向和仪表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气袋2充气后的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仪表板1的下端设置有能够向气袋2充气的发生器3,本安全气囊的气囊容积较传统的气囊小,截面呈圆形、方向或椭圆形,充气时间较短,能够快速反应并对乘客进行保护;由于容积较小,与气囊配套的发生器3也可以相应的减小尺寸,能够节省成本;与此同时,气囊的充气压力也相对较小,即使发生气囊误爆或起爆延迟现象,乘员可能受到的意外伤害也相对较小,气囊自身的安全系数更高。
如图1和图2所示,气袋2充气后的长度为仪表板1的长度的70%-100%,由于本文描述的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所以本文中提到的仪表板1也指的是汽车副驾驶座正前方处的仪表板1,气袋2充气后的内侧面和仪表板1的凸起部5相贴靠,该气袋2充气后的内侧面为与凸起部5相配合的凹进面6,气囊在充气后能够受到仪表板1的支撑,在与乘员发生接触时能够起到更好的缓冲和吸能效果,气袋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放气孔4,由于气囊在展开后需要迅速的将气体释放,防止人体受气囊的反弹而出现二次碰撞,而气囊内的气体一般为氮气等,会迅速的稀释乘员所需的氧气,放气孔4设置在气囊的两侧,尽量的防止被乘员直接呼吸释放的气体,从而使乘员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
位于副驾驶座正前方的安全气囊是对副驾驶座上的乘员进行保护的重要安全工具,传统的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呈圆饼状,而副驾驶座处由于空间较大,乘员在汽车发生撞击之间可能处于非规范坐姿状态,当汽车发生撞击时,副驾驶处的安全气囊不能正对乘员的头部和颈部,从而对人体起不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本安全气囊将气袋2制成长条枕头状,其长度方向和仪表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能够覆盖整个副驾驶座前方的仪表板1,无论在汽车发生撞击的前一刻,乘员处于何种坐姿均能够确保气囊与乘员正面接触,很好的对乘员进行保护;特别是体形较小的乘员,其在副驾驶座处的可活动空间较大,在汽车发生非正面碰撞时(如碰撞位置为汽车左右大灯处时,乘员受到的惯性力致使乘员向与汽车正前方呈一定夹角的方向前倾),即使乘员坐姿标准,传统的安全气囊也不能确保能够与乘员正面接触,而本安全气囊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本气囊设置在副驾驶座正前方的仪表板(1)处,其特征在于,本气囊包括用于支撑目标人员且能够充气的气袋(2),所述的气袋(2)充气后呈长条枕头状,所述的气袋(2)横向设置在仪表板(1)上且该气袋(2)的长度方向和仪表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气袋(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放气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袋(2)充气后的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所述仪表板(1)的下端设置有能够向气袋(2)内充气的发生器(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袋(2)充气后的长度为仪表板(1)的长度的70%-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袋(2)充气后的内侧面和仪表板(1)的凸起部(5)相贴靠,该气袋(2)充气后的内侧面为与所述的凸起部(5)相配合的凹进面(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35162.0U CN203713795U (zh) | 2013-11-19 | 2013-11-19 | 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35162.0U CN203713795U (zh) | 2013-11-19 | 2013-11-19 | 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13795U true CN203713795U (zh) | 2014-07-16 |
Family
ID=51152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735162.0U Active CN203713795U (zh) | 2013-11-19 | 2013-11-19 | 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1379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64905A1 (zh) * | 2016-10-09 | 2018-04-12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 |
-
2013
- 2013-11-19 CN CN201320735162.0U patent/CN20371379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64905A1 (zh) * | 2016-10-09 | 2018-04-12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50652B (zh) | 用于车辆的前安全气囊 | |
JP5780265B2 (ja) | クッションエアバック装置を内蔵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 |
CN103640501B (zh) | 儿童汽车座吸能减震装置 | |
CN101863238B (zh) | 用于追尾碰撞的颈部保护的平动吸能座椅 | |
WO2015039444A1 (zh) | 一种具有正面保护功能的车辆侧气帘装置 | |
WO2009035117A1 (ja) | エアバッグ | |
JP2006076561A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
CN103332162A (zh) | 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 | |
CN205131175U (zh) | 一种汽车后排安全气囊保护设备 | |
CN103661029A (zh) | 吸能式汽车座椅 | |
CN104442678A (zh) | 整体式乘客安全气囊 | |
CN203651697U (zh) | 一种汽车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 | |
CN102582565A (zh) | 机动交通工具的安全座椅 | |
CN203713795U (zh) | 一种汽车副驾驶室正面安全气囊 | |
CN103587487A (zh) | 安全气囊式防撞汽车 | |
EP2907692B1 (en) | Child seat with lateral head protection | |
CN104943635A (zh) | 用于汽车保险杠的吸能气囊 | |
CN202508048U (zh) | 机动交通工具的安全座椅 | |
CN105711536A (zh) | 一种头枕安全气囊 | |
KR101260469B1 (ko) | 비대칭 조수석 에어백 장치 | |
CN204354867U (zh) | 座椅主动式头枕保护装置 | |
CN104071113B (zh) | 一种用于乘员头颈胸和膝部保护的安全气囊 | |
CN204726229U (zh) | 踏板及汽车 | |
RU46231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одителя | |
CN209972254U (zh) | 多功能汽车头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