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00992U - 便携式警用破胎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警用破胎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00992U CN203700992U CN201420037652.8U CN201420037652U CN203700992U CN 203700992 U CN203700992 U CN 203700992U CN 201420037652 U CN201420037652 U CN 201420037652U CN 203700992 U CN203700992 U CN 2037009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rnover panel
- handle
- fixedly connected
- overturn plate
- baffl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警用破胎器,包括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轴上套设有扭转弹簧,第一翻板内表面和第二翻板内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刺破汽车轮胎的三棱锥形钢钉,第二翻板远离第一翻板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靠近第二翻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合上的挡板,把手中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打开按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能够便于执法人员对预逃窜的车辆进行强制拦截,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警用破胎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交通事故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其中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涉嫌车辆遭到执法人员检查时,为逃避检查而逃窜,从而导致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对于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驾驶员在酒后驾车或交通肇事后,遭到执法人员检查,停车后又临时改变主意,抱着侥幸心理预驾车逃窜,甚至将执法人员拖行数十米,此类情况屡有发生,严重威胁到执法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使执法人员有效应对此类突发状况,保障执法人员生命安全的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执法人员主要利用设置路障对车辆进行拦截,现有的传统路障基本上都是采用机械和液压等作为传动方式进行设卡布防,用于拦截不法车辆,这些路障,体积较大,携带使用不便,且只能作为布防设卡使用,无法应对上述的紧急突发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警用破胎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能够便于执法人员对预逃窜的车辆进行强制拦截,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警用破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所述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一端连接在第一翻板内表面上,扭转弹簧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翻板内表面上,所述第一翻板内表面和第二翻板内表面上均固定设置有用于刺破汽车轮胎的三棱锥形钢钉,第一翻板内表面上的三棱锥形钢钉和第二翻板内表面上的三棱锥形钢钉错开设置,所述第二翻板远离第一翻板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靠近第二翻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合上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形状为倒置L字形,把手中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打开的按钮,所述把手为空心结构,把手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把手内部设置有连接杠杆,所述连接杠杆转动连接在把手内壁上,连接杠杆和把手的连接点设置在靠近挡板的位置处,所述挡板一端穿过第一开口与连接杠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杠杆远离挡板一端顶部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杠杆远离挡板一端底部与压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按钮固定连接,所述按钮与把手在第二开口处相抵接,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把手内壁固定连接。
上述的便携式警用破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板远离第一翻板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形提手,所述半圆形提手与把手远离第二翻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上述的便携式警用破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板外表面和第二翻板外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增大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条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
2、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按钮快速将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打开,同时利用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上设置的三棱锥钢钉刺破汽车轮胎,从而便于警方在执法时对预逃窜的车辆进行拦截。
3、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能够便于执法人员对预逃窜的车辆进行强制拦截,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按钮、挡板、连接杆、压缩弹簧和连接杠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翻板; 2—第二翻板; 3—三棱锥形钢钉;
4—扭转弹簧; 5—半圆形提手; 6—把手;
7—按钮; 8—转轴; 9—挡板;
10—连接杆; 11—压缩弹簧; 12—连接杠杆;
13—条纹; 14—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翻板1和第二翻板2,所述第一翻板1和第二翻板2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所述转轴8上套设有扭转弹簧4,所述扭转弹簧4一端连接在第一翻板1内表面上,扭转弹簧4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翻板2内表面上,所述第一翻板1内表面和第二翻板2内表面上均固定设置有用于刺破汽车轮胎的三棱锥形钢钉3,第一翻板1内表面上的三棱锥形钢钉3和第二翻板2内表面上的三棱锥形钢钉3错开设置,所述第二翻板2远离第一翻板1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6,所述把手6靠近第二翻板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翻板1和第二翻板2合上的挡板9,所述挡板9的形状为倒置L字形,把手6中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翻板1和第二翻板2打开的按钮7,所述把手6为空心结构,把手6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把手6内部设置有连接杠杆12,所述连接杠杆12转动连接在把手6内壁上,连接杠杆12和把手6的连接点14设置在靠近挡板9的位置处,所述挡板9一端穿过第一开口与连接杠杆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杠杆12远离挡板9一端顶部与连接杆10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杠杆12远离挡板9一端底部与压缩弹簧1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0另一端与按钮7固定连接,所述按钮7与把手6在第二开口处相抵接,所述压缩弹簧11另一端与把手6内壁固定连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翻板2远离第一翻板1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形提手5,所述半圆形提手5与把手6远离第二翻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得携带方便。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翻板1外表面和第二翻板2外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增加第一翻板1和第二翻板2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条纹13。
