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器电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显示器电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诸如平板显示器、平板电视等电子产品以其占用空间小、便携等优点而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的此类电子产品的显示面板一般为直接裸露在外的,其容易受到外部的污染而影响观看的舒适度、不便于保养和清理,或者在碰撞后的容易损坏。因此,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如下方式解决此问题:1、在显示器壳体的前侧挂装或固定安装一个视保屏,以保护显示面板;然而,视保屏的拆卸非常困难,给显示面板的清洁和维修带来的很大的不便。2、将视保屏直接贴装在显示面板上,在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在视保屏和显示屏之间还会容易出现无法解决的水雾和污垢,如果用户相对水雾或污垢进行清理,就必须将平板显示器或平板电视搬到专业的维修场所进行清理。另外,现有的平板显示器或平板电视由于结构设计上的缺陷,仍然存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使用不便等缺点。
公告号为CN20299557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平板显示器,其采用借助磁性金属件与磁铁装置的相吸的方式将保护屏固定在显示器的壳体上,以达到方便、快捷的拆装保护屏的目的。但是,由于其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板是采用层叠的方式固定在显示器壳体内的,显示器壳体的后侧必须采用外凸或加宽的结构形式,从而导致整个显示器的体积过于庞大,并没有充分体现平板显示器所具有的占用空间小、便携等优点;同时,由于保护屏是通过众多结构复杂的磁铁装置和磁性金属件固定在显示器壳体上的,而显示面板也同时需要磁铁装置进行压边固定,如此便导致整个显示器出现结构过于复杂、零部件众多,显示面板固定不牢或不便拆装等问题,进而影响了显示器的前期组装和后期拆卸维护,而且众多磁性金属件和磁铁装置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装配显示面板和保护屏时必须进行精确的定位,一旦两者吸合后,便无法顺畅的进行拆卸。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结构改进,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最大限度的体现平板显示器或平板电视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拆装及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外观美感强的显示器电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器电视,它包括平板显示器、驱动电路板、视保屏和外壳体,所述视保屏将平板显示器和驱动电路板覆盖在外壳体内,所述视保屏通过磁力吸附在外壳体上,所述外壳体为空腔的平板状结构,所述平板显示器位于外壳体的上部且其左、右侧面对应的与外壳体的左、右侧面的内侧相抵接,所述外壳体的下部设置有一凹槽,所述驱动电路板设置在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平板显示器的左、右侧面分别通过至少一个锁件与外壳体的左、右侧面相锁合。
优选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支架,所述驱动电路板锁固在支架上,所述凹槽上套装有若干个与驱动电路板连接的功能接口。
优选地,所述凹槽位于外壳体的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壳体的后侧面、对应于凹槽的位置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转轴与外壳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弯折成型,它包括顶板、支撑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支撑板的两端,所述顶板通过转轴与外壳体连接;所述顶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所述底板的长度大于顶板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视保屏的下部设置有“ㄇ”形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卡接在平板显示器底侧面与外壳体底侧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平板显示器的顶侧面和外壳体的顶侧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所述视保屏的顶边缘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对应的第二磁性件;