使用时,握住把手6,按下按钮7,在连接杠杆12在作用下,挡板9被抬起,同时在扭转弹簧4的作用下,第一翻板1和第二翻板2迅速打开呈180°,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预逃窜车辆的车轮下,利用三棱锥钢钉3刺破车辆轮胎,从而便于执法人员将不法车辆拦截下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便携式警用破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翻板(1)和第二翻板(2),所述第一翻板(1)和第二翻板(2)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所述转轴(8)上套设有扭转弹簧(4),所述扭转弹簧(4)一端连接在第一翻板(1)内表面上,扭转弹簧(4)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翻板(2)内表面上,所述第一翻板(1)内表面和第二翻板(2)内表面上均固定设置有用于刺破汽车轮胎的三棱锥形钢钉(3),第一翻板(1)内表面上的三棱锥形钢钉(3)和第二翻板(2)内表面上的三棱锥形钢钉(3)错开设置,所述第二翻板(2)远离第一翻板(1)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6),所述把手(6)靠近第二翻板(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翻板(1)和第二翻板(2)合上的挡板(9),所述挡板(9)的形状为倒置L字形,把手(6)中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翻板(1)和第二翻板(2)打开的按钮(7),所述把手(6)为空心结构,把手(6)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把手(6)内部设置有连接杠杆(12),所述连接杠杆(12)转动连接在把手(6)内壁上,连接杠杆(12)和把手(6)的连接点(14)设置在靠近挡板(9)的位置处,所述挡板(9)一端穿过第一开口与连接杠杆(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杠杆(12)远离挡板(9)一端顶部与连接杆(10)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杠杆(12)远离挡板(9)一端底部与压缩弹簧(1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0)另一端与按钮(7)固定连接,所述按钮(7)与把手(6)在第二开口处相抵接,所述压缩弹簧(11)另一端与把手(6)内壁固定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警用破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板(2)远离第一翻板(1)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形提手(5),所述半圆形提手(5)与把手(6)远离第二翻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警用破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板(1)外表面和第二翻板(2)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增大第一翻板(1)和第二翻板(2)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条纹(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37652.8U CN203700992U (zh) | 2014-01-22 | 2014-01-22 | 便携式警用破胎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37652.8U CN203700992U (zh) | 2014-01-22 | 2014-01-22 | 便携式警用破胎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00992U true CN203700992U (zh) | 2014-07-09 |
Family
ID=51051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3765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00992U (zh) | 2014-01-22 | 2014-01-22 | 便携式警用破胎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0099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62896A (zh) * | 2015-04-20 | 2015-07-08 | 任文华 | 便携式破胎截车装置 |
CN104848742A (zh) * | 2015-06-05 | 2015-08-19 | 成都锦安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带有破胎器的防暴警棍 |
PL427893A1 (pl) * | 2017-11-28 | 2019-06-03 | Fed Signal Vama S A U | Moduł dla urządzenia barierowego i/albo układ barierowy do kontrolowania przejazdu pojazdów |
-
2014
- 2014-01-22 CN CN201420037652.8U patent/CN2037009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62896A (zh) * | 2015-04-20 | 2015-07-08 | 任文华 | 便携式破胎截车装置 |
CN104848742A (zh) * | 2015-06-05 | 2015-08-19 | 成都锦安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带有破胎器的防暴警棍 |
PL427893A1 (pl) * | 2017-11-28 | 2019-06-03 | Fed Signal Vama S A U | Moduł dla urządzenia barierowego i/albo układ barierowy do kontrolowania przejazdu pojazdów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00992U (zh) | 便携式警用破胎器 | |
CN203684141U (zh) | 一种手持阻车器 | |
CN204000660U (zh) | 一种多功能路障 | |
CN201801828U (zh) | 收费站防闯关路阻装置 | |
CN203716080U (zh) | 一种路面阻车破胎装置 | |
CN206457745U (zh) | 一种警用设卡装置 | |
CN108457216A (zh) | 一种警用设卡装置 | |
CN106592466A (zh) | 城市非机动车道汽车扎胎器 | |
CN207017313U (zh) | 一种市政道路用防盗井盖 | |
CN204383433U (zh) | 汽车脱陷装置 | |
CN103824335A (zh) | 一种收费站阻逃器 | |
CN204825701U (zh) | 一种反恐防撞装置 | |
CN201386261Y (zh) | 便携遥控阻车快速放气装置 | |
CN202755325U (zh) | 不倒翁路锥 | |
CN206829010U (zh) | 一种警用便携阻车破胎器 | |
CN202483287U (zh) | 用于轻型客车的尾门锁 | |
CN202055205U (zh) | 一种便携式钉板 | |
CN203948720U (zh) | 胎压侦测装置的加强气嘴 | |
CN207140941U (zh) | 一种警用交通警示装置 | |
CN2905909Y (zh) | 盖面带色盖座发光的窨井盖 | |
CN202243405U (zh) | 陷车自救板 | |
CN204674706U (zh) | 踏板式电动自行车电瓶的防盗结构 | |
CN202543825U (zh) | 一种带安全网的井盖丢失后安全提示装置 | |
CN202242817U (zh) | 一种汽车轮胎防扎装置 | |
CN203464137U (zh) | 一种led街道安全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