所述外壳体的下部、对应于限位件的位置设置有基座,所述限位件和基座通过第三磁性件吸合。
优选地,所述视保屏的下部还设置有与驱动电路板电连的灯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视保屏和外壳体采用磁力吸附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的凹槽使平板显示器和驱动电路板呈平铺式布置,减小了整机的厚度,使整机更加接近平板状,减小了占用空间;由于平板显示器与外壳体的左右侧面相抵接,可采用螺丝等锁件锁合固定,减少了磁性件的使用量,避免因众多磁性件因相互干扰而造成视保屏与外壳体定位不准、装配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保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平板显示器;2、驱动电路板;3、视保屏;3-1、遮挡部;3-2、透明部;3-3、限位件;4、外壳体;4-1、凹槽;4-2、支架;4-3、基座;5、锁件;6、功能接口;7、支撑座;7-1、顶板;7-2、支撑板;7-3、底板;8、转轴;9、第一磁性件;10、第二磁性件;11、第三磁性件;12、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器电视,它包括平板显示器1、与平板显示器1电连的驱动电路板2、视保屏3和前侧面开口且整体呈空腔的平板状结构的外壳体4;其中,视保屏3具有遮挡部3-1和与平板显示器1对应的透明部3-2,视保屏3将平板显示器1和驱动电路板2覆盖在外壳体4内,视保屏3通过磁力吸附在外壳体4的前侧面开口上。平板显示器1位于外壳体4的上部且其左、右侧面对应的与外壳体4的左、右侧面的内侧相抵接(可以理解为:平板显示器1的左右侧面分别与外壳体1的左右侧面紧密贴合),平板显示器1的厚度与外壳体4的厚度应保持一致或略小;同时,在外壳体4的下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凹槽4-1,驱动电路板2设置在凹槽4-1内,如此可使平板显示器1和驱动电路板2在外壳体4内呈现平铺式的布置方式,有利于减小整机的厚度、以进一步降低整机的占用空间,使整机更加贴近平板状结构,而平板显示器1可快速的卡装在外壳体4内,有利于提高整机的装配速度并便于拆卸,本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1的左、右侧面可分别通过至少一个锁件5与外壳体4的左、右侧面相锁合,锁件5可采用锁螺丝等可拆卸的连接件。
为了牢固的固定驱动电路板2,在凹槽4-1内设置有支架4-2,可将驱动电路板2锁固在支架4-2上。为了便于整机连接外部设备,在凹槽4-1上套装有若干个与驱动电路板2连接的功能接口6。同时,在外壳体4的后侧面、对应于凹槽4-1的位置设置有支撑座7,支撑座7通过转轴8与外壳体4连接,如此可使整机能够像电脑显示屏一样放置桌面上并进行观赏角度的调整;为增强支撑座7的实用性并使其结构更加简洁,本实施例的支撑座7弯折成型,它包括顶板7-1、支撑板7-1和底板7-3,顶板7-1和底板7-3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支撑板7-2的两端,顶板7-1通过转轴8与外壳体4连接;顶板7-1与支撑板7-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由于顶板7-1和底板7-3相互平行,可知两者与支撑板7-2之间的夹角为互补),底板7-3的长度大于顶板7-1的长度,如此有利于增加增强支撑座7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也可在此基础上使底板7-3的宽度大于顶板7-1的宽度。
为改善传统视保屏与壳体由于采用磁力吸合方式而造成连接或装配时定位不准的问题,在视保屏3的下部设置有“ㄇ”形限位件3-3,限位件3-3卡接在平板显示器1的底侧面与外壳体4的底侧面之间的缝隙内(可以理解为限位件3-3的高度小于等于平板显示器1的底侧面与外壳体4的底侧面之间的距离),以此,在装配视保屏3时,可以利用限位件3-3进行视保屏3的快速定位并利用限位件3-3抵接平板显示器1以对平板显示器1进行支撑。
在平板显示器1的顶侧面和外壳体4的顶侧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9,第一磁性件9可吸合在外壳体4的顶侧面的内侧,在视保屏3的顶边缘同时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9对应的第二磁性件10;由于外壳体4的下部闲置空间较为充裕,为保证视保屏3与外壳体4之间磁力吸附的强度,在外壳体1的下部(即平板显示器1的底侧面与外壳体4的底侧面之间的缝隙处)、对应于限位件3-3的位置设置有基座4-3,基座4-3与限位件4-4通过第三磁性件11则吸合在一起。如此可通过第一磁性件9与第二磁性件10的吸合、基座4-3与限位件4-4的磁力吸合实现视保屏3与外壳体4的磁力吸附;其减少了磁铁件的使用量,避免了因众多磁铁件相互之间的磁力干扰而造成视保屏3的定位不准、装配困难的问题。
另外,为能够直观的判断电视的使用状态,在视保屏3的下部(即在遮挡部3-1的区域内设置一透明结构)还设置有与驱动电路板2电连的灯板